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勇 页数:529
前言
《张家口日报》社总编辑、高级编辑刘勇同志,从事新闻工作26年,从一名坝上地区公社广播站的通讯员,成长为一份报纸的领军人物,他的成功经历很是耐人寻味。这部选集收入了刘勇同志撰写的部分新闻作品和新闻业务文论,也反映了“改革开放30年”大背景下,一个年轻人的成长历程,一家报社的发展缩影,做事做人都在其中。对我们报业同仁来说,尤其是对在基层工作的媒体年轻人来说,这是一部值得阅读并能从中汲取营养的好书。 这部选集不同于一般的新闻作品集,它既有具史料价值的新闻报道——通过典型人物和事件,记录张家口地区改革开放30年来翻天覆地变化的通讯和深度报道;又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与时俱进的新思想新理念——通过论述如何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厉行新闻改革,展示了张家口日报社求生存、求发展的办报宗旨;还有全面反映报纸发展策略及实践的经验介绍——微观上包括多方位多层面新闻写作理论与实践技巧的论述,宏观上包括报纸如何策划长远的良性发展规划。所以说,这部选集不是简单的作者作品汇编,也是一张报纸的“发展大全”,这也是本书的一个突出特点。 我离开新闻实践第一线、离开新闻学研究岗位已经多年了,在这个信息爆炸、传媒翻新的年代,要为这样一部选集写序言,实在有些力不从心。好在我曾经主持过十年全国好新闻评选,比较熟悉全国从中央到地方三级报纸的基本情况,更与《张家口日报》社的同仁一直是好朋友。虽然刘勇同志是后起之秀,但对他我也多有所闻,并有过接触。他的成功,也是这部作品集中所反映出来的基本精神,可以用12个字来总结: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甘于奉献。这也正是他的根本“体验”。以《张家口晚报》为例,没有这种精神,他不可能在8年之中,率领这张报纸,由当初的4开4版发展到现在的4开16版;发行量由1.75万份发展到4.5万份;私人订阅率达到70%以上的规模。目前报纸的广告收入连年以百万元以上的速度递增,由当初的50多万元增长到1130多万元,一举成为张家口地区发行量最大、舆论影响力很强、经济实力雄厚、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的主要媒体。这反映出了他和他领导的新闻团队从新闻理念、发展决策到具体实践乃至每篇新闻报道所作出的努力及其创新力度。 实践决定成败。一件事无论想法多么好,能否成功,最后还要看实践结果。刘勇同志出生在张北县一个小山村里,高中毕业后做过家乡公社广播站的编辑和报社通讯员,后来又上师范学院,但不是新闻专业。由于他从小热爱新闻写作,利用业余时间进行新闻实践,不断给报社写稿,终于在毕业四年后的1982年11月由中学语文教师选调进入了张家口日报社,正式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实现了自己的夙愿。在他进入报社后,更是夜以继日,深入一线,笔耕不辍,以他擅长的深度报道形式,采写了一系列典型人物通讯,写了一批很好的评论文章,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其中不少作品获得省级和全国好新闻作品奖。因而他到报社不足一年半就担任了该报农村经济科副科长,第五年就担任了科长,第十年就担任了该报的领导职务,之后又将日报、晚报编辑部的领导职务一肩挑。事实胜于雄辩,刘勇同志自身发展的事实生动地说明了这一点:要想成功,就要勤于实践,不怕吃苦,不怕失败,百折不挠,勇往直前! 创新决定发展。一件事成功了,一个人成功了,这是一件不易的事,但要保住成功,并且得到发展,更不是一件易事。刘勇同志进入报社至今26个年头,事业和人生道路上获得了大大小小的许多成功:从职务上来说,有教师到记者的成功,有副科长、科长到副总编辑、总编辑的成功;从事业上来说,有领导一个科的成功,有领导一张晚报的成功,有同时领导日报和晚报的成功,还有更多的每次报道、每个宣传战役、每次改革的成功等等。