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大全集

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作者:陈书凯  页数:522  字数:570000  
Tag标签:无  

前言

  在曾国藩逝世后,经后人整理,他的著述文字总计超过1500万,包括了书信、奏稿、诗文、日记、案牍、散文、书札等多种文体。  “经商要学胡雪岩,做官要学曾国藩”,作为“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识人用人的才能绝对是值得后人借鉴的。而在曾国藩所有著作中最直接介绍这一点的就是《冰鉴》一书,此书带有部分迷信色彩,但其中诸如介绍“观其神骨而识人”、“恒态”与“时态”等,仍然是有很大学习价值的。  在曾国藩的著述中,尤以书信部分流传最广,后人从他的书信中搜集了极具教育意义的一部分编纂成《曾国藩家书》,对后世影响颇深。《曾国藩家书》记录了曾国藩在清道光三十年到同治十年的翰林院经历和从武的生涯,近一千五百封。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和家庭生计的指陈,大到进德修业、定国安邦之道的阐述,是曾国藩一生的主要活动和其治政、治家、治学之道的精要总结。曾氏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涵真知良言。尽管曾氏著作留传下来的太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并成为中国封建社会最后一尊精神偶像。

内容概要

从一介书生到晚清重臣,曾国藩——作为做官从政的楷模和持家教子的典范,被崇拜他的人奉为“古今完人”,但“天津教案”的软弱处理又让他头顶“卖国贼”的骂名,可谓毁誉参半,成为中国历史上争议最大的人物之一。正由于传奇的出身和经历,曾国藩给后人留下了用之不竭的人生处世经验。
曾国藩一生严于治军、齐家、修身、养性,实现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一部《冰鉴》展露出他在识人用人方面的独特眼光;流传最广的家书言辞恳切、情理兼备,让后人不得不由心叹服;“做官要学曾国藩”——深谙官场之道的曾国藩,他的奏稿被誉为“官方汇报的典范文稿”;同时,进士出身的他诗文功底了得,成为桐城文派的领袖人物;而出色的军事战略战术能力更是让他巩固了在清廷中不可撼动的“第一功臣”的地位。
本书全面整理收集了曾国藩的著述内容,精心编译,并配以深化阅读,让每一个渴望了解曾国藩的读者都能从中读出这位中兴名臣真正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

