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作者:马修斯 页数:218 译者:徐莉娜
Tag标签:无
前言
地球表面形态始终处于变化之中。历经数百万年风化剥蚀,地表形态千奇百状,令人惊叹不已。地壳总是在运动着。在炽热地核和外部气候的双重作用下,火山频频喷发,地壳隆起,形成高山峻岭;冰川、河流刻蚀地球表层,形成江河湖泊,大地因此而千姿百态,景致万千。 本书尽展大自然鬼斧神工。这里有恢弘奇观,也有精雕异景。喜马拉雅山脉自海底隆起,大堡礁的珊瑚礁群扑朔迷离,亚马逊河气势磅礴,弗拉萨斯钟乳河如梦如幻。每一处自然景观都集地理、历史及地质演变于一体,堪称独特别致,每一处都值得我们精心保护。 然而,即使我们能为下一代保护好这些世界遗产,今日的自然奇观亦难亘古如一,千秋不变。由于气候千变万化,大陆缓慢漂移,风化侵蚀无时不在,这些奇观终将会在整个地质演变过程中消失,逐渐为新景观所取代,但大自然神工之笔将落于何处,绘就何种规模的奇观异景,我们皆无从知晓。
内容概要
本书是一本介绍全世界最引人入胜之处的指南。这些自然奇迹经过了亿万年造化的锤炼,而且大部分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它们分布于五洲四海,从位于“世界屋脊”之上的珠穆朗玛峰到根植于地壳深处的喀拉喀托火山。从雕塑杰作“巨人之路”到怪雾笼罩的纳米布沙漠等等。
本书引领读者展开观摩自然奇迹之旅,每个景点都配有精心拍摄的照片。经过抓拍,在景区生活的动植物也逼真地呈现于书中。比如大堡礁中的珊瑚和游鱼;马达加斯加的狐猴、阿耶阿耶和胞波树;拉斯·马里斯马斯和奥克弗洛基沼泽里的珍稀鸟类。
尽管自然美景美不胜收,但人类的欲望从未停止,自然界无时无刻不处于人类活动的威胁之下。为了唤起人们对以上问题紧迫性的关注,本书倡导维护生态平衡。保护我们最珍贵的自然遗产和家园——地球。
作者简介
鲁伯特·O.马修斯已为成人和儿童创作了60多部作品。像《澳大利亚——永恒的大陆》、《希腊——多梦之地》等等,许多作品反映了他对旅行和自然现象的兴趣。为了寻找自然或人工创造的世界奇迹。他走访了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他在英目居住。
书籍目录
前言
阿尔及利亚西部大沙漠——撒哈拉沙漠流动的沙海
松恩峡湾——冰川运动的遗迹
韦尔东峡谷——石灰岩地貌峡谷
勃朗峰与阿尔卑斯山——白雷皑皑的山峰
内夫塔绿洲——沙漠里的绿色家园
维纳恩湖——瑞典水路心脏
柯尼希湖——巴伐利亚阿尔卑斯山湖泊地区的明珠
弗拉萨斯溶洞群——意大利地下仙境
维苏威火山——蠢蠢欲动的灾难之山
纳米布沙漠——雾漫荒漠中的宝藏
刚果盆地——黑暗大陆的丛林地带
迈泰奥拉——希腊石林
棉堡温泉——仙境般的古代温泉疗养胜地
鲁文佐里山——若隐若现的月亮山
尼罗河——埃及文明的命脉
厄古普奇石林——火山岩中凿出的神奇城
死海——地球上盐度最高的湖泊
恩戈罗恩戈罗火山口——东非大裂谷的野生动物保护区
马达加斯加——稀有生物的活博物馆
克什米尔谷地——皇家避暑胜地,幽静之地
珠穆朗玛峰和喜马拉雅山——洋底崛起的最高
贝加尔湖——世界上最深的湖
喀拉喀托火山——撼动地球的火山喷发