成功就是进步,成功就是发展,小成功和大成功之间是发展,成功与成功之间也是发展,次次成功意味着次次发展,每次发展都蕴含着创新。比如,《张家口晚报》是他的一个成功的典范,但晚报的成功经历过多次重大创新:第一次是在社委会决策下率先实行全员竞争上岗、全员聘任制,有效激发了全体员工的积极性;第二次是转变新闻观念,让报纸参与市场竞争;以市场需要选择新闻,刊发新闻,并在版面上进行了较大的调整,力求内容独家,传播迅速,受到广大读者的普遍欢迎;第三次是报社做出重要决策,推行晚报自办发行与邮发相结合的发展模式,刘勇同志及其团队全力贯彻落实,在张家口地区破天荒地将市场化运作规则引入报社这一特殊行业,并一举成功。如此等等,每次发展都伴随着创新,每次创新都带来发展。这是刘勇同志及其团队引导事业发展并获得成功的关键,也是我们每个人所面临的现实:要发展就要创新,创新决定发展。 奉献决定命运。一件事的成功,一项事业的发展,固然可以通过奋斗、创新来实现,但要保证这些已经取得的成就得以持续发展,还需甘于奉献,不计得失。这是我们从这部选集中可以看到的又一种宝贵精神。在当今社会竞争十分激烈的情况下,有多少人今天事业有成,明天又被颠覆;又有多少人今天失败了,明天又登上了胜利之巅;更有多少人沉下去冒出来,冒出来沉下去,反复多次,最终还是胜利了,并且巩固了胜利成果。原因就是有人只有取得成功的能力,而无保住胜利成果的德行。成功了或者满足现状,不思进取;或者计较得失,争权夺利;或者忘乎所以,为所欲为,结果葬送了事业,也葬送了自己。刘勇同志自踏入报社门槛那一天起,就处在全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大浪淘沙谁主沉浮?刘勇之所以能够成为改革浪潮中脱颖而出的成功人士,不仅靠他的耐力——勤于实践,还靠他的勇气——敢于创新,更靠他的德行——甘于奉献。他不怕辛苦,也不怕冒风险,抱定一颗为新闻事业甘于奉献的决心,失败了再来,成功了更上层楼,既把报纸引上了不断前进的良性发展之路,又通过报纸为本地区的改革开放起到了推波助澜的舆论喉舌作用。在他亲自采写的报道中,像《山药蛋是咋成大气候的》、《丹心映红六月雪》、《化作甘霖育春色》和《“死厂”是怎样活起来的》、《架设党与农家的连心桥》和《大江东去不复回》等篇章,不仅文笔好,而且更像是一首首改革之歌,蕴含着改革之魂,阐发着改革之思。作为一个在“改革开放30年”大环境中成长起来的改革者,刘勇同志将自己个人的命运与时代、社会的命运紧紧相连,他采写的大量新闻报道文章,凸现出他对国家改革开放大事业的拳拳赤子心。正因为如此,他和他领导的团队以为报社、为张家口地区的改革开放建功立业为己任;与此同时,他也为自己选择了为之不懈努力、奋斗终身的神圣使命。 如果真有命运的话,命运对刘勇是公正的。 命运就是抓住机遇,刘勇抓住了各种机遇,成就了自己的事业。我们阅读刘勇的这部作品集,更要学习他的精神——“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甘于奉献”,以成就自己的事业。望我们共勉! 2008年4月19日于北京
内容概要
《见证与思考:一个总编辑的新闻实践(上下)》还具有一定的文字审美鉴赏和新闻实践借鉴作用,其中不少作品具有独到的写作艺术技巧。通观书中作品,可看出作者思维缜密、语言准确凝练的功力,对文字工作者具有很好的借鉴价值。这是一部反映“改革开放30年”的新闻作品和新闻业务文论集。书中所收文章,始于上世纪80年代初,止于2008年8月。全书分为上、下两编:上编为“一个地区改革开放历程的真实记录”,分为“改革之歌”、“改革之魂”、“改革之思”三辑,记录了改革开放以来,发生在张家口大地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和突出人物,体裁以通讯、调查报告、评论员文章为主;下编为“一个地区现代报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分为“攀登”和“博弈”两辑,记录了作者领导报纸向现代报业转型的思考与实践,微观上有具体新闻业务技术问题的讨论,宏观上有报纸发展的策略及规划。