书籍目录

前言
曾国藩小传
冰鉴
第一神骨
第二刚柔
第三容貌
第四情态
第五须眉
第六声音
第七气色
深化阅读——面相背后的识人之道和用人之法
曾国藩家书
修身篇
一 禀父母:述赴京及抵京后事宜皆顺
二 禀父母:谨守父亲保身之训
三 禀父母:谨记节欲、节饮食
四 禀父母:劝弟勿夜郎自大,除去骄傲习气
五 致诸弟:切勿恃才自傲
六 禀父母:谨守保养身体之训
七 致九弟:勿长傲多言,不可强充老手
八 致九弟:愿共戒骄傲、多言二弊
九 致九弟:毋存郁损之怀
一零 致两弟:早起乃健身的千金妙方
一一 致沅弟:切忌骄矜之气、悖谬之语
一二 致沅弟:古今庸人皆以惰败、才人皆以傲败
一三 致两弟:满招损,谦受益
一四 谕纪泽:毋滥服药、饭后散步乃养生要诀
一五 致四弟:教子弟去骄气惰习
一六 致沅弟:天下事常由命不由人
一七 致两弟:望速来营忘身报国
一八 谕纪泽:稳慎图之,不敢骄矜
一九 致两弟:做人需谨记劳、谦、廉三字
二零 致两弟:刚柔并用、不可偏废
二一 致两弟:治身应以“不药”为药
二二 致沅弟:死到沙场是善终
二三 致沅弟: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
二四 致沅弟:处事修身全在明强二字
二五 致九弟:恼怒如蝮蛇,去之不可不勇
二六 致九弟:凡郁怒最易伤人
二七 谕纪泽纪鸿:所看之书可放言详问
二八 致澄弟:勤俭自勉以长保盛美
二九 谕纪鸿:谨记修身三戒,力除傲、惰二弊
三零 致四弟:述养身之法有五事
深化阅读——用静心伏住“妄念”
劝学篇
一 致诸弟:明师益友虚心请教
二 致诸弟:读书要有志有识有恒
三 致诸弟:勉在孝悌上用功
四 致诸弟:进德修业全由自主
五 致诸弟:勉读书行事以有恒为要
六 致诸弟:勉事事应勤思善问
七 致诸弟:劝宜力除牢骚
八 致诸弟:读名人文集足以养病
九 谕纪泽:读古文之要义
一零 谕纪泽:读书须能涵泳体察
一一 谕纪泽:望雪父平生三耻
一二 谕纪泽:宜习天文,以慰我心
一三 谕纪泽:谈读书作文之要义
一四 谕纪泽:教导用笔、作文之法
一五 致诸弟:就纪泽所问作复
一六 谕纪泽:论书法南北两派之长
一七 谕纪泽:看书要有所择,了解治学之道
一八 谕纪泽:读经要胸怀博大,不可无恒
一九 谕纪泽:读书要求个明白
二零 谕纪泽:作文写字,应以珠圆玉润为主
二一 致季弟:望讲求将略品行学术
二二 致诸弟:习字须先摹欧字
二三 谕纪泽:文章雄奇之道
二四 谕纪泽:全靠尔自己扎挣发愤,扬长避短
二五 致两弟:论沅弟字及季弟挽联
二六 谕纪泽:尔须读唐宋诗,作五言诗
二七 谕纪泽纪鸿:唯读书可变化气质
二八 谕纪泽:手抄与摹仿宜并进
二九 谕纪泽:洁身自持,应效法王、陶
三零 谕纪泽:钻研古义望读顾江等六家之书
三一 谕纪泽:诗文立意,须超群脱俗
三二 谕纪泽:宽闲岁月,切莫错过好光阴
三三 谕纪泽:好文章须熟读成诵
三四 谕纪泽纪鸿:少年文字,总归气象峥嵘
深化阅读——读书是生命的重要部分
从政篇
一 禀祖父母:与英国议和事宜
二 禀父母:详述国库巨案
三 禀父母:欣喜诸弟皆得中试
四 致两弟:堂上诸大人已受封
五 致诸弟:得派为举人复试阅卷
六 致诸弟:办盗匪案须相机图之
七 致诸弟: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
八 致诸弟:为政不可骄奢淫佚
九 致诸弟:但愿不张虚名,不进官阶
一零 致四弟:劝乱世应不露圭角
一一 致九弟:军事无常、危疑之际愈当澄心定虑
一二 致九弟季弟:以勤字报君、以爱民报亲
一三 致四弟:总以谦谨为主
一四 致沅弟:一字攸关生死荣辱
一五 致九弟:只问积劳不问成名
深化阅读——左右逢源的官场智谋
治军篇
一 致九弟:交人料理文案
二 致九弟:带兵治军要得法
三 致九弟:带勇以能打仗为第一义
四 致九弟:目前须重濠工巡逻之事
五 致九弟:注意平和二字
六 致九弟:宜以求才为急
七 致沅弟:为政优于统兵
八 致诸弟:殷望沅弟速来商定大局
九 致两弟:目前敌势尚不足制
一零 致四弟:心无愧悔可生可死
一一 致四弟:宁国被围仍不能援救
一二 致沅弟季弟:随时推荐人才
一三 谕纪泽:若克复大局必有转机
一四 致四弟:愿死疆场,不愿死干牖下
一五 致两弟:目下不可言战,应勉守待机
一六 谕纪泽:不急得失,寻转旋之机
一七 致沅弟:公牍中须有一记事册
一八 致沅弟:极盛之后应加倍小心
一九 致季弟:询巢县贼是否有意投诚
二零 致两弟:望沅弟来援,力保上海重地
二一 致沅弟:可分可合,不伤和气
