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09年9 出版社:武汉出版社 作者:赵瑜 页数:211
Tag标签:无
前言
自序:宴之敖,或者许霞学者陈明远,在《文化人的经济生活》一书中,详细地计算了鲁迅一生的收入:鲁迅的收入,前期从1912年至1926年离开北京前,平均月收入折合今天人民币9000元;1926年至1927年在厦门大学和广州中山大学期间的一年,平均月入为1万4千元;1927年至1936年去世,十年上海期间平均月入2万元以上。那么,鲁迅一生的总收入有文字记载的已经达到408万元人民币。关于鲁迅的收入,陈明远虽然算得仔细,却忽略了鲁迅放弃的收入。1927年4月,鲁迅因为营救被捕的学生未遂,又加上在厦门大学的顾颉刚要来中山大学任教,愤而辞职。从1927年6月至年底,鲁迅没有任何固定收入。按说,当时鲁迅在中山大学的月收入2万多人民币,然而,鲁迅丝毫也没有在意,提出辞呈之后,不论是在厦门大学还是中山大学都有多次挽留,然而,他均是决意得很,从未被一些修饰词所打动,更未被利益所驱动。在中山大学或者厦门大学这样的名校做教授,其实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从鲁迅书信集里,便可以看到。譬如在厦门大学期间,鲁迅致章廷谦的一封信里,提到顾颉刚推荐他的朋友来代替孙伏园的工作。当时孙伏园去广州中山大学开会,尚未回来。顾颉刚便在厦门大学造谣说孙伏园不回来了。到后来,孙伏园还没有确定要离开厦门大学时,顾颉刚又让他的朋友先到了厦门大学,代替孙伏园在厦门的一个寺院里教授一些费用低廉的课时,以候孙伏园确定离开后取而代之。中山大学则更是诱人一些,且不要说鲁迅进入中山大学以后将自己的老朋友许寿裳调进来,就连在厦门大学的顾颉刚等人也设着法子想要调进来。然而,鲁迅根本不留恋这一种学院派的生活。这一方面缘自鲁迅有丰富且连续不断的稿酬来维持一份体面的生活,另一方面则缘自他那份骨子里的真实与清高。鲁迅不喜欢依靠什么职位或者别的什么修饰性的身份来炫耀自己,北大也好,中山大学也好,包括1929年以及1932年回北京时,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学生和一些旧同事,彼时已经是北大清华两校领导的老友纷纷邀请鲁迅留下来教课。这些情节在《两地书》中皆有大量的叙述。关于鲁迅对学院派的鄙视,现任鲁迅博物馆馆长的孙郁在《周作人和他的苦雨斋》一书里时有闲话,譬如在刘半农一节里,孙郁这样写道:“周作人对其评价较高,对鲁迅的判断多有不满。《半农纪念》似乎是专为反驳鲁迅的那篇《忆刘半农君》而作,以为鲁夫子贬低辱骂了刘氏,不平之态,跃然纸上。其实在对待友人的时候,鲁迅偏于直,爽快而热情,但对缺点绝不忌讳。周作人则有点温吞,所谓睁一眼闭一眼是也。鲁迅之看人,以精神的纯而真为标准,对世俗中的雅态、地位、名士气不以为然。苦雨斋中的人,教授气过重,民间的苦痛自然感受不深。鲁迅憎恶刘半农后来的变化,虽然这是朋友式的憎恶,但根柢在思想境界上,存在差异。1933年10月,刘半农在招生阅卷时,发现学生的错别字,便撰文大加嘲讽,教授气味浓浓。鲁迅在几篇文章提及了此事,以为过矣。鲁迅看人,与知堂不同,是非上毫不含糊,对刘半农‘飘飘然生优越之感’殊有反感。”我也不知道从哪里看到了鲁迅的此种气味,便开始细细地阅读鲁迅书信集。一开始看的,便是《两地书》的1932年的版本,这是经过删节后的净本。朦胧中,除了鲁迅的幽默和时不时的孩子气,还有的,便是前面所说的真,鲁迅的“真”是一种难得的文人情怀,在面对诸多的利益或者十字路口时,鲁迅不会因为利益而违背自己的良心。譬如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譬如离开厦门大学和中山大学等等。这是一种独立审视的人格。