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格致出版社  作者:马克·格兰诺维特  页数:233  译者:张文宏  
Tag标签:无  

前言

很荣幸为《找工作》中译本的读者撰写序言,因为这个主题与世界上最急剧增长的经济的参与者——中国——特别相关。虽然本研究的原始资料是在30年前的美国收集的,但是我相信,本研究与中国的情况具有高度的关联性。正如我在1994年《找工作》第二版的“后记”中表明的,美国和其他国家开展的后续研究揭示了:尽管经历了技术创新的重大波动,但是关系网络在人职配置中的重要性并未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

内容概要

本书是经济社会学和劳动力市场方面的经典研究,通过调查282个美国人找工作的过程,发现这些人的个人关系在他们找工作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也说明了社会活动是如何影响劳动力市场的。通过探究工作关系人和社会结构之间的联系,格兰诺维特揭示了(人际)网络在沟通有关劳动力流动的经济学研究和有关找工作的个人动机的研究时的关键性作用。

作者简介

马克·格兰诺维特,美国斯坦福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JoanButler Ford教授,曾任该校社会学系主任,他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全球最知名的社会学家之一,主要研究领域为社会网络和经济社会学。

书籍目录

中译版序言第一版序言第二版序言致谢导论第一篇  迈向因果模型  第一章  “工作搜寻”与经济学理论  第二章  关系人及其信息  第三章  信息流动的动力  第四章  空缺结构的动力  第五章  关系:建立与维持  第六章  生涯结构  第七章  某些理论性结论第二篇  流动与社会  第八章  流动与组织  第九章  比较的视野  第十章  应用后记:重新思考和一项新的议程附录A  研究设计与操作附录B  编码规则与问题附录C  致被访者的信和访问程序附录D  经济行动与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参考文献中英文术语对照表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工作搜寻”与经济学理论目前研究的主题与经济学的劳动力市场理论存在某些重叠。在古典的观念中,劳动力是商品,像小麦或鞋子一样,因此从属于市场分析:雇主是劳动力的买方,雇员是劳动力的卖方。工资(或按照更精致的公式来表达,一名工人通过从事一份既定工作所自然产生的全部收益)以价格来类推。供给和需求按照通常的方式运作以建立均衡。劳动力价格在短期内波动直到达成一个市场接受的单一价格。对于同类的工作而言,工资差别和失业是不可能的;支付高于劳动力均衡价格的报酬的公司将吸引那些工人离开支付较低工资的公司。供给超过需求将降低劳动力价格。失去雇员的公司同样将被迫提高工资。短期失业的工人会为工作而投标,因此将工资降低到某个点,他们与目前正在工作的工人一起在一个新的更低的均衡工资水平上被雇佣。这个雅致的包裹将工资、失业和劳动力流动联系起来。然而,像完美的商品市场一样,完美的劳动力市场也仅仅存在于教科书中。显而易见,失业是存在的。关于工资差别,近期的一部劳动力经济学教科书概述了许多经验研究,甚至“在缺乏集体讨价还价的情况下,雇主将继续不确定地向同一地区、严格可比的工作条件下相同等级的工人支付不同的工资……不存在完全一致的市场工资”(Bloom and Northrup,1969:232)。雷诺兹在纽黑文(New Haven)的一项详细的经验研究中得出了如下结论:劳动力流动和工资决定因素或多或少是独立的;劳动力流动并不对工资产生影响,“劳动力的自愿流动……似乎更多地取决于工作获得上的差异而非工资水平上的差异”(Reynolds,1951:230)。布朗,在其有关大学教授的研究中,将学科分为过度供给和过度需求教师的两个类别。他自然假定,属于过度需求学科的工作变动者将比属于过度供给学科的教师得到更多的工作机会。