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5-1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作者:梁晓声 页数:508 字数:501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20世纪60年代末,中国被一种不正常的“红色”所笼罩。
赵天亮和全国千千万万知识青年一起,背起“上山下乡”的行囊,去“
广阔天地”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知青们在一场瓢泼大雨中来到北大荒,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员,开始了火热的垦荒生活。一望无际的麦海是他们的主战场,收割、赶羊、养马、灭火、修电线、砸石头、边境巡逻、夜斗群狼……异常艰苦甚至充满危险的劳动生活锻炼,使赵天亮、周萍、齐勇、孙曼玲等一群风华正茂的青年迅速成长,并结下了兄弟姐妹般的深厚情谊。
在陕北坡底村,知青们的插队生活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文革”极左思想毒害了一些当地干部,使本就贫穷的村民日子过得更加艰难。赵曙光、冯晓兰、武红兵等知青,不负老支书、王大爷等老党员的信任和重托,带领群众打机井、搞副业、分钱富民、迁村避险,与淳朴善良的人民群众生死与共、命运相连。
从城市到乡村,从乡村回城市,知青们经历了一场又一场爱恨交织、一次又一次生离死别,生命轨迹从此改变。他们用青春亲吻着土地,亲近着人民,挑战着命运,思索着时代……
全书分上下两部,本书是《知青》(下部)。
作者简介
梁晓声,中国著名作家,“知青”题材文学作品开山人。著有《今夜有暴风雪》、《雪城》、《年轮》等长篇小说。
书籍目录
第18课
第19课
第20课
第21课
第22课
第23课
第24课
第25课
第26课
第27课
第28课
第29课
第30课
第31课
第32课
第33课
第34课
第35课
第36课
第37课
第38课
第39课
第40课
第41课
第42课
第43课
第44课
第45课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没有风。大雪便安然地,静静地飘落着。 哈尔滨郊区某墓园在雪中显得更加寂静。 齐勇站在弟弟的碑前。碑前放着的一个苹果、一个梨和几块蛋糕上,落了薄薄的一层雪。 忽然,他听到背后穿着棉鞋踏在雪地上的吱吱声。 转身看去,见是“小地包”在墓碑问走来走去。 他边走边仔细辨认每块墓碑上的字,并没发现齐勇。 “小地包”退行着,一不小心,撞在齐勇身上。他转身看是齐勇,表情一时很不自然。 齐勇:“我以为这么大的雪,就我自己会来这种地方呢。” “小地包”:“我也这么以为。” “你为谁来?” “为你弟。” 齐勇朝弟弟的碑一翘下巴:“就这儿,跟我弟说几句话吧。” “小地包”:“好吗?” 齐勇点头。 “说什么呀?” “随便。” “小地包”凝视着碑,动了几下嘴唇才说出话来:“小弟,对不起。现在我说什么也是晚了。现在我和你哥成了好朋友……” 他看齐勇一眼,齐勇点一下头。 “小地包”脸上淌下泪来:“那现在,你也就是我弟了……弟呀,春节快到了,我给你寄过去些钱、粮票、布票……别记我家人的仇,啊?往后你那边如果缺什么,梦里跟我说也行……”他蹲下,解开书包,从里面掏出些花花绿绿的纸,打算把它们点着时,却发觉没带火柴。他抬头看齐勇。齐勇也在他身旁蹲下,拿过他手中那些纸,那是些画的钱、粮票、布票,而且面额都特大——人民币一万元、粮票一千斤、布票五百尺,还有肉票、豆类副食票。齐勇:“你画的?” “小地包”:“求人画的。画一张五分钱。本来在兵团时,想求沈力给画来着,那时我就决定了,如果探亲假批下来,一定到你弟的碑前来……”齐勇打断他:“沈力画得肯定比这像。” “是啊。” “你信这些?” “有时候信,有时候不信,这时候,我挺信。” 齐勇默默掏出火柴,划着。“小地包”拢住火苗。齐勇将那些纸一张张地点燃,那些纸嘶嘶地烧了起来。 齐勇:“一下子寄过去这么多,也不知我弟在那边会不会遭到嫉妒,挨批斗。” “小地包”:“不会吧,听说人到了那边,回想起这边做的一些错事、坏事,没有不后悔的。”。
编辑推荐
《知青(下部)》编辑推荐:同名史诗大戏央视震撼热播!三千万知青的热血往事,大气磅礴的史诗巨作。著名作家梁晓声最新力作!人类罕见的城市至乡村人口大迁移!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