当时的学者和作家比比皆是,能做到这一点的非常之少,譬如他的弟弟周作人,便舍不得既有的利益,在日本攻陷北京的时候,他几乎没有任何的民族气节。鲁迅的坦荡,不止是表现在利益上,甚至还表现在欲望上面。在认识许广平之前,他把自己的内心染成了黑色,他所有的文字都暗藏着失落、黯然神伤的无助甚至绝望。直到1925年3月11日,他收到一封崇拜者的来信,才略有改变。他的改变自然缘自内心里的复活。身上的毒气被一丝绿意传染,一点点往纯真的方向转变。但坦荡是依旧的,譬如鲁迅不会因为一个年轻姑娘暧昧的暗示而假装正经、深沉、纯洁抑或是其他高洁的品格。他依然故我,只是偶尔被这个小姑娘信里的幼稚气逗笑,顺便浮她一大白,如是而已。作为一个长在新中国的大学中文系的学生,我对鲁迅先生敬而远之,除了在中学时写作文时抄袭过鲁迅先生的“不必说……不必说……也不必说……”和“一棵树是枣树,另一棵也是枣树”的句式,基本上,我极少消费他。第一次对鲁迅先生的私生活感兴趣是看萧红写的那篇《回忆鲁迅先生》,我觉得那是我看过的最好一篇回忆文字,以至于多年以后,每一次翻到这篇文字都会赞叹不绝。再后来,我看到了鲁迅的一个笔名:宴之敖。这个笔名最早一次为大家所知,是许广平向萧红讲的,大致是拆字,“宴”字拆开来,是“家”字的头,日字和女字。“敖”字拆开,则为“出”字(变形了)和“放”字。这样,便可以顾名思义,“宴之敖”就是被一个日本女人从家里逐出来了。国内鲁迅研究界有数百人甚至更多,他们日复一日地查阅资料,想知道周氏兄弟反目,是不是因为鲁迅调戏了周作人的老婆羽太信子。然而,这个问题其实鲁迅已经回答了,只用了三个字:“宴之敖”。若是单纯地看《两地书》,会发现有许多被处理过后的模糊的事情。譬如“三一八”惨案,譬如鲁迅的醉酒,譬如鲁迅在厦门大学的一些琐碎事。自然,要看一下鲁迅同一时间写给其他人的书信。还有,鲁迅同一时期的日记,当然,还要看一下同时期鲁迅创作的作品。这些都是对《两地书》的补充,但依然还不够,后来,又看了一些回忆录。关于鲁迅的文字大多不可信,因为,鲁迅去世之后,大量的文字都失传,而建国之后的一些回忆录因为文化大革命等政治因素,几乎所有的知识分子都忘记是如何说真话了。即使是说一些真话,也都像一个孩子藏压岁钱一般,分别藏在不同的段落里,让人读来云雾不已。在鲁迅的作品中,若是细心地阅读,也会有很多发现。譬如同样是争吵时所写的文字,1925年以后的文字,因为有了一个温暖的地址,而多了些温和的人间烟火气。譬如恋爱以后被高长虹辱骂时所写的文字,鲁迅一开始不知底细,并没有恼火地像以往一样,予以迎头痛击。这已经有些改换风格,他几乎是轻松地给许广平写信:“长虹在《狂飚》第五期已尽力攻击,自称见过我不下百回,知道得很清楚,并捏造了许多会话(如说我骂郭沫若之类)。其意盖在推倒《莽原》,一方面则推广《狂飚》销路,其实还是利用,不过方法不同。他们专想利用我,我是知道的,但不料他看出活着他不能吸血了,就要杀了煮吃,有如此恶毒。我现在拟置之不理,看看他技俩发挥到如何。”在《两地书》的原信中,因为未想到以后会发表,所以,鲁迅写信从不客气,文字十分地不留情面,然而,对于正在上海奋力骂鲁迅的高长虹,鲁迅并没有斤斤于高长虹的小聪明,而是像一个识破了孩子阴谋的长者,微笑一下,说,先不管,看看再说。这枚叫做高长虹的兄台,我认为,他是中国畅销书的一个早期制造者。当年,他眼看着李小峰在北京吃鲁迅的版税,虽然他也参与了《莽原》杂志的编辑,可是出版方毕竟是李小峰。而后,鲁迅到厦门大学,李小峰到上海,甚至还有闲钱泡女人。高长虹便有了铤而走险的冲动。他是一个聪明的男人,这样的男人最可怕的地方就是:他有一天如果不能按期实现愿想时,他会不择手段。在“五四”前后,鲁迅在回答《新潮》的杂志提问时仿佛说过,刊登骂我的文章容易卖。十年后,高长虹在上海创办了《狂飚》周刊,为了刊物的发行量,他开始试着骂鲁迅。鲁迅并没有反应,又或者在厦门那个孤岛上,还没有看到消息。