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2-5-1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作者:徐占博等编 页数:10册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保罗·高更(Paul Gauguin,1848-1903),与塞尚、梵高同为近代美术史上著名的“后期印象派”代表画家。在高更的创作生涯中充满了冒险与传奇的色彩。为了追求心中理想的艺术王国。他舍弃文明、优裕的生活,远赴南太平洋大溪地寻求他的新天堂。高更在野性未开化的南太平洋岛屿上,自由自在描绘毛利族原住民神话与牧歌式的自然生活,强烈表现他对原始与野性憧憬的自我。高更起伏多变的生活境遇和他同现实不可解决的矛盾,又由于受当时象征派诗人的影响,使他作品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较为难于理解。但是,他画中那种强烈而单纯的色彩,粗犷的用笔,以及具有东方绘画风格的装饰性,与他在大溪地岛上描绘原始住民的风土人情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具有一种特殊的美感。20世纪以来,对原始艺术的再认识与研究极为盛行,更为艺术发展带来新活力,高更是先驱者之一。他主观感受强烈、色彩丰郁的作品,影响后来许多艺术家,更使世界人类产生无比的勇气与喜悦。
作者简介
卡米尔·毕沙罗是历届印象派画展始终如一的筹办者和参加者,一直坚持印象派的观点与实践,以宽容的胸怀团结新派画家,对官方学院派进行斗争,他对印象派的形成与发展起过重要作用。毕沙罗思想激进,比其他印象派画家关心社会问题,持有进步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经常描绘家村风
书籍目录
毕沙罗思想激进,比其他印象派画家关心社会问题,持有进步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经常描绘家村风影和家民形象,对农民富有同情心,因此有“印象派的米勒”之称。在艺术上他接受过柯罗、米勒的影响,也受过尚塞技法的启示,19世纪80年代中期,又对修拉和西涅克的点彩法感兴趣,常把原色分割成若干不同的条纹或点排列在画面上,产生一种闪闪耀眼的效果。因此有人把他称为“点彩派的始祖”。但他很快就放弃了这种画法,而重操印象派的语言体系。晚年因体弱而不能到户外写生,便在室内观察巴黎市景,因此留下了许多像《马黎街道》这样的作品。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