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0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周国平 页数:478
Tag标签:无
前言
迄今为止,我的散文出过不同的版本和选本。其中,有三种是按时间顺序的完整结集,即:1996年6月出版的《守望的距离》,收集了1983年至1995年4月的散文:1999年10月出版的《各自的朝圣路》,收集了1995年4月至1998年的散文;2002年10月出版的《安静》,收集了1999年至2002年8月的散文。这三种可视为其他所有版本和选本的母本,有了它们,就有了我将近二十年间所发表的几乎全部散文。 在与原出版社的合约期内,在未作任何宣传的情形下,本书在五年中印行了71000册j我对这个成绩深表满意和感谢。现在,在合约到期以后,我把本书略做修订,重新出版。所做的修订有三。其一,在初版时,匆忙交稿,许多文章是从原发表刊物上剪贴的,其中有一些不免被那些刊物的编辑做了删改,此次均按原稿予以恢复。其二,由于《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一书己出版,删去了从中摘录的文字。其三,增补了当时遗漏的若干文章。 在我的生命中,本书写作的那十余年真是一段特殊而重要的岁月。那时候,我刚读完研究生,以接近不惑的年龄迎来了迟到的青春,身上有使不完的劲,一切都仿佛正在开始,要在哲学的事业上有一番作为。然而,也是在此期间,在我的生活中发生了一连串意想不到的变故。回想起来,也许正是那些变故迫使我暂时搁下我的学术计划,而把更多的精力用来思考令我困惑的人生难题。表面看来,这好像是一个外力把我从一条轨道上撞到了另一条轨道上。可是,我因此脱离哲学的轨道了吗?我相信没有。在我迄今为止的全部生涯中,再也找不出这样一个时候,我从哲学那里获得了如此有益的帮助,为此我对哲学满怀感激。 本书中的文字大多写于一二十年前,可以称做旧文了。令我欣慰的是,仍有读者喜欢这些文字,包括在那之后成长起来的一茬茬可爱的青年读者。在这个喧闹的时代,如我平凡之辈,所写的东西在一二十年后还有人读,很应该知足了。但我不会因此沾沾自喜,因为我心里明白,我的作品决无传世的资格。我仅相信一点:一个人唯有真正为自己写作,他的作品才会有比较长久的生命力。今后我无论写学术著作还是文学作品,都仍要坚持这个原则。为自己写作,也就是为每一个与自己面临和思考着同样问题的人写作,这是我所能想象的为人类写作的唯一可能的方式。
内容概要
守望的距离》作者作品的读者群广涉青年学生、政界、企业界和文化界人士,作者在写作时心中始终悬念着这些隐藏在人群中的今日的朝圣者,使他们少受人生困惑和精神欲望的折磨。书中深刻地指出,每一条朝圣路都是朝圣者自己走出来的,每一个人正是靠着自己的孤独的追求加入人类的精神传统的,而只要你的确走在自己的朝圣路上,其实就并不孤独。
作者简介
1949年生于上海,当代著名作家、学者。
主要作品:
纪实文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岁月与性情——我的心灵自传》
散文集:《守望的距离》《各自的朝圣路》《安静》《善良丰富高贵》
随感集:《人与永恒》《风中的纸屑》《内在的从容》
学术著作:《尼采: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尼采与形而上学》
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zhouguoping
书籍目录
再版序初版序第一辑 存在之谜 未经省察的人生没有价值 幸福的悖论 每个人都是一个宇宙 自我二重奏 失去的岁月 探究存在之谜 永远未完成第二辑 未知死焉知生 悲观·执著·超脱 思考死:有意义的徒劳 生命的苦恼和创造的欢欣 海德格尔的死亡观 沉重的轻:虚无与偶然 父亲的死第三辑 徘徊在人生的空地上 空地 从生存向存在的途中 没有目的的旅行 等的滋味 天才的命运 从“多余的人”到“局外人” 回归简单的生活第四辑 绚烂归于平淡 人性、爱情和天才 诗人的执著和超脱 哲学世界里的闲人 平淡的境界 “沉默学”导言 生命本来没有名字 我的家园在理论和学术之外 ——答《中国青年》杂志第五辑 智者的心灵 人生贵在行胸臆 哲人隐语 智慧的诞生 孔子的洒脱 智者的最后弱点第六辑 淡泊中的追求 困惑与坦然 在义与利之外 寻求智慧的人生 平静的心 玩物也可养志 习惯于失去 理想主义的绝唱 ——读吴宓《文学与人生》 康德、胡塞尔和职称第七辑 守望的距离 旅+游=旅游? 