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知青终结

出版时间:2010-1-1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邓贤  页数:24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知青终结》是一部关于热血知青的全记录。通过对一段被遗忘的历史的真实还原,再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轰轰烈烈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大潮中,涌现出的一批特殊知青。他们为何偷越国境线,投身于金三角武装革命运动?他们为何在战场上悍不畏死?又为何出现大批逃兵?他们为何发动红色游击队内部暴动?又为何宁愿坐牢也不愿被引渡回国?……  《中国知青终结》将探访那些已经消失在茫茫人海中的境外红色知青幸存者,揭开历史真相,展现那一段震撼人心、发人深省的往事。

作者简介

  邓贤,生于1953年,四川成都人。曾在云南边疆当知青七年,云南大学中文系毕业。
  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主要作品有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知青梦》《大国之魂》《天堂之门》《流浪金三角》《中国知青终结》等。出版有《邓贤文集》,作品多次获国家及地方政府文学奖,并被翻译成日文、英文等在国外出版。

书籍目录

楔 子 “汉人的血”第一章 高山下的花环第二章 “红色的切”第三章 知青壮歌第四章 天地英雄第五章 南下战役第六章 大清洗第七章 蛮光监狱第八章 昨夜星辰第九章 灯火阑珊第十章 峥嵘岁月第十一章 地狱晚钟第十二章 苍山如海第十三章 灵魂如风第十四章 同船共渡第十五章 战火中的青春第十六章 桃花带血开 第十七章 “沙家浜”第十八章 最后的知青第十九章 天涯萍踪第二十章 天堂花园第二十一章 寻找“赤军”第二十二章 大地之子第二十三章 魂归何处第二十四章 走不出的金三角第二十五章 尾声

章节摘录

  1998年雨季,我第一次走进金三角并在那里认识了境外老知青刘义、焦昆、曾焰、杨林等等,我把他们当做历史的组成部分,即一群参与创造金三角历史的知青游子写进《流浪金三角》一书中。  令我始料不及的是,该书一经出版,即在海内外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无论下过乡的知青读者还是白发苍苍的退休老人,以及“文化大革命”以后出生的年轻学生,他们无一例外都对那些境外老知青的曲折命运抱有极大的同情和关注,同时他们又对三十多年前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插曲表示了某种难以理解的困惑。一位女研究生在来信中这样问我:当年那些红卫兵和知青为什么一定要偷越国境去打仗呢?他们热爱战争吗?他们为什么不珍惜和平生活?难道下乡当农民就那么可怕,比进行一场战争更加令人不能容忍吗?  一位研究东南亚历史的新加坡教授谨慎地向我发来E-mail询问:你的朋友到外国所进行的是一场什么性质的战争,侵略?还是国际雇佣军?是国家行为,还是个人行为?有多大规模?人数有多少?  一位社会学者希望同我讨论以下问题:你认为这是红卫兵暴力倾向延续的结果吗?“文革”时期的“世界革命论”同中华帝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有什么关系?红卫兵运动是封建文化的产物吗?这种文化对于你们这代人在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有无影响?哪些影响?  还有读者问道:金三角的游击战争为什么没有成功?失败原因何在?听说许多境外知青至今没有返回祖国,他们都在干什么?金三角毒品泛滥同他们有关系吗?……  如此等等,等等。  老实说,面对无数广泛深刻的提问,我感到自己的经历变得像纸一样单薄苍白,我开始意识到这是一段不该被忽略的历史。北京一位编辑朋友提醒我:你是不是应当考虑重新走进金三角,重新捡拾那些遗落在亚热带丛林里的历史碎片呢?

编辑推荐

  他们是一群用生命填海的红色精卫鸟  他们胸怀解放全人类的崇高理想,偷越国境线  把生命和梦想一同埋葬在异国战场上  他们奏响了一曲血色年代的悲凉挽歌  献给所有的知青  献绐所有激情燃烧的年轻人  献给所有追逐理想和梦想的奋斗者  十年来最难得的知青纪念读本  一部关于热血知青的全记录  探访境外知青幸存者,揭开震撼人心的历史真相  终结的是激情的岁月,不能终结的是激昂的青春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知青终结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48条)

 
 