桂林山水——圆锥形石山及其溶洞
艾尔斯巨石——澳大利亚内陆中央的红色巨石
富士山——完美的圣岳
大堡礁——太平洋岸边的活珊瑚公园
罗斯冰架——世界上最大的冰山
米尔福德峡湾——峡湾水域的动物乐园
华卡雷瓦雷瓦——热泉和地热喷泉
波拉波拉岛——紫色海洋上的翠绿小岛
圣安德利亚斯断层——将加利福尼亚撕为两半的潜在“定时炸弹”
大峡谷——穿越地质时代的走廊
大陨石坑——宇宙“飞弹”留下的巨大足印
彩虹桥——砂岩构成的天然拱石纪念碑
纪念碑谷公园——以红岩为背景的西部荒漠
石化森林——恐龙时代的石化树
白沙——白色闪亮的石膏沙漠
荒地——不断受到侵蚀的荒凉之地
奥克弗洛基沼泽——佐治亚州野生动植物保护区
尼亚加拉瀑布——一个注定要消失的大瀑布
亚马逊河——地球上最大的河
格陵兰岛——地球上的冰工厂
的的喀喀湖——安第斯高山环抱中的大湖
伊瓜苏瀑布——丛林深处的瀑布群
叙尔特塞——一个从海底冒出来的岛屿
史托克——冰火之地的间歇泉
拉斯·马里斯马斯——鸟类迁徙中途站与沼泽栖息地
斯凯岛——火山啧发形成的岛屿
巨人之路——爱尔兰神奇的踏脚石
切德峡谷——贯穿英格兰西南部的大峡谷
地名索引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阿尔及利亚西部大沙漠撒哈拉沙漠流动的沙海在撒哈拉阿特拉斯山脉通往阿尔及利亚拉格瓦特城的公路上有一处观赏西部大沙漠的最佳位置。放眼望去,一座座巨大的沙丘绵延不断,一直延伸到地平线,宛如一张移动的巨幅地毯。沙丘丘峰尖峭,侧面光滑,每一座都惊人地相似,犹如此起彼伏的海浪。撒哈拉沙漠总面积共约90。万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大的沙漠。西部大沙漠及其他沙漠等沙丘地带仅占其1/5。单调的平原砾漠、贫瘠的高原石漠、草木不生的山峰、海市蜃楼频现的盐沼构成了撒哈拉沙漠的主体。西部大沙漠的沙丘缓慢地流动着,永不停歇,让人无法辨清方向而感到迷茫和恐惧。凝视这片广阔寂辽的沙漠,你不得不赞同阿尔及利亚小说家阿尔贝。加缪(1913-1960)的描述:“沙漠壮美的景色,无用却无可替代。”终年不息的狂风雕刻出千姿百态的沙堆,继而又将它们摧毁。炎炎烈日无情地烘烤着沙漠,使它成为地球上最炎热、最千燥的地区之一。沙漠的高温引起空气颤动,使人眼前的景物轮廓变得模糊,难以辨清。西部大沙漠表层的沙子终年受着狂风变化无常的肆虐。若劲风勻速地从单一方向吹来,沙子就会被吹成巨大的新月形沙丘,顺风缓慢移动。如果气流类型复杂,风向不停变化形成旋风,沙丘的形态就会变得复杂多样。有的地方平行沙丘并排几列,中间隔着宽广的沟谷;有的地方汇聚的气流在沙漠上堆起座座巨大锥形沙丘,高度可达120米。约1.5万年前,北美洲和欧洲大都处于冰河时代,而撒哈拉地区却是一片肥沃富饶的土地。绵延起伏的平原和葱翠繁茂的草原上游走着成群成群的动物。史前人类曾在这里居住,繁衍生息,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洞穴壁画。据壁画描绘,撒哈拉地区曾是捕猎者的天堂。渐渐地全球气候发生了变化。冰川融化、消退,大西洋湿润的气流离开非洲,向北移去,把雨水倾洒在欧洲大陆。