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4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作者:刘玉祥,张照松 等编著 页数:239
内容概要
这是一本关注心灵、关注生活的书。本书把孩子需要养成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细化到学校、家庭、社会中,提炼出了72个话题,同时以生活为教育场景,为我们提供了72种家教方法,让孩子在细节养成好习惯,在生活中感受好习惯带来的快乐! 这是一本结构严谨,体系完整的书。本书共分三篇:学校、家庭、社会。每篇又分化出24个小问题,每课中既有引导性的“热点透视”,又有给予您方法指导的“运筹帷幄”,还有与你及时沟通的“理上往来”。在关注孩子学校教育的同时,凝聚家长、社会的力量,一起为孩子的成长努力。
书籍目录
第一篇 先成人,后成才 1.孩子不会主动问好 2.孩子缺乏责任心 3.孩子不知孝敬父母 4.孩子不懂节俭 5.孩子缺少梦想 6.孩子很小气,不会与人分享 7.孩子自暴自弃 8.孩子不爱劳动 9.孩子在生活上喜欢与别人攀比 10.孩子的生命意识、安全意识淡薄 11.孩子不知勤奋 12.孩子缺少爱家爱国情怀第二篇 多一些行动,少一些说教 13.孩子的身体虚弱 14.孩子不会合理安排时间 15.孩子患有多动症 16.孩子不吃早餐 17.孩子作息时间无规律 18.孩子是个电视迷 19.孩子让别人代洗衣物 20.孩子不会整理床铺 21.孩子推卸责任 22.孩子总是爱哭 23.孩子撒谎了 24.孩子说脏话第三篇 以阳光心态对待他人 25.孩子不喜欢同桌 26.孩子被别人接走了 27.孩子带同学回家 28.孩子与同学闹矛盾了 29.孩子经常丢东西 30.孩子“爱”上异性朋友 31.孩子爱取笑同学 32.孩子经常被同学欺负 33.孩子经常喊“无聊” 34.孩子没有一个朋友第四篇 阳光总在风雨后 35.孩子不愿意帮助别人 36.孩子沉迷于网络游戏 37.孩子有自卑的表现 38.孩子不受老师喜欢 39.孩子患有学校恐惧症 40.孩子生活在重压下 41.孩子在校恋家 42.孩子有了逆反心理 43.孩子有话对你说 44.孩子管不住自己 45.孩子爱冲动 46.孩子爱摆阔 47.孩子不愿意调座位 48.孩子缺乏胆量第五篇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49.孩子的学业成绩不理想 50.孩子考试怯场 51.孩子的学习方法不科学 52.孩子写作业拖拉 53.孩子不喜欢读书 54.孩子的读写姿势不规范 55.孩子上课不主动发言 56.孩子对学习不感兴趣 57.孩子考试作弊 58.孩子为“家教”所累 59.孩子爱上动漫 60.孩子旷课了第六篇 有一种智慧叫沟通 61.孩子的自由发展被束缚 62.孩子的意愿得不到满足 63.孩子经常乱买东西 64.孩子做事有依赖性 65.孩子生活在离异的家庭 66.孩子在校经常生病 67.孩子涂上了彩指甲 68.孩子不愿跟家长说话 69.孩子干完家务索要报酬 70.孩子的提问没有引起家长重视 71.孩子的生日愁坏了父母 72.孩子与父母关系紧张
章节摘录
第一篇 先成人,后成才话题1 孩子不会主动问好孩子不会与别人打招呼、不会主动问好,为人父母者在公共场合、社交场合会感到难堪,感觉很丢面子。“孩子让我给惯坏了”可能是无奈的托词,也可能是深深的自责。可能有的家长认为“树大自直”,“这些简单的礼仪常识孩子会慢慢学会的”。可是,如果孩子从小没有得到这方面的训练,就不会养成“见面主动问好”的良好习惯,在以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都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到那时,父母和孩子再后悔可就有点晚了。教子有方8岁的张越很聪明,见到别人总是有问不完的问题,老师和同学们都称他为“小问号”,家长也感到很骄傲。但是,有时他的一些表现也会让父母感到尴尬,因为他从来就不会主动向别人问好。