二二 谕纪泽:责任重大,如履薄冰
二三 致九弟季弟:述筹办粤省厘金
二四 致九弟:述抽本省之厘税
二五 致九弟:宜多选好替手
二六 致沅弟:宜休养锐气不遽进兵
二七 谕纪泽:推诚相与,吏治或可渐有起包
二八 致沅弟:积劳而使人不知其劳为佳
二九 谕纪泽:各路请援,应接不暇
三零 致沅弟:治事勤军之外须豁达冲融
三一 致沅弟:三城可构成掎角之势坚守
三二 致沅弟:无形之功不宜形诸奏牍
三三 致沅弟:商军情并鼓励磨炼文笔
三四 谕纪泽:审问李秀成已毕,于初六正法
三五 谕纪泽:查明战功,论功行赏
三六 谕纪泽:无一人独坐之位,无一刻清静之时
三七 谕纪泽:酬庸之典,此次最隆
三八 谕纪泽纪鸿:驻临准先救皖北之急
三九 谕纪泽:皖南闹饷竞日忧灼
深化阅读——行军之道贵在人和
处世篇
一 致诸弟:告兄弟相处之道
二 致诸弟:交友拜师以专一为要
三 致诸弟:良友须殷勤接近
四 致诸弟:常存谦虚敬畏之心
五 禀叔父:不辞劳苦料理朋友的丧事
六 致诸弟:交友须勤加来往
七 致诸弟:切勿占人便宜
八 禀父母:述接待朋友之法
九 致九弟:圣门教人不外敬恕
一零 致九弟:劝宜息心忍耐为要
一一 致九弟:患难与共勿有遗憾
一二 谕纪泽:读书当勤勉,做人需忠恕
一三 谕纪泽:岳家凋败,宜往宽慰
一四 谕纪泽:做人要有气量
一五 致两弟:交人带回字帖等物各得所用
一六 致两弟:人无完人,不可强求完美
一七 致四弟:不宜非议讥笑他人
一八 致九弟季弟:述有负朋友
一九 谕纪泽:安危之际,不可为一己之身名计
二零 谕纪鸿:凡岁考科考,须有老成者照应
二一 谕纪鸿:船行沿途不可误挂帅旗
二二 谕纪泽:如涉外事请子密作缄相告
二三 谕纪泽:凡认证皆发给盘川,以示体恤
二四 谕纪鸿:为人以谦敬二字为主,择交要慎重
二五 谕纪泽纪鸿:须按月接济邵宅
二六 谕纪泽纪鸿: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
二七 致沅弟:与他人交际,须省己之不是
二八 谕纪泽:构怨太多将毁仕途
二九 致九弟:必须逆来顺受
三零 谕纪泽:勿与权贵相交及银两用度事宜
深化阅读——为人处世,刚柔并济
齐家篇
一 禀父母:闻九弟不作归计
二 禀父母:询所寄之物及试帖温习
三 禀父母:述家和万事兴
四 致诸弟:药品要慎用,银两安排要得当
五 禀祖父母:先馈赠亲戚族人
六 禀父母:禀近服补肝之品
七 致诸弟:劝四弟须奉勤为先
八 致诸弟:贤肖不在高位而在谨朴
九 致诸弟:钱物可由叔父收存
一零 致诸弟:勤敬方能兴家
一一 谕纪鸿:读书明理、勤俭自持
一二 谕纪泽:勿浪掷光阴,应勤劳持家
一三 致诸弟:诸事不可不尽心
一四 谕纪泽:思将儿女婚嫁早早料理
一五 谕纪泽:应早起、有恒、举止厚重
一六 谕纪泽:时记勤敬二字
一七 致两弟:修建祠堂等具体事宜
一八 谕纪泽:治家八事,缺一不可
一九 致两弟:时以子侄辈骄傲为虑
二零 谕纪泽纪鸿:须努力读书,不可积钱买田
二一 致四弟:子侄须教以谦勤
二二 致四弟:继承祖父“三不信”家风
二三 谕纪泽纪鸿:屋后栽竹,复其旧观
二四 谕纪泽纪鸿:谨遵八本、三致祥
二五 致四弟:傲为凶德、惰为衰气
二六 谕纪泽:处乱世须以戒奢侈为要义
二七 谕纪泽:唯勤俭可以持久
二八 致季弟:弟妇仙逝兼述长江厘卡太多
二九 谕纪泽:望宽待袁婿,俟其改过
三零 谕纪鸿:衣食起居,勿沾富贵习气
三一 致沅弟:勿望各逞己见
三二 致两弟:宜早起、务农、疏医、远巫
三三 致澄弟:盛时宜作衰时想
三四 致澄弟:望教子侄习劳早起
三五 致沅弟:所得赐物概藏于先大夫庙内
三六 谕纪泽:劝诫大妹三妹以耐劳忍气为要
三七 致澄弟:累世俭朴之风不可尽改
三八 谕纪瑞:勿忘专心读书、勤俭持家
三九 致四弟:惜福贵乎勤俭
四零 谕纪泽纪鸿:撑持门户,宜自端内教始
深化阅读——曾国藩的齐家之道:家和万事兴
奏稿
国衰兵弱天下之患
同心协力严办土匪
奖拔人才方可舒忧
民心向背决定成败
方今之势可虑者三
指挥得当方可取胜
两利求大两害取轻
出兵事宜需分缓急
缓征川匪急剿皖逆
内外夹击保赣安浙
借洋剿贼适可而止
胜负难料不可妄奏
凭借洋人剿匪无异作茧自缚
拔擢人才量才度能
为臣不可负气自矜责人不可吹毛求疵
地形险易视势而转
驭苗之策剿抚兼施
周密部署大败捻军
学洋人军务应取长去短
湖南力拯时艰堪称他省表率
军事谋略
越寨攻敌
爱民歌
水师得胜歌
陆军得胜歌
劝诫营官四条
谕巡捕门印签押三条
营规
散文五篇
修身五箴
召悔
求阙斋记
君子慎独论
原才
日记十三篇