  •   60、70年代知青旅在金三角作战的这段经历,别说我们这代年轻人了,我问过当年下放到云南昭通(云南省北部的一个县,离边境比较远了)的现在已经70多岁的老知青,他们也不知道有这么一段的历史,可见这段历史已经被掖藏得有多深。值得一看,也感谢作者花时间精力去挖掘这么一段几乎被大众遗忘的历史。作者在文字上虽然没有直接的表述,但字里行间对和平的热爱,对生命的关怀,可以感受得到。
  •   看了本书以后,很有感触。我也可以说是知青中的一员,当然,那时我还小,根本不懂事,稀里糊涂就到农村去了。我根本不知道在南方还有知青旅这件事,想想那时我们太年轻,想想那时我们太狂热,想想那时我们太轻率!但是现在回过头来看,我们走过这样一条道路,这就是历史,不管是对是错,这是我们这代人的经历,是我们的人生财富。我对那些现在还在国外的知青朋友表示敬意,也感谢作者邓贤给我们展现了那么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谢谢你又让我重温了那段刻骨铭心的生活。我想,那些经历和未经历的都可以读读这本书,你们都能从中读出你自己需要的东西。
  •   喜欢知青历史或者想了解那段历史的,推荐此书,不错
  •   很特殊的时代的知青,却有了另一个人生
  •   关于知青的书,妈妈爱看,因为那一切的爱和痛与她们那代人有共同情感。
  •    1958年作在中国知识青年指从1950年开始一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为止自愿或被迫从城市下放到农村做农民的年轻人,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实际上只获得初或高中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解决城市中的就业问题,从50年代中开始就组织将城市中的年轻人移居到农村,尤其是边远的农村地区建立农场。早在1953年《人民日报》就发表社论《组织高校毕业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1955年毛泽东提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成为后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口号。从这一年开始共青团开始组织农场,鼓励和组织年轻人参加垦荒运动。当时,美术家朱宣咸1958年创作的作品《知识青年出工去》,就非常典型生动的记录了在那个特定时代知识青年的画面。1962年开始有人提出要将上山下乡运动全国化地组织起来,1964年,中共中央为此特别设立了一个领导小组。  1966年,在文化大革命的影响下高考停止,到1968年为止许多中学毕业生即无法进入大学,又无法被安排工作,此外66至68年文化大革命的动乱使得中共领导机构意识到他们需要寻找一个办法将这批年轻人安置下来,以免情况失去控制。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授意《人民日报》发表了题为《我们也有两只手,不在城里吃闲饭》的文章,其中引用了毛泽东“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1969年许多年轻人因此下乡去农村。全国也开始有组织地将中学毕业生分配到农村去。从1971年开始,知识青年在农村的许多问题开始不断暴露出来,同时中共开始在城市中将部分工作分配给下放的知识青年。不过这样回到城市中的知识青年大多数是通过关系得到回城的机会的。到1976年连毛泽东也感觉到知识青年问题的严重性并决定对这个问题重新做考虑。但到这时为止每年依然有上百万知识青年被分配上山下乡。毛泽东的逝世使知识青年问题暂时被搁置。  1977年高考被恢复,大多数在农村的知识青年想方设法要回到故乡去。1978年冬在云南的知识青年以请愿和罢工的形式来将他们的要求表达出来,再次使的中央感觉到问题的急迫性。1980年5月8日,当时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耀邦提出不再搞上山下乡,10月1日中央基本上决定过去下乡的知识青年可以回故乡城市。  从50年代到70年代末上山下乡的知识青年的总数的估计在约1200万至1800万之间。
  •   很难过,为了那个年代,为了那个年代下无知的、充满激情的、无所畏惧的年轻人。
    作者用其一贯的笔法,真实、客观、冷静、相对完整的再现了那段历史。
    希望更多的优秀的纪实文学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的岁月,才能体会现在的生活是多么的幸福,至少个和那个时代的年轻人相比。
  •   长篇纪实太不容易了,时过境迁,但是作者艰难搜索、寻找参加过现在还在的越境参加金三角游击队的人们。给我们展现出了那一代身怀解放全人类理想的人们的生活,战斗、困苦、回国、或没回国的人的生活,很生动,令人感慨、唏嘘,年轻人。年轻时如何面对大的环境,你读了肯定受益匪浅。
  •   邓贤的书我都喜欢,相信您买来看后不会后悔!
  •   重温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   年轻人应该多了解那段历史
  •   这是一个被人遗忘的年代,很多故事对于我们80后的人都很陌生,希望有很多精品
  •   不要说青春无悔, 许多人是想后悔也找不到地方啊
  •   在那个许多人想充当英雄的年代,有许多人或许曾变成了精神上的侏儒。不是时代抛弃了人,而有时是因为人误读了时代,人造就了一个不知是真假的时代。在那个年代里,人的真、性、情,不可以被张扬,敌我却需要时刻提及。
  •   没有英雄,没有叛徒,只有时代。没有善良,没有罪恶,只有历史,没有正义,没有邪恶,任人评说。一曲豪迈,一曲哀愁,一曲悲歌。
  •   想买很久,那段历史充满神秘。
  •   回顾历史是应该的