虽然在这个方向上有某种倾向,但他报告说这不是“决定性的”,“通过将学科分为过度供给和过度需求来反复地解释市场行为中的差异,并没有产生所期望的任何结论性证据,如关系”(Brown,1965b:117,118n;关于过度供给和需求指标的根据,参看第87-91、354、361页)。一些因素对完美的劳动力市场产生了不利影响。惯性、社会和制度压力对经济学理论所预期的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施加了限制(参见Kerr,1954;Parnes,1954)。工会的协议和社区的限制阻碍了雇主调整工资以满足供给和需求(参见Reynolds,1951:第7-9章)。与当前讨论最相关的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商品市场的新古典理论一般将市场参与者掌握完全的信息视为一个完美市场的必要条件。在斯蒂格勒被广泛引用的价格理论的论述中,这被描述为一种充分条件(stigler,1952:56)。但是,在试图构建商品市场中行动者行为的博弈论模型时,正如舒必克(Shubik,1959)所指出的,精确地说出“完全的信息”的含义,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lfred Marshall),新古典综合理论的创立者,避免对此问题做出正面回答,他说,“对于我们的论点来说,任何交易者(买方或卖方)完全了解市场环境是不必要的”(Marshall,1930:334)。他认为,只要每一个参与者严格地按照他的供求计划行事,将最终达成均衡价格。在这个论点中,他似乎假定:买卖双方至少意识到参与交易的所有人的身份及他们当前的出价(或价格)——而了解他们的全部供求计划是不必要的。斯蒂格勒评论道,“纽约市家政服务市场是不完美的,因为一些女仆的工资低于某些潜在雇主愿意支付的工资水平,而一些女仆的工资高于失业女仆愿意接受的工资水平”(Stigler,1952:56)。人们会质疑,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什么原因引起的,因为报酬过低的女仆并不清楚许多潜在雇主的身份,支付过高工资的雇主也不知道在较低工资水平上谁是可以雇佣的。显而易见,知道这些人的身份是决定在何种条件下他们将提供(或购买)服务的先决条件。关于不同劳动力市场中工人实际上掌握了多少信息,并没有达成一致,然而,似乎清晰地存在相当的无知。雷诺兹坚持认为,工人所了解的“其他公司工资和非工资的就业条款的知识多于自己的公司……但是工人声称对其他公司的了解多数是不精确的”(Reynolds,1951:213)。对雇主一般状况的了解甚至更少;然而,所有人都承认,几乎没有雇主了解所有或多数潜在求职者的情况,而这些人将要填补已经开放的职位空缺。仅仅在过去10年中,经济学家开始提议研究信息在市场中如何被获取和传播的问题。所提出的多数模型涉及“搜寻行为”,买卖双方积极地试图确定彼此的身份和出价。理性行动者运用边际效益原理以使功效最大化渗透进这些模型中。斯蒂格勒最先提出了这类分析,声称“假如搜寻成本等于期望的边际收益,那么将会达到搜寻的最佳状态”(Stigler,1961:216)。按他的观点,消费者的搜寻成本被近似地按照他们接近的卖方的数量来测量,“主要成本是时间”(Stigler,1961:216)。他并没有考虑买卖双方如何确定彼此的身份,这是劳动力市场中特别重要的一个问题,也对一般的商品市场具有某种应用价值。确实,人们希望明确区分搜寻的两个阶段:(1)发现买方(或卖方);(2)确定他们的出价。对雷斯(Rees,1966)的一些评论加以改编,我们可以将搜寻的第一阶段称为广度搜寻,将第二阶段称作深度搜寻。这种二元分类不太适用于高度标准化的商品市场,在这里一份出价的本质像制定出价的人的身份一样直截了当。但是,例如,在劳动力市场中,雇佣或提供服务的一份出价的本质存在许多微妙之处,收集有关每一个出价的信息将比发现谁做出了出价更耗费时间。实际上,一位工作搜寻者必须在两个方面做出权衡:他所发现的正在出价的人越多,查明每一个出价的可能性越小。当然,某些深度的搜寻活动将优先于雇佣,特别是在高层次的工作中。在商品市场中,某人以每蒲式耳K美元的价格提供小麦,一般能够确保你可以从他那里购买。在最坏的情况下,他卖给你的少于你所需要的(小麦完全是可见的,像古典商品那样)。但是,指定一位提供可接受工资的雇主,或是找到一位在愿意支付的某种价格水平上提供劳动力的雇员,并不意味着交易的完成。