世泽
名望
居业
英雄诫子弟
君子·小人
才德
兵气
才用
课程十二条
书赠仲弟六则
诗联
寄弟
小池
秋怀诗五首
题管篦谷图
岁暮杂感十首
寄郭筠仙浙江四首
三十二初度次日书怀
忆弟二首
温甫读书城南寄示二首
失题四首
次韵何廉昉太守感怀述事十六首
贺新郎
格言十二首
附录
曾国藩遗嘱
曾国藩经典语录

章节摘录

  “钱”与“权"是凝结成“网”的内在动力  人是社会中的人,一旦结成凝固的利益关系,就会痛痒相关,荣辱与共了。俗话说,没有永久的朋友和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曾国藩用“钱”与“权”结成了一张有史以来最大的关系网,按他自己的话说就是“网结天下,雀无所逃”。他用其庞大的关系网来保证“进可以大规模按自己的意志施政,退可以用来自保其身”。这样的为官之道,颇有些战国时代合纵连横的味道。  攻占南京平定太平天国前后,是曾国藩台面极盛之时,这期间湘军集团头目纷纷出任督抚,有的是他奏保的,如李鸿章、沈葆桢等,有的虽未经他直接,保奏,但他造成一种形势,使清廷非委任湘军头目不可。两广总督劳崇光与曾国藩一向不和,在筹饷问题上又不合作,曾国藩急欲去之而后快。当时广东最为富庶,“天下之大利”除地丁、漕粮外就是海关、盐场、劝捐和厘金,其他省或者是占据其一,或者是占据二三,而广东省四者全都有。  为了达到去除劳崇光的目的,曾国藩以军饷奇缺为由,上奏要求派大员到广东办厘金,并给以奏事及参办阻挠抽厘官绅的权力。这实际上是分割当地督抚的权力,自成体系。劳崇光自然不会就此罢休,而清廷也深知曾、劳之间的矛盾,不能合作,为军饷计,不得不调走劳崇光而代以湘军集团人员继任,以期在广东为湘军筹集更多的军饷。  湘军集团头目出任督抚,并不只是曾国藩一个人保荐,如李续宜、彭玉麟就同时得到官文、胡林翼的保荐,刘蓉则由胡林翼、骆秉章、文祥保荐,左宗棠的保荐者更多,如浙江巡抚王有龄不仅认为左宗棠“有胆有识”,可接任其位,而且还要求吴煦“务为代我图之”,甚至赌咒发誓“倘有虚言,有如此日”。这不仅表明王有龄个人是真心实意,也反映了在以太平天国为中心的革命打击下,满汉贵族只知依赖湘军集团的共同心理。在满汉统治者上述共同心理的推动下,同治三年(1864年)以来,朝廷先后任命毛鸿宾为两广总督,刘长佑为直隶总督,左宗棠为闽浙总督,杨载福为陕甘总督,郭嵩焘为广东巡抚,李鸿章为江苏巡抚,唐训方为安徽巡抚,刘蓉为陕西巡抚,阎敬铭为山东巡抚,曾国荃为浙江巡抚(未到职),恽世临为湖南巡抚。再加上咸丰十年(1860年)、咸丰十一年(1861年)己任的胡林翼、骆秉章、曾国藩、罗遵殿、严树森、李续宜、沈葆桢、彭玉麟、田兴恕、江忠义,四年多的时间共有21个湘军集团头目先后出任督抚。其中毛鸿宾、左宗棠、严树森两次,曾国藩、刘长佑、李续宜、田兴恕三次被委任,曾国藩、田兴恕和李续宜(未到职)还被委任为钦差大臣。这23个人中有13个湖南人,他们均为湘军将领或幕僚,主要任职在长江中下游的四川、贵州及其以东各省,其次是珠江流域。广东完全由湘军所控制,广西巡抚虽不是湘军人员,但省内主力部队是湘军,且受制于两广总督,其布政使刘坤一又是湘军大将,所以事实上广西也是由湘军集团控制的。湘军集团在黄河流域则大为逊色,只控制陕西、河南、山东、直隶四省,且控制的深度和广度也远不及长江中下游各省。  与此同时,湘军集团的督抚利用掌握的地方政权,大肆搜刮税收、筹集军饷、扩充部队,从而使湘军实力急剧增长。位至督抚的湘军集团头目深知战争时期如果身在战区或靠近战区,军事上不能自立,不仅不能保位,而且身家性命也危险,因而也热衷于招募新营,成立新军。  