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本研训概论

出版时间:2012-5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程正彪  页数:175  

内容概要

  教师培训的模式很多,“校本研训”是一种最常规、最便捷、最简单、最经济的培训模式。《中小学校本研训概论》观点鲜明、结构合理、思路清晰、逻辑严密,集专业性、理论性、科学性、创新性、针对性、可操作性于一体,对深入开展中小学校本研训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书籍目录

第一章 绪论第一节 校本研训概述第二节 校本研训目的、过程和特点第二章 校本研训的理论渊源第一节 终身教育理论与校本研训第二节 成人学习理论与校本研训第三节 教师专业化理论与校本研训第三章 校本研训的历史与现状第一节 国外校本研训的发展第二节 国内校本研训的发展第三节 校本研训的现状分析第四章 校本研训的价值取向第一节 校本研训的价值取向第二节 校本研训的角色定位第五章 校本研训的目标设计第一节 校本研训目标设计的理论依据第二节 校本研训目标的类型第三节 校本研训目标的确定第六章 校本研训的内容设计第一节 依据教师专业标准的研训内容设计第二节 依据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及校本研训目标定位的内容设计第七章 校本研训的模式设计第一节 校本研训模式概述第二节 目前我国中小学校本研训常用的模式第八章 枝本研训的方式设计第一节 基于学校发展目标的“研训一体”方式第二节 基于教师个人教育教学改进计划的校本研训方式第三节 基于课堂教学研究的校本研训第四节 基于校际协作的校本研训第五节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平台的校本研训第九章 校本研训的管理设计第一节 校本研训管理的指导思想第二节 校本研训规范化管理的制度、原则及要素第三节 校本研训规范化管理的类型第十章 校本研训的评价设计第一节 校本研训的激励机制第二节 校本研训的评价第三节 发展性教师评价运用于校本研训的优势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校本研训的目的、形式和主题是相互依赖的。任何研训主题要得以实现并取得良好的效果都必须具有明确的目的和适宜的形式。因此,我们必须综合考虑,体现校本研训的整体视野。  1.个体性研训  个人自主学习与研究是校本研训最常见的一种形式,学校根据自身发展的目标,向全校各学科教师提出进修学习的主题内容,并每学期提供必读书籍,让教师自主安排学习计划。教师也可根据自己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从问题出发想方设法“设计”解决问题的策略,而进行研究与学习。学校按规定进行考查和奖励。个体性研训对骨干教师来说是必须具备的素质。  2.群体性研训  主要有教学观摩、集体备课、案例教学、课题研究等,是一种有组织的研训活动,如教研组、备课组。这种研训活动的目标明确、主题清晰,它往往不是一次完成,而是围绕一个主题组织若干次学习、观摩、研讨等活动,参与人员相对稳定,最后通过考核,显示参与人员在研训活动中的收获与提高。  如备课,目前大多数教师的备课教案有许多弊端,特别是因为领导检查导致的弊端更多,许多教师所备之课实质是教学参考书的翻版,是种应付检查的抄写,也可以说是种没有自己观点的誊写,因此,面对新课程,备课、检查备课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为此可作为校本群体研训的内容之一。首先,把讨论引入备课。充分利用同年级同学科同办公室的办公特点,天天集体讨论不少于半小时,这样集思广益,形成共识型的讨论式备课与独立行动的备课肯定是不一样的。其次,建立持续备课理念。充分利用网络优势,和同事合作讨论,广泛获取信息,共享资讯时代带给人们的一切,进行电脑备课,写教学设计,备完课将教学设计印发给每一位相关教师。把抄备课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以教学理论学习,或以研究者的眼光审视、分析和解决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真实问题,把日常教学工作和教学研究融为一体,积极写教学一得或教学案例,或是根据学习情况在教案旁边相应的空白处写上旁注、评注,或是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并找出解决办法,以便今后自己、别人备课的时候修改、完善。  ……

编辑推荐

  《中小学校本研训概论》是一本关于中小学校本研训的教育读本。著者致力于教师校本研训模式研究,不断探索高效教师培训模式的一项成果。《中小学校本研训概论》适合教育行政部门和各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自主阅读,也可作为教师培训的专用教材。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小学校本研训概论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