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随讲《论语》《中庸》

出版时间:2013-1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顾随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顾随讲  》依据叶嘉莹女士听课笔记整理而成,包括“《论语》六讲”与“说解《中庸》”两部分。“《论语》六讲”重点讲说有关曾子之语录;“说解《中庸》”则逐章对《中庸》作出全面讲说。对于《论语》、《中庸》这样的文化典籍,历来讲说者甚众。而顾随先生认为:一种学问,总要和人之生命、生活发生关系。

作者简介

顾随(1897~1960),河北清河人,字羡季,别号苦水,晚号驼庵。中国韵文、散文作家,理论批评家,美学鉴赏家,讲授艺术家,禅学家,书法家,文化学术研著专家。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与周作人、沈尹默等大师名儒皆有师生之谊。解放前执教于辅仁大学、中法大学、中国大学等,1953年至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前身)。著名学者叶嘉莹、周汝昌、吴小如、史树青、郭预衡、颜一烟等均其受业弟子。1990年顾随先生30周年忌辰,已故著名国学大师启功先生曾撰书联句曰:“文苑仰宗师众失拱辰三十载,书坛标众望脉延典午两千秋”,对先生文章、书艺做出极高评价。顾随的学生、已故红学泰斗周汝昌也曾这样评价他:“一位正直的诗人,而同时又是一位深邃的学者,一位极出色的大师级的哲人巨匠。”

书籍目录

《论语》六讲 一、“君子”与“士” 二、“低处着手”与“犯而不校” 三、“唯”与“拈花微笑” 四、“三省吾身”与“直下承当” 五、“託六尺之孤”,“寄百里之命” 六、“以友辅仁”与“为政以德” 附:《论语》断说 说解《中庸》 一、《中庸》发端 二、《中庸》结论 三、《中庸》言道 附:物(体)·道·法 后记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曾子虚心到极点,强中更有强中手,能人背后有能人。普通说自己不能,自谦,是为自己站住脚步,是计较利害,连知解都谈不到。是非是知解,利害是计较。计较利害,学文、学道最忌此。怕自己跌倒,怕能人背后有能人,不是曾子精神。曾子之虚心也许是后天的,但用功至极点,则其后天与先天打成一片。 学道最忌诳语、骄傲。骄傲之对面是虚心。慢说“能”、“多”,便是“不能”、“寡”,也不肯“问”,这样人永远不会长进。会的不想再长进,不会的也不求补充,这样人没出息。曾子虚心是后天功夫与先天个性合于一。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故须“下问”。愚人之知,有时虽圣人有所不知也。 “能”、“不能”,“多”、“寡”,是从表面看,实际也许多还不如寡。 “有若无,实若虚”,岂非虚伪?不是。“有”是表面,内心感觉着是“无”。富人装穷人,对金钱有此功夫。而对学问则不成。人对学问、对道,往往是“无”而为有,“虚”而为丰,这是俗人。曾子压根儿就没觉得够过,没觉得有过,这是虚心。然但虚心不成,还要猛进。虚心是猛进的一个原因,肚子饿则需要食物之情绪更浓厚。学道、学文必先虚心,然后才能猛进。而猛进有进取之精神,又往往爆发,猛进则爆发而不能收敛,有进取之人则往往于人、于事多有抵牾。所以曾子赶快拿“犯而不校”补上,“犯”正是抵牾。 “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曾子真是虚心,不肯说自己。汉儒、宋儒皆指吾友为颜渊。未必是,也未必不是,总之都是孔门高弟。 “犯而不校。”朱注:“校,计较也。”何晏注引汉人包咸曰:“校,报也,言见侵犯而不校之也。” 犯而不校,以前在中国颇有人实行。凡世人所谓 “老好子”、“好人”,皆是犯而不校。但他们的犯而不校,的确没什么了不起,虽然他们也要有多年修养;但他们的修养不可佩服,因为他们的“不校”是消极怯懦,不能猛进,不能向前。这或者也不失为明哲保身之道,但这样人能进取向上、向前吗?《论语》则不然。 但犯而不校,在宗教上熟。宗教之经上可曾有一次教人着急、教人怒?如耶稣直到临死未曾怒过,还说叫人怒?佛经戒嗔,不但打你、骂你不能怒,甚至节节肢解,亦不须有丝毫嗔恚之心。《圣经》上说人打你右脸把左脸也送过去,这岂不与乡下“老好子”之“犯而不校”相同?其实,宗教上的“犯而不校”不是消极的,是积极的。余以为一个做大事业的人看是非看得很清楚,但绝不生气,无所用其恼。恼只能坏事,凡失败的人都是好发怒的人。三国刘备最能吃苦忍辱,故曰刘备为枭雄。刘备只生过一回气——伐吴,结果一败涂地。诸葛亮说:“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东行也。”

编辑推荐

《顾随讲》作者顾随讲说《论语》、《中庸》,不是计较于字词章句的考索解意义。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顾随讲《论语》《中庸》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笔记有些简略,美中不足,难以看到顾先生对此领域的深入全面的研究成果
  •   有必要学习的一本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