从挤车说到上海不是家 尼采与现代人的精神危机 何必温馨 消费=享受? 何尝失落 救世和自救 为了把这一页翻过去第八辑 书与人生 人与书之间 哲学的魅力 哲学与随感录 为自己写,给朋友读 ——写在《尼呆:在世纪的转折点上》出版之际 活着写作是多么美好 爱书家的乐趣 自己的读者第九辑 爱的智慧 女性拯救人类 性爱五题 艺术·技术·魔术 现代:女性美的误区 论怕老婆 家 女人和哲学 男人眼中的女人 调侃婚姻 宽松的婚姻 心疼这个家 爱情不风流 爱还是被爱?第十辑 人生寓言 人生寓言第十一辑 随便走走 南游印象 街头即景 重游庐山散记 车窗外第十二辑 对话和独自 时光村落里的往事 ——蓝蓝《人间情书》序 怀念:今日的方舟 ——舒可文诗集《氏族树》序 有这么一本书 生命的自娱和祝福 外行的感想 ——欧阳卫民《儒家文化与中国经济》序 从与永恒》自序 世上并无格言家 ——《人与永恒》再版感言 《今天我活着》自序 不是我写的 《迷者的悟》自序 发表《永恒的女儿》小引 真正的学术要有恒久性和世界性 ——《博士论丛》总序 抚慰学术的寂寞 《断肠人在天涯》后记第十三辑 格言的本色 比成功更宝贵的 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 闲适:享受生命本身 对理想的思索 沉默的价值 论嫉妒 格言的本色第十四辑 读元曲随想 读元曲随想
章节摘录
正如把非真正的存在、非真正的为死而在与真正的存在、真正的为死而在加以区分一样,海德格尔把“惧怕”与“焦虑”加以区分。在这些概念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惧怕”是一种属于非真正的存在的情绪。表现在死亡问题上,就是对死的惧怕,是一种非真正的为死而在的方式。而因为怕死,就更加执著于日常生活中的在,更加沉沦于非真正的存在。惧怕总是指向某种确定的对象,为这对象所局限住,“所以惧怕与怯懦的人是被他现身于其中的东西执著住的。这种人在努力回避此确定的东西时,对其他东西也变得惶惶不安,也就是说,整个变得‘昏头没脑’的了。”(《形而上学是什么?》)即如怕死,并非真正领会到死的本质即虚无,而仅仅关注着死的现象,诸如临终的痛苦啦,遗产的处置啦,身后家室的安排啦。总之,死仍然被当做人世间的一个不幸事件来对待,失去了对人的真正存在的启示意义。 焦虑却不然。“焦虑与惧怕根本不同”。它是一种真正的为死而在并且启示着真正的存在的“基本情绪”。焦虑无确定的对象,当焦虑的情绪袭来时,人只是感到茫然失措。“我说不出我对什么感到茫然失措,我就是感到整个是这样”。在焦虑中,周围的一切存在物都变得与己漠不相干了,消隐不见了。这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无家可归的感觉。我们平时与万物与他人打交道,以为这纷纷扰扰的身外世界就是自己的家。可是这时,突然升起一种隔膜之感,意识到这并非自己的家。那么,我们的家在哪里呢?根本就没有家。我们突然发现自己在这个世界的生存是毫无根基的,我们从虚无中来,又要回到虚无中去。虚无才是我们的家,可是以虚无为家,不正是无家可归吗?于是,通过这种突然袭来的不知伊于胡底的焦虑之感,我们就在一刹那间瞥见了虚无本身。所以,海德格尔说:“焦虑启示着虚无。”“体会到焦虑的基本情绪,我们就体会到此在的遭际了;在此在的遭际中,虚无就可被揭示出来,而且虚无必须从此在遭际中才可得而追问。”(《形而上学是什么?》) 与惧怕相反,焦虑所领会的正是死亡的本质即虚无。在焦虑中个人的真正存在直接面对虚无,从而大彻大悟,不再执著于日常生活中的在,个别化到自身上来。所以,“为死而在,在基本上就是焦虑”。 海德格尔认为,虚无是一切存在物的本质,可是,唯有人这种存在物能够领会此种本质,从而优越于一切存在物。反过来说,倘若人不去领会此种本质,那么他实际上就丧失了自己的优越之处,把自己混同于其他存在物了。这就是沉沦。可是超越于存在物之上的倾向包含在人的本性之中,既然这种超越只能通过焦虑的情绪体验来实现,那么,人的心理中就必然包含着一种“原始的焦虑”。不过,“这原始的焦虑在存在中多半是被压制住的。焦虑就在此,不过它睡着了。”(《形而上学是什么?》)“真正的焦虑在沉沦与公众意见占主导地位时候是罕有的。”(《存在与时间》第40节)当然,被压制住不等于消失了。