有一次,妈妈的一位好朋友到家中做客。出于礼貌,妈妈让张越向阿姨问好,而他却仰着脸问:“你家的小宝宝是不是与我一样大,你为什么不带他来我家玩?”妈妈说:“越越,你快问阿姨好。阿姨高兴,下次就带你的小妹妹来家里玩!”“不,等小妹妹来了后,我再说。”“你这孩子怎么总是这样。”妈妈、阿姨都很尴尬。张越的爸爸、妈妈就商议帮他改变这个不良习惯。经过缜密计划,爸爸妈妈开始行动了。妈妈对他说:“越越,张阿姨夸你特聪明、特优秀。”张越非常开心,“张阿姨还说我什么了吗?”“张阿姨说,如果你能主动向她问好的话,她就会更喜欢你了!”在家里,爸爸妈妈也改变了许多:每当家中来了电话,拿起电话总是问“您好,请问您找谁”或“您好,有什么事吗”。每天晚睡前爸爸、妈妈互相问候“晚安”;早上起床时互相问候“早上好”。慢慢地,张越也学会了说“您好”、“晚安”、“早上好”等礼貌用语。爸爸妈妈还与张越做扮演角色游戏,三个人轮流扮演到家中来访的客人、主人和主人的孩子。经过不懈地、有意识地训练,爸爸妈妈发现张越变了,变得更懂事了。现在有亲戚朋友到家里来,张越会很礼貌地向客人问好、主动让座、给客人倒水、拿水果,来访的客人都觉得张越是个懂礼貌的乖孩子。张越父母的聪明之处在于,面对孩子不会主动问好的不良习惯,能正视并想方设法去解决。礼仪是个人外在形象与内在素质的集中体现。对于个人来说,适当的礼仪既是尊重别人,同时也是尊重自己的体现,在个人事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专家建议以下几个建议供家长朋友参考:1.家长以身作则,发挥榜样的作用。家长的言行就是孩子最好的示范,在孩子面前,要特别注意自己的言行。如:带孩子参加社交场合,要主动与别人问好、握手、友好地交谈;家里有客来访,要热情接待;接打电话时首先问“您好”,这样就会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知道见到人要主动问好。2.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家人之间要互相体贴、互相理解,要经常做到:早上起床时互问“早上好”或“昨晚休息得好吧”;晚睡前要互问“晚安”;需要别人帮忙时,要说“请帮我做一下什么事情吧“,而不能生硬地命令。3.与孩子换角色进行训练。对见到外人就害羞的孩子,在家中创设情景,互换角色进行训练就显得更有必要。比如:准备带孩子到朋友家去玩,离家前,可以模拟一下具体的场景,由父母扮演要见到的人,明确告知孩子应怎样称呼对方,这样就能避免孩子因不知如何称呼而不主动问好,也不会让孩子感到难为情。如果有朋友带小孩子来家中,要提前告诉孩子,来的人是谁,客人来了后应做些什么。让孩子做好充分的准备,那样孩子就会以小主人的姿态出现。4.用故事或案例教育孩子。可以讲古代的礼仪小故事,也可以运用正反对比的方式,让孩子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进一步让孩子明晰礼仪对一个人的工作、学习、生活的重要性。5.赏识、肯定孩子的点滴进步。发现孩子在主动问好方面有了点滴进步,要及时进行表扬,进行正面激励,鼓励其继续做好。一个赏识的眼神和动作胜过十句对孩子的责骂。孩子偶尔有几次没有做好,父母也应以宽容之心理解孩子,千万不要当众给孩子难堪,更不要硬逼迫孩子,那样只会让孩子觉得反感。6.孩子向你问好要及时回应。当孩子向家长问好或询问时,家长再忙也要及时回应;孩子向外人主动问好,碰巧那人正忙着打电话或做其他事情,家长最好提醒,“刚才孩子在向您问好,您没有听到吧!”避免让孩子意识到向家长问好,家长不在乎,同时也可避免损伤孩子的自尊心。百家之言有礼貌不一定是智慧的标志,但是缺乏礼貌却一定使人显得愚蠢。——民谚礼貌是最容易做到的事,也是最珍贵的东西。——(苏联)冈察尔生活最重要的是礼仪,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学识都重要。——(俄国)赫尔岑话题2 孩子缺乏责任心责任,代表了一个人的品质;责任,使人知道自己的义务;责任,会使人拥有一些真正关心、帮助和爱护自己的人。