后记

人们会根据这个研究发现进一步推测:当中国经济趋向于去中心化、劳动力配置变得更加在这篇后记中,我希望根据20年来的研究来评价本书的发现是如何继续被坚持的,并总结这项研究,提出什么样的经验和理论议程将最大程度地丰富我们对于“人与工作是如何联系起来的”这个问题的理解。虽然自1974年以来该领域的研究成果卷帙浩繁,但是多数研究的焦点是狭隘的;和过去一样,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研究是独立进行的,就像行驶在黑夜中的两艘轮船一样。

媒体关注与评论

谁会想到本书的书名如此平凡,却提出了关于社会结构甚至社会政策的极其尖锐的问题。本研究对从一个精心设计的职业、技术、管理雇员样本收集来的数据进行了巧妙而简洁的分析,作者提出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经济理论的关键性议题,同时从社会网络视角,切入了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议题。  ——Edward 0,Laumann,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这真是一项迷人的研究!格兰诺维特的主要兴趣,在于利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弄清劳动力市场中的各种联系的本质,通过这些联系(朋友和亲戚),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得到了传递。  ——Herbert Parnes,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编辑推荐

谁会想到《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的书名如此平凡,却提出了关于社会结构甚至社会政策的极其尖锐的问题。本研究对从一个精心设计的职业、技术、管理雇员样本收集来的数据进行了巧妙而简洁的分析,作者提出了有关劳动力市场的经济理论的关键性议题,同时从社会网络视角,切入了社会结构理论的重要议题。  ——Edward 0,Laumann,American Journal ofSociology这真是一项迷人的研究!格兰诺维特的主要兴趣,在于利用社会学理论和方法,弄清劳动力市场中的各种联系的本质,通过这些联系(朋友和亲戚),劳动力市场的信息得到了传递。  ——Herbert Parnes,Industrial and Labor Relations Review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找工作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3条)

 
 

  •   怎么说呢?格兰诺维特的思想现在看起来有点怪!不是说他写错了,而是说当今中国社会还实用不?

    他想表达最基本的思想简单点说就是人际关系网络。但在马格里商人的一文可以明显指出格兰诺维特的思想不足,当交易范围扩大时,这种人院关系网络而引起的成本可能大的吓人。也就是人们只与自己认识的人交易,是不可能满足中国这么庞大的市场的。找工作都靠人际关系有好处,但一点问题没有吗?

    而且,作者有时有点反正统经济学思想(在嵌入式文章中批了不少威廉姆森),但格至少可以文章可以引发很多思考,如何降低这种成本?如何通过法制规则?这两者能否能相互弥补?所以我还是觉得学经济学的看看这个更近于社会学文章。
  •   无疑,人际关系在寻找工作和职业生涯中的关键性作用,这个格兰诺维特的学术研究和发现,是中国人最为熟知的社会常识。并且,中国社会在这个问题蕴涵的丰富性,更是其他社会难以比拟的。因此,在中国社会学研究日益国际化同时也日益本土化的今天,我们期待中国学者对此专题做出更丰厚的研究成果,完全不是什么苛求。
  •   格兰诺维特的成名之作
  •   书不厚,但影响了经济社会学的发展。值得仔细地体味。
  •   非常好的一本书,很值得一看,看似书名很平凡但里面的专业性很强,对我的论文有很大的帮助
  •   之前劳动经济学的教授一直推荐这本书 买了之后 发现真的不错
  •   若关系理论的扛鼎之作
  •   国内这方面的好书不多,这个算是经典著作,但是对于没有基础的我来说,显得有点难度.
  •   帮家里人买的,反馈不错
  •   读一读,也许对找工作会有帮助吧
  •   书的质量不错,速度也快的。讲了很多工作的大道理,跟自己想的有点偏差吧
  •   格拉挪威特的经典著作,值得一看
  •   这本书之二一看
  •   书的包装一般,继续努力吧
  •   这本书其实有点水分,本来只是一篇经典论文。但思想是原创的,现在也接近教科书的内容了。
  •   无论是那些大海捞针般苦觅工作的毕业生、还是工作了几年、想另谋高就的职场中人、甚或是在一个职位晃荡了十余年,却突然想换换口味的中高层人士,都应该读读这本书。杰出的社会学研究会丰富你的大脑,赋予你看待社会的全新视角,本书也不例外。
  •   这书太深奥了!也许翻译的晦涩。读这本书真的要花点功夫才行。
  •   买了之后一看就后悔了,书的一半是附录,哎
  •   这本书很好,易懂通俗
  •   书里的内容大部分是学生译得,看的人头晕目眩。建议有能力的读者看原版。
  •       1998年,全国高校招录新生的规模是一百零八万人;翌年是高校扩招元年,这个数字迅速地增长到一百五十三万人。此后几年,扩招愈演愈烈,到2009年,教育部制定的高校本专科招生计划安排多达六百二十九万人,足足是扩招第一年的四倍。随之而来的是大学毕业生就业难度的加大:自从2003年首批扩招学生毕业以来,大学生在就业市场不再是稀缺资源,找工作难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乃至到了今年夏天,竟然传出令人瞠目结舌的“被就业”奇闻。
      
