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6-7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陈建功 页数:374
内容概要
古人云:“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文”指外在的仪表,“质”指内在的修养,后来这句话被常常用来形容文章的写作,“文”便指文采,属于文章的形式,“质”即文章的内容。确实,文章不外乎内容与形式这两方面,这两方面都做好了,就会成为一篇文质兼美的佳作。 中学生的作文亦如此,只要在内容与形式上都做到赏心悦目,就可以说这是一篇好作文,那么内容与形式如何界定呢?一般而言,内容包括思想主题的表达,人物形象的塑造和感情基调的定位等方面,形式则包括语言的修饰,结构的安排和表达方式的运用等等,总之一切为了内容服务的技巧方法都可以看作形式。在我们明确了内容与形式的基本内容后,为了写好我们的作文,就要注重加强这两方面的训练。 对于中学生而言,要使作文的内容充实和丰富,关键要做到有感可发、有话可说。一些中学生一碰到写作文就愁眉苦脸,迟迟不能下笔,觉得无话可说,不知道该写什么,其实,这些学生并不是真正的无话可说。每一个生活着的人都会因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的社会和事物而产生一些感受,生出一些感触,这些感触感受就是我们作文的触发点。可是,不幸的是,有些学生让这些珍贵的感受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并没有学会去有意识地捕捉它、存储它。那么如何去保存这些感受而不让它稍纵即逝呢?如何调动这些感受运用到作文中去呢?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要养成一双善于观察和发现的“火眼金睛”和一双勤快能写的手,生活中多想多思,发现有趣的故事,获得生活的感受,捕获瞬间的灵感,然后把它们记下来作为以后写作的素材。这样做后,相信再碰到写作文的时刻,同学们就不会紧蹙眉头搜肠刮肚也想不出写什么来了,而是可以轻松地从大脑中抽取自己积累的素材,随手拈来,再也不用像挤牙膏似的那样困难了。而且因为所写是自己亲历或亲闻的事情或感受,就比较容易有真情实感,要知道真实可是作文成败的一大关键。 有了可写的东西,下一步就是用什么样的语言,如何组织这些语言来为内容服务,从而使作文不仅可读,而且可赏。对中学生而言,可以在以下两方面下功夫:一是语言的锤炼,这需要中学生多读多练多写,因为要使作文的语言流畅、词语优美,需要平时的日积月累,不下功夫想一蹴而就是不可能的,没有一步登天的语言天才。同时,在具体写作的过程中,还要使语言风格与内容相配。二是技巧的活用,技巧如同工人的技术,是可以学的,也是比较容易学会的。写作技巧范围很广,一般而言,因作文体裁的不同而有差异。比如记叙文讲究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过程、结果,散文讲求形散而神不散,小说注重环境、人物、情节三要素,说明文讲求说明方法的使用,议论文还有论证方法的运用等等。这些方法和技巧往往对初学写作者非常有用。但还有一些方法是带有普遍性的、任何体裁的作文都可以用到的方法,比如,插叙、倒叙、顺序的使用,对比衬托手法,过渡的技巧,设悬念的方法,蓄势的方法,欲扬先抑的方法,表达方式的使用等等。 总之,内容是丰富多彩的,形式是无穷无尽的,面对不同的题材和体裁,中学生在写作时既要选用与之相配的形式,又要避免被形式所拘泥从而形成千篇一律的模式,因为文无定法。