但刊物的发行量的确有大幅的提升。于是,他便一篇一篇地写下去了。杜撰的情节自然有很多,他很快便尝到了把鲁迅“存进银行”的好处,他拿到源源不断的利息。这让他有些头脑发热,甚至以为文坛不过如此,骂人原来可以出名,而一旦出名,便可以有源源不断的钱财。然而,他的文字越来越苍白,虚构毕竟不能支撑一本杂志的生存。很快,那些有偷窥欲的读者们便看穿了高长虹的口袋,见他长时间掏不出鲁迅的隐私了,便转身而去,向更为低俗下流的小报而去。然而,这所有现象的背后一直还隐藏着一个秘密:直到1926年底的时候,鲁迅才知道,高长虹骂他的原因是由于“月亮”的缘故,而报告这个内情给鲁迅的,是韦素园。韦素园是鲁迅非常信赖的一个年轻人,此人性格稳重、内向,不善于处理人事关系,更不善于挑拨人际关系。所以,鲁迅对他的话非常信任。关于高长虹,最近有不少学者试图为此人翻案。因为随着被神话的鲁迅渐渐被倾斜甚至被推翻,仿佛之前鲁迅骂过的人或者和鲁迅作对的人,都有了无比的身价。这一点显得极其荒唐,意识形态上的东西的确不可能维持太久,但鲁迅的文字成就无可比拟,鲁迅1936年去世,他成名于“五四”,并在和许广平恋爱时达到顶峰。被神话的鲁迅其实同时也被遮蔽。几乎所有1960年代、1970年代出生的人对于鲁迅的理解都仅仅限于他的那个木版画的形象:横眉冷对千夫指。念中学时,就连他的错别字,老师们也都牵强地解释为“通假字”,这真真是一种绝妙的比喻,如果不是说这个时代对此人偏爱,那么则一定证明,这个时代的疯狂。是啊,那是一个文化相对封闭的时代,但我仍然以有幸遇到了鲁迅的作品为骄傲,不是周作人的文字,不是其他才华横溢的欧美学派的文字。而恰恰是这个周树人兄的文字。他的文字里有一股子让人难以忘怀的“人”味,读多了鲁迅,自觉地,或者不自觉地,会鄙视那些做作的文字。我是在鲁迅书信集里见识到鲁迅的幽默、趣味、幼稚、热爱生活、宽容、性情的,如果我愿意,我还可以继续列举下去。但是,上面列举的这些鲁迅骨子里的优点,在《两地书》里,均可以找到。我阅读的趣味是在近些年变化的,我越来越不喜欢读虚构的文字,尤其不喜欢那些累积词语的写作。书信则通常排斥这些,一个人在书信里所表达的都是即时的真性情,可以说,书信比日记更贴近写作者本人。当我读到鲁迅写给内山完造的“有病不求医,无聊才读书”时,当我看到鲁迅在致章廷谦、孙伏园、韦素园、许寿裳等人的书信里大骂顾颉刚的恶毒及偏执,当我在《两地书》里看到鲁迅向许广平发誓不看另外的女学生的情景,当我在萧红、郁达夫、钱玄同或者林语堂等人的回忆录里深情地忆念鲁迅的“大”或“小”时,我看到了活着的鲁迅,这枚鲁迅一边谈恋爱,一边寂寞地在一个小岛上教书,有时候,还会在某个地方当当名人,实在是坦荡得很。因为时局的原因,鲁迅在发表文章的时候,用了很多笔名,譬如有些名字为人所知:唐俟,这个名字发表的文章很多,唐弢在一篇回忆文章里也写到过这一点。隋洛文,是因为浙江省政府通缉鲁迅,并冠之以堕落文人的称谓,于是乎,鲁迅便高兴地接受了。丰之瑜,也是因为有人写文章骂鲁迅为封建余孽。鲁迅本来也是笔名,皆因为此名字太有名了,而被鲁迅用得多一些。1928年,已经与许广平结婚的鲁迅曾经用“许霞”为笔名,许霞是许广平的小名,由此名,则可以窥出鲁迅对许广平的爱了。后来鲁迅又用许遐,也因为那声音。在中国,鲁迅是一门显学。我曾经对友人说过,究我们一生,读鲁迅先生的作品,可以读无数遍,但若是读别人写鲁迅的文章,一辈子也读不完。然而,多数研究鲁迅的人,都是把鲁迅供在高处,给他的眉毛描粗一些,表情涂上愤怒与绝望。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鲁迅,并不是真的鲁迅,不过是别人演绎的鲁迅,或者鲁迅的文学作品。然而,有一个真正的、生活的、可爱的,甚至是幽默而幼稚的鲁迅一直躲藏在他的书信集里,他的《两地书》里。这一次,我试着打碎了鲁迅的神像,擦拭鲁迅脸上被刻意涂抹的严肃。我试着一点点还原