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作者:周朝民 主编 页数:374
Tag标签:无
前言
伴随着争论与共识,中国管理步入了21世纪,更走入了全球化的视野当中,这是一个全新的时代,新知识的爆炸、新观念的碰撞、新思想的诞生不断催生着中国管理的变迁,我们的企业开始迈向全球,我们的管理学界开始向世界进言,我们的市场开始让国外的管理人士瞩目,可以说,中国管理正走向成熟,我们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机遇往往伴随着挑战,对于中国管理而言,挑战存在于各个方面。千百年来,我们的祖先给予了我们丰厚的文化瑰宝,其中很多都是管理思想的精髓,我们该如何深入挖掘?经济全球化进程带来的是越来越前沿的管理理念与实践方法,不断冲击着中国的触觉,我们该如何去面对?中国正逐渐成为世界的焦点,国外管理人士纷纷开始研究中国本土市场,而作为中国管理学界的成员,我们又如何在本土化的实践中找到更加适合中国管理发展的路?种种的挑战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命题:如何在我们的管理教学中结合机遇与挑战,向我们的学生——未来的管理人才——展现出知识与实践结合的力量。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国内现代企业管理起步较晚,国内经济社会环境的变革中现实管理问题迭起,高校教学实践不足,相当多的经济管理类教材是根据国外教材改编而成的,无法完全适用于中国的特殊国情与新时期下的要求,不能充分解决中国企业的实践问题,更未必满足实际的学生教学需要。因此真正拥有属于中国自己的、前沿的、既自成理论体系又具有实用性的教材,成为了我们经济管理界成员的心声。令人欣慰的是,力求体现中国前沿管理特色的“工商管理系列教材”终于面世了,这套教材不仅为中国经济管理类理论领域增添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更为从事管理学教学的教师提供了本土化的教学范本。这套系列教材紧跟时代步伐,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汇集了国际各相关领域的最新观点、内容、原理和方法,吸收了国内外教材的众多优点,考虑了中国国内的实际管理教学情况,更力求于体现中国管理的独特思维,既适合于全国各高等学校经济管理类专业的本科生使用,同时也可以成为管理实践第一线工作的各类管理人员系统学习管理理论的参考书。本系列教材力图从不同的视角,在多种层面对经济管理领域内的各种问题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研究。
内容概要
本书针对网络经济学这一日新月异的学科,抓住时代潮流,在原书的基础上更新了网络经济的核心价值和研究框架,信息网络治理,信息产业的发展状况等部分的内容,同时加入了销售、制造、中介等行业网络化经济的发展介绍,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带来的管理变革等内容。
书籍目录
总序第1章 网络经济概论 1.1 网络经济形式、功能与特征 1.2 网络环境下的经济导向 1.3 网络经济的核心价值 1.4 网络经济的研究框架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第2章 网络经济的特征、定律和原理 2.1 网络经济的基本经济学特征 2.2 网络经济学与传统经济学悖论 2.3 网络经济的定律和原理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第3章 网络经济与产业结构变化规律 3.1 产业结构变化的因素与技术关联 3.2 信息网络技术产业的崛起与产业结构优化 3.3 基于网络经济的产业分析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第4章 网络经济商业模式 4.1 网络经济与经济结构 4.2 网络经济商业模式 4.3 销售业的网络经济:强调卖方主导 4.4 制造流通业的电子商务:买方主导 4.5 中介业的电子商务:强调价值网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第5章 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 5.1 网络经济与宏观调控 5.2 信息网络治理 5.3 信息网络的安全监管与行为立法 5.4 网络经济与法规管理 5.5 网络经济与政府管理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第6章 网络经济与产业e化 6.1 信息网络产业的发展状况 6.2 网络经济与农业e化 6.3 网络经济与制造业e化 6.4 网络经济与商业和服务业e化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第7章 网络经济与企业e化 7.1 网络时代的企业 7.2 网络企业的实现 7.3 企业网络建设 7.4 网络企业管理工具——ERP 7.5 柔性制造与柔性管理 7.6 实时企业和虚拟企业 7.7 网络企业的经济生态系统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第8章 网络经济与管理变革 8.1 网络经济与企业管理 8.2 网络环境下的企业组织架构 8.3 网络化的企业组织和工作方式 8.4 知识网络组织 8.5 