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7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作者:章骞 页数:316 字数:30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认识章骞先生,最早是从“宝剑橡叶骑士”这个网名开始的。大约十年之前,国内的互联网尚处在萌兴期,但网络上已经有几个人气不俗的军事、历史主题BBS,由于对海军历史的兴趣,我几乎是在第一时间关注到了这个后来被同好们简称为“宝剑”的ID,他所撰写的一系列关于海军、舰船的帖子,内容、观点均令人顿感耳目一新。再之后,我在《军事历史》、《战争史研究》等杂志上,陆续拜读了“宝剑”的多篇海军、舰船历史题材的雄文,也逐渐知道了“宝剑”兄的真名,而本书中所收录的一些文章,便是在那时首睹为快的。由钢铁构成的舰船,浅眼一看似乎只是冷冰冰没有生命的器物,很多时候纯军事主题的文章、著作对舰船的描述,无非是一堆堆的参数和技术名词而已,这也使得有关舰船历史的文章、著作,大多读起来犹如看技术简介般的枯燥和艰涩,很多对舰船、海军原本稍有兴趣的人看到这类文章,则更是视舰船史、海军史为无法触及的畏途。然而,章骞先生的舰船史文章,却是截然不同的。章骞先生笔下的军舰并不局限于军事技术本身,而是将军舰从创议设计之初,到建造经历,再至其服役生涯以及命运的终止,一路将所述军舰的跌宕起伏的历史、曲折回转的航迹娓娓道来。其间穿插介绍各种背景历史,大到国际时局,小到相关的人物命运,均信手拈来,与军舰的故事结为一体,浑如天成。由之,所呈现出的已经不单单是钢铁的物体,而是一个个具有独特性格的生命。赋军舰以人格,这种做法,正与主流的海军传统文化相合。有别于很多言军事唯知有军事、唯知有技术的著作,章骞先生的军舰文章较之更高一层,本书的议论实际是带有历史学术性的普及性文章,题材上属于史话作品。因为要求兼具学术和普及性、故事性、趣味性,较之标准的学术作品,要写好史话并不简单。偏重故事,则失却了严谨与学术价值,过重学术,则又陷入缺乏可读性的困境。章骞先生十分恰当地把握住了这一微妙的平衡,既能慧眼独具地准确捕捉每艘军舰生命中的闪光点,又能严守学术准则,在对舰船、技术名称标准的掌握上孜孜以求,他的文章可谓海军历史题材的史话类佳作,且是中国舰船史话类文章的开先河之作。我还记得和章骞先生初次见面时的一件事。2005年海军史研究会在山东威海举行聚会,章骞先生应邀欣然赴会。当与会诸君共同登上威海湾边的“定远”号纪念舰的那天,章骞先生特意穿着一身洁白的海军风格礼服,足履雪白的皮鞋,一派海军传统作风。这一幕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从中我看到的是一份对海军文化的深深尊重和热爱,也让我认识到这是一个骨子里深深爱着海军的人。具有这样的情怀,创作出海军史佳作可谓必然之事。因为成文时间和刊载分散的关系,章骞先生很多较早创作和发表的舰船历史文章,虽然极为精彩和重要,现今想要找全来阅读已属十分不易。本次青岛出版社将章骞先生的12篇精华文章结集出版,提供了系统总览之便。更为重要的是,本书并不是简单的旧文累积,在收入的篇目选择、次序编排等方面,都极费心思,看似单篇各不相干,实则共同绘制了一幅20世纪上半叶军舰发展领域的宏伟长卷。“阿金科特”的奇特,“宁海”、“平海”的悲壮,“胡德”犹如绅士般的俊美……这些各具特色的军舰的故事,恰恰提炼出了海军的魅力所在。作为同好,以往读章骞先生的作品,以及今日细读这部书稿时,我都始终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在我看来,章骞先生的精心创作,其实更像是一种对海洋文化的热切呼唤。曾几何时,在对抗外寇入侵的战场上,弱小的中国海军用可敬的牺牲,为国家民族的生存贡献自己的生命,本书介绍“宁海”、“平海”两舰生平一文文末所引的那段抗战时期民国海军军人诗般的语言,至今看来仍令人心生感动,“弱小的海军是为你们生存壮烈的牺牲了,素来未被重视的海军将士们,也抱着最大的决心,可敬亦可哀的殉难了,可是你们还不能得到最大保障的原故,这并不在于其他,而是因为中国的海军过于弱小了,但这是国民的责任,你们应当使他们日后臻于强大,使他们终将成为你们最确实可靠的保障”。时至今日,中国终于可以自信地立足于太平洋西岸,面对浩瀚蔚蓝的大海所蕴含的机遇和挑战,应该有着更深的认识和思索,而这种思索是需要以越来越多的国人对海洋、海军文化产生兴趣、形成氛围而为社会基础的。祝贺章骞先生新作问世,希望对大海上的事业感兴趣的读者们都能喜欢和珍视这本书。 陈悦 2011年12月7日于山东威海
