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关键期养生

出版时间:2006-1  出版社:天津科技翻译出版公司  作者:宋为民  页数:255  

内容概要

  何谓人生关键期?你可能还比较陌生。是的,它虽然在人身上一直存在着,但一直未被人们所认识和发现。现在,就让我们跟随笔者,去认识一下这些人生关键期,并学习以下在这些关键期中,我们该注意那些养生保健方面的问题。  精心呵护每一个关键期,顺利通过每一个关键期,无悔的人生,才是幸福的人生。

作者简介

  宋为民,男。1957年毕业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后留校任教,1959年升任讲师,  1973年调中科院中山植物园,1981年调南京中医药大学。1982年晋升副教授,1989年任教授。1996年退休。现任中国时间医学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和南京市抗衰老学会、科普创作学会、老年学会等十余个学会的常务理事、理事或顾问。目前在老年大学、电台、电视台及南京军区司令部将军班讲授养生保健学。  专业及科普著作(主编或第一作者)36部,论文及科普文章千余篇。代表作有《健康新观——生物钟养生》(获全国奖)、《人生关键期养生》(获江苏省奖)等。

书籍目录

一、不活百岁是自己的错(一)能活一百岁1.长寿者古今存在2.老年人的死亡观3.寿逾百岁的现代科学论证4.寿逾百岁的医学论证(二)敢活一百岁1.拂去心头的寿命坎2.克服老年焦虑,摆脱年龄的羁绊(三)善活一百岁1.聪明的人类不要再干傻事了2.21世纪人类及我国面临的问题3.自己的人生旅程表4.莫错过,莫停留5.巧施人生健康工程6.做自己情绪的主人7.将期望值调整恰当8.生气要不得,怄气更有害二、渡“关”智慧,渡“关”艺术——预防为先(一)多数人为何难以“尽终天年”?1.直立的利弊2.双足行走也有弊端3.生命本能逐渐失去4.营养离自然越来越远5. 人类的抗病机制削弱6.感官退化7.思维将退化,智商将降低8.不文明行为,健康误区9.生活不规律折寿10.过度性生活减寿11.应激带来心理损伤、早衰、减寿12.组合效应磨损生物钟(二)科学认识和了解衰老(三)人生要过多少“峡”?1.谨慎过“三峡”2.再过“小三峡”三、人生关键期(A)——人之初(一)人之初关键期I.人之初,性本?2.什么时候才算人?3.十月怀胎4.围生期是怎么回事?(二)生、养、教、化——用心须在人之初1.优生——做称职父母的起步2.还是不要做“绝代佳人”的好3.遗传病人的结婚与生育4.婚姻稳定,学学梁祝5.优孕6.优产7.优育8.优教9.优境10.盲目模仿教育要不得11.17岁现象四、人生关键期(B)——青年时代(19~35岁)(一)青年时代的特点1.青年与青年期2.青年期的特点3.逐渐走向成熟的青年4.青年期的自尊心理(二)心理断乳1.心理断乳期的特点2.心理断乳关-、3.青春期的“白日梦”4.青年适应不良综合征(三)人生观的形成1.人生观形成关键期2.读书对人生观形成的作用(四)青年的性1.照镜子时期2.异性美3.未婚先孕,非法堕胎害处多4.关于手淫5.多个性伴侣,有害身心健康6.“前戏”、“后抚”性和谐7.“枕边风——枕边言”发挥性爱效应五、人生关键期(c)——中年——人生转折期(一)中年人的生理变化1.中年生理上的变化涉及各个方面2.中年是获取长寿的关键年龄(二)中年莫忘保健1.慎防猝死2.中年防癌3.中年慢性病导致功能衰竭(三)中年精神调节——情绪问题1.正确的人生态度2.宽广的胸怀3.性格的锻炼4.心理保健(四)中年营养1.防止肥胖2.补充钙质3.控制食盐的摄取量4.预防缺铁性贫血5.多吃植物性食品(五)正确认识更年期和绝经期(六)预防中年“过劳死”1.高技术病2.人到中年换口气3.正确评价中年人的拼搏精神(七)中年婚姻危机1.相互发现,相互欣赏2.重新接受对方3.经常转换气氛六、人生关键期(D)——老当益壮(55岁至天年)(一)老年的劣势和优势1.老年劣势2.老年优势(二)人生晚景1.提高老人度晚景的档次2.晚景欢度五要素3.寿命不期而自长4.积极预防多病的关键期(三)科学养老1.什么是科学养老2.老年人的生物钟养生3.情态养生4.不服老可延迟衰老(四)健康长寿的“广谱药”1.正确对待疾病2.良好的生活方式3.规律的生活4.个性和精神状态(五)老人的婚外情、黄昏恋、再婚和非婚同居1.“婚外情”困扰老年人2.老人非婚同居好无奈3.黄昏恋4.老人的再婚(六)步高寿、登寿域的法宝——适度、恬淡、利他1.情绪适中2.动静适中3.营养适中4.用脑适中七、外关键期(一)一天中的关键时刻(二)一年中的外关键期(三)双休日(四)生日1.生日快乐2.1O岁庆典3.生日效应(五)“季节开关”——季节之交关键期(六)生活事件关键期(七)年龄相关关键期1.59现象(含64、54现象)2.39现象3.26现象4.而立之年5.40岁——事业有成,健康滑坡,家庭危机6.50岁,人生成熟的最佳年龄7.老年,人生新起点(八)假期综合征(九)传统节日1.传统节日过法的派别和主张2.节目也要养生3.春节过法面面观

章节摘录

  人的本性究竟是什么?翻阅老祖宗留下来的有关经典之作,对人本性的论述确也不少,归纳起来不外乎有三:人之初,性本善;人之初,性本恶;人之初,性本无。真是各有各的说法,叫人莫衷一是。关键在于后人如何体验,怎样理解。持第一种言论者,或许他们所见到的都是堂堂正人,乐善好施,积德累仁,从不隐损。这些人堪称“人之初性本善”,毋庸置疑。至于后来,或因地位、经济原因,或是为了子女而丧失了晚节,也是客观条件造成,当与“人之初”无关。持第二种言论者,或许他们所接触的尽是些蝇蝇小人,谗言佞语,诌上抑下,朋比为奸,。人之初,性本恶。有目共睹。这些人,若因此临岸而返,弃恶从善,那是后天教化有方,与“人之初,性本恶”并不矛盾。持第三种言论者,更可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人性善恶、人格高低、人品优劣、人情厚薄都是因人因时、因地、因势而异,白纸黑字由自己写真、画实,从娘胎里钻出来一律都是赤条条,岂有它哉,更无一丝缝隙可钻,他们的论点是。人之初,性本无。。三论琉传至今,真是打不清的官司。光从“性”上做文章,不具体考察。人之初”的特点,只能是“坐而论道”。“人之初”究竟是指什么时期也颇令人费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人生关键期养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