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赫六法义证

出版时间:2009-9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韩刚  页数:275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照佛理,任何事物都是因缘和合所生,《谢赫“六法”义证》能够脱稿与出版,得力于太多的因缘聚合,至于我个人的努力,应该说是微不足道的。当然,近1500年以前的谢赫与他建构的“万古不移”之“六法精论”是最重要的一缘。依我看来,只要有人类,只要人类还有艺术活动的需求,谢赫“六法”都是历久弥新的经常之理。当然,谢赫以后历代对“六法”进行阐释者,特别是现当代追寻“六法”原义的学者的研究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缘。虽然在我的叙述中对他们所持理据多所辩驳,但如果没有这些前贤思考的启迪,我探求“六法”原义的努力很可能会徒劳无功。

书籍目录

绪论第一章 “生动”义证第一节 对现当代“生动”原义探求之质疑第二节 “生动”原义初证第三节 “生动”原义再证第四节 “生动”原义三证第五节 “生动”原义四证第六节 结论与余论第二章 “气”之义证第一节 对现当代“气韵”原义探求之质疑第二节 “气”之本义第三节 “气”之本原义第四节 “气”之人伦品鉴义第五节 “气”之文艺品评义第六节 小结及其他第三章 “韵”之义证第一节 “韵”之起源、本义及运用第二节 “韵”之人伦品鉴义第三节 “韵”之本原义第四节 “韵”之文艺品评义第五节 小结及其他第四章 “气韵”义证第一节 “气韵”之词源第二节 “气韵”之本原义第三节 小结及其他第五章 以“气韵”品画第一节 谢赫《古画品录》中之品评理路C第二节 谢赫《古画品录》中之品评理路之运思方式第三节 谢赫《古画品录》中品评理路之源(上)第四节 谢赫《古画品录》中品评理路之源(下)第五节 “气韵”义证之结论及其他第六章 “气韵”与“生动”之关系义证第一节 对现当代“气韵”与“生动”关系原义探求的质疑第二节 “六法”中蕴含的“广泛的理论性问题第三节 “感应”思想述略第四节 “气韵”与“生动”之关系初证第五节 “气韵”与“生动”之关系再证第六节 “气韵”与“生动”之关系三证第七节 结论第七章 “骨法用笔”义证第一节 对现当代“骨法”原义探求的质疑第二节 当时传统文化中“骨法”之含义第三节 佛教东传影响下之“骨法”含义第四节 “骨法”在人伦与书、画品鉴中之具体运用第五节 “六法”中“骨法”之含义第六节 “骨法”与“用笔”之关系第七节 “秀骨清像”探源第八章 “应物象形”义证第一节 “应物”之本义第二节 “应物”之引申义第三节 “应物”与“象形”之关系第九章 “随类赋彩”义证第一节 “随类”之本义第二节 “随类”之引申义第三节 “随类”与“赋彩”之关系第十章 “经营位置”义证第一节 “经营”之本义第二节 “经营”之引申义第三节 “经营”与“位置”之关系第十一章 “传移模写”义证第一节 对前此学界“传移模写”原义探求的质疑第二节 “传移”义证第三节 “模写”义证第四节 “传移”与“模写”之关系第五节 结论及其他第十二章 “六法”渊源义证第一节 对现当代“六法”渊源探求之质疑第二节 《大般涅槃经》之流行第三节 涅槃“六法”与谢赫“六法”之间的对应关系第四节 结论第十三章 “六法”关系义证第一节 对现当代“六法”关系原义探求之质疑第二节 “一五”关系初证第三节 “一五”关系再证第四节 “一五”关系三证第五节 “一五”关系四证第六节 “一五”关系五证第七节 结论附录一附录二附录三后记

章节摘录

  然朱子日:“凡看文字,诸家说有异同者最可观。谓如甲说如此,且寻扯住甲,穷尽其词。乙说如此,且寻扯住乙,穷尽其词。两家之说既尽,又参考而穷究之,必有一真是者出矣。”朱子之立场,即是本文之信念,此是总说。具体而言,本文更多考虑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其一,谢赫的思维方式是其构建“六法”的第一起点,有什么样的思维方式,则将产生什么样的理论,而谢赫撰《古画品录》时的思维方式又是由其时代人们共同的思维方式或其时文化传统中传承下来的思维方式两个方面共同决定的,而在当时如就其极而言,这两个方面又是高度一致的。具体或可由太史公“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概括之。当时人们凡有所著述,莫不以此为祈向,这与后世作家之著述大不一样。这一点,对于近现代以来的绝大多数谢赫“六法”研究者而言,还处于沉睡状态。因而,本文还原谢赫“六法”或其中每一法所蕴含的思想时,都将在不同程度上深究他的、也是其时大文化语境下作家们普遍的思维方式。  其二,研究谢赫这样一位在特定历史文化语境中出现的著名画家、画论家在其著述《古画品录》中所提出的画之“六法”,以往那种离开历史文化大背景而“以经注经”或“就论解论”的方法,显然是“不究竟”的。因为它展现给我们的谢赫“六法”,仅仅是以“六法”为标签的绘画理论符号,缺少生动的历史与现实的文化内涵,这种研究对外行、同行甚至对术业有专攻的专家来说也难以骤然悟入,从而做出是非判断。所以,本文希望通过在历史文化的大语境中,比较谢赫以前传统或相同时代之经学、子学,佛教、道教,诗、文、书、画、乐、舞等思想及其作者著述时的运思方式,从时间、空间、著述者等多种维度寻求其与谢赫及其思想之可与不可相通处,从而在凸显谢赫“六法”思想特点的同时,也进一步努力说明其产生的社会、历史成因与渊源。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谢赫六法义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