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作者:张振鹏 编 页数:243
前言
家庭教育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培养好孩子也是每一位父母的殷切期望。在教育孩子这个问题上,父母担负着重大的责任。因为全天下的父母,无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成人、成才,无不为自己孩子的成长倾注了巨大的精力,任劳任怨。 然而,遗憾的是,并不是每一位父母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现实的问题很多:孩子不听话,叛逆,心理压力过大,思想品质不好,自立性不强,责任心差,等等——这些问题无不让今天的父母愁眉不展,甚至是束手无策。 到底用怎样的方法教育孩子呢?有一种方法很有效,那就是向成功的过来人学习,他们的成功,为今天的父母做了很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相信每一位父母都能从榜样的身上学到自己想要的家庭教育的智慧。 其实,从古至今,母亲的榜样就一直在延续,在传递……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省邹城市)人,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很了不起的大思想家,大学问家。后人称他为“亚圣”,仅次于孔子。孟子的母亲仉氏,战国时人,以教子有方著称。 孟子三岁丧父,靠母亲教养长大成人。孟子小时候很贪玩,模仿性很强。他家原来住在坟地附近,他常常玩建造坟墓或学别人哭拜的游戏。母亲认为这样不好,就把家搬到集市附近,孟子又模仿别人做生意和杀猪的游戏。孟母认为这个环境也不好,就把家搬到学堂旁边。孟子就跟着学生们学习礼节和知识。 孟母认为这才是孩子应该学习的,心里很高兴,就不再搬家了。孟母深知环境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所以,选择良好的环境居住。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孟母三迁”的故事。 不可否认,榜样给人以启迪和灵感,给人以鼓舞和力量,更给人以学习和借鉴;榜样就是看得见的哲理和智慧,就是最好的说服,就是“三人行”中的“我师”。 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所以说,今天的母亲向她们学习,就等于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这也是提升自己家庭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全书分为中国篇和外国篇,共36章,即36位“榜样母亲”。她们中有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政治家等,当然也不乏普通的母亲,但她们无不总结了一套适合培养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本书试图唤起母亲在培养孩子方面的责任和意识,为中国的母亲提供国内外成功母亲的教子参考和“母教”理念。同时,本书以诠释“榜样母亲”的教育理念为蓝本,继而把这些理念引申为值得父母共同参考的教育智慧。 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父母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希望本书的撰写真正能让中国父母找到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方法。 张振鹏 2011年11月
内容概要
本书让您迅速了解大师教育智慧的核心内容,从而能够轻而易举地亲近和理解世界教育大师的智慧,感受世界经典教育方法的巨大魅力。对于那些渴望获得成功的教子经验的中国父亲和母亲来说,本书是一部有很大参考价值的家庭教育读本,甚至可以说是一套权威而完善的教育宝典。
汲取榜样母亲科学的教育理念,成就优秀孩子辉煌的发展轨迹。
本书介绍了近现代中外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这些“榜样母亲”的教子经验包含了丰富而深刻的教育哲理,在中外家庭教育的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意义深远,而且她们的教育智慧在今天的实践中依然不断地被运用。所以说,今天的母亲向她们学习,就等于为自己选择了一条教育孩子的最佳途径,这也是提升自己家庭教育质量的必由之路。
蔡元培之母周氏:慈母的教育、胡适之母冯顺弟:培养“千里马”、吴青之母冰心:“爱”与“立”的教育、刘亦婷之母刘卫华:培养哈佛女孩……
作者简介
张振鹏,曾用笔名张鹏,出生于个个世纪70年代,毕业于山东大学。在某著名教育集团做过6年一线教师,并连续多年被评为“学生最喜爱的教师”,“优秀青年教师”等。后从事教育产业,现为北京某教育机构教育总监。长期关注国内外教育,对家庭教育及国内素质育有深入研究。倡导“成功源自家庭,教育改变命运”的教育理念。已出版家庭教育、青少年教育、少儿教育类著作多部,其中《培养孩子成长的21个关键》、《做成功家长》、《成长的智慧》丛书等作品深受广大读者好评。
书籍目录