真正的大作家在写作的时候,脑子里是没有条条框框,没有固定的格式,也不会去使用固定的模式的,他们总是在内容与形式上推陈出新,追求创新和奇异,因为如果总遵循一定的模式和套路去写作,就会使人产生千篇一律的感觉,让人感到厌烦和无味,从而提不起阅读的兴趣来。 同样的道理,对我们中学生写作也是有启示作用的,试想如果阅卷老师看到的总是一个模式的作文,他心里会是什么感觉呢?他会给这些作文打高分吗?而如果恰恰这时,有一篇作文内容新颖,形式创新,语言优美,阅卷老师又会是怎样的感觉呢?肯定会眼前一亮,接着大笔一挥,毫不犹豫地打上一个高分。因此,对于初学写作者来说,固定的方法技巧和各种体裁的固定模式是要学会使用的,因为这是基础和前提,但是对于已经写了好几年作文,即将参加中考的学生来说,就要讲究作文内容与形式的创新了,就应该写出属于自己的思想、风格和个性来,这就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灵活运用各种写作方法,不被陈旧的内容与形式所羁绊。 当今时代是一个创新的时代,创新,已经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流口号,因此,作文也要创新。如何创新呢?就要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在内容上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写自己的感受;形式上要灵活,随意赋形,意到手成,充分打开自己的思维之门。文如其人,一篇有个性有创新又文采斐然的作文,正是你独特个性崭新风貌的结晶。阅卷老师见了此种作文,怎会不欣欣然评个高分呢? 在此,我们精心选编了一批具有鲜明个性色彩,同时无论在内容、语言或是形式上都属于佼佼者的作文,来为中学生写作作参考。这些作文的创新色彩既表现在内容上推陈出新,见解新颖独特,让入耳目一新,又表现在形式上不拘一格,独出心裁。每篇文章都是一个丰满充实新奇的世界,当同学们走进这个世界时,会发现原来作文可以这么写,这样写的作文是从心底发出的声音,因此一点都不觉得难以下笔。同学们阅读个性作文,初时会觉得新鲜和惊奇,继而是赞叹和喜悦,然后便是跃跃欲试,因为同学们的写作欲望已经被激发出来了,如果能达到这一目标,那么我们编选此书的目的就已经实现了一半,剩下的一半就是真诚希望同学们在对个性作文进行参考模仿的基础上,也能写出文采斐然、流光溢彩的好文章来。 个性作文将不但教会同学们独立的思考从而拥有自己的思想观点,而且教会同学们如何在形式技巧上自由灵活地运用,同时同学们还将从中感受到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手握一本个性作文,你将在作文的世界里自由驰骋,游刃有余!
书籍目录
真情再现时间啊,时间离家母亲为我举吊瓶欢乐的家庭独特的爱开学的日子回顾生命奶奶金银花吐芳的季节生命的记号一生走不出您浓浓的爱榆钱花开记忆中的脚印我读父亲的那座山妈妈的生日温馨的雪花流泪DE随身听雨夜里的祝福我眼中的父亲一个发生在街头的故事宽容绿色邻里情皱巴巴的零钱校园花絮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窗口向你敞开心扉会有那么一天老师,您是不是一颗遥远的星冬天不结冰此题有解感谢她的真诚一张“试纸”我为老师画张像我们的语文老师春风伴我行与书本相约篮球比赛老师的口头禅100分,我恨你初中百味茶无题我从来没有这样难过银杏树儿也鼓掌妙趣横生的生活成长声音这事,想起就羞愧空白卖冰棍的孩子十四岁“淑女”的一天充满活力的岁月叩问生命感受生活捧一轮生命的朝阳不倦的突破成长有谁听我眼中的潇洒工地日记我的红帆船选择放飞不要虚掷青春十元钱的考验砍价的故事读懂一颗高飞的心心灵惑悟雪花古巷观棋冬天,有个男孩想吃西瓜瞬间的含义闻闻那暖阳茶酒人生老萝卜干下酒拯救梵·高台阶感悟生命说淤泥理想的生活绿,生命的颜色蓝天的诱惑梦的启迪春天的落叶有一种美丽叫孤独为平凡喝彩遥远的星空学会放弃各抒己见宽容牛顿错了吗?