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5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作者:侯素芬,苟昌革 主编 页数:176
内容概要
为配合山东人民版高中新课标实验教科书《语文》(选修·《论语》《孟子》选读)的使用,切合全国统一考试大纲中关于语文学科选考内容的要求(“能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使学生在准确识记、理解和把握课内文言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习文言文的能力,我们组织一线骨干教师编写了这本《高中文言文译注与赏析》(选修·《论语》《孟子》选读)。《高中文言文译注与赏析:选修·《论语》《孟子》选读》注重知识性和趣味性,力求拓宽学生阅读视野,提升基础能力,是高中文言文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书。
书籍目录
《论语》篇 第一单元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1 《学而》四则 2 《为政》四则 3 《公冶长》二则 4 《述而》九则 5 《泰伯》一则 6 《子罕》一则 7 《子路》一则 8 《卫灵公》一则 9 《季氏》一则 10 《阳货》一则 第二单元 仁者爱人 1 《学而》四则 2 《里仁》八则 3 《公冶长》二则 4 《雍也》二则 5 《泰伯》一则 6 《子罕》一则 7 《乡党》一则 8 《颜渊》三则 9 《宪问》二则 10 《卫灵公》四则 11 《阳货》一则 第三单元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1 《学而》二则 2 《为政》三则 3 《八佾》五则 4 《里仁》一则 5 《公冶长》一则 6 《雍也》二则 7 《泰伯》二则 8 《颜渊》二则 9 《子路》三则 10 《宪问》一则 11 《季氏》二则 12 《阳货》一则 13 《子张》一则《孟子篇》 第四单元 大丈夫与浩然之气 第五单元 仁心与仁政 第六单元 民贵君轻 保民而王活动性学习题孔庙碑后记
章节摘录
鲁定公九年(前501年),阳货被逐,孔子才见用于鲁,被任为中都宰,是年孔子5l岁。“行之一年,四方则之”,遂由中都宰迁司空,再升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之会,鲁由孔子相礼。孔子认为“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早有防范,使齐君想用武力劫持鲁君之预谋未能得逞,并运用外交手段收回被齐侵占的郓、灌、龟阴之田,鲁国大治。定公十二年,孔子为加强公室,抑制三桓,援引占制“家不藏甲,邑无百雉之城”,提出“堕三都”(拆毁三都的城墙)的计划,并通过任季氏宰的子路去实施。由于孔子利用了三桓与其家臣的矛盾,季孙氏、叔孙氏各自毁掉了费邑与邱邑。但是,孟孙氏被家臣公敛处父所煽动而反对堕成邑。定公围之不克,孔子计划受挫。 孔子仕鲁,齐人闻而惧,恐鲁强而并己,乃馈女乐给鲁定公与季桓子。鲁定公卜三年,齐国送80名美女到鲁国,季孙子接受了女乐,君臣迷恋歌舞,多日不理朝政,孔子非常失望。不久,鲁国举行郊祭,祭祀后按惯例送祭肉给大夫们时并没有送给孔子,这表明季氏不想再任用孔子了。孔子因政治抱负难以施展,遂带领颜回、子路、子贡、冉有等10余弟子离开“父母之邦”,开始了长达14年之久的周游列国的颠沛流离生涯。是年孔子已55岁。 孔子带弟子先到了卫国。卫灵公开始很尊重孔子,按照鲁国的俸禄标准发给孔子俸粟6万,但并没给他什么官职,没让他参与政事。孔子在卫国住了约10个月,因有人在卫灵公面前进谗言,卫灵公对孔子起了疑心,派人公开监视孔子的行动,于是孔子带弟子离开卫国,打算去陈国。孔子师徒一行人路过匡城时,因误会被人围困了5日。孔子师徒逃离匡城,到了蒲地,碰上卫国贵族公叔氏发动叛乱,再次被围。逃脱后,孔子返回卫国。卫灵公听说孔子师徒从蒲地返回,非常高兴,亲自出城迎接。此后,孔子几次离开卫国,又几次回到卫国。这一方面是由于卫灵公对孔子时好时坏,另一方面是孔子离开卫国后,没有去处,只好又返回。卫灵公怠于政,不用孔子。孔子说:“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三年有成。”后卫国内乱,孔子离卫经曹至宋。宋司马桓魁欲杀孔子,孔子微服过宋经郑至陈,是年孔子60岁。其后孔子往返陈蔡多次,曾“厄于陈蔡之间”。据《史记》记载:因楚昭王来聘孔子,陈、蔡大夫围孔子,致使绝粮7日。解围后孔子至楚,不久楚昭王死。卫出公欲用孔子。孔子答子路问日,为政必以“正名”为先。返卫后,孔子虽受“养贤”之礼遇,但仍不见用。鲁哀公十一年(前484年),冉有归鲁,率军在郎战胜齐军。季康子派人以币迎孔子。孔子遂归鲁,是年孔子68岁。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