        关于大学生就业难的解释有很多,有些归咎于高等教育水准的下降,有些认为新增岗位不足应该负责,有些呼吁大学生到农村和中西部落后地区去寻找机会,但这些解释采取的都是局外人的角度,很少有人关注找工作的过程是怎么样的,哪些因素关系到求职的成败,就业难将会给社会整体带来什么影响,更没有人提出如何才能避免被就业的建议。两本社会学著作有助于我们回答后面这四个问题。
      
        
      
        在当代社会学界,尤其是经济社会学界,马克·格兰诺维特(Mark Granovetter)是大名鼎鼎的人物。他发表于1973年的论文《弱关系的力量》和1985年的论文《经济行动和社会结构:嵌入性问题初探》对后来的劳动力市场研究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格致出版社去年底翻译出版的《找工作:关系人与职业生涯的研究》其实是《弱关系的力量》的扩充和进一步发挥。
      
        在《弱关系的力量》中,格兰诺维特关注的是求职过程的起点:如何获得工作信息。格兰诺维特发现,由家人、好友构成的强关系在工作信息流动过程中起到的作用很有限,反倒是那些长久没有来往的同学、前同事,或者只有数面之缘的人能够提供有用的求职线索。内中的原因不难理解:强关系的组成者的相似度高,他们之间信息的重复性也高,通过强关系传播的信息更可能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弱关系中的信息传播由于经过较长的社会距离,因此能够使信息流行起来。
      
        《找工作》继续分析了关系在求职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格兰诺维特把求职方法分为四类:通过正式渠道(比如报纸上的招聘广告或者职业介绍所)找到的,通过个人关系找到的,直接向就业单位申请找到的,其他方法。格兰诺维特的抽样调查结果是这样的:“个人关系是寻找工作的主要方法。大约56%的被访者使用了这种方法;18.8%使用了正式的方法(9.9%使用了广告,8.9%使用了其他正式方法),18.8%使用了直接申请,6.7%属于混合类型(包括‘不确定’)。”(第7页)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求职者往往不知道哪里有合适的岗位,即使实际上有很多组织的空缺岗位找不到人来填补。对于雇主而言,有两个因素促使他们采用个人关系来招聘员工:第一,可以节省招聘成本,无须支付广告费用或者中间人(职业介绍所或者猎头)服务费;第二,可以更详细地了解应聘者的情况;当招聘的岗位很重要时,比如说是财务工作人员或者销售主管,雇主就更有可能使用这种方法。
      
        在《找工作》的第二章,格兰诺维特对关系进行分类,他发现,在通过关系找到工作的人当中,通过强关系(亲朋好友)的只有31.4%,通过职场上培养的关系高达68.6%(第31页)。这也再次证明了“弱关系的力量”。
      
        尽管格兰诺维特研究的是美国的情况,但也适用于中国。正如读者也许凭直觉就能猜到的,在这个人情大国,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的比例更高:按照香港科技大学教授边燕杰对天津的研究,那些在1993年以后上班的受访员中,有高达85%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工作的。实际上,国内其他学者的研究也表明,即使被许多媒体蔑称为盲流的民工,他们的流动也并不是那么盲目:许多民工往往是通过个人关系找到下一份工作之后才开始流动。
      