论“我高兴”成才全靠父母吗?电子游戏的危害给心灵下场雪寻找世外桃源文贵曲折——评《促织》的情节与心理描写给自己一个希望关于生命之我见为“攘鸡者”喝彩悔?悟历史的选择和选择的历史是女孩真好读书的境界坚持是一种竞争给失败做个B超舍鱼而取熊掌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到此为止说“嫉妒”书中自有千重天傲气·傲骨说“风度”流星青春忍受寂寞中学生应该有点口才失败者的贡献节约小议合作·个性·成功顺耳与逆耳不要看轻自己没有“异想”哪来“天开”我看电子游戏世事杂谈相会在海神群岛借口在逃亡三分钟生意Ku三号病毒不能当副手的渴望责任月光下,一只孤独的虎流泪的白天鹅想回家的我买幸福的小女孩远逝的村庄彩票沙漠中的故事愚昧书屋无能心留一方净土泪,流在心里雁阵的精神水晶心一场特殊的审判门铃拍卖诚信调解沟通“减负”的困惑虚惊考试彩票一串墨点景物风情老槐树流水赋云霞光黄山风景一睹庐山真面目我爱这条青砖小道赶场冬——蕴孕希望夏之韵香纸沟秋霜的联想匡庐夏日行我漫步在家乡的小河畔哦,七里香……晨光曲大海素描乡情富春江印象东北风情说明介绍雪花家乡的火把节华县皮影蚊子的自述农谚看雾知天蜜蜂王国天空不空次声波“杀人”之谜纳米技术风雨花赞时钟小史
章节摘录
时间啊,时间 我站在时间的小河边垂钓,希望能钓回我无忧的童年。我在依稀的水影里寻觅着,但见水波荡漾,只有我苍白的影子在跳跃。我是多么希望时间能倒流,回到我多姿多彩的童年。 我凝视着水面,回忆着过去,仿佛觉得时间在倒流。 我看见我自己了,穿着一条花裙子,扎着小辫,两只怯生生的眼睛,背后一片陈旧的暗黄。哦,那是奶奶身边的一张照片。可那时的我,不像照片上那样怯怯的,其实我很调皮。顶着烈日和村里的孩子们一起粘知了,去小河边舀小鱼,用芦苇做上几只芦笛,比赛谁吹得响。我吹了老半天没吹晌,脸却憋得通红。那时,爸在北京,妈在小镇医院里工作,就把我放在乡下奶奶身边。奶奶很宠我,我也很爱奶奶。冬夜,奶奶总把我搂在怀里睡觉,她的胸怀好宽阔,好温暖;夏晚,燥热使我难以入睡,奶奶总是摇着蒲扇,轻拍着我,我便在一股凉意和一片爱心中入梦。 如此种种,就如昨日之事,时间还在倒流吧。 那不是奶奶的独轮车吗?它是我童年的坐骑,也记录下了我的童年。那时,妈妈在小镇医院工作,每当我想妈妈时,奶奶就会推起独轮车,用一根带子系在她腰里,也拴在我身上,就这样,在"吱呀"的木轮声中,我们向小镇走去,要走好长一段路呢。起先,我会拉着奶奶的衣襟问这问那,要奶奶采狗尾巴草做小狗,渐渐地,我便在奶奶慈祥的目光下和木轮的"吱呀"声中睡去。等我醒来,独轮车往往已走上小镇美丽的石板街。我又会惊喜地叫着,让奶奶看那屋上的瓦片。奶奶往往会给我买上几粒糖或者两个香甜的豆沙包子,她却从来不吃。 我凝望水面,不知何时,河水已染上了一层薄薄的金光,那是夕阳的余辉吧。看来时问终究不能倒流,我还得生活在现在。纵然儿时不再,但是无论什么时候,无论时间顺流逆流,奶奶的爱心会陪伴着我长大。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来自学生内心世界的不可多得的作文集锦。这些作文集权威性、实用性、针对性和技巧性于一体。全面体现流行时尚的作文风格。供广大中学生写作参考使用。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