以知识网络为核心的企业管理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第9章 网络经济的创新发展规律 9.1 网络经济与技术创新 9.2 网络经济与组织创新 9.3 网络经济与制度创新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第10章 网络经济复杂性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 10.1 复杂性研究的经济学意义 10.2 网络经济复杂性基本原理 10.3 网络经济复杂性分析的基本方法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第11章 网络经济风险性及其衡量模型 11.1 网络经济风险的具体体现与规避途径 11.2 网络经济风险与经济总量关系 11.3 R-GDP模型的建立与风险衡量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第12章 网络经济与资本市场的互动以及企业价值评估 12.1 网络经济与资本市场互动 12.2 网络企业的分类及其价值评估原则和特点 12.3 上市网络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本章小结 复习与思考 案例分析后记
章节摘录
第1章 网络经济概论1.1 网络经济形式、功能与特征1.1.1 网络经济的定义和表现形式1.网络经济的定义网络已改变了人们的一部分生活习性,各种计算机语言被大众普遍认可。麦克尼里说:“网络就是生意所在,就是未来所在,就是一切的关键。”既然网络是一种经营,那么就与经济有直接的关系,而这种联系又能创造经济效益,这就体现了网络在这个时代的价值。因此,我们用网络经济来概括在互联网络上进行的经济事务。就网络经济这一概念来说,目前尚无统一规范的定义。有的专家认为网络经济就是生产者和消费者通过网络联系而引致的经济活动,其主要特征是以信息产业和服务业为主导;还有的专家认为,网络经济是指计算机互联网络在经济领域的普遍应用,使得经济信息成本得以下降,从而导致信息替代资本主义在经济中的主导地位,并最终成为核心经济资源的全球化经济形态;另外一些专家认为,网络经济是基于网络技术而发展出来的、以多媒体信息为主要特征而形成的一种新经济潮流和形态,包括对现有经济规律、产业结构、社会生活的种种变革,是信息化社会最集中、最概括的体现。一般而言,我们可以把网络经济定义为通过网络(既包括具体的、有形的物理网络,又包括抽象的、虚拟的网络)而进行的一切经济活动的总和。对于网络经济,我们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认识。从经济形态来看,人类文明经历了游牧经济一农业经济一工业经济一网络经济的发展过程。网络经济依赖的是以数字化信息网络为依托的全新的生产力。在网络经济时代,信息成为最重要的生产要素,这有别于游牧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因此,我们可将网络经济看作是目前人类发展程度最高的经济形态。从产业发展的中观层面来看,网络经济就是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产业。它既包括网络通讯基础设施、网络设备和产品等硬件设施,也包括各种网络服务的建设、生产和提供等经济活动,还包括与电子商务有关的网络贸易、网络银行、网络企业以及其他商务性活动。这也就是目前信息产业界人士所宣扬的互联网经济。从企业、居民的微观层面看,网络经济可以被看成是一个新型的市场或超大型的虚拟市场,它为数量众多而又分散的微观经济主体提供了一个便捷、低成本的交易场所。在该交易场所,消费者的巨大的可选择性使厂商必须生产出更具个性化和差异化的产品,厂商将告别单向设计、规模生产、重在推销的经营模式而转向与消费者交互式设计、小规模多样化生产、全球营销的柔性经营模式。2.网络经济表现形式 简单地说,网络经济就是网络驱动的经济,包括:企业内部员工之间的交流活动,供应链上商业伙伴之间的交易,以及其他如改变老师教育学生、医生诊治病人和政府服务公民方式的网上事务和活动。所有社会活动都将网络化。它们不一定取代我们今天所熟悉的面对面的社会活动,但是会加强这些活动。网络经济本身又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包括以下几种:(1)信息经济。这是网络经济之源。信息技术使经济建立在知识基础之上成为可能。当顾客观念、信息和技术成为产品的组成部分时,产品和服务的知识内容就显著增长了。智能产品的新时代正开始改变社会的每一个方面,例如智能服装、智能卡、智能住房、智能公路、智能轿车等等。资本虽然还是关键资源,但却属于正在飞逝中的一个。资本越来越蜕变为知识的一种功能,因为信息充满了万物之灵的智能。(2)数字经济。这是信息在网络经济中传输的表现形式。在旧经济中,信息是模拟信号或物理的(或像尼葛洛庞帝喜欢说的“原子”)。人们传统的通信方式是:移动物理的身体去会议室,通过模拟信号的电话线交谈,发送原始制作的信件给其他人,在家接受模拟信号的电视信号,显示由当地图片商店开发的图片等等。在网络经济中,信息处于数字形式比特之中。当信息通过数字网络变得数字化和通讯化时,一个充满新的可能性的世界就展现出来:大量信息可以以光速压缩传送,信息的质量可以远好于模拟信号传送,许多不同形式的信息可以被合成、创造,如多媒体文件。新的数字化应用被创造出来后,可以影响商务和人类生活的大多数方面:今日的数字化电子邮件系统取代了邮局和物理的邮件;人们在家、在旅馆客房工作和在办公室工作一样有效;人类穿越时间和空间进行通信的能力将产生显著的影响。(3)虚拟经济。