        总而言之,无论是在美国还是在中国,关系在求职过程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一个人的个人关系越发达,他就越可能找到工作,甚至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就如格兰诺维特的统计结果表明的那样:通过正式渠道找到工作的人,只有30%对工作表示非常满意,而通过个人关系找到的,这个数字则高达54.2%(第9页)。
      
        
      
        确定关系在求职过程中的作用之后,大学生就业难的情况就不难理解了:他们的非正式求职渠道是不完整的,大多数人只能依靠正式的求职渠道:参加招聘会、公务员考试和网上投递简历。各大城市的应届毕业生招聘会总是人满为患;200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的招录职位是一万三千五百六十六个,而报考人数多达一百零五万,考录比为77.4:1;许多大学生通过招聘网站发送数十份、乃至上百份简历而得不到面试的机会。
      
        这些问题的症结是,通过正式渠道找到工作的求职者比例在20%以下,相应地,劳动力市场上有80%的岗位供应处于不公开的状态。对于大学生来说,就算他们能够使用强关系,他们也只能得知80%的隐秘岗位信息中的31.4%,市场上依然有55%的岗位处于他们的了解之外。
      
        从这个方面来讲,大学生就业难的根本原因不在于扩招造成大学生过剩,因为尽管经过多年扩招,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已经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但总体人数基数过大,目前中国的高等教育普及率仅有6.5%,大学生远远没有到泛滥成灾的地步。
      
        根据格兰诺维特的研究成果,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推断出:同样是复旦大学的毕业生,上海生源的求职者比外地生源的求职者拥有更大的在上海找到工作的机会。原因很简单,本地生源可以利用父母和亲戚的社会关系,他们获知的岗位信息从理论上来讲要比外地生源多出125%。就全国范围内而言,城市生源的求职者比农村生源的求职者更容易找到工作,因为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目标地往往是城市,而不是在后者拥有社会网络的农村。
      
        更糟糕的情况是,农村生源的求职者在申请仅占全部岗位20%的公开岗位时,他们和城市生源的求职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往往也不是平等的。因为城市生源的学生更有可能在申请公开岗位的同时动用他们父母或亲戚拥有的社会关系,从而获得更大的被录用的机会。
      
        由此来看,大学生就业难将给中国社会造成深远的影响:就整体而言,农村生源的毕业生和城市生源的毕业生将会由于路径依赖造成的分歧而在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上越离越远;当前农村和城市的鸿沟也将会因为这种求职过程的马太效应而被放大和加深。
      
        最悲哀的是,由于大学生就业难是上述劳动力市场的结构性因素造成的必然后果,除非国家恢复包分配的就业制度,否则就算高等教育水平提高再多,经济发展再快,每年新增岗位再多,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也将一直存在下去;大量农村生源的毕业生如果拒绝从事高强度的低薪工作,将很难摆脱被就业的命运。
      
        
      
        就业难并非大学生才有的问题,也并非中国特有的问题,单纯依靠这种定量的经济社会学研究,我们无法理解更深层的原因。受过十六年教育的大学生,甚至受过十九年教育的研究生,为什么还会遭到无用的幽灵(the specter of uselessness)的纠缠?
      
        无用的幽灵并非现代社会所特有,早在清朝乾隆年间,天才横溢的薄命诗人黄仲则就曾发出“百无一用是书生”的感叹。但是我们要弄清楚的是,黄仲则在这里使用了诗歌的夸张手法,清朝读书人即使确实“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也可以通过科举进入仕途或者充当幕僚师爷找到工作。大量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惨遭无用的幽灵的折磨,才是现代社会特有的现象。
      
        在《新资本主义的文化》(The Culture of New Capitalism)中,理查德·桑内特(Richard Sennett)探讨了无用的幽灵和现代教育机构所提倡的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桑内特认为,大量的岗位,尤其是制造业的岗位,从北方国家转移到南方国家,使得北方国家许多原来在传统产业供职的工人失去了工作。自动化生产造成的影响更加严重,机器生产能够在大量提高产能的情况下大批压缩人力岗位,最明显的例子是美国的钢铁业。从1982年到2002年,美国的钢铁产量从七千五百万吨上升到一亿零两百万吨,可是钢铁工人的数量却从二十八万九千人下降到七万四千人(第92页)。这两个因素共同使许多北方国家的人面临无用的困境。
      
