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作者:谢富纪 页数:222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中国都市圈创新体系》以技术创新理论、创新体系理论、系统科学理论、区域经济理论等为理论基础,针对上述问题,主要从以下方面展开了系列研究:(1)提出了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概念,分析了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内涵、功能,构建了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基本理论框架。(2)对国际主要大都市圈进行了比较研究,归纳提出了四类典型的都市圈创新体系模式,即:以纽约、伦敦为代表的综合知识创新型创新体系;以硅谷为代表的风险创业型创新体系;以东京为代表的学习赶超型创新体系;以新竹为代表的园区载体型创新体系。探讨了这四种模式对我国都市圈创新体系建设的启示与借鉴作用,对我国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发展模式选择进行了思考。(3)基于都市圈发展理论和区域创新体系理论,对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创新组织与创新体系本身的演化进行了分析,包括都市圈创新体系的环境层面、核心层面以及特征层面的结构和特点,指出了各个层面之间的系统关系,并以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为例进行了分析。(4)基于我国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创新环境要素、核心要素和特征要素,构建了都市圈创新体系的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根据有关统计数据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武汉和成渝大都市圈创新体系进行了评价与比较,分析了存在的主要问题。(5)基于增长极理论、竞合理论和博弈论,探讨了大都市圈创新体系的要素整合机制与配置方式,强调通过对都市圈创新体系要素的重组,相互联系与渗透,以发挥整体系统最大功能,实现整体最大效益。(6)以长三角都市圈为例,构建了长三角统一技术市场结构模型,从交易主体行为制约机制、技术中介组织机制、统一信息系统运行机制和统一市场监管机制等方面对长三角技术交易市场运行机制进行了初步设计。
书籍目录
第1章 导言第2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2.1 都市圈概念、特征的研究2.2 都市圈形成机制的研究2.3 区域创新体系的研究2.4 区域创新体系要素配置效率的评价2.5 区域创新体系的演化2.6 区域创新体系的博弈分析2.7 现有研究的不足第3章 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概念与特征3.1 都市圈创新体系的结构与特征3.2 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功能3.3 建设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意义第4章 国际典型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发展比较4.1 创业导向驱动与风险投资融合的创新体系——硅谷模式4.2 高科技产业集群与国际金融中心支撑的创新体系——纽约模式4.3 构建中小企业创新网络的创新体系——伦敦模式4.4 构筑二次创新与官产学研合作平台的创新体系——东京模式4.5 国外都市圈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第5章 我国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比较与评价5.1 都市圈创新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5.2 都市圈创新评价体系的设计5.3 分析工具和方法5.4 数据处理和结果分析5.5 综合评价和建议第6章 我国都市圈创新要素的配置与整合6.1 我国三大都市圈概况6.2 都市圈创新要素的概念与构成6.3 我国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配置分析6.4 我国三大都市圈创新要素配置状况总结6.5 大都市圈创新要素整合模型6.6 大都市圈创新要素整合的可行性第7章 都市圈创新体系统一技术市场7.1 技术市场的概念与特征7.2 长三角都市圈各城市技术交易市场的发展现状7.3 长三角都市圈统一技术市场模型7.4 长三角都市圈统一技术市场运行机制7.5 长三角都市圈统一技术市场建设的实施步骤与政策建议第8章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演化8.1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演化评价体系8.2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的投入结构与产出结构探悉8.3 基于资源配置效率评价的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演化规律第9章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的运行机制9.1 系统动力学基本理论9.2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特征9.3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因果反馈回路9.4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涉及的变量9.5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模型9.6 长三角都市圈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仿真实证研究第10章 知识要素对都市圈创新体系竞争力提升的作用10.1 竞争力理论10.2 都市圈创新体系竞争力理论分析10.3 知识要素及其对都市圈创新体系竞争力的作用10.4 都市圈创新体系的知识要素评价指标体系10.5 实证分析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都市圈创新体系的外在形式是城市在空间位置之间的组合,实质上是在创新活动中不局限于行政区划的、密切联系的经济体或者经济组织构成的网络系统。它的形成不一定要打破现有的行政区划,而是依靠市场、区位、交通通讯、产业等因素成功跨越行政疆域。因此,都市圈创新体系的研究需要多个理论的交叉,具有丰富的理论研究空间。 本书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 (1)目前,我国已经进入更多地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到2005年底发布《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再到2006年全国科技大会和党的十七大,党和国家已逐步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这充分说明创新已成为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主旋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进行部署。然而,在部署一个国家创新活动的具体操作中涉及两个问题:一是选择在怎样的支撑体系中进行创新;二是支撑体系中的要素应该如何配置。实践证明,即使像丹麦、瑞士等欧洲小国,也是通过一个完整、运行流畅的区域创新体系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于是对于承载创新活动的经济、行政、地理体系的研究必须随实践活动而深入。 (2)在近50年的世界经济发展过程中,整个创新环境的形成是要素和产品自由流动的结果,是自由市场的成果,但又有规律可循。创新活动与两种经济发展趋势相结合:一是城市化发展趋势;二是空间组织强大的创新要素集聚和扩散趋势。大都市圈则是这二者的有机结合,是创新要素和活动的高度集聚和扩散极。从国际成功经验看,大都市圈一方面依靠其便利发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通讯条件,依托深厚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基础,充分发挥周边大中小城市的作用,使创新活动合理分工;另一方面,大都市圈是一个敞开的经济环境,它凭借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强大影响,以及自身的协调发展,建立起广泛的国内国际联系,使国内外的人才、技术、资本等聚散于此。这个集聚与扩散的过程创造着新思想、新知识,改变和引导着世界经济的发展。于是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大都市圈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3)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空间组织形式作为创新活动发展的支撑体系成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核心问题。 ……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