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2 出版社:钟娴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12-02出版) 作者:钟娴 页数:127
前言
雷锋,多么熟悉的名字,熟悉到似乎任何阐述都显得多余。 作为中国少数几个以头像传世的人物之一,这个脸上始终洋溢着纯真笑容的年轻人,始终用他那平凡的轨迹诠释着生命的价值,成为几代人抹不去的记忆符号,伴随并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成长。 冬去春来,雷锋,永远年轻,永远活在人们心里。 雷锋,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 毛泽东说:雷锋懂点哲学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毛泽东问一些领导同志是否读过雷锋日记,他说,我读过,此人懂点哲学。 从雷锋一些朴实的话语中,我们可以窥见他朴素的人生哲学: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 要想工作好,就得学习好;工作和学习就象点灯加油一样,点灯如果不加油,就会变得暗淡无光,只有不断加油灯才会明亮。 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 这些话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今天,依然闪闪发光,给人启发。在雷锋的短暂一生中,他的人生哲学,就是一直追求人生的真善美。 雷孟宣说:雷锋是个精致的人 长雷锋7岁的雷孟宣,是湖南雷锋纪念馆的前任馆长。两人母亲关系比较好,相互之间来往也较多。 在回忆雷锋的过程中,有一件让他记忆深刻的事。 1950年春天,雷锋的家乡土改时,没收地主财产,雷锋分到一个特别的“胜利果实”:一件白衬衣。雷孟宣记得,那个夏天,雷锋上学时天天都穿这件白衬衣。老师问,你这个白衬衣不错,领子每天都很干净,有几件啊?雷锋说,只有一件,上学时穿,放学回家洗干净就晾起来。 雷孟宣说,雷锋是个精致的人,他上学时红领巾打的结就像打领带一样,头发还有刘海…… 张兴吉说:我坚信雷锋是个好人 张兴吉入伍比雷锋早一年,1960年任雷锋所在班级的班长。 雷锋最大的特点是勤快。嘴勤,走路时嘴巴也在动,背毛主席语录,见人都问好;手勤,早上起来打扫卫生,几乎都是他打扫,平时积极帮厨洗菜;学习特别勤快,业余时间都拿着书,白天黑夜都在学习,凡是有灯的地方都在学。 那个年代,物质生活谈不上,战士每个月只有6块钱津贴。战士周述明家里比较穷,雷锋以周述明的名义给他家里写了一封信,还寄T20:t~:钱。 张兴吉说,本质上,雷锋有一种感恩的思想。他的本质决定了这些东西。雷锋是个好人! 陈广生说:这个士兵不简单 有着“第一个写雷锋”之誉、曾是雷锋生前所在团俱乐部主任的陈广生,在雷锋当兵的第一年,就写了记述雷锋模范事迹的长篇通讯《向阳坡上开劲花》。 当时团里收到两封信,分别来自抚顺市和望花区,一封明确找雷锋,另一封找一个小个子兵,原因都是说他送了100块钱。当时大家都勒着裤子过日子,都很困难。那时候200块钱相当于现在的两三千,一个新兵津贴每月只有6块钱。可想而知,这些钱对于整个团来说是多大的震撼。 后来,陈广生根据一系列的典型事例写了一篇《雷锋同志模范事迹材料》的材料,并给雷锋自己修改。雷锋把标题改为《解放后我有了家,我的母亲就是党》。 就是这两句话深深地触动了陈广生,并由此让他一辈子都没有放弃宣传雷锋精神。他说,这个士兵不简单,不是文化程度问题,而是感情问题。 乔安山说:他就是我的家里人 自鞍钢弓长岭矿厂就与雷锋结识,并在雷锋的带动下,参加部队、当了兵的乔安山,是雷锋生前最亲密的战友。 