中国篇
1.齐白石之母周氏:做人不能丢尊严
勤劳吃苦的精神
做人要有骨气
人品重于画品
2.蔡元培之母周氏:慈母的教育
用自强点亮生活
教子求知
给孩子温暖的爱
寓教于无形中
3.胡适之母冯顺弟:培养“千里马”
教子“三省吾身”
慈母兼严父
做孩子的登天梯
4.茅盾之母陈爱珠:循循善诱育巨匠
早期熏陶很重要
受最好的教育
理解子女的思想和行为
5.老舍之母马氏:做孩子“真正的老师”
艰难中供儿子读书
教孩子勤劳自强
让孩子厚道为人
6.曾宪梓之母蓝优妹:做生活的强者才能成功
迎难而上才有活路
不让孩子惧怕贫困生活
读书改变命运
7.吴青之母冰心:“爱”与“立”的教育
教孩子学会爱
教育孩子自立不依赖
让孩子做个“真”人
8.四博士之母李振霞:造就“家庭博士群”
像玩一样快乐地学习
“保护好自己的盔甲”
建立和谐自由的家庭氛围
培养孩子的勇敢精神
9.三个英美博士之母高芸香:作家母亲教子有秘诀
……
10.三个留学女儿之母曲宝琴:与孩子一起成长
11.艾天之母王开敏:坚持探索“母亲文化”
12.王远之母李圣珍:每个父母都能成功
13.刘亦婷之母刘卫华:培养哈佛女孩
14.“鲲鹏”之母马秀娟:教孩子展翅翱翔
15.任寰之母王月朋:把爱种在女儿心中
16.刘苏之母苏杭:病榻上谱写母爱曲
17.张蒙蒙之母张世君:培养天才小作家
18.晓琳之母甘露:快乐与孩子相随
19.吴纯之母吴章鸿:每天进步一点点
20.黄思路之母王晶:重视培养情商
外国篇
21.歌德之母伊丽莎白·特克斯托尔:用爱打造的世
22.托马斯·爱迪生之母南希:用爱来培养
23.伊雷娜之母居里夫人:多方面的教育方式
24.列宁之母玛丽亚·罗夫娜:让孩子全面地发展
25.维尼夫雷特之母斯托夫人:自然教育法教子
26.雨果之母索菲:用心血培养孩子
27.阿尔伯特·爱因斯坦之母波琳:犹太式教子智慧
28.戴尔·卡耐基之母伊丽莎白:人生信念不能灭
29.艾森豪威尔之母艾达·斯托弗:要孩子积极向上
30.卓娅之母科斯莫杰米扬斯卡娅:身教最重要
31.亨利·基辛格之母葆拉:保持一颗平常心
32.鲁伯特·默多克之母伊丽莎白:“铁石心肠”的母亲
33.杰克·韦尔奇之母格蕾丝:培养自信心
34.拉吉夫·甘地之母甘地夫人:抽点时间陪陪孩子
35.韩国“第一妈妈”张炳惠:好父母教育出好孩子
36.大卫·希尔伯特之母玛利亚:“笨小孩”成天才
章节摘录
版权页:1.齐白石之母周氏:做人不能丢尊严勤劳吃苦的精神世界上有一件事是肯定的,那就是,每一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苦难。因此,父母要让孩子知道,要想成功,必须养成不怕吃苦的品质。只有让孩子学会怎样从苦难中挖掘出生活的宝藏,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人生财富。1863年,齐白石出生在湖南湘潭县白石铺一户贫苦农民的家里。全家仅有几间破屋和一亩水田,每年只打五六石谷,不能养活全家,父亲和祖父还要卖零工,齐白石的母亲是一位精明强干、勤俭持家的劳妇女。幼年时的齐白石,常看见母亲不停地忙碌着。她一个人纺纱织布,为全家的衣着操持着。母亲在家里养着十几只鸡鸭,一家人却不舍得吃蛋。母亲靠养鸡养鸭卖蛋换来的钱,买家里日常所用的油盐。一家人的破烂衣服,都是由她浆洗缝补。母亲常对他说:“笑烂不笑补,穷日子靠自己。”在母亲的言传身教下,齐白石从小养成了勤劳吃苦的习惯。在以后的生活中,齐白石渐渐发觉,母亲这种在穷苦日子中流露出来的坚强和韧性,给他日后坎坷的生活以许多精神上的支持。人的一生谁都以躲过苦难,能否吃苦是检验一个人能否忍耐困苦、取得成功的关键。不向苦难的生活低头,我们就会发现苦难的背后隐藏着一座丰富的宝藏,它会使我们终身受用。所以,让孩子吃点苦、遭点磨难,这是为了磨砺他的意志,陶冶他的情操,丰富他的阅历,当然更有利于培养他的自立能力。吃苦教育也是锤炼孩子的独立人格。
媒体关注与评论
家庭教育的成功,源于我们对孩子深切的爱和得当的教育方法。培养孩子对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孩子只有乐在其中才能成为永不消失的内在动力。 ——李振霞在少儿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责任心最为重要。孩子成长到一定时候,就应当具备责任感。责任感是他安身立业的基础,需要父母下大功夫从小培养。培养孩子的责任感,要从小事到大事,循序渐进。 ——曲宝琴家庭中“母亲”的思维模式,决定了这个家庭是不是和谐美满。从某种意义上说,女性最大的社会责任,首先是去做一个优秀的母亲,因为做一个成功的母亲本身就是一种很大的成功。 ——王开敏在平时的交流中,我仒要以诚恳、平等的口气与孩子及时沟通,不是把孩子当作孩子而是当作朋友平等交流,用真情、爱、行动与孩子建立信任的基础。 ——吴章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母亲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有的人都是母亲所生,并在母亲的抚育下成长着,所以说,人类的命运操纵在母亲的手中。 ——斯托夫人教育孩子的主要负担落在母亲的肩上,母亲必须帮助孩子发展自我克制的能力,加强对他们的品行的培养。真正的爱并不是迁就孩子,让他们随心所欲,而是要随时约束和教育他们。 ——甘地夫人
编辑推荐
《名家教子书:母亲的榜样》:全面、准确而翔实地介绍了最为出色的近现代36位成功母亲的教子经验。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