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年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孙适民 蒋玉兰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内容简介
西方中世纪政教分离,就遵循了这一人类文明社会的自然规则。中国不同,知识阶层从出现的那天起,就直接进入了社会管理的核心和上层,意义集团与权力集团重合。这也不是没有优点,既可以增加管理的理性化程度,又使得制定规范的意义集团有了更多的实践体验,也许在制定规范的过程中可以少走很多的弯路,使制定出来的规范更切合管理的实际,还可以更有效、更自觉地维护规范的严肃性。但是,这种情况却也有两个严重的弊端,一是失去了对规范进行监督的严肃性和公平性,甚至有可能增加对规范进行诠释的随意性;二是意义集团与权力集团合一,利益的连动与重叠很容易使知识阶层失去其独立性、批评性和公平性,也就很难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充当“社会的良心”。而且导致文化价值与社会规范的僵化,使之很难受到质疑,很难转型。
--------------------------------------------------------------------------------
目录
绪论一
上编中国古代的士文化
第一章 士的成型期——先秦游士
第一节 先秦之士的身份构成
第二节 先秦之士的社会、人生理想
第三节 先秦学者对士的人格设计
第四节 先秦之士个案研究一:屈原
第五节 先秦之士个案研究二:范雎
第二章 士的转型期——秦汉六朝之士
第一节 秦汉之际士的惶惑与选择
第二节 儒生的浮沉
第三节 士的世俗化
第四节 士的贵族化
第五节 名士风流:古代士的人格定型
第六节 秦汉六朝之士个案研究一:李斯
第七节 秦汉六朝之士个案研究二:公孙弘
第八节 秦汉六朝之士个案研究三:阮籍
第三章 士的定型期——唐宋之士
第一节 朋党之争
第二节 唐宋的科举取士
第三节 科举制度下士的人生状态
第四节 唐宋之士个案研究一:王维
第五节 唐宋之士个案研究二:苏轼
第四章 士的沉迷与觉醒——明清之士
第一节 理学与八股熏染下的蠹士
第二节 优抚笼络与文化高压下的考据之士
第三节 思想启蒙时期的启蒙之士
第四节 明清之士个案研究一:严嵩
第五节 明清之士个案研究二:明末清初三大家
第五章 文官体制之外的各类文士
第一节 中国科技之士
第二节 中国隐逸之士
第三节 中国书院文化
第四节 民间绅士
第五节 科技之士个案研究:沈括与徐光启
第六节 隐逸之士个案研究:林逋、汤显祖、李泌
下编中国的现代化历程与知识分子现代化
第一章 中国的现代化历程
第一节 鸦片战争前后的现代化启蒙
第二节 洋务运动
第三节 维新变法运动
第四节 近代经济产业与科学技术
第五节 政治、文化重组的民国时期
第六节 全面建设现代化的共和国时期
第二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知识分子
第一节 魏源
第二节 张之洞
第三节 梁启超
第四节 知识分子的现代化
后记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