  •   了解那个时代人们狂热革命的动机
  •   喜欢邓的作品
  •   知识生活是个很沉重的话题。
  •   唤起我们的回忆。
  •   十分喜欢啊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很不错下周再买
  •   父母一辈的烙印 一直在关注 有一天 当他们都老去 离去 我们还记得么?
  •   一代人的热情, 换来文/革专制。
  •   自由的写作方式,需要我们细心阅读
  •   一代人的经历,老三届
  •   买给父亲的,勾起他很多年青的回忆。
  •   送给老公的,老公喜欢看
  •   书的印刷质量不错,内容蛮诗情画意的,可以购买
  •   唤起我年轻时的记忆。.
  •   感谢邓先先生,带给我们穿越时空的感动……
  •   还不错的书,值得一看。包装也很好。
  •   前60页,看得有点儿郁闷,如同当初阅读从维熙老师的《走向混沌》一样。唯一想到的书评就是“至堪浩叹”,多一个字都不想写。如果当故事看,打得再血性也一点儿感觉不到辉煌。
    今人的眼光看待那时的历史,难免不理解。就像邓兄书中所述“八十年代后生人,谁还能记得这段知青在金三角作战的历史。”其实说这话的主人公大可不必如此感慨,因为对于当时“历史局限”的知青们来说,那些曾经在正面战场上抗击日寇的国民党官兵不也同样如此吗?这些活跃在金三角的红卫兵小将,又“几曾识得四大会战”“一寸山河一寸血”的干戈呢?
    但是这就是中国的近现代历史,每隔十年历史跨度都会非常大,或许每一代人彼此都乏于相互间的了解。但每一个时代形式上的变迁,终究改变不了“无法完成的”精神上的嬗变这一事实(往前看还有“五.四”一代,更往前还有容宏们的年轻一代)。由这个角度看,作者邓贤好像就是在为今天生于不同年代的“每一代人”们,撕开近代史上那一幅幅划时代的历史画卷。
    我对反映知青的伤痕文学丝毫也不陌生,不敢说邓贤老兄是这里面的唯一的翘楚,但是自己敢说对于远征军的生动描述,以我中学时经常单骑逛甘家口书摊(那时还是平板三轮摆摊、一遛二十五个连摊儿)的癖好来说,他是当之无愧的国内报告文学第一人。
    他们那个时代之后的生人,以今天卡拉OK、哈韩哈日、金融危机、通货膨胀等等的视界去阅读这本书,可能真是不会理解这些知青们当时的作为,认为None of my business。在邓老兄的书中,虽也一幕幕热血相搏,但毕竟不比抗日更能引起民族底蕴的共鸣,尽管那些所做所为在形式上完全一样的。抛却情节上的新奇,这部书对于今天的青少年有什么更深远的意义吗?
    邓老兄在书中提到了“今日改革开放后的富足,与那时烽火金三角之间的、巨大的社会、环境反差。” 个人观点,一孔之见,精神方面的嬗变,并不会随着社会物质条件的改善而完成自身的升华。套用佛学的观念来讲,只不过是在外界条件、环境的变迁中,不断作着自身的同一意识水平的轮回而矣——如果每一个社会时期的青年们没有精神层面的进益。因此看似与今天的环境毫不相关的那段热血豆蔻、血色浪漫,究其实也就今人毫无二致的思维意识与认知水平在不同环境中的外在差异,而永远跳不出那个轮回的圈子。
    八十年代的报告文学、纪实文学有很多,充分满足了自己喜爱历史、喜读故事的求知欲,之后在好友介绍步入传统文化巨制的阅读中发现,原来其中很多只闻其名、未开其卷的著作,也是由很多故事组成的,看来古之先贤也是通过讲故事来演绎自己的思想。而报告文学作家同样是以自己的铁笔、对真实故事的演绎,来映射出从自己的人文视角与社会思考。。。
  •   中国知青终结--- 过来人,心中的疼。。
  •   血泪知青
  •   知道那段激情岁月,却不知道发生在境外的这段故事。生活是需要激情去点燃,年轻允许犯错误,如果犯错误的机会都没有了,在物欲横流的时代每天盘算的都是个人得失,人生将要终结为一场没有情节的悲剧。
    书还没有看完,但是我有些向往那个年代,但不要有战争和流血。。。
    希望更多的纪实文学让我们更好地了解过去的岁月,曾经像我们一样年轻的他们
  •   这本书可能历史有些久远了,所以应该是从仓库底层挖出来的吧?书皮磨损了,而且不整洁。不过喜欢邓贤的严谨和相对真实,内容应该很充实,瑕不掩瑜,所以还是满意这本书。
  •   喜欢邓贤的书,这本一般
  •   每个时代都会有各异的理想。惊异的知情那坚韧的意志,为理想为主义不惜牺牲的精神。在我们今天开来是不可思议的“革命”--越境去参加革命,而在那个时代却是被奉为神圣的。
    失落的理想,被遗忘的一群青年。
  •   比较耐看。
  •   一代人的血泪史
  •   终结知青一代的悲剧,再也不要发生
  •   知青的故事,值得一看
  •   记录了一段没有录入正史的时代悲歌.值得一读
  •   内容散乱无奇,叙述平淡。
  •   如果想了解真实的知青生活,这本书实在不是最好的选择,更像是传奇,语言啰嗦凑字数
  •   中国知青终结
  •      作家邓贤,在10月29日做客《小崔说事》
          播映时间:23:15
          播映频道:央视1台
          播映栏目:《小崔说事》
          
          邓贤:四川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师范学院教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已出版《邓贤文集》多卷及《大国之魂》《中国知青梦》《天堂之门》《中国知青终结》等,多部作品翻译成英文、日文在国外出版。曾获两届全国报告文学奖,首届徐迟文学奖、全国纪实文学特等奖、第二、三届人民文学奖、全国青年优秀图书奖、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四川省文学奖、巴金文学奖、成都市政府金芙蓉文学奖(第2、3、5、6届)等。2009年当选“影响四川改革开放风云人物”。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