内容概要
《艨艟夜谭(章骞近代舰艇史话十二夜)》由章骞所著,军舰的命运一如人生,也是充满着幸运和挫折,传奇和跌宕。《艨艟夜谭(章骞近代舰艇史话十二夜)》让读者在圣安德烈的旗下遐想,在留名青史的阿金科特的故事中惊叹,在“不死鸟”西弗吉尼亚号的传奇中深思,为中国历史上第一艘飞机母舰的诞生而自豪。同时,读者也可以在至近的历史距离,接触到中国巡洋舰“宁海”与“平海”号,以及美国护航航空母舰“甘比尔湾”
号上那些有血有肉的水兵们,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体验他们的生死感受。
作者简介
章骞,字德淳、生于上海。其父为大学教授,母亲为医生。自幼喜好海军,然而仅限纸上论兵而以“好龙公”自诩。小学之时偶有亲友携《简氏年鉴》归国,如获至宝,便借阅数月抄录并勾画成数册自珍。大学攻图书馆情报专业,后得东渡十四载。在修得学位之余。大量搜集喜好的资料。归国之时未携分文,唯托运书箱数十还乡。此后就职上海图书馆,为中日两国图书馆学会会员。此外尚充数上海市日本学会以及中国海军史研究会。
最初以“宝剑橡叶骑士”之名涉足网络,后于《国际展望》、《军事历史》、《现代舰船》以及《战争史研究》等刊发文数十.其文大有为早已陈腐的大舰巨炮主义招魂之疑。
书籍目录
序
第一夜
圣安德烈旗下的奇想
——俄国海军雷击战列舰设计案
奇想的萌发
小炮、重甲、84管鱼雷
图上推演的结果
“秘密武器”的悖论
第二夜
“舰队决战型"装甲巡洋舰
——日本海军筑波级和鞍马级舰
“舰队决战型”装甲巡洋舰
“可能与否不应成为问题”
耳目一新的设计
最早的日本国产主力舰
准无畏“装甲巡洋舰”
无缘决战的服役
生不逢时
第三夜
留名青史的阿金科特
——一艘神奇战舰的诞生和战斗经历
逶迤不定的设计之路
建造与易手
日德兰的齐射
青史留名
第四夜
中国海军最早的“飞机搭载舰”
——“镇海”号传奇
东北海军的基础
第一支海军航空兵
南下长途大偷袭
小试空中锋芒
结局
第五夜
美国战列舰史上的里程碑
——内华达级战列舰
划时代的设计
早期生涯
珍珠港
转战两大洋
靶心的荣誉
第六夜
再生的不死鸟
再生的不死鸟
——美国战列舰“西弗吉尼亚”号
应急型科罗拉多级
避条约死里逃生
珍珠港死而复生
不死鸟浴火重生
命运的神奇
第七夜
从“胡德”的俊美到“纳尔逊"的憨壮
——追寻大转换期英国主力舰设计的足迹
皇家海军的骄傲:“强大的胡德”
日德兰海战带来的教训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的舰艇计划
继承了G3和N3遗产的纳尔逊级
“皇家海军的主力舰永远是极品”
第八夜
悲壮的航迹
巡洋舰“宁海"和“平海”号
——中国近代海军的艰难重建之象征与代表
举步维艰的道路
“宁海”舰的建造和完成
“宁海”舰的性能特征
坎坷的“平海”号建造工程
两舰的相异
服役以后的“宁海”号
会兵江阴守京畿
阴云下的九月
悲壮的“九·二三”
以后的事
安魂曲
第九夜
外交名舰
——美国巡洋舰“奥古斯塔”号
尼米兹舰长
第一滴血
大西洋会议
战火中的外交名舰
“甘比尔湾”号的最后两天
——面对强敌的勇士们
CVE
新舰长
驶向菲律宾
防空战——10月24日上午
搜寻迫近的敌舰队——10月25日拂晓
古塔下的扁舟——6时一7时
紧急起飞
仓促空袭
燃烧的大海——7时一8时24分
命运已定——8时24分一50分
弃舰!——8时50分一9时11分
漂流——9时11分以后
他们跑啦!——9时25分
一波三折的援救
战后的勇士们
第十一夜
被遗忘的里程碑
——美国战后最初的主要舰艇——“诺福克”号
新的水下威胁
反潜轻巡洋舰
