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奇迹

出版时间:1994-12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林毅夫、蔡方、李周  页数:308  字数:22400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作者林毅夫、蔡昉、李周在目睹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一系列重要进展以及地区经济和世界经济中发生的诸多大事并参与中国经济学界的争论后,进行了修改和增删,对书中的一些理论和政策问题作了更深入的阐述,从而使《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增订版)》的理论更臻完善和具有针对性。该书系“当代经济学系列丛书·当代经济学文库”中的一种,全书共分10章,讨论了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经济绩效与发展战略,比较优势战略,经济改革的历程与成就,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和难点,经济改革与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以及中国改革的道路与经验。

作者简介

林毅夫,生于1952年10月15日,台湾宜兰人。1971年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肄业,1978年获台湾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硕士,1982年获北京大学经济系政治经济学专业硕士,1986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系博士,1987年获美国耶鲁大学经济发展中心博士后。1987-1990年任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发展研究所副所长,1990-1993年,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1994年至今,任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曾是第7、8、9届全国政协委员。
蔡昉,1956年9月生于北京。先后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经济学博士。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研究领域包括“三农”问题、就业与劳动力流动、经济改革和发展、收入分配和贫困等。著有《穷人的经济学》和《科学发展观与增长可持续性》,合著《中国的奇迹》、《中国经济》、《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主编《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系列等。

书籍目录

1.绪论
1.1 改革以来的增长与下个世纪的展望
1.2 长期增长所面临的政策障碍
1.3 本书所要回答的几个问题
2.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
2.1 逻辑起点:重工业优先增长目标
2.2 重工业的基本特征与中国经济现实
2.3 推行赶超战略的宏观政策环境
2.4 资源的计划配置制度
2.5 以国有化和人民公社化为特征的微观经营机制
2.6 三位一体的传统经济体制:国际比较
3.经济绩效与发展战略
3.1 改革以前的经济增长
3.2 传统战略下的畸形结构
3.3 缺乏激励和效率低下
3.4 步履艰难的赶超:国际透视
4.比较优势战略
4.1 对“东亚奇迹”的不同解释
4.2 可供替代的发展战略
4.3 比较优势战略与资源禀赋结构的提升
4.4 政府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4.5 比较优势战略与金融危机
5.经济改革的历程
5.1 1979年前后改革的不同点
5.2 微观经营机制的改革
5.3 资源计划配置制度改革
5.4 宏观政策环境的改革
5.5 “摸着石头过河”的经济逻辑
6.经济改革的成就
6.1 激励机制与经济效率的改进
6.2 产业结构扭曲得以矫正
6.3 关键在于发挥比较优势
7.改革与发展中的问题和难点
7.1 改革和发展的周期性
7.2 寻租活动与腐败现象
7.3 国有企业改革的难点
7.4 呆账、坏账与金融体制弊端
7.5 区域发展不平衡的加重
7.6 粮食供给潜力问题
8.经济改革与持续发展的内外部环境
8.1 国有企业改革与经济体制的整体配套性
8.2 深化改革与防范金融危机
8.3 发挥比较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9.中国改革的道路与经验
9.1 改革的起步环节和推进部门
9.2 经济改革的方式及其特征
9.3 中国改革道路的普遍意义
1O.总结
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究竟各个部门是怎样被纳入到有利或不利的计算价格水平下进行生产的呢?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取决于部门的讨价还价地位,即它在计划盘子里的相对重要性,造成有些部门具有较高的处于有利的计算价格待遇下的频率。有些则相反,如农业、能源、交通等基础部门具有作为重工业投入品的地位和价格波及效应强的特征,往往处在不利的计算价格下,因而长期不能摆脱其成为国民经济瓶颈的地位。另一种情况是,对于产业特征比较接近的部门,有着大致相同的处于较有利或不利的计算价格条件的频率,它们在何种状态下进行生产,则取决于计划者对前期结构状况的判断。这类部门的生产能力是根据计划要求(或假设为长期供求均衡状况)形成的。当计划价格有利时,便在较高的边际成本水平上生产,当计算价格不利时,便出现开工不足。两种情况都造成效率的损失。  其次是缺乏竞争,生产效率低下。优先发展重工业就意味着同时实行初级(生活用品)进口替代和次级(机器、设备等)进口替代。当时中国的技术水平尚处于低级阶段,又没有利用自己的资源比较优势,因而国内产品的成本必然很高,缺乏竞争力。为了独立自主地发展工业体系,就要对国内工业实行保护,为此又要付出效率上的代价。一方面许多产品在国内生产所耗费的资源成本,高于这种生产所节省或换取的外汇价值。另一方面,持续的保护使工业部门失去了改进生产力的机会并增大了国民经济的动态成本。其一是国内市场的有限性限制了某些产业利用规模经济;其二是因缺少外部竞争,以及因进入障碍消除了国内竞争,使这些受到保护的部门和企业缺乏创新动力。特别是,当企业和部门的资源完全由计划配置,产品统购包销,生产按指令进行时,它们就不再具有改进效率、提高产品质量的激励。  第三是劳动激励不足。在价格扭曲和缺乏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盈亏不取决于经营好坏。如果给企业自主权,必然会出现企业经理人员和工人侵蚀利润和资产的情况。为了防止侵蚀利润和国有资产,就必须剥夺企业自主权;而取消了自主权,就不能根据工人的努力程度决定工资标准,就必然造成劳动激励不足。劳动激励与劳动奖惩具有正相关的关系。要提高劳动激励,必须实行多劳多得的分配制度。问题是在传统经济体制下,企业没有自主权,无权选择雇用对象,也无权解雇工人,更为棘手的是,在这种体制下,城市职工的报酬是固定的,与个人劳动努力及企业绩效都没有联系,即无论职工个人干多干少还是职工群体干多干少,都不会影响职工个人收入。由于职工个人多劳不能多得,劳动激励必然不足。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的奇迹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1条)