        全球的岗位迁移和真正的自动化生产都是特殊的例子,它们影响到的更多的是西方发达国家。具有全球普遍性的是现代社会对技能的界定。在古代,技能的有效期几乎是终生的,但它现在变得越来越短。据估计,电脑修理工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必须三次重新学习他们的技能;医生需要的次数是相同的。法律、科研和其他行业也遇到这种情况(第95页)。
      
        除了技能本身寿命变短之外,现代企业选聘员工的标准也对此产生了影响。像微软、宝洁等现代企业,它们最看重的往往不是应聘者已经取得的成就(比如说大学课程成绩),而是“潜力”。甚至连普华永道、毕马威这样从事专业性极高的业务的企业,它们在招聘的时候也根本不看求职者是否懂得基本的会计原理。所谓的“潜力”,就是能够及时学习新的知识、解决不同问题、和各式人等相处的能力。桑内特指出,这些前沿组织在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并不大,但它们的“道德的和示范性的力量被当成其他经济部门应该效仿的先进标准”(第10页)。
      
        教育部门对这种情况的反应是越来越不重视培养实践技能,而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为学生提供日后灵活应变需要用到的知识基础。在桑内特看来,这种把实践技能排除在才华的定义之外的做法是极其肤浅的,它使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现代人丧失了匠人精神。
      
        匠人精神,在桑内特的定义中,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而把事情做好的欲望(第194页)。一个有匠人精神的木匠会专注于把正在制作的家具做得尽善尽美,即使这么做影响到他的收入。一个有匠人精神的学生会精益求精地把他或她的专业知识学好,而不是浅尝辄止。素质教育理念下培养出来的大学生往往缺乏实践的技能:中文系的学生不会写公文,新闻系的学生无法独立完成采访,社会学系的学生不懂如何编制问卷,建筑系的学生看不懂复杂的设计图纸,会计系的学生做不了财务报表,诸如此类的情况屡见不鲜。
      
        这种高等教育培养出来的是毫无特点、毫无专长的千人一面的毕业生;即使他们真的获得了所谓的素质,拥有了所谓的能力,一旦毕业之后,他们也必将遇到无用的幽灵。因为正如桑内特指出的,普华永道、德勤、思科、高盛等前沿组织在经济生活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它们所提供的职位即使全部是公开的职位,数量也极其有限。所有专业的人都去申请那些不限专业的岗位,结果自然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掉下河的永远是多数。而现代社会大多数组织需要的依然是有一技之长的求职者。不懂制作财务报表的大学生也许有机会进入毕马威,但绝对没有机会进入一个需要专职会计的小型企业。
      
        
      
        现在可以来谈谈大学生如何避免被就业了。自从世袭制度在人类社会消失以来,人们一直拥有一个错误的观念,那就是认为先天的聪明才智比后天获取的资源更重要,生理的优秀比社会的优势更值得推崇和令人尊重。在大学里,领奖学金的永远是成绩最好、拥有最多科研成果的学生,而不是参加最多社会活动、拥有最多社会关系的学生。但正如格兰诺维特的《找工作》向我们展示的,如果你不打算毕业后继续深造,而是想要走出象牙塔,那么你的成绩越好、社会活动越少,毕业后得到合适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我想说的并不是当今的大学生都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参加社团和做兼职上,而是社会关系也是一种才能,而且在找工作的时候,它发挥的作用并不比知识的才能小。
      
        当然,正如桑内特的《新资本主义的文化》所指出的,如果你缺乏真正的一技之长,那么即使知道了哪里在招聘,你也未必能够被录用;就算被录用,你也未必能长久保住这份工作。要甩开无用的幽灵,摆脱被就业的悲惨命运,最重要的还是拥有匠人精神,专注地、持续地掌握一门技艺(可以不必和所学的专业有关)。在提倡所谓素质教育的高等学校每年培养大批——说难听点——无用废物的今天,一技傍身(无论是精通某门计算机语言还是图书编目技巧)能让你永远不会为找工作发愁。
      
