失去的胜利

出版时间:2013-5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德]冯·埃里希·曼施泰因  译者:戴耀先  
Tag标签:无  

前言

作者前言这本书是一个军人的记述。我有意避开对政治问题或与军事没有直接关联的事件的阐述。人们或许记得英国军事著作家利德尔•哈特的一句话:“此次战争中的德国将领们无论在什么地方,都称得上是他们这一职业中的成功产品。如果他们能有更宽广的视野和更深的理解力,会更优秀。但是,如果他们成为哲学家,那也就不再称其为军人了。”我尽量不从事后的角度,而是以当时的眼光描述我的亲身经历、个人所想和自己的决断。写此书的人不是历史学者,而是一个亲历这些事件的人。尽管我努力以客观的眼光看待当时的事、人及其决定,但仍是一个当事者的主观判断。尽管如此,我依然希望我的记载对于历史学家们不无价值。因为,他们即使依靠档案和文件也无法获得事情的真相。最重要的东西,即当事者的想法和判断,很少存在于档案或战时日志中,即使有也绝不会完整。在叙述1940年西方战局计划的形成时,我偏离了冯•泽克特大将提出的“总参谋部军官要甘做无名英雄”的准则。我认为,在西方战局计划早已成为众人研究对象之后——我个人并没有介入——我可以将其公之于众了。是我过去的司令冯•龙德施泰特元帅以及我的作训处长布卢门特里特将军,将这个计划的来龙去脉讲给利德尔•哈特的(可惜我本人并不认识利德尔•哈特)。当我在描述军事问题和事件时,也插入了个人的东西,这是因为个性的东西在战争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在书的后几章中缺少了这种个人的回忆,原因是那段时间里忧虑和责任的重负使我无暇顾及其他。我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所担负的职务,使我基本上是从高级指挥官的立场去看待所发生的事件。我只是希望我的描述不要使大家忽视了,决定性的东西是德国军人的忘我、勇敢、忠诚和尽职,以及各级指挥官的责任感和能力。正是这些素质使我们赢得了胜利。也正是凭借这些品质,使我们能够与占压倒优势的敌人对垒。同时,我也借撰写此书的机会,向在战争初期担任我的司令的冯•龙德施泰特元帅致以谢意,他对我一直充满信任;我还要对曾在我指挥下的全体各级官兵,以及我的助手,尤其是我的参谋长和参谋们表示感谢。最后,要感谢在撰写这本回忆录过程中给予我帮助的人,他们是:我过去的参谋长布塞将军,以及我的参谋冯•布卢姆勒德尔、艾斯曼和安努斯;此外,还有建议我撰写这本回忆录的格哈德•京特先生,向我提供宝贵帮助的弗雷德•希尔登布兰德先生,以及为该书绘制地图的马特讷先生。

内容概要

《失去的胜利: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中,曼施泰因以他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亲身经历为主线,根据其私人日记和其他资料,介绍了德国进行侵略战争的经过,尤其是详细地描述了他亲自指挥的几次重大作战行动,阐述了他对二战中各个事件和重要人物的看法。该书对于我们了解二战中德军的一些决策内幕,尤其是许多重大战役的计划制订过程及其实施,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作者:(德国)冯•埃里希•曼施泰因 译者:戴耀先冯•埃里希•曼施泰因(1887—1973年),德国陆军元帅,出身于军官世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曼施泰因积极参与制订和实施希特勒的侵略战争计划,先后任集团军群参谋长、集团军司令、集团军群司令。1944年3月,因在作战指导上与希特勒发生分歧被解职;1945年5月被英军俘虏;1949年12月被战胜国判处18年徒刑,1953年因病获释。战后,被联邦德国阿登纳政府聘为顾问,参与组建联邦国防军。1973年6月病逝,终年86岁。戴耀先,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研究员、大校,从业33年,一直从事德国军事研究,论著译著十余册。主要有:《论德国军事》《德意志军事思想研究》《德国总参谋部》《总体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大事记》等。