人尽管不自觉地试图靠沉沦于日常生活来逃避虚无,逃避深藏在他本质之中的无家可归状态,但是虚无和无家可归之感常常暗中紧随着、威胁着他。“焦虑可以在最无痛痒的境况中上升。”(《存在与时间》第40节)“原始的焦虑任何时刻都可以在此在中苏醒,它无需靠非常事件来唤醒。它浸透得非常之深,但可能发作的机缘则微乎其微。它经常如箭在弦,但真正发动而使我们动荡不安,则是极稀少之事。”(《形而上学是什么?》)在人的一生中,真正被焦虑之感震动,窥见虚无之本体,不过是“若干瞬间”。受此震动的机缘,与其说来自外界,不如说发自内心。这是一种貌似无来由的突发的感触,其来由实际上深藏在人的本性之中。而且,在海德格尔看来,焦虑体验之多少、早晚和强弱,简直取决于个人的优秀程度,反过来也成了衡量个人的优秀程度的标准。这种体验愈多、愈早、愈强烈,就表明个人的存在愈为真实,他愈是保住了真实的自我。与此同时,焦虑取得了超凡入化之功,它向个人启示虚无之本体从而把个人“从其消散于世界的沉沦中抽出来了”。 四 存在的悲剧 海德格尔自命要通过“真正的为死而在”来为个人谋划一种真正有意义的存在状态,他获得了什么结果?让我们来清点一下: 死表明存在的真正根基是虚无,我们被虚无抛出,又将被虚无吞没; 我们平时囿于日常生活,对存在的这种毫无根基的状况视而不见,只在某些突如其来的焦虑的瞬间,才对此有所领悟; 一旦有所领悟,我们就先行到死中去,把自己嵌入虚无中,从而发现平时沉沦于日常生活之无稽,力求超越日常生活,实现自己独特的自我。 可是,究竟怎样实现自己独特的自我,或者用海德格尔的话说,怎样“真正地领会选择向着不可超越的可能性延伸过去的那些可能性”呢?在这方面我们得不到任何指示。我们只听说,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必须把自己从沉沦中抽出来,也就是摆脱物质世界和社会生活领域,靠焦虑的神秘情绪体验聚精会神于自身存在的意义。可是一则焦虑的体验不是召之即来的,人一生中只在某些预料不到的瞬间才有此种莫名的体验;二则当这种体验袭来时,物质世界和社会领域都隐去了,只剩下一个孤零零的自我直接面对绝对的虚无。此情此景,还有什么可能性可供选择,存在的意义何在? 问题出在哪里呢? 至少可以指出两点: 第一,当海德格尔把虚无视为存在的根基时,他已经事先认定了存在的悲剧性质。毋庸讳言,对于能够意识到无限的有限存在物来说,人生的确具有深刻的悲剧性质。然而,这并不妨碍我们在人生的范围之内(而不是在人生的范围之外,即在虚无中)肯定人生,讴歌人生,为人生寻求一种意义。海德格尔也许是试图这样做的。他似乎想说,在虚无的背景下,就格外需要为人生寻求一种意义。可是,他把立足点放在虚无,而不是放在人生,因而为人生寻求意义的努力注定会失败。 第二,有限的个体生命要为自身的存在寻求一种意义,除了从现实的社会生活中寻找之外,还能从哪儿寻找呢?毫无疑问,个人需要的满足,个人能力的发展,本身有自足的价值,但是这种价值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能够实现。而且,个体生命是易逝的,类却是永存的,因而个人存在的意义归根到底还要从个体与类的统一中去寻求。海德格尔把社会生活领域完全视为一个异化的领域,把个人从类中完全孤立出来,这样,既抽去了个人自我实现的内容和条件,又使既然个人必死其生存的意义何在这样一个问题没有了着落,难怪他只能从个人稍纵即逝的神秘的情绪体验中去发现存在的意义了。 海德格尔的死亡观归结起来就是:对死的领会把人从人生中拔出来,投入虚无之中;把人从社会中拔出来,返回孤独的自我。孤独的自我在绝对的虚无中寻找着自己,这就是他对死亡问题的抽象思辨的形象图解。我们终于发现他试图从死亡中发掘的积极意义是虚假的,而海德格尔的存在主义则是一种深入骨髓的悲观主义哲学。
编辑推荐
所谓超脱,并不是超然物外,遗世独立,而只是与自己在人世间的遭遇保持一个距离。有了一个距离,也就有了一种看世界的眼光。一个人一旦省悟人生的底蕴和限度,他在这个浮华世界上就很难成为一个踌躇满志的风云人物了。不过,如果他对天下事仍有一份责任心,他在世上还是可以找到他的合适的位置的。 守望者的职责是:与时代潮流保持适当的距离,守护人生的那些永恒的价值,瞭望和关心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走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