  •   失败的不是素质教育 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失败
  •   同意前半部分,就是说找工作还是关系更重要,但不能同意后面一部分。
    我倒是认为大学可以专注于所谓的素质教育,大学本科教育本来就是培养一个人各方面才能的教育么。而且作为一名学生如果抱着想获得所谓”经验“的目的来学校上学也是非常功利的。现在的问题是像文中所说的明星企业愿意花时间金钱培养一位能够胜任本职工作的员工,但是普通的企业确不愿意在这一方面投资。
    尤其是现在的经济危机,很多裁员,想招人的公司更愿意招有经验能干活的Senior员工,没经验招进来还得培养半天的Junior工程师就得先歇着了。可是谁一开始又能有经验呢?难道要把所有的大学都办成技校那样的么?
  •   文章写出来就是欣赏,没人欣赏只不过是张白纸~!
  •   “……你的成绩越好、社会活动越少,毕业后得到合适工作的概率就越低……”
    -----------------------------------------
    说点站着不腰疼的话,脱离实际、装得高风亮节、貌似理想主义的样子,不过就是如此吧。
    如果你在最近几年内毕业,跑过校园招聘,挤过万千人海,经历过hr们从“学校-学历-专业-成绩单-参与项目”的扫描流程,然后在几个offer里选一个薪水不那么菲薄的,也就不会想得这么天真的了吧。
    如果我们是hr,面对如潮应届学生,不首先看他们成绩、学位、学校出身,反而想打听什么阅历经验,你觉得在我国是否可行有效?
    如果我们是应届生,出身野鸡大学,成绩单上一片60分,光靠一根三寸不烂的口条,告诉hr们你有多少社会活动,多么活跃厉害。你可以去招聘会上试试,看有谁采你不?
    另外,从我国大学毕业的22或25岁年轻人,再怎么生龙活虎,恐怕也没有多少可用人脉吧?宁勿说,老爸老妈的社会关系才是关键中的关键,成绩好不如老爸好,这就是国情吧。
  •   更 有一些大学考试,简直是忽悠学生智商!就背答案行了!
  •   顶风捞
    票子
  •   同意terry
  •   写的蛮好 mark
  •   呵呵 看到社会学的东西 总是忍不住看两眼
    分析的还是挺有意思的
    1)找工作的时候,弱关系比强关系更有效,这里指的是强关系的各方,大家的圈子差不多,资源、信息具有同质性,所以,往往通过弱关系,能获得一些平常了解不到的信息;
    2)就业的时候,如大学生就业的时候,一些证书以及学习成绩什么的还是很有效的,毕竟,从那么多信息当中进行筛选,必须有一些统一的标准,直观的标准,能够量化的标准,对于大学生来说,就算学校考试没意思,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也得好好准备;
    3)社会网络资源对于就业很重要,考好成绩或者多拿证书的同时,多参加一些社会活动,在就业的时候还是挺重要的;同时,城乡差异是确实存在的,别的不说,就算事业单位的岗位,如果没有一定的社会关系,普通学生是较难进入的。
    4)文中的匠人精神,让我想起了一个词:浮躁。如果能够学好专业,就尽量学好专业,如果不喜欢自己的专业,完全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面进行学习,不管咋样,能够有自己比较擅长的地方。但目前的情形是,不少大学生比较浮躁,不会静心下来学习一些东西,在经历了多年的辛苦求学后,总把大学当成放松的时期。当然,这种情形,和教育也是分不开的,和社会风气也有不少关系;
  •   Frank Sun说的话有一些偏颇了...
    倘若一个大学生可以在数年的社会活动经历中得到足够好的人脉资源...那么也应该不大愁被hr忽视吧——兴许认识的人当中就有hr或者hr的朋友,可以直接提供职位...
  •   我做着看字腰很疼………………
  •   呵呵,这篇书评向我们完美展示了,弱智说的一派胡言可以如此轻易地伪装成所谓专家言论。只要选一个大众不熟悉,或者直觉上觉得牛逼的领域比如社会学。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