煞费苦心的设计
驱逐领舰的先驱
失落的环节
第十二夜
史无前例搭载弹道导弹的水面舰艇
——意大利“朱塞佩-加里波第”号巡洋舰
意大利轻巡洋舰的集大成者
战火中的幸免者
进入“核子时代”
弹道导弹巡洋舰的诞生
昙花一现
后记
章节摘录
扬可夫是1910年在喀琅施塔特海军工程学院获得学位的年轻的技术人员,毕业后先就职于波罗的海工厂,随后又被分配在雷维尔(现爱沙尼亚的塔林市)的海军基地。他那种雷击战列舰的设想最早在1908年左右便初步形成,而设计方案则是在这个时期完成的。他的基本设想是,用一种高速却身披重甲的大型舰艇取代小型驱逐舰来进行雷击战。其最初的设计方案是,在15000吨的舰身上不设主炮,仅仅在炮郭装备130毫米单装速射炮,甲板上则装备47毫米单装炮之类的自卫武器,其主要打击力是装备于侧舷的64个水中鱼雷发射管。在他的方案中还附有他自己画的简单草图,据图所示,该舰艏部具有较长的冲角,双桅平甲板船型的船体、在前部司令塔后,空出一个较长的间隔安装烟囱,甲板的其他部位搭载着小艇。而水中鱼雷发射管则以上下两行排列,安装在舰艇主要区域的两舷。不久,他对原有方案重新进行扩大,将排水量提高到22000吨,鱼雷被考虑采用450毫米或者533毫米,除了原计划采用的130毫米炮郭式副炮28门,在中央线上还增加了主炮,那是一种新设计的7英寸炮塔炮,初步预定装备10门。此外还有水雷装置等等,舰艇的初步轮廓已经明朗了。到了1913年,这种雷击战列舰的最终方案终于被设计完成,在最终方案中,本舰的舰型为平甲板型,为了便于发挥快速行进的优势,其长宽比采用了大约8比!这样相当细长的船型。舰体的中央是一个被装甲防护的烟囱,其前方则是主舰桥。本舰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水线以下的区域,在这个区域中,可以说除了锅炉舱、轮机舱以外,几乎都被水中鱼雷发射管舱室所占。在这些舱室中,450毫米鱼雷的水中鱼雷发射管左舷41个,右舷43个合计84个管分上下两层排列,而每个鱼雷管除了管内的待发鱼雷以外,尚有两发备用鱼雷,因此全舰合计携带252枚之多。计划采用的鱼雷为研制中的新型鱼雷45一16型,这种鱼雷长6米,战斗部重量达170公斤,航程为40节下4000米,30节下6000米,而且根据海军总参谋部的要求,鱼雷发射区域设计采用了模块化形式,以便在时机成熟之际更换为威力更大的重型533毫米鱼雷。由此可见,这些遍及整个舰体的发射管,便是本舰最主要的武装,在某种意义下也成了这种雷击战列舰价值体现的所在。而一般战列舰的主要武器舰炮,在本舰则完全沦为副武装,最终计划中,主炮塔被定为新型的7英寸52倍径三联装炮,其基本设计是缩小甘古特级战列舰的12.英寸主炮,计划射速达每分钟8发,而且为了在2海里之内的至近距离对付35节左右的高速目标,炮塔的转速也达到每秒22度。其作用是在突向鱼雷发射阵位途中击退敌方护航舰艇。其配置状况为,舰艏部位以背负式安装两座炮塔,而在舰艉之处的两座被安装在同一层的甲板上,这4座三联装炮塔一共安装为12门主炮,之所以采用这种尚未被设计的舰炮,其目的可以被认为是为了对敌方主力舰队中护航的轻巡洋舰形成压倒性的火力,从而能更好地突入雷击阵位。而原先计划中的28门130毫米速射炮在最终计划中没有被列入,这样如果要应对敌方小型雷击舰艇的攻击,最终只能依靠临时追加一些3英寸级别的小型火炮。 ……
编辑推荐
《艨艟夜谭:章骞近代舰艇史话十二夜》介绍“宁海”、“平海”两舰生平一文文末所引的那段抗战时期民国海军军人诗般的语言,至今看来仍令人心生感动,“弱小的海军是为你们生存壮烈的牺牲了,素来未被重视的海军将士们,也抱着最大的决心,可敬亦可哀的殉难了,可是你们还不能得到最大保障的原故,这并不在于其他,而是因为中国的海军过于弱小了,但这是国民的责任,你们应当使他们日后臻于强大,使他们终将成为你们最确实可靠的保障”。时至今日,中国终于可以自信地立足于太平洋西岸,面对浩瀚蔚蓝的大海所蕴含的机遇和挑战,应该有着更深的认识和思索,而这种思索是需要以越来越多的国人对海洋、海军文化产生兴趣、形成氛围而为社会基础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