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刘道云 页数:230
内容概要
岁月流逝,杨思美在人们的视线里也有了明确的定位一生产队一名淘大粪的社员。没有了昔日的光环,同时也少了人格的尊严,人们从他的身边经过时拉下帽子捂着嘴匆匆而去,而他却能漫不经心地行进于大街小巷,显得那么从容,心里有了一股莫名的窃喜,暗自庆幸这粪真是个好东西。秋风吹落了街道两旁老槐树的残叶,枝条发出吱吱的口哨声,风儿又将落叶卷起,漫天飞舞。路人都眯缝着眼,缩着脖子,女人们一只手扯着被风儿吹起的衣襟,一只手捂着嘴,那飘逸的发丝随风舞动着,倒也是一道亮丽的风景。杨思美躲在厕所的棚檐下^,目送着最后一行大雁在空中自由地南翔,嘴角扬起一丝丝笑意……
作者简介
刘道云,笔名照云,现供职于湖南省娄底幼儿师范学校。1959年生于黑龙江省伊春市。1975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89208部队子弟学校,同年回湘下乡。1977年应征入伍,1979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并荣立战功,后毕业于昆明陆军指挥学校。1984年出版小说《山那边的小屋》。
书籍目录
山之魂老北风吹打着老山墙,鹅毛大雪铺天盖地。窗户的封条被吹开了,发出了呼啦啦的声响。几张纸条还在不停地舞动着……大老韩顶风冒雪,喘着粗气,奋力地向山下移动着。从他那急匆匆的步伐不难猜出是有急事。要说山场子离家也不是那么远,踩轱辘码子顶多小半天就能到储木场,再走个把钟头就能进家门。可今儿个却难了……消失的岁月半夜里,一阵鞭炮炸响,古镇里的人们都知道又是哪家的老人走了。秦娘翻身推醒老伴:“当家的,听响声,怕是梭子街陈伯走了。你怕得去瞧瞧,前些日子他大侄子回来了,说是最近几日他叔身子骨不好,病得不能下地了。独生女去讨生计了,一时半会儿也回不来,吃喝拉撒都靠侄儿照料……守望桃花开时,三乡四邻都夸仙慧长得聪明伶俐,人也出落得有模有样,大家都说她将来一定能找个好婆家的。每每听到人们的赞许,仙慧也只是说上一句:“看你们尽拿我寻开心!”便抿着嘴,红着脸,甜甜地微笑着,任由乡邻们说个曲直。在江南山区,孩子们读书的机会并不多,特别是女孩子,能读到初中毕业就算得上是家境富裕,父母开明了……残缘新学期开学,手拿着鲜红的录取通知书,邹艳霞拖着沉重的木箱,步履蹒跚,跌跌撞撞,来到学院报到处。送女儿来的母亲,脸上没有了刚接到通知书时的激动和喜悦,她解开裤带,从缝在里面的口袋里拿出带着体温余香的一大把皱皱巴巴的散票,递给收银员。坐在后台的收银员脸上露出了不耐烦的神情,粗略地点点后……变迁东北林区友好镇每月的十二号都是放粮的日子,每到这时候,小镇的东南角上便是车水马龙,人声鼎沸。一条街上身着青黑灰黄的人们,肩扛背驮,挑箩筐的、担口袋的,长长的队伍排至街尾,那场面才叫一个热闹,前移的速度那叫一个慢,好似蜗牛在爬。站在前面,往后面一望,那长龙哪有一个尽头?只能看到人头涌动,黑压压的一片。要说也怪……
章节摘录
杨思美被拉上了六轮大卡车,手扶着前箱板,蹲在战士的包围圈中,内心忐忑不安,他不知道这一去是凶是吉,多少年在深山中与大自然为伍,早伴晨露晚伴霜,晨迎朝阳晚送霞,对外面风云变幻的世界全然不知……两台车转过二道沟又走了一截,在写着“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山洞前停下,施工的现场乱石林立,吉普车上先下来的军官走到后面,叫几个战士把杨思美领到食堂去,说道:“这一天,他可能还是早上吃了东西,去跟事务长说,先给他多弄点吃的,然后送到二号处。”然而还没等杨思美的晚饭下肚,指挥部里就有电话通知这里施工的最高首长,说一定要马上派车将杨思美送到军代处,政治部将协同地方革命委员会共同审查,工地的首长听完汇报后,极不耐烦地说道:“没关系,再急也得吃点东西再说。”并命令相关人员将理发员和事务长叫过去先给他打扫个人卫生:“换件军装再上路,不管怎么说,早先他也是咱舟桥大队的人。我知道他的底细,他是受过苏联专家的培训,俄语说得很好,因为他入伍前在山东老家读过几年私塾,有点文化功底,在培训期间深受老毛子的器重,老毛子撤走回国后,他一度还和其中的几名要好的人有书信来往,我估摸着这可能就是他们那帮人掌握的证据。实际上这些问题都是可以查清楚的,取证也不难,因为参加培训的人员基本上都集体转业在林区,且都是劳动生产一线的骨干,要找到也不难。你看把人逼到大山里生活了那么多年,这会儿还说人家是特务,哎……” 军地联合调查组催人的电话一个接一个地打过来,都是询问送人的车队出发了没有,最后军方政治处似乎是以命令的口吻强调道:“不管有什么困难和理由,必须在零时将杨思美安全送到军地联合调查组。”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