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09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英)约翰·伯宁罕 页数:30 译者:林良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哪个孩子不想坐船,哪个孩子不想听听坐船的故事?尤其是住在像英国这样的岛国的孩子。 《和甘伯伯去游河》是约翰·伯宁罕的作品,他构思的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故事,单纯的感觉像一个幼儿:甘伯伯有一条木船,他的家就在河边。有一天,甘伯伯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子、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一一要求上船。起初情形还好,后来这些乘客都忘了遵守秩序,忘了坐船的规矩。结果,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甘伯伯带领大家游泳到岸边,让太阳把他们的衣服和身子晒干。和气的甘伯伯还邀请这批乘客到他家去喝茶,并且提议过几天大家再来坐一次船。 作者的这个故事,采用童话的形式。故事中的角色不完全是人,也有动物,是一个“人和动物不分彼此”的世界,使刚度过“人和动物不分”阶段的幼儿,感到分外亲切。有一天,甘伯伯要去游河,他的朋友都要求上船同行,可是一上船,大家就忘了甘伯伯叮咛,猪开始乱晃、狗追猫、猫捉兔子……,最后船翻了,甘伯伯还是不忘邀请所有的朋友下回再一起去游河,而且还请大家去他家喝茶呢。
作者简介
插画家约翰•伯宁罕,他曾在英国夏山学校受过最自由、最民主的开放式教育。因此,全书弥漫着夏山那种信任宽容、让事情顺着本性去发展的气息——不做太多的限制和反应。他的作品虽然只有二十多本,但每本都畅销全世界,其中《宝儿》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而《外公
章节摘录
哪个孩子不想坐船 ◎林良儿童文学家 哪个孩子不想坐船,哪个孩子不想听听坐船的故事?尤其是住在像英国这样的岛国的孩子。 《和甘伯伯去游河》是约翰?伯宁罕的作品,他构思的是一个非常单纯的故事,单纯的感觉像一个幼儿:甘伯伯有一条木船,他的家就在河边。有一天,甘伯伯撑船去游河。两个小孩子、兔子、猫、狗、猪、绵羊、鸡、牛和山羊,一一要求上船。起初情形还好,后来这些乘客都忘了遵守秩序,忘了坐船的规矩。结果,船翻了,大家都掉进水里。甘伯伯带领大家游泳到岸边,让太阳把他们的衣服和身子晒干。和气的甘伯伯还邀请这批乘客到他家去喝茶,并且提议过几天大家再来坐一次船。 作者的这个故事,采用童话的形式。故事中的角色不完全是人,也有动物,是一个“人和动物不分彼此”的世界,使刚度过“人和动物不分”阶段的幼儿,感到分外亲切。 故事的叙述形式一再重复,提供给幼儿练习的机会,也满足了幼儿练习的愿望。幼儿学习了“怎么向人请求”。“请求”的形式一再重复,使用的语言却一再的变化。这样的安排,使幼儿有机会观察语言的可变化性和延伸性。 和气的甘伯伯,在“答应”中提出许多坐船应该遵守的“规矩”。后来,大家果然忘了守规矩,结果船翻了。这是一次“教训”,也是一次经验。有了经验,下次就不会再这样做了。 有趣的是,作者并不像我们中国人那样,把“守规矩”看成一种道德。他把“守规矩”处理成和大家的安全相关的经验。 他的图画中有许多细节,逗引幼儿做“观察”和“发现”的游戏。书中的文字对于分寸的把握十分得体,为图画的表现留下了充分的空间。他的图画不是写意画,而是在写实中有轻微的漫画倾向,这种漫画倾向洋溢着童趣,这种童趣又不是指模仿儿童画,而是让大人跟孩子一起做游戏,和孩子玩在一起。 这是一本很适宜幼儿“看图听故事”的好书,写得很可爱——从专业的观点看:“很老练!” ◎苏振明台北市立师院美劳系副教授/儿童图画书作家 本书的作者是插画家约翰?伯宁罕,他曾在英国夏山学校受过最自由、最民主的开放式教育。因此,全书弥漫着夏山那种信任宽容、让事情顺着本性去发展的气息——不做太多的限制和反应。他的作品虽然只有二十多本,但每本都畅销全世界,其中《宝儿》获得凯特?格林纳威奖,而《外公》一书也获得马歇尔奖。 台湾资深插画家郑明进先生曾说过:“一本好的图画书应具备纯朴和感性的成份,也就是说,它不能复杂化,而是要带给孩子纯朴的喜悦和美妙的感染力。”如果你能把这本书多看几次, 相信很快就能领会这句话的含义。书中的插画,左页是活泼的单色素描,隐约地描绘出游河的全貌及每处转折点的特定景致;而右页则采用色彩鲜明的插图。左右页不同的插画表现形式,呈现出明显的对比,更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是本书插画的一大特色。 本书的插画趣味有赖读者去自我发现,书名页的“农场”即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在这个小小的图画中,作者有意无意地为此次游河留下一些线索,让读者仿佛要去寻宝一样,小心地对照每一处地点及其发展的流程。在人物方面,造型虽简单,但却精准地表现出孩子天真无邪与好奇的心性。例如,在单色插画中的两个小孩儿,不时地伸手想触摸河面的水流,或与动物们热情地招手。 第一次看这本书,并未感受到视觉上的震撼性满足。第二次陪着孩子一起看,却深深被孩子的笑声感动。孩子笑什么呢?原来孩子发现本书的文字与插画隐藏了高度的戏剧性——甘伯伯通过语言教导动物,画家却让每只动物表现出一副不以为然的顽皮相。原来画家画的是动物的生态本性,也是每个孩子潜藏于内心的天真本质。 与孩子一起分享这本书,其实是共同学习“接纳与宽容”的相处之道:书中各种动物的神态,反映着不同儿童的个性典型,值得细细品味。
编辑推荐
《和甘伯伯去游河》获1970年英国凯特·格林纳威奖大奖。1972美国《波士顿环球报》、《号角书》杂志奖图画书大奖,美国图书馆学会年度好书推荐,《纽约时报》最佳插画童书奖,入选纽约公共图书馆“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100种图画书”,入选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议会第22次“好绘本”,入选日本儿童文学者协会编《世界图画书100选》。 《和甘伯伯去游河》这个故事,采用童话的形式。故事中的角色不完全是人,也有动物,是一个“人和动物不分彼此”的世界,使刚度过“人和动物不分”阶段的幼儿,感到分外亲切。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