现在,撒哈拉地区常年刮风,空气干燥,河流已全部蒸干。没有水分,土壤无法黏合在一起,变得松散,土质也不再肥沃。在一个相对较短的地质时期,肥沃的土地变成了流动的沙海。如今这里几乎没有雨水,即使下雨,最多也就持续几个小时。根据对全球未来天气状况的研究,撒哈拉地区不会永远是一片沙漠,它迟早会再次迎来湿润肥沃的时期。过去300万年里,该地区一直处于湿润期与干旱期交替之中,与此同时,欧洲北部也经历了整个冰川时期。在前一个湿润期,河水从沙漠北部山上冲刷下大量泥沙及其他沉积物,西部大沙漠的沙子就来源于此。食尸鬼与沙暴深夜里传来怪异的尖叫声,几个鬼鬼祟祟的身影或急匆匆穿过微微发亮的沙丘,或悄悄追寻驼队的足迹。食尸鬼的传说就在这样的场景中产生。沙漠里的游牧民说他们真的见过那些可怕的食人恶魔,并指沙漠里的尸骨为证,问道:“除了食尸鬼,沙漠里还有什么东西能把骨头剔得这么干净呢?”他们说的食尸鬼也许就是沙子。沙子被狂风猛然卷起,形成小的圆柱体,透过颤动的空气看,很容易被误认成某种超自然的活物。突然间狂风大作,横扫整个西部大沙漠,势不可挡,所向披靡。大量沙子随风卷起,形成了遮天蔽日的黑云。19世纪英国旅行家塞缪尔。怀特.贝克爵士(1821-1893)这样描述沙暴的攻势:“我看到从西南方上空,一整座庞大的褐色山脉朝我们逼来,速度之快异常惊人。几分钟内,我们就彻底陷入一片漆黑……我们把双手凑在眼前试图看清,但却连轮廓都看不出来。”这种沙暴通常每小时前进48公里左右。飞旋的沙子会突然形成一座坚实的壁垒,高达1.6千米,拉开的阵线长达480公里。狂风怒吼,能压倒一切声音:沙垒重重,遮蔽了一切光线。沙暴内部形成了几个层次分明的气流层。从地面到齐腰高度,积满了粗大的沙粒和碎石。再上一层,沙粒较为细小,四处飞散,每一处缝隙都不会放过。只有最细小的沙尘被卷入高空,沙尘离沙暴中心数英里远,足以遮挡住太阳。然而沙暴的破坏力不仅仅局限在撒哈拉沙漠,有时沙尘会越过地中海,刮到欧洲南部,甚至英国。1947年阿尔及利亚的一次沙暴过后,瑞士境内雪白的阿尔卑斯山上,部分区域竟变成了粉红色,因为上面覆盖了一层撒哈拉红色沙尘。松恩峡湾冰川运动的遗迹挪威西海岸的峡湾地区风景壮丽,是冰川运动的宏伟之作。毋庸置疑,其中最引人入胜的当属松恩峡湾。事实上,没有其他峡湾能与之媲美。松恩峡湾是世界上最长、最深、最壮观的峡湾。峡湾两侧悬崖峭立、雪峰高耸;风景如画的村庄农场散落在每一处可居住的地方。无数水瀑或沿葱翠的山坡飞流奔泻,或越过裸露的岩石流入平静无波的峡湾。松恩峡湾始于北海边缘的索伦德群岛,向内陆延伸了200公里。岸边悬崖峭壁近平笔直,有几处高达900米。从北海沿峡湾往里走大约1/3的路程就是瓦德海姆城,小城附近峡湾深度可达1234米。从崖壁最高点至河床的距离计算起来,松恩峡谷总深度比美国大峡谷还要深1/3。地球存在的近46亿年中,整体来说气候炎热干燥,陆地上冰川稀少。但是地质学家探测出了7个冰川代,每个代长达5000万年,气候以湿润凉爽为主。最近的冰川I代约始于65。。万年前,主要包括6个冰川世,每个世大致250万年,其间全球气温骤降,气候寒冷。世又分期,称为冰川期,其间天气异常寒冷,冰川广布。最近的冰川期约始于12.5万年前,57年前达到顶峰,公元前8000年结束。冰川期大部分时间地球两极的气温要比现在低得多,辽阔的冰原覆盖了北欧和北美大部分地区,动物大都向南方迁徙。