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

出版时间:2005-11  出版社:湖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李永春  
Tag标签:无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少年中国》与五四时期社会思潮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少年空想》
       ——王光祈的工读互读团乌托邦梦
      
      路, 消失
      远方奔来
      俯瞰 千高原
      以风为马
      下降 幽暗
      皱褶 闪电
      上升 西南天空
      逆 太阳光焰
      四只神鸟
      飞旋
      
       ——《俯瞰》
      
      上世纪,二十年代,成都人王光祈在北京京郊建立了中国第一个乌托邦实体:工读互助团;
      王光祈的“小菜园”设想;左舜生的“小组织”的讨论;
      1919年12月4日,在少年中国学会才正式成立四个多月后,王光祈在北京《晨报》上发表《城市中的新生活》一文,提出成立工读互助团的倡议,迅速引起强烈反响。
      在次年1月15日出版的《少年中国》杂志一卷七期上,王光祈详尽论述了工读互助团的发起的动机和经过,组织和预算,性质和特点以及工读互助团的将来。
      王光祈设计了每天工作6小时,读书时间每天3小时;收入公有,其生活费、医药费、教育费由团体供给等等。
      蔡元培也著文高度推介说:“现在各种集会中,我觉得最有希望的是少年中国学会。因为他的言论,他的举动,都质实得很,没有一点浮动与夸张的态度。这个学会的会员现又发起一个工读互助团,他的宗旨与组织法,都非常质实,要是本着这个宗旨推行起来,不但中国青年求学问题有法解决,就是全中国最重大问题,全世界最重大问题,也不难解决,这真是大有希望的。”
      当时,对于工读互助团及代表的思潮,雨后春笋,举国若狂。
      中国的工读互助团,是受日本的新村主义的影响,日本的新村则是受到了法国的圣西门和傅立叶、英国的欧文——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的影响。传播的路径为欧洲——日本——中国,而且一个积贫积弱的长夜难明的中国。
      得到了蔡元培、陈独秀、周作人、李大钊曾人的赞助和出面募捐;开办费很快凑齐了,北京工读互助团的三个组也基本按王光祈的规划成立了:
      第一组13人,设在北大附近;
      第二组11人,设在北京师范学校,工业学校和法文专修院附近;
      第三组“全由女子组织”,设在女子高等师范附近,也有十多人。
      1920年2月初,又由赴法勤工俭学受阻的9个法文专修馆学生组成了第四组。
      这些小组以办俭洁食堂、洗衣局、石印局、平民消费公社、平民补习学校,及织毛巾、袜子,制作四川腌肉、火腿、香肠等为“勤工”的内容,工余则“按照指定的科目、时间往北大上课”。
      从制作四川腌肉、火腿、香肠等为“勤工”的内容,可以看出成都的地域文化的对工读互助团实际操作上的影响。
      工读互助团,不仅是为了勤工俭学,而是当作一种新生活的试验来对待。如第一组的施存统他们就用“武断的手段”解决“几个切要的问题”:
      1、脱离家庭关系;2、脱离婚姻关系;3、脱离学校关系;4、绝对实行共产;5、男女共同生活;6、暂时重工轻读。
      毛泽东曾参观过王光祈建立的女子工读互助团,对此大加赞赏,表示回到湖南后一定要建立自己的工读互助团;
      1920年3月初,上海的工读互助团成立,发起除陈独秀、王光祈外,还有“少中”会员宗白华、陈宝锷、左舜生、康白情、涂开舆、毛泽东。
      当时毛泽东深深为这一新兴组织所激动,不断从北京写信告示长沙的新民学会的会友:“今到女子工读团,……觉得很有趣味!但将来的成绩怎样,还要看他们的能力和道德力如何。”
      “我想我们在长沙要创造一种新生活,可以邀合同志,租一所房子,办一个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之先生造的)。我们在这个大学里实行共产的生活。……所得收入,完全公共,多得的人,补助少得的人,以够消费为止。……这种组织,也可以叫做‘工读互助团’”。
      而当毛泽东的说这些话时,北京的工读互助团的试验已濒临失败,但上海的沪滨工读互助团、武昌、广州的互助团却正在成立之中。
      毛泽东与蔡和森曾策划在长沙岳麓山附近建立新村。
      为了从文化的视野解读与考量,这一事件,就须着眼以下:
      作为慈善家的欧文在新拉纳克纱厂创办的堪称完善的模范移民村;1832年创办的“劳动公平交换商场”;后恩格斯说:“当时英国有利于工人的一切社会运动、一切实际成就,都是和欧文的名字联在一起的。”;
      当时中国的乌托邦思潮;
      中国荣氏家族的劳工关系改善,工人村自治;
      哈耶克:《通向奴隶的道路》关于乌托邦的论述;
      毛泽东诗词:《送瘟神》(1958年7月)《到韶山》(1959年6月);《登庐山》(1959年7月);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吴小龙:《少年中国学会研究》;
      王光祈的工读互助团创办,对后来中国青年勤工俭学留学欧洲的承袭与影响。
      
      
       2010-1-11草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