1959年8月,乔安山第一次见到雷锋。那时候的乔安山,无论如何也想不到自己的一生会和面前这个人从此无法分隔。在乔安山的记忆里,宿舍里除了雷锋,其他几乎都是东北人。而雷锋晚上写日记的习惯,也让从未上过学的乔安山觉得很新鲜。 1960年1月8日,乔安山和雷锋一起来到部队。工友加战友,让俩人关系好到有什么事情都相互说说,乔安山所有的家信都是由雷锋代写的。 雷锋牺牲后,乔安山每年祭奠乔家祖先时,都不忘雷锋,他说,雷锋是孤儿,我把他当大哥看,他就是我的家里人。 雷锋不是什么大人物,没有什么辉煌的文治武功、丰功伟业。他生活在和平年代,没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机会,可是他却是一位不折不扣的英雄。 领袖这样褒奖他,公众这样称颂他。这是一个奇迹——雷锋,他的精神既属于过去,也属于现在和将来…… 本书通过一个个平凡的小故事,还原了一个真实的不平凡的雷锋。 (本书图片由湖南雷锋纪念馆提供)
内容概要
钟娴的《永远的雷锋(1940-1962)》讲述了雷锋的故事。《永远的雷锋(1940-1962)》收录了《哪里需要奔哪里》、《青年突击队队员》、《“滚烫”的入伍通知书 》、《军营是我家,全心爱着它》、《从“不及格”到“优秀”》、《幕后也英雄》、《运输连里的汽车模型》、《知错就改》、《战士小范“转弯”》等。
书籍目录
妈妈,别走流浪旧社会里豺狼恶人小胆大的儿童团团长我上学啦!红领巾,暖我心县委书记的“小跟班”沸腾的“战场” 搞定拖拉机哪里需要奔哪里推土机,谁怕谁?青年突击队队员“滚烫”的入伍通知书 军营是我家,全心爱着它从“不及格”到“优秀”幕后也英雄运输连里的汽车模型瞧这“汽车迷”!知错就改战士小范“转弯”“挤”时间“钻”学问广播里的表扬信?冲在抗洪抢险第一线“抠门”的人钱哪去 党的好儿子 真情暖人心做一名优秀的汽车兵 快乐的淘粪工我也会犯错 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孩子心,我最知温暖撒一路,“我不累”昔日的孤儿,今天的人民代表不灭的火种
章节摘录
孩子们尝到甜头,两次,三次……次次都很顺利。 这一天,孩子们背着柴正准备回家。突然,徐家婆娘从树背后冒出来了。 “你们这帮兔崽子,敢上我家山上砍柴,看我不收拾你们。” 孩子们四散奔逃,只有雷锋拿着砍柴刀,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两眼恨恨地盯着徐家婆娘。 徐家婆娘扑过来,抓住雷锋,要夺他的砍柴刀。 雷锋一边在徐家婆娘的手里扭来扭去,一边愤怒地说:“山里的柴是吃露水长大的,为什么砍不得?” 徐家婆娘无言以对,恼羞成怒。她使劲一推,把雷锋摔在地上。雷锋手里的砍柴刀脱落在地。 徐家婆娘捡起砍柴刀,朝雷锋的手臂上连砍三刀。鲜血直流,很快就沾满了雷锋的手臂。 “看你以后还敢不敢到我家的山上来砍柴,再来,我就砍死你。”徐家婆娘恶狠狠地扔下一句话,走了。 雷锋忍着痛,站起来,用衣袖把伤口捆起来。 唐家需要一个放猪和做零碎杂役的童工,雷锋为了有口饭吃,来到了唐家。 雷锋和唐家的猪睡在一起,唐家每天只允许称给雷锋四两喂猪的糙米,还要他自己煮着吃。雷锋饿得实在难受了,就偷吃猪食。唐家过年吃大鱼大肉,雷锋吃狗剩下的饭。 “到张家酒店去打酒,一个小时之内赶回来,否则,小心你的皮肉。”一天晚上,唐七少爷凶巴巴地对雷锋说。 张家酒店离唐家有六里地,一个小时的时间太紧了。 雷锋急匆匆地来到酒店,提着酒就往唐家赶。心里太过紧张,雷锋被石头一绊,摔倒在地,酒打翻了一多半。 “你这兔崽子,养着你有什么用?真是比狗还不如,狗见了我还知道乖巧地摇尾巴,你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唐七少爷一边骂着,一边给了雷锋几个大耳光。