书籍目录

第一编波兰战局 第一章暴风雨前夕003 德国总参谋部和波兰问题007 是战争还是恫吓?009 第二章作战形势015 德国军队的兵力和作战计划016 波兰军队兵力及其作战计划018 对波兰军队部署的思考019 第三章南方集团军群的作战026 集团军群司令部027 最初态势028 第14集团军经加里西亚的开进029 第10集团军对维斯瓦河的突破以及对拉多姆的合围031 集团军群司令部有人造访033 布祖拉河会战035 一段往事037 占领华沙039 桑河和维斯瓦河以东的最后战斗040 怀念041 东方集团军群司令045 我们的民政管理领导045 终结047 第二编1940年西方战局 第四章陆军总司令部的失势054 希特勒——冯·布劳希奇——哈尔德057 第五章围绕作战计划的斗争073 陆军总司令部(希特勒)的作战计划075 反对意见078 “A”集团军群司令部的计划081 “A”集团军群为作战计划的斗争083 第六章第38军军长101 成为旁观者102 向卢瓦尔河的突击107 第七章两次战局间119 “海狮”行动123 第三编对苏战争 第八章“装甲兵突袭”141 第九章克里木战役168 接任第11集团军司令时的情况170 两线的会战突破彼列科普地峡和亚速海 畔的会战178 占领克里木183 争夺伊顺地峡的战斗184 追击187 对塞瓦斯托波尔的首次攻击193 斯大林攻势至占领克里木197 刻赤半岛态势的发展198 施彭内克伯爵将军的悲惨结局200 “斯大林攻势”继续进行205 “猎鸨”行动夺回刻赤半岛208 “捕鲟”行动夺占塞瓦斯托波尔要塞214 在罗马尼亚休假233 第十章列宁格勒—维捷布斯克237 第十一章希特勒执掌军队最高指挥权248 第十二章斯大林格勒的悲剧261 通向斯大林格勒的路264 斯大林格勒城下态势的发展就任“顿河”集团军群司令267 最初印象和决断278 接管指挥权时的形势281 苏军对第6集团军实施攻击290 奇尔河畔防线态势告急291 围绕必要的决断而做的徒劳斗争292 生与死的竞赛294 错过拯救第6集团军的机会302 第6集团军的最后战斗312 第十三章1942—1943年在南俄的冬季战局325 冬季战局的战略背景326 作战主导思想329 第一阶段:解救第6集团军的战斗333 第二阶段:为保障“A”集团军群后方通路畅通而进行的战斗335 第4装甲集团军在顿河下游南岸的战斗340 霍利特集团军级支队的战斗344 第三阶段:为保障德军整个南翼后路畅通而进行的战斗346 1943年1月中旬的作战态势345 1月下半月的战斗348 到二月末态势的发展364 第四阶段:“德军反突击”369 顿涅茨河与第聂伯河之间的会战376 哈尔科夫会战380 回顾383 第十四章“堡垒”行动388 1943年春的战略形势389 苏联人在作战上的几种选择392 实施后发制人的打击?393 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395 “堡垒”作战的设想397 灾难性的拖延400 进攻408 总结413 第十五章1943—1944年的防御战416 指挥问题417 与九头怪物的战斗421 顿涅茨地区的首次会战422 别尔哥罗德西部的会战和哈尔科夫周围的战斗425 在南方集团军群整个防线展开激战429 向第聂伯河彼岸的撤退440 焦土政策442 争夺第聂伯河一线的战斗443 第聂伯河河曲部的会战449 基辅争夺战453 第聂伯河河曲部的第二次会战457 整个防线上的会战459 尼科波尔的丢失475 切尔卡瑟被合围476 罗夫诺479 清算的时刻……483 战斗在泥泞中继续进行487 附件1(节录)506 附件2 510 附件3 516 附录4 522 附件5 525 附件6 530 附件7 532 附件8 534 军事简历536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第二章 作战形势 德国军队的兵力和作战计划 德国领导准备接受在西方可能出现第二条战线的风险。 陆军总司令部投入42个现役师(其中有1个新组建的第10装甲师)和1个由驻在奥得河—瓦尔塔河河曲地带的要塞部队改编而成的步兵师(第50步兵师)来对付荷兰。共计24个步兵师、3个山地师、6个装甲师、4个轻型师、4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个骑兵旅。另有16个刚刚在动员中组建的师(第2~5波)但这些师暂时还不会有很强的战斗力。此外,还有党卫队近卫师和1~2个党卫队加强团参加对波作战。 在西线只留下11个现役步兵师。要塞部队的兵力大约只相当于1个师(后改编为第72步兵师),还有新组建的35个师(第2~4波)。在西线已没有装甲师和摩托化师,总计46个师,但其中只有3/4可以参加战斗。 曾进行空降训练并具有相应装备的第22师留作陆军总司令部的预备队,驻在国内。 空军主力被编为两个航空队,用于对波兰作战,第三支兵力较弱的航空队留在西线。 德国领导如此区分兵力,无疑要冒巨大风险。只是由于波兰战局出人意料的短促;其中还因为失败者本身所犯的错误,但主要是波兰的西方盟国袖手旁观,坐视波兰的失败,才使得这一冒险安然无恙。 当时,德国对法国军队兵力的估计大约为90个师。事实上,1939年秋法国在三周之内便扩编为108个师!其中,57个步兵师、5个骑兵师、1个装甲师和45个预备役及本土师,此外还有强大的装甲部队和炮兵作为统帅部预备队。法军长于德军的是,全部预备役部队都接受过训练,而德国新组建的部队,是由只经短期训练的新兵或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老兵组成。 因此,自开战的第一天,法国军队就占有压倒优势。 英国陆军参战兵力有限,只有四个师,而且直到10月上旬才到达战场。 德国对波兰的作战计划是建筑在充分利用其绵亘的边界线之上,从一开始便对波军实施两翼合围。 德军划分为两个相距较远的翼侧集群,几乎完全放弃了中间地带(奥得河—瓦尔塔河河曲地带)。 北方集团军群(司令冯·博克大将,参谋长冯·扎尔穆特将军)下辖2个集团军,编有5个步兵军和1个装甲军,共9个现役师(包括由要塞部队改编、不满员的第50步兵师)、8个动员组建的步兵师、2个装甲师(包括新组建的肯普夫装甲师)、2个摩托化步兵师和1个骑兵师,共计21个师。此外,还有驻东普鲁士的科尼希斯贝格和勒岑的要塞部队,以及波美拉尼亚的内茨旅。 该集团军群的第3集团军(司令冯·屈希勒尔将军)在东普鲁士展开,第4集团军(司令冯·克卢格大将)在东波美拉尼亚展开。 集团军群的任务为,首先突破走廊,之后以其主力由维斯瓦河东部迅速向东南或南方突击,在攻克纳雷夫河防线之后,从背后攻击维斯瓦河防线的波军。

编辑推荐

《失去的胜利:曼施泰因元帅战争回忆录》是最为经典的军事作品。以流畅的笔法描绘了二战的全景。二战德军三大文件之一。军迷必看作品。能够为当代人直接提供管理思路、技巧的伟大作品。在社会热衷于战术的时候,提供更为可贵的战略视角!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失去的胜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