《见证与思考:一个总编辑的新闻实践(上下)》对新闻工作者、行政机关工作者和当代历史研究者都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刘勇,男,1954年10月出生,河北省张北县人,大学本科学历。做过公社广播站编辑、报社通讯员、语文教师。1982年调入《张家口日报》社,26年来一直从事新闻采编工作,先后担任副科长、科长、副总编辑、总编辑。2004年被评为新闻出版系列高级编辑。 从事新闻工作以来,无论独立采访,还是团队合作,尤其是采写重要的典型报道,始终坚持一线。笔耕不辍。作者先后采写了一系列典型报道和深度报道,撰写了很多评论员文章,不少作品获得了河北省新闻奖和全国新闻奖。其中一些优秀的新闻通讯,在社会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担任报社领导后,十分注意关注现代报业的发展动向和最新理论的研究;注重结合本地、本报社的实际进行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先后撰写了一系列理论研究论文,部分篇章发表在《中国记者》、《采·写·编》等刊物上。在领导工作中,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报纸逐步朝着现代报业发展的轨道迈进;特别是引导《张家口晚报》实行市场化运作,在激烈竞争中获得了不断发展、壮大好业绩。
书籍目录
序成功者的体验上编 一个地区改革开放历程的真实纪录第一辑 改革之歌芳草萋萋续篇——二十五载人未老萋萋芳草谱新篇“死厂”是怎样活起来的——阳原县机械厂发展横向经济联合的调查续篇——再访机械厂沧海横流显英雄——油篓沟乡乡村企业顽强拼搏顶滑坡纪实续篇——油篓沟乡演绎的新故事山药蛋是咋成大气候的——介绍大堡镇农民闯市场的事今日常宁绵羊退化问题应当引起重视队伍建设好服务基础牢——揣骨疃镇完善双层经营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调查之一探求最佳方式实施有效服务——揣骨疃镇完善双层经营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调查之二壮大集体经济增强服务后劲——揣骨疃镇完善双层经营开展社会化服务的调查之三告别传统农业开拓产业化坦途——张北县糖业综合开发经验之一视角紧盯着乡村服务延伸到农家——张北县糖业综合开发经验之二不搞急功近利坚持先予后取——张北县糖业综合开发经验之三续篇——带出农业产业化典型创造出中国名牌产品小群体形成产业化的新途径——涿鹿县农业服务协会发挥纽带作用的调查倒拉嘴乡错季菜造福一方百姓农技与生产结合的新探索——赤城县开展科技承包的调查科技兴农的尝试——尚义县建立四级农业科技网络的调查科学种田土生金——大湾台村建设千元田、双千元田的事迹续篇——王棋:兴旺的事业多彩的人生层层抓重点户领导抓联系户——尚义县发挥科技示范户作用的调查成功之路——土木村集体办企业的调查续篇——全市唯一设党委的村全市私家车最多的村农民群众的一个创造——阳原县农民刘志创办股份制皮毛厂的调查可贵的项目意识——张北镇工业发展探访录这里的企业为何个个兴旺——涿鹿镇75家镇村集体企业发展探秘一个小集镇的崛起——访蔚县南留庄镇治山治水与治穷致富紧密结合——尚义县开展小流域治理的调查咬定深层水源不放松——要家庄乡持续四年挖掘地下水的调查栽植“摇钱树”建设千秋业——大田洼乡建设万亩大杏扁基地的调查确定任务竞争承包工资浮动绩酬挂钩——东堡乡完善乡干部内部管理机制的调查精心谋划力无边——张北县地震灾区重建家园见闻之一众手描绘新蓝图——张北县地震灾区重建家园见闻之二物资供应把“三关”——张北县地震灾区重建家园见闻之三万人会战显威力——张北县地震灾区重建家园见闻之四企业内部改革大有可为阳原土产公司改革经营管理实现经济腾飞高效益是这样创造的——阳原县造纸厂挖潜、革新、改造纪实转换经营机制激发内在动力——地区液压件厂走效益型发展道路经验之一推行定置管理创造最佳效益——地区液压件厂走效益型发展道路经验之二大搞技术改造开拓广阔市场——地区液压件厂走效益型发展道路经验之三闯出来的生路——地区建筑装潢工程公司翻身记科技是道金矿脉——记东坪金矿依靠技术进步建设矿山的事燕山酵母是怎样发起来的——河北马利食品有限公司冲刺千万元利税纪实续篇——燕山酵母“大发”了第二辑 