由于有曾国藩这一位“统帅”,湘军出身的地方封疆大吏能够互相照应,“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他们编结成一个特殊的关系网,痛痒相关,呼吸相从,以致整个晚清时期,地方督抚重要的职位都由湘、淮军将领出任。朝廷有大的兴革、动作前一定要征求他们的意见,这也是约定俗成的惯例。若朝廷治罪一人,则很可能掀起大波澜,曾国藩的“局”做得太大,以致他自己也说:“长江三千里江面,都张挂我的旗帜,否则就不能放行。”  除了多年旧部可以联盟互助以外,曾国藩还用联姻的方法,巩固和扩大自己的势力。传统中国最讲究裙带关系,这是文明不发达的表现。曾国藩虽然处于从传统向近代的转化时期,但他通过联姻来扩张、巩固自己的阵地,仍不失为有效的手段。曾国藩的至交好友,像刘蓉、郭嵩焘、罗泽南等人后来都与他结为亲家。  刘蓉是曾国藩的老乡,年少时,就曾与曾国藩、罗泽南一起讲求程朱理学。长大一些后,和曾国藩一起就读于湘乡涟滨书院。后来,又与曾国藩、郭嵩焘同在长沙切磋学术,关系极为密切。刘蓉同曾国藩的气质很相近,立志要做建功立业的人物。据郭嵩焘在《临终枕上诗》中记述说:“乃见曾刘岁丙,笑谈都与圣贤邻”。道光十八年(1838年)曾国藩考中进士到京城做官之后,还常常与刘蓉书信往返,反复讨论学术上的问题。曾国藩学业的进步离不开好友刘蓉的启发和帮助。成丰二年(1852年),曾国藩丁母忧在籍守制之时,清廷命他同湖南巡抚张亮基办理本省团练事务,他并不打算应命出山,又是刘蓉和郭嵩焘的反复劝说才使他竟然毁弃前疏,出面视事。在此之前,刘蓉曾写信给曾国藩说:“既已达而在上矣,则当行道于天下。以宏济艰难为心。”如果仅以“托文采以庇身”,则有华无实,舍本求末,人生的意义也就不复存在了。作为一个文人士子,应以“救于治乱”为己任,以“以身殉国”为最终目的。在曾国藩应命出山之际,刘蓉、郭嵩焘二人也应邀而出助曾国藩一臂之力,但与曾国藩约定:“服劳不辞,惟不乐仕宦,不传任事,不求保举”。曾国藩对他们两人的人生情趣非常钦佩,至交之情有时超过兄弟之情。曾国藩在给刘蓉《养晦堂诗文集》写的序跋文字里明确指出:“吾友刘君孟蓉,湛然而严恭,守道而寡欲。自其壮岁,则已泊然而外富贵矣。既而察物观变,又能外乎名誉。”曾国藩在这里对刘蓉的道德、文章给予了高度评价。两人这种相同的志趣、深厚的友情,自然是他们成为儿女亲家的牢固基础之一。  郭嵩焘是湖南湘阴人,18岁就读于长沙岳麓书院时结识了刘蓉,经刘蓉介绍与曾国藩相见,“欣然联欢为昆弟交,以问学相切磋”。尽管郭嵩焘与曾国藩志趣不同、个性特征迥异,但并不影响他们之间至交好友的关系。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和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郭嵩焘曾两度赴京会试于礼部,吃住均在曾国藩处。发榜之后,郭却名落孙山,不无忧郁之情,曾国藩“力劝之,共酌酒数杯”。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三月,郭嵩焘又赴京会试,仍吃住在曾国藩那里达数月之久,这次他终于金榜高中,授翰林院庶吉士。由此可见,郭嵩焘之所以最终能跻身于科举考试的最高阶梯,与好友曾国藩对他在学业和生活上的帮助、关照是分不开的。他从内心感激曾国藩,曾国藩也不时流露出对他才识的钦敬之情。当曾国藩在出山之后,感到经费紧张而又无从筹集之际,郭嵩焘则提出立厘捐之议,规盐厘之法,解决了湘军的第一大困难。