这是利用网络而存在的非地理形式经济。当信息从模拟信号转向数字信号时,物理的事物能够变成虚拟的——这将改变经济时代的新陈代谢、机构的类型及经济行为自身的本质,包括:“虚拟外聘”(virtual alien),人们在一国经济中工作和合伙而地理上却位于不同的国家;“虚拟商苑”(virtual business park),网上的“家庭”商务资源帮助客户迅速创办虚拟公司;“虚拟办公”,任何地方对于流动的办公室来说都是工作的地方;“虚拟股票”,股票不需要移到某个具体的场所就可以交易;“虚拟仓库”,在网上仓库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按顾客行程表送货;“虚拟村”,一群人不依赖于地理位置,只凭共同的目标和感兴趣的主题,共享一个网上村落;等等。(4)网络经济。这是因网络成为信息经济、数字经济和虚拟经济的载体而构成的新经济体制结构。由于计算机网络是数字的而不是模拟的,由于网络从过去的主机模式转向基于互联网模式的点对点的联网,因而网络将产生出创造财富的新典范。当这样的网络带增长到足以承担完全的多媒体(包括数据、文本、音频、图像和视频媒体)时,这种新体制结构的机会将梦幻般地增长。属于互联网模式的网络将推倒横亘在供应商、顾客、姻亲集团和竞争者之间的高墙,继而崛起的是互联网络商务、互联网络政府、互联网络学习和互联网络就医等等。离开信息的力量,网络经济将是不可想象的。所有在以知识价值对物质资本进行替代的地方,至少都不再把时间和金钱投在扩大中间环节上,而是力图在自己和服务目标间走一条最短的直线。1.1.2网络经济产生的背景1.网络经济产生的技术背景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归根到底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的。在决定生产力发展的诸因素中,科学技术是最具影响力的决定性因素。马克思早在100多年前就已明确指出:随着大工业的发展,现实财富的创造较少地取决于劳动时间和已经耗费的劳动量,而较多地取决于在劳动时间内所运用的动因的力量,或者说取决于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在马克思看来,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性的力量。依据邓小平理论,《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深刻地阐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大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是国家强盛的决定性因素。科学是人类在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创造的能正确反映客观世界的本质和物质内部结构及其运动规律的系统知识。技术是在科学的指导下,人们在生产实践和科学实验中获得的从设计、装备、工程、规范到管理等各方面的系统知识。技术是直接应用于现实的生产力。科学的发展推动技术的进步,技术革命又推动科学的发展,二者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共同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
后记
网络经济来得太快、太猛,给人类带来茫然和惊奇的同时,也给学术界、教育界以及企业界带来更多需要廓清的理论思绪……在经济形态变迁的过程中,人们太需要清晰、透彻地了解网络经济,太需要洞悉网络经济学的真相。于是乎,自20世纪90年代初,发达国家的政府和大学、专业咨询公司、IT媒体和企业界开始研究互联网经济,并逐步形成互联网技术、经济和政策分析的理论模型与框架,并提出了互联网经济研究的相关领域。但是,稍有遗憾的是作为网络经济学的学科体系之建设性研究还是欠缺,阐述较多的是网络经济的应用领域,对于何谓网络经济学,其性质、特点、研究对象是什么以及网络经济的基本经济学特征、原理以及自身的运动规律等学理性问题,阐述较少。因此,本人结合教学与研究的同时,在2003年8月完成出版的《网络经济学》一书的基础上,再续前书,完成《网络经济与管理》的编写,以期在网络经济学的教学和研究方面有所进展。本书分为:网络经济与网络经济学,网络经济的特征、定律和原则,网络经济与产业结构变化规律,网络经济与宏观经济,网络经济与经济治理,政务e化与网络经济的发展,产业e化与网络经济的发展,企业e化与网络经济的发展,网络经济的创新发展规律,网络经济复杂性基本原理与分析方法,网络经济风险性及其衡量模型,网络经济与资本市场的互动以及企业价值评估等12章。之所以立此框架体系,主要是立足于网络经济的新型形态,着眼于如何最有效地利用信息网络资源促进经济增长的规律以及信息网络技术发展与经济发展的相互推动、最佳结合的规律及其实现方法。虽然,这一架构作为学科架构并不完善,但作为自创的框架体系也是一种所得,并希望得到批评、指正,以期进一步完善。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我的学生孙松涛、苏斌、李犁、时宇、陈泉泉、耿彦博等协助我做了大量的工作,其中有关网络经济的风险性、复杂性和创新性等内容也是李犁、耿彦博和陈泉泉的研究心得,在此向他们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辑推荐
《网络经济与管理》由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