改革之魂丹心映红六月雪化作甘霖育春色——记农民农艺师傅之仪和他的蔬菜研究所续篇——一样的健谈一样的乐观绿林丰碑——五棚村原党支部书记陈福带领群众绿化荒山的事迹播种绿色希望的人——记阳原县造林模范李海架设党与农家的连心桥——张家口市扶贫办主任郭继祥践行党员先进性纪实以思路拓富路——记张家口市扶贫办主任郭继祥科学化扶贫他编织的梦正变成现实——记阳原县四十亩滩村养鸡专业户杨建中续篇——走自己的路始终不渝党的形象在这里闪光——记尚义县缸房村的共产党员们续篇——家庭幸福的王旭东人民富裕的缸坊村敢教黄土变成金——记尚义县农民潘永和建设高产田的事迹续篇——幸福安详的潘永和拓路人——记农民曹宽围井建园田的事宗旨铭记在他们心中——记三道营党支部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事迹续篇——宗旨铭记痴心不改苏友人生步步生辉富路在他脚下展开——记养鸡专业户郭文第三辑 改革之思坚持真理就要不断地丰富和发展真理要有紧迫感——论抓住机遇更快更好地发展谁善抓机遇谁就发展快——再论抓住机遇更快更好地发展宣传好张家口的优势——三论抓住机遇更快更好地发展抓住机遇务求突破——论把我市开放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解决好“桥”和“船”的问题——论农村经济怎样与市场接轨农民是市场的主体——再论农村经济怎样与市场接轨适应新的变革强化服务机制——三论农村经济怎样与市场接轨要善于研究发现自己的优势——四论农村经济怎样与市场接轨大胆的创新有益的探索一项重要的决策改革忌“怕”迈开步子力行改革联合出生产力——从阳原县机械厂起死回生看企业横向联合的重要性要在企业内部做文章确保自主权很关键加强领导科学规划扎实去干端正思想认识保证改革深化并不否定家庭经营努力实现我区近期战略目标深化改革的动员会有益的尝试大江东去不复回——我区乡镇管理体制改革述评配套工作应抓紧认真考核坚决兑现发挥两个积极性要凭自己的本事创业对乡村企业也要放权加强领导搞好服务立足竞争艰苦创业走张金的路子观念要跟上形势学习推广阳原经验坚持谁受益谁投工的原则——论扎扎实实建设稳产高产田“龙王”不可信必须靠自己——二论扎扎实实建设稳产高产田大力发展旱作农业——三论扎扎实实建设稳产高产田认识要高干劲要足——四论扎扎实实建设稳产高产田领导作风要转变——五论扎扎实实建设稳产高产田绝不放松粮食生产一项大有发展前途的事业农田水利建设不能放松要鼓励农民向土地投资重视农业基础搞好农田建设农民有力量向农业投入思想动员不可缺少明确主攻方向认真抓好落实旱作农业的新突破加强农业基础夺取农业丰收——二论认真贯彻落实地委工作会议精神丰年想到灾年再议种植青玉米发挥科技示范户作用——三谈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克服侥幸心理抓紧备耕工作——论扎扎实实搞好春耕生产提倡工作指导到户——二论扎扎实实搞好春耕生产确保春播高质量——三论扎扎实实搞好春耕生产种草方能兴牧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关键是要钻进去在增产节约上做文章解决好三个认识问题搞好讨论必须触及实际科学管护提高杏扁产量走舍饲育肥之路大力提倡科学养猪动人的英雄事迹崇高的思想品德——向崇礼张北抗洪抢险英雄们学习致敬可贵的无私奉献精神下编 一个地区现代报业发展的探索与实践第-辑 攀登要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原则精心写作导语——消息写作的基本知识之一全力写好主体——消息写作的基本知识之二学会运用背景——消息写作的基本知识之三掌握标题技巧——消息写作的基本知识之四漫谈通讯写作的技巧关于报道题目的选择通讯员写稿要做到“五个一”广搜博取探幽触微——谈《丹心映红六月雪》的采访体会十四年业务工作之回顾第二辑 