此外,湘军水师的创建,也与郭嵩焘有一定的关系。这些建议和主张,对于曾国藩能够造就出一支有别于八旗、绿营兵的新式军队,具有十分重大的影响。由于这些,曾国藩的四女曾纪纯成为郭嵩焘长子郭刚基之妻,无需媒人说合,全由他们二人做主。郭刚基虽人品好,学识广博,但结婚不到三年就病亡了。曾国藩为失去这个贤婿而感到悲伤,特地写了《郭依永墓志铭》作纪念。  曾国藩与李鸿章两家也有姻缘。李鸿章和他的弟弟李鹤章曾同入曾国藩幕府做幕僚,曾国藩与李鸿章的父亲李文安是“同年”,李瀚章和李鸿章均正式拜曾国藩为师,是曾国藩的得意门生。后来李鹤章与曾纪泽又成为了儿女亲家,李鹤章的第四子娶曾纪泽的长女为妻,使曾、李两家“亲上加亲”,联为一家。  由于有众多部下联手互助,又有如此之多的“亲家”相帮助,曾国藩如虎添翼,才成就了大事,成为中兴之臣。  除了“门生故吏、儿女亲家”之外,还有什么方法可以用于编织“关系网”呢?曾国藩深知,战争期间非重奖厚利不足以得人死力,而奖励手段则又不外升官、发财二事。但是,当时筹饷相当困难,前线弁勇除日粮稍优外不可能再另外给予重金奖励,而幕僚等后方人员则连薪资都不丰厚。办厘人员薪水来自厘金提成,粮台人员薪水来自湘平与库平银两的差色折算余数,弄得好也还收入不错。而文案人员的薪水出自军费,标准非常低,仅能维持全家生活。可是他们之所以对曾国藩幕府情有独钟,主要是为了学点真才实学,混个一官半职。曾国藩也没有辜负他们的期望,利用幕府训练与培养出大批人才,并委以重任、保举高官,以至“荐贤满天下”。  常言道:“投之以桃,报之以李。”曾国藩帮助属下建功得赏,举荐升迁。反过来,属下也帮助曾国藩扶危解难,兴旺发达。曾国藩摆脱在家守制时的不利局面就是一例。  曾国藩在家守制的一年多时间里,湘军与太平天国的战争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离开江西时,太平军与湘军正在相持苦战,九江、吉安、瑞州等城尚在太平军手中。但是,由于太平军的内讧,湘军乘机攻陷九江、瑞州、抚州、湖口、临江,湖北方面的武昌等城也再度为湘军攻陷。湘军控制了两湖、江西的绝大部分地区,开始向安徽方面进攻。  由于作战有功,湘军将领们一个个升官晋爵。到成丰八年,胡林翼加太子少保,杨载福官拜提督,李续宾也官至巡抚,赏穿黄马褂。其他将领,也都得到相应的官衔。然而,在籍守制的湘军统帅曾国藩仍然是原来的侍郎官衔。这两年他虽信奉老庄。但相比之下也太悬殊了,心里不免激愤不平。他亲手创建的湘军,在镇压太平天国的战争中立下殊勋,将领们升官扬名,他自己却在关键时离开了战场,自然也就失去了立功扬名的大好机会。主帅离开了战场,前线战士却取得了重大胜利,这对守制欲复出的曾国藩来说是太不利了。  但是,湘军毕竟是曾国藩亲手创建的,湘军将领都是曾国藩亲手培植的。他虽然家居一二年,湘军将领与他仍然联系密切,曾国藩仍能起到遥控的作用。在作战中,对于湘军,别的人很难统一指挥,他的作用仍无人可以代替。因此,胡林翼等湘军大员们,时刻想着让曾国藩出山。  咸丰八年间,石达开率二十万大军出走,由江西转入浙江,攻占了浙江的常山、江山等地,对衢州发起攻击。胡林翼抓住这一有利时机,上奏咸丰皇帝,请求起复曾国藩带湘卒进援浙江。湖南巡抚骆秉章也推波助澜,也于五月二十五日上奏。成丰帝看到形势又紧张起来,环视周围的确无将可用,于是不得不再次起用曾国藩。六月初三,曾国藩接到圣旨,就再不提任何条件,于六月七日马上离开荷叶塘,赶赴战场。曾国藩这次再度出山,固然因为大清王朝是朝中无人,而更主要是得力于曾国藩的昔日部下的鼎力相助,给他创造了这一绝好时机。

