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红 页数:209
Tag标签:无
前言
去年12月中旬,我收到是书作者的来信与其新著《老子本义》校样,得知这部书即将定稿问世,心中很觉欣悅。记得2004年春天,我为其《周易本义》撰序,曾谈到相识多年,晤面必谈学术,对其在公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竟能潜心《周易》,深感敬佩。但是我还不知道,作者不仅情钟《周易》,对《老子》也下了这样大的工夫。然而仔细一想,从《易经》的探索过渡到《老子》的研究,又可说是非常自然的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奠基时期的春秋晚年至战国时代,无人不知其特征是百家的争鸣。诸子百家竞起相胜,有如风云起伏流逝,其间真正影响深远,垂于后世,持续不衰者,实际就是儒道两大家。为什么这样呢?我认为关键的原因即在这两家有着精深的哲学。儒道思想学说的哲理性质,决定了其于中国文化中居于核心的地位。儒道两家著作之最富于哲学意义者,便是《周易》 (包括《易传》)和《老子》。如该书的封面上引用的金景芳先生所论:"两千年来,百家群籍。浩如烟海,沿流溯源,几乎无不以此二书为其本根,学者有志于中国哲学,固舍此莫由也。"作者致力于两书的论析
内容概要
《老子》文从字顺,却极难把握,窃以为当有三大原因:一是当时语言文字的简质,二是老子的直觉表达方式,三是后人不能做到‘了解之同情’。”陈寅恪读冯友兰《中国哲学史》曾说过:“对于古人之学说,应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笔。”“所谓真了解者,必神游冥想,与立说之古人处于同一境界,而对于其持论所以不得不如是之苦心孤诣,表一种之同情,始能批评其学说之是非得失,而无隔阂肤廓之论。”此说对于今人读《周易》、《老子》,完全适用。
书籍目录
第一章 道可道第二章 有无相生第三章 不尚贤第四章 道冲不盈第五章 天地不仁第六章 天地之根第七章 天长地久第八章 上善若水第九章 揣锐不保第十章 营魄无离第十一章 当无有用第十二章 五色令盲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第十四章 无物有象第十五章 持道不盈第十六章 致虚守静第十七章 下知有之第十八章 道废有仁第十九章 绝智弃辩第二十章 绝学无忧第二十一章 孔德从道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第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第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第二十五章 有物日道第二十六章 重为轻根第二十七章 善行无辙第二十八章 知雄守雌第二十九章 圣人去甚第三十章 以道佐人第三十一章 兵者不祥第三十二章 道常无名第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第三十四章 大道泛兮第三十五章 执大象往天下第三十六章 欲歙必张第三十七章 无为无不为第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第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第四十章 反者道之动第四十一章 明道若昧第四十二章 道生万物 附:损之而益第四十三章 无为有益第四十四章 身名孰亲……
章节摘录
插图:老子借助知识学习和自然规律之间的"损益关系",为"无为而无不为"的政治主张提供哲学基础。老子认为,借损益之道修"无为"境界,即掌握学问越深厚,认识"无为"越深刻。学习知识提高修养,是日积月累、与日俱增。学习越是深入,认识越是提高,遵循客观规律就越会减少人为因素。将人为因素减到最低限度,减到符合客观规律的程度,就达到了无为的境界。"无为而无不为",也就是把顺应自然的不妄作为用之于治天下,就能够无所不为。想赢得天下就要善于顺应自然、不生事端,否则就不能赢得天下。只要有人,人与天即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人的智性决定了人有问天、胜天即探究自然、征服自然的欲望和作为,这又反过来促进、加深了人对人天关系的认识。人究竟在何种范围、何种程度、何种对象、何种结果上能够问天、能够胜天,这是没有绝对结论的。老子是从绝对尺度来看待人天关系,显然是绝对正确的——尽管这一推论并不能实证。用绝对的、终极尺度来裁量相对的时空、具体的对象,这是老子"无为"之说的思维路线。然而,要相对时空中具体的人在具体问题上服从绝对理念,是不现实的。因为它不符合人的私性、智性的本能。这也是"无为"说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只能修而不能为乃至不会修的根本所在。
后记
自幼随父亲顺江而下来到洞庭湖畔,岳阳楼登过多少回?早已记不得了。陪宾客游历留念,陪领导游览参观,陪同行游玩品赏,或是家人散步游乐,或是闺友散心游荡,年复一年,春看江鸭戏水,夏看白浪青螺,秋看水天一色,冬看寒江皓月,昼观“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夜赏“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陪来陪去,不知不觉便成了专家导游,短说其楼的盔帽形制乃独一无二,其文的先忧后乐系千古绝唱,其雕屏的两度刻写之趣及真伪辨认之谜;再详,与岳阳楼隔水相望、碧涛相接的是水中蓬莱宫君山,及其柳毅传书、湘妃泪竹那感天动地之传说,还有《岳阳楼记》作者并未到岳阳楼之轶闻;再详,江南三大名楼的同与异,诗文与楼阁相映增辉,等等。最有情调,则是全无时限、全无话题、全五目的地信步游走,由那思绪、那雅兴、那情怀、那感慨全融化在岳阳楼金灿灿的光影和洞庭湖浩淼淼的水波之中。多少回游岳阳楼,岁月沧桑抹去许多细节,只留下轮廓,唯有五六七岁时一次偶尔造访,在以后被一次又一次唤醒。那时的岳阳楼没有这么大的景区,看岳阳楼也用不着购票,想登楼?调皮一点的小孩自然哪儿都能进得去。穿过岳阳楼,就是濒临洞庭湖的岳阳门,石级直达湖面。噔噔噔,下了那石级就是滩头,这可是孩提的乐园,你追我赶,泥来石往,但都不下水一一这是大人们反复叮嘱的。蓦然,一位久久未动如若雕塑的老者引起我的好奇。
编辑推荐
《老子本义》由李红编著的。金景芳:《易经》《老子》以其人格之伟大,思想之精深,遂乃皋牢百代,独步千古,两千年来,百家群籍,浩如烟海,沿流溯源,几乎无不以此二书为其本根,学者有志于中国哲学,固舍此莫由也。黑格尔:中国人承认的基本原则是理性——叫做道。道为天地之本,万物之源。老子的著作,尤其是他的道德经,最受世人崇仰。五千言见仁见智,古今注无可致诘,只缘道贯同感天下人而独步千引,德超品汇遇可哀之徒。撰是书为彰本义,读斯文而晓至理,以明于伦物、切于身心、合于道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