试想一下,一个没有责任心的人,在工作中会做出怎样的成就呢?热点透视10岁的赵旭明从小在爸爸妈妈的“精心呵护”下成长,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除学习外其他所有的事情都由家长负责。在学校轮到他做值日时就总以“我肚子不舒服”、“我头很痛”来推托或用小礼物哄别的同学替他做。有几次,在放学路上赵旭明与同学打架,把同学打伤。他爸爸出面向对方家长赔礼道歉,把事情“摆平”,可对赵旭明却不忍心批评一句。爸爸出车祸住院,周末妈妈想带他到医院探望爸爸,他却说:“我的作业还没有做呢?待会儿王刚还会来我们家玩。”任妈妈怎么劝说就是不去医院看望爸爸。“孩子怎么会没有一点人情味呢?我们为他做了那么多,他的心里怎么就只有自己,而不会关心一下父母呢?”爸爸妈妈对此很不理解。妈妈的一位好友知道这件事后说:“必须从现在就培养孩子的责任心,让他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让他知道大人的辛苦。”妈妈却说:“现在生活好了,我们只想让孩子学习成绩好,将来能有所作为,我们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我们觉得孩子长大后就会懂事的。”有的家长可能认为,孩子如果没有做好一件事情没有关系,等他长大了自然就会做好。其实,家长不让孩子为家操一点心,实际上是剥夺了孩子的责任心。没有责任心的孩子,在将来又怎么能有所作为呢?教子有方70多年前,有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不小心踢碎了邻居的玻璃,邻居索赔12.5美元。当时,12.5美元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美国男孩向父亲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儿子为难地说:“我没钱赔人家。”父亲给了儿子12.5美元,说:“这12.5美元我先借给你,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个美国男孩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经过半年的努力,终于挣足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他在回忆这件事时说,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承担过失,使他懂得了什么叫责任。像里根的父亲那样,让孩子自己承担过失的责任,看起来似乎有点儿“残酷”和不近人情,其实这才是父亲深沉的爱。孩子责任心的培养其实很简单,只要家长给孩子一个明确的界定,让孩子知道他应该做哪些事,哪些是他应该承担的责任,并督促孩子去主动承担。这样,孩子的责任心慢慢就会得到强化。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首先要搞清楚“爱心”和“责任心”的区别。爱心是对事对人的一种心态,是“想做”,而责任心则是想要把这件事“做好”。要让孩子从自身的事做起,首先做到对自己负责,然后再去做别的事情。专家建议以下几个建议供家长朋友参考:1.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要让孩子知道他(她)是家庭的重要一员,有责任、有义务为家庭做事情。对孩子要适当地放手,少一些溺爱与包办,经常让孩子做家务、做好自己的事,使孩子知道操持家务的不易。2.父母多一些示范少一些说教。孩子有很强的模仿力,培养孩子的责任感,父母要多一些示范。比如父母经常回家看望老人,对老人照顾得细致入微;把自己的东西收拾得整整齐齐;
编辑推荐
要播撒阳光到别人心里,首先自己心里要有阳光。72个话题让孩子学会健康快乐的成长,72个话题缔造孩子绚丽多彩的明天。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