 
 

  •   该书基于实证,用严密的逻辑体系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社会主义国家赶超战略下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绩效,后从日本、东亚四小龙的兴起中发现出了它们成功的原因在于实施了比较优势战略,再以比较优势战略理论为核心,分析了中国经济改革20年的历程、成就、问题、难点与经验,观点令人耳目一新。如果有一天林毅夫先生因为发现比较优势战略而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这并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   这是一本把中国经济发展问题说得很清楚的书,已经翻译成多种文字。许多国外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学者将它列为必读书。
  •   挺好的一本书,林毅夫对中国发展的理论解释
  •   我是一个很偶然的机缘看到了林毅夫老师在北大的讲课视频,太震撼了,林老师的理论对我最大贡献在于倒不是经济方面的,他的理论解决了我好久解不开的文化大革命疑团,这真是看柳得花。
  •   中国的奇迹,还是世界的奇迹,这是个问题
  •   老师推荐书籍,林毅夫的好书!
  •   看过之后一定不后悔,真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
  •   基本上后来的著作都有凑字数、乱拼凑理论之嫌。但这本真的是心血之作,言之有物。
  •   书很好,印刷的也不错 就是快递慢了点
  •   微观老师极力推荐我们看的,就和室友一起买了~还没看,但是书的质量很不错!很满意~
  •   这部书内容详实,推荐
  •   尚未仔细研读,但林老师的作品总是引人思考、给人启发的
  •   挺好的,很有思想,好好学习
  •   书籍很创新很深刻 并且学术性和指导性强
  •   zhendehenbucuo.................
  •   好书,好快,快递给力
  •   很好!!!!!!!!!!!!!!
  •   突然想知道经济上的一些问题。
  •   深入浅出中将很多国家经济走向和状态分析的很不错仔细读来,受益匪浅很好很不错值得一读,郑重推荐喜欢
  •   还是一本不错的书
  •   可以看看,感觉还可以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