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9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作者:陈潮宗 页数:18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中医医疗史中,药酒很早就已经被用来治疗疾病了,从最早的单味药方,到现今的多种复方组成,不管是治疗疾病或养生健体都有很独特的功效。陈潮宗等编著的《学做药酒不生病》介绍药酒的历史、制作药酒的准备工具,60道祛病、养生、补身药酒处方,教读者自己动手制作适合自己的药酒。
作者简介
陈潮宗, 资历: 台湾医药大学医学研究所、台北和平医
院中医部主治医师、花莲医院中医主治 医师 现任: 台湾中医临床医学会理事长、台北中医师公会常务理事、陈潮宗中医诊所院长著作:
《感冒不用看医生》《四季家庭药膳》《草本养生茶饮》《中医鸡尾酒减肥法》《四季健康小偏方》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章 药膳酒的基本知识
第二章 饮用须知:药膳酒怎么喝
第三章 补益类的药膳酒
第四章 祛病强身的药膳酒
第五章 保健养生的药膳酒
第六章 蔬果类的药膳酒
附录
章节摘录
【触摸】 我们可以用手来感觉药材的软硬、轻重、疏密、光滑、黏腻、细致、粗糙等特征,以鉴别药材的好坏。因为不同药材的质感是不一样的,即使是同一种药材,由于加工炮制的方法不同,也会有不同的差异,例如荆三菱坚实体重,泡三菱体轻;盐附子质软,而黑附子则质地坚硬。 【口尝】 以口尝鉴别药材的意义不仅在于味道,还在于“味感”。味道分为辛、甘、酸、苦、咸等五味,如山楂的酸,黄连的苦,甘草的甜等;味感则分为麻、涩、淡、滑、凉、腻等,在药材口尝的鉴别中,可按药材的品种和质量分类进行判断。 【鼻闻】 药材的气味与其所含的成分有关。鼻闻是比较重要的鉴别方法,尤其对于鉴别一些气味浓郁的药材是很有效的,如薄荷的香,鱼腥草的腥,阿魏的臭等。药材的加工 除了药材的选用须严谨外,药材的加工炮制也要十分讲究。唐代孙思邈就在《千金要方》中指出:“凡合药酒皆薄切药”,其中“薄切”便是药材的一种加工。药材的加工方法有许多种,可研磨为细粉、粗末,可切成小段、薄片。适当地粉碎药材,可扩大药材与酒液的接触面,有利增加扩散、溶解。但不宜过细,过度的粉碎药材会使其细胞大量受到破坏,使细胞内的不溶物质、黏性物质进入酒液中,不但不利于药物成分扩散、溶解,还会使药酒混浊。 此外,适当地对药材进行加工,既可减少某些药物的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又可以增强或改变其药用效果。例如生半夏有毒,加入甘草加工后,能缓和药性,降低其本身的毒性。 一般我们在中药房购买的药材,大都已经过炮制、加工,故在用其浸泡药酒时不需要再清洗。但拿到的若是干燥的原药材,则要注意其卫生清洁,防止被污染,尤其要确认是否为真品,以免因食用到赝品而伤身。用来浸酒的药材应尽量保持干燥,才能确保药酒的效能。如果是新鲜的药材,则需要用水快速洗净、晒干后才可用来炮制药酒。 在民间相当流行以毒蛇来浸泡药酒,建议一般民众要以此类材料自行炮制药酒时,最好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方可选用。虽然蛇毒在加工过程中即被高温及原料酒的高浓度所破坏,但为安全起见,建议还是在浸泡前将毒蛇切去头部,避免可能中毒的危险。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