媒体关注与评论

  吾谓曾文正集,不可不日三复也。  ——梁启超  知人之明,谋国之忠,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功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  ——左宗棠  五百年来,能把学问在事业上表现出来的,只有两人,一为明代的王守仁,一则清朝的曾国藩。  ——胡哲敷

编辑推荐

  “经商要学胡雪岩,做官要学曾国藩”,作为“晚清第一名臣”,曾国藩识人用人的才能绝对是值得后人借鉴的。曾国藩一生严于治军、齐家、修身、养性,实现了立功、立言、立德的封建士大夫的最高追求。  本书打破常规,不仅包括冰鉴、书信、诗文、奏稿,而且还有曾国藩平生的一些军事谋略、格言联语等,可谓精选了他平生著作中各方面的经典部分,并且结合曾国藩一生做官、处世、用人等方面的具体事例针对性地进行了详细点评,读者在阅读之后能有不一样的收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曾国藩大全集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67条)

 
 

  •   冲着书名去的,既然是大全集那内容肯定也是够的吧
    很喜欢收藏这样的书,真的非常有分量的一本
    当当的折扣也很喜欢,好像刚出版没多久吧
    看看目录就知道书里的内容真的非常齐全
    从《冰鉴》到《家书》再到曾国藩的一些诗文,甚至还有并不常见的奏章及其他谋略方面的论述
    每篇文言的内容后面都有通俗的现代文翻译,非常易于理解,真的物超所值!

    之前买过几本打着《全集》名号的书,内容都是零零散散,也很失望。
    这本真的是太实惠了!