冰原附近的冻原和荒凉的灌木丛地带仅生活着猛犸、毛乳齿象、毛犀牛和麝牛等动物。连续几个冰川期,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被埋在巨大的冰原下,一埋就是上千万年。在松恩地区,从山上流下的冰川覆盖了一个古老的水系。冰川不断地形成、消融、再积累,它们从主河谷与侧谷中刨挖出的岩石与泥土就越来越多。松恩峡湾现在的轮廓是在上一个冰川期由冰川作用形成的。那时冰川最厚的地方是在峡湾里端,距远海约2、0公里,据估算厚达3000米。距远海50公里处是冰川最薄的地方,有P 00米至300米厚。大约1万年前冰川消退时,北海涌入,灌注了一个典型的冰川谷:截面呈“U”字形,谷底平缓,岩壁布满槽痕,近海端因冰川作用微弱而较浅。从大海到终年积雪的高山乘坐观光渡轮在峡湾里游弋,游客可以尽情欣赏松恩峡湾壮丽的美景。湾口附近,海中升起光秃秃的圆形小山,土层薄而不甚肥沃,山上人口稀少。往里驶进一段,从水下陡然耸起悬崖峭壁,笔直险峻,游经此处的大型渡轮,即使距离崖壁只有一臂之遥,也没有触礁的危险。松恩峡湾在北岸的巴莱斯特兰镇分出了长25公里的支流菲耶兰峡湾。峡湾的水主要来自欧洲最大的冰原一一约斯特达尔冰川和松恩峡湾冰川的残余。人们认为冰川期结束后约斯特达尔冰川会完全消融,但在15至19世纪又出现了一个“小冰河时代”,约斯特达尔冰川又冻结起来,据估计厚度有300米。维克城坐落子峡湾南岸,是古老的北欧海盗城。松恩峡湾在巴菜斯特兰与维克之间向北转去,分出数条支流峡湾,流经地区气候温暖湿润。支流峡湾最深不过300米,而松恩峡湾主流水深最浅也有800米。北面的索恩达尔峡湾与南面的艾子兰峡湾是松恩峡湾同时分出的两条支流峡湾。从分岔口开始,越来越多的土地用来耕作和种植果树。仅莱康厄尔一个镇就有6万多棵果树,主要是桃树、杏树和胡桃树3种。自冰川期结束以来,松恩峡湾里端与支流峡湾附近的山地已经上升了100米。这主要是由于冰川逐渐消退,海水倒灌,带入大量的泥沙和碎石,在冰川脚下形成了扇形三角洲和狭窄的梯形地的缘故。卡旁格尔城坐落子峡湾北岸,背面是挪威最长的山坡,垂直高度超过9P5米。过了此处,就进入松恩峡湾末段,该段分出3条支流:卡旁格尔城南面的拉达尔峡湾、东边的奧达尔峡湾和北边的吕斯特峡湾。吕斯特峡湾是松恩峡湾最长最宽的支流,长达48公里。它的末端——松恩斯费尔,是通往尤通黑门山的关口。尤通黑门山在挪威语中是“巨人之家”的意思,地质史上与苏格兰古岩石有关,顶峰格利特峰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的最高峰,海拔2472米。
编辑推荐
《世界激情之地》是一本介绍世界最引人入胜风光的绝佳指南。《世界激情之地》介绍了天然岩雕美景,千百万年风吹雨打和其他自然力侵蚀塑造的超现实主义的天然建筑物。江河、漠布,激流瀑布是涌动于世界淡水动脉中的热血。沙漠,流动沙海的荒野奇景——那里只有大自然的宠儿才能生存。山脉、峡谷,火山、地震、冰川和大陆漂移形成的地表高点和低地。以及湖泊、岛屿、洞穴、森林、沼泽、间歇泉和热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