这还不够,唐七少爷又是重重的一脚,把雷锋踢倒在地,磕得鼻子鲜血直流。 当晚,唐七少爷扣除了给雷锋的一点糙米。雷锋没饭吃,只得挨饿。饿得实在忍不住了,就到屋后的菜园子里挖了几个地瓜,擦擦后也不管干净不干净,狼吞虎咽地吃了。第二天,唐七少爷知道雷锋吃地瓜的事,先是对雷锋一顿毒骂,然后用长骨刺刺雷锋的嘴巴、手,刺得雷锋嘴巴直流血。 这天,唐家的狗吃了雷锋做的饭,雷锋狠狠地揍了狗几拳。唐七少爷骂雷锋打狗欺主,用刀在雷锋的手上割了几刀之后,把他赶了出去。 解放军来了。 到处是鲜红的旗帜,到处是雄壮的歌声,到处是欢声笑语。 解放军的一个连队在简塘冲宿营,这可乐坏了雷锋。他把解放军当亲人,解放军问他什么,他一定给他们一个满意的答复。解放军要他做什么事,他一定非常漂亮地完成任务。几个小时过后,雷锋和连队一个比他大不了几岁的小通讯员熟了。可能是年龄差不多,两个人有着说不完的话和讲不完的笑料。 参加解放军的想法在雷锋心里深深扎根了。 部队走了之后,在彭德茂等共产党员的领导下,简塘冲一带的老百姓积极组织起来,和地主恶霸展开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斗争。 雷锋加入了儿童团,成为一名团员。他扛上红缨枪,和其他团员一起站岗放哨,侦察巡逻,好不威风。 湖南是和平解放的,解放军在各地驻扎的时间很短,农村里的地主、特务、土匪勾结在一起,组成假农会,势力还不小。他们处心积虑地搞破坏,和农村新政权分庭抗礼,试图扰乱正常的斗争。 “你们儿童团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监视假农会的行动,跟踪、侦察他们。”彭德茂给儿童团分派了任务,儿童团团员们都把任务记在心里。 有一天,雷锋装作挖菜铲草,下了塘,偷听塘边一个过去的伪保长和一个恶霸地主邓某某的秘密谈话。 两个坏蛋没有发现雷锋从塘里接近,他们热烈地讨论着一个行动计划:组织一帮人、六杆枪,搞一次对民兵队的伏击。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伏击民兵队,两个坏蛋没有确定。 彭德茂得到雷锋的报告,立即命令儿童团团员们更严密、更巧妙地监视坏蛋们的活动。 在假农会的隔壁院子里,雷锋有一个非常要好的朋友。于是,他便天天来到这个院子里,一边和朋友玩,一边密切注意隔壁院子里的情况。 这一天,雷锋发现邓地主领着一个当过伪警察局局长的家伙进了假农会的院子。他机敏地溜到那个院子的窗后,耳贴着窗棂听他们谈话。 雷锋听到了坏蛋们的计划。原来,他们准备在晚上杀害乡里的民兵队长,夺取民兵队的枪支和梭镖,举行反革命武装暴乱。 雷锋急忙把情况报告了彭德茂大叔。彭德茂和民兵队长联合邻近各乡的武装力量,进行周密布置,以绝对优势的兵力、火力围剿假农会,活捉他们并缴获了全部枪支弹药。P9-12
编辑推荐
雷锋(1940——1962)同志是中国家喻户晓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楷模,共产主义战士;他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却助人无数,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于1963年3月5日亲笔为他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并把3月5日定为学雷锋纪念日;一部可歌可泣的《雷锋日记》令读者无不为之动容。“雷锋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学习。 钟娴的《永远的雷锋(1940-1962)》讲述了雷锋的故事。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