    还想买一本胡雪岩大全集,不知道当当什么时候能有……
  •   这本书算是同类、同价位的曾国藩书籍中最全的了,可以作为系统研究曾国藩的床头案头书籍。毕竟,全本的《曾文正公全集》不是每个人都买得起。
  •   很值得收藏的书,值得去看
    书里的内容真的非常齐全,挺不错的,涉及的内容比较广泛,丰富
    很佩服曾国藩,胡雪岩两位“政商圣人”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很想再买一本《胡雪岩大全集》
  •   曾国藩是我崇拜的人物,但是读书只能读到他的一面。毕竟现实世界的人和思想世界的人是完全不同的
  •   书比我想象中的要厚。质量不错。内容也很有教育意义。曾国藩在学习方面的许多见解和方法值得我去学习。
  •   做人要做曾国藩,很多原则性的东西需要我们多学习
  •   历史上以“文”为谥号的大臣少之又少。而能够立身,立言,立名的大概就只有曾文正公一人了。
  •   性价比高,只是重点想要的“冰鉴”内容少了点
  •   这本书,绝对可以改变人的一生,,,,这本书精典!
  •   家书很朴实,有译文,理解起来容易很多,值得细细读,做人的道理尽在其中。
  •   他的一生,国事家事!
  •   拿到书的时候,先打开看一下内容,因为之前也没在书店翻过这本书,怕到的时候不是自己想要的。还好,内容比较齐全,毕竟我是想送人的嘛,呵呵,着实不错
  •   内容全面,翻译也比较到位,很喜欢。值得读值得收藏。
  •   正好我缺这本书,我本人也很喜欢,所以就购买了,要好好仔细地看,理解。
  •   内容很多,已经看了一部分了,还做了笔记,值得一读
  •   最主要的就是内容好的没话说 质量也还可以
  •   是一本好书!值得推荐!
  •   内容真的很全,纸张还可以,字体印刷的大看起来不费劲~
  •   性价比极高,内容很全
  •   包装不错,暂没阅读,先给个好评!
  •   好书,质量很好,基本没有错字,比较全。
  •   比较全面,翻译不错!
  •   书还好!不过里面有错别字!
  •   书很好 质量也还行 就是送货速度太慢了
  •   是正本,不过还没读完。比较完整的一套书,可以静心好好读
  •   初拿此书,很欢喜,没有太多专家评点,大都是原版加译文,我喜欢!
  •   太厚了,朋友不喜欢
  •   总的来说还可以,但是感觉有些地方不如专题本写的那么好.
  •   翻译的很好,评论很客观,知识含量丰富,很好
  •   大三vfsdfsd
  •   很厚 很全面 值得细细品读
  •   书还不错,质量很好,超值!!!!
  •   解析了曾氏“内圣外王”的睿智权谋,为国人倾力呈现最通俗透彻、简明实用的人生入世绝学与从政必读圣经。
  •   慢慢看,越来越喜欢。
  •   我倒没看多少,男朋友拿去看了,看得慢。觉得不错。
  •   这是给同学买的书,反映很好,可以很全面地了解曾国藩的历史,值得一读
  •   书质量好,内容实
  •   图书质量不错,印刷精美。内容也好。
  •   不错的一本书,装潢也不错。算是现在比较全面的一本曾国藩全集了!
  •   曾国藩的书 很值的研读
    这本书很全面,涵盖了基本市面上的所有曾国藩的文章!
    还没看完,不妄加评论!
  •   内容一般,了解而已,读懂曾国藩,就要了解哪个时代
  •   所谓大全只是诗文奏折家书冰鉴都有收录 但是不全 想窥一管而见全豹的兄弟可以买来看看 没注释 有翻译 值得看不值得收藏
    我的这本前面少了七页目录 有脱胶危险 不打算收藏也就将就着算了
  •   从周六买了就一直期盼着,今天终于来了,呵呵挺好的,配合其他网上搜集的资料一起研读效果会更好,因为内容太多,只有译文,没有其他详细延伸。仅供其他朋友参考。
  •   书的质量还是不错的,唯一的遗憾就是没有注释,也许是全集的缘故吧,总体感觉不错。
  •   这本书一般,校对什么的还可以,性价比也不错,但选材太粗率,也不是全本,一般看看还凑乎
  •   物有所值 内容非常的全 不过因为太厚,所以容易开胶。
  •   内容不错,书的编排也很好
  •   书太厚了,纸质也不是很好呢~~换个装订形式可能更好~~
  •   看了下纸质,还行, 至少不会反面正面的透视比较正常;
    我真有点怕多翻几次装订线就散了,,MS没有装订线,就是橡胶粘起来的。

    另一点:不过送书的速度慢,我在上海,送了4天才到。。。
  •   内容丰富,但不够精致,作者太带个人色彩
  •   拿到手发现好厚一本啊,还没来得及看,不错~
  •   好厚哦,很好……
  •   编排得还不错,印刷也比较好。
  •   送货挺快的,第三天就送到了。
  •   挺厚的一本书。内容不错,买它就冲着曾国藩去的,内容很翔实。
  •   为人之本曾国藩
  •   这本书倒是面面俱到,但是就是太杂啦,真是大全集!!!
  •   全是曾国藩的书信,没学到什么
  •   1、本书内容还行,但作者对曾国藩的点评一般。
    2、包装——书的封底被对折了,对于爱书之人来说,很心疼。
  •   曾国藩的作品,能看者自然说是好书,看不懂的恐怕会觉得无聊,但是编者写的东西实在是不行啊
  •   本来朋友介绍的,不过浏览了一下,觉得内容家书那一部分比较多一点,感觉不怎么样
  •   不知是包装书用的胶水味,还是纸张的味道,总之书总散发出来的气味让人闻起来不怎么舒服。另外书的纸张再好点就好了。
  •   书拿起来还不错吧,,就是看起来就是盗版的,,艾
  •   书挺厚,故事性差一些,看了想困
  •   内容是全了,但是不够详细啊。一般
  •   这本书不好,劝大家不要买
  •   跟《武夫当国》一起买的,那套书一共五本,当当却只发了一本书,只好一起拒收。

    所以,没有收到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