博弈解放思想勇敢博弈现代报业市场——赴我省五家报社的考察报告《张家口晚报》的发展策略及实践对当前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认识与思考靠先声夺人增强报纸竞争力浅谈媒体的策划活动浅谈党报社会新闻的操作方式关注重大问题增强引导功能对新时期典型宣传的再认识老总们要拿出一定时间深入基层我是怎样组织指挥抗击非典宣传战的《来自附属医院的报道》的序言咏嘉诚思想颂时代精英——《律诗百首颂嘉诚》概评生命之树常青天天努力天天成功继往开来再创报业辉煌党报发行是党的重要工作后记
章节摘录
像一个病病歪歪的老人,阳原县机械厂经过十多年艰难的跋涉,到1983年已经濒临绝境:累计亏损100多万元(其中包括政策性亏损),全厂停产,工人回家“待业”。 然而,又经过两年,还是这个厂,却出现了令人振奋的奇迹。1984年生产开始复苏,完成产值101万元,实现利润10万余元,上缴税金4.3万元,一举扭亏为盈;1985年出现腾飞,全年完成产值282万元,实现利润26.3万元,上缴税金10.07万元,一跃成为阳原县工业战线上的“钢铁巨人”。现在,他们是张家口煤矿机械制造公司的成员厂。 事情的变化就是这样疾速而几乎使你来不及思考。其实,道理并不复杂,使这个厂焕发青春的一剂良药就是联合——横向经济联合。 那么,这个厂是怎样走向联合,又是怎样在联合中实现起飞的呢?它还告诉了我们一些什么? 从困境中走向联合 阳原县机械厂建于1958年,其间几经转产,数易厂名,现为张家口煤矿机械制造公司阳原县机械厂。全厂共有干部职工365人,其中大专毕业生7人,中专毕业生9人,四级以上的工人133人。产品大部分为煤炭机械铸铁件。 这个厂走过的是一条曲折的道路。1969年,全省大打柴油机之仗,他们全面转产X195型柴油机。由于生产厂家过多,造成产品积压,1979年被迫停产。1980年底又转产缝纫机,现有设备用不上,又投资十多万元上设备,但是产品出来后销不出去,积压缝纫机2000多台。1982年底又临时承做了一批台虎钳,虽渡过了难关,但未解决根本问题。这期间,他们几度停产,工人们一次又一次地被迫休假,仅1981至1983年就亏损29.2万多元。 1984年2月,在屡遭挫折之后,厂领导一班人不得不坐下来进行痛苦的思索,对本企业的现状进行再认识。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机械厂自有机械厂的优势。从设备上看,共有机械铸造加工设备一百多台,装备水平并不低。此外,经过十多年柴油机生产,培养了一批掌握铸、铆、锻、焊和机加工技术的人才。问题是优势未得到发挥,产品、技术不配套。就像一辆大卡车,光有发动机,而不去与轮胎、车厢配套,车子就跑不起来。 大家思路开阔了。对,走出去,搞联合。假如我们是车厢,那就去找轮胎、找发动机。 他们经过市场调查,了解到张家口煤机厂有许多煤炭机械部件,寻求有铸造和加工能力的厂家搞联营生产。于是,新任厂长姚通文带领技术人员三番五次上门“攀亲”。张家口煤机厂先给了300个工艺复杂、精度要求较高的轴套加工业务,这些加工业务,对于这个小厂的综合能力是一个考验。但是,阳原县机械厂的机加工能力经久不衰,再加上改进了工艺路线,这批活如期完成。经检验,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张家口煤机厂感到满意,继而产生信赖,各季度的轴套加工业务相继成交。联合的大门就这样打开了。 以后的业务量越来越大,联合一天比一天紧密。1984年底,张家口煤机厂把一部分铸铁任务交给这个厂,1985年3月份煤机厂铸铁车间下马,把150、250、2TS型刮板输送机的全部铸铁任务和部分铸件加工任务交给了阳原县机械厂,产品由原来的几十种增至上百种,业务额达300万元。1985年6月,他们又被张家口煤矿机械制造公司接纳为成员厂,两家的生产、经营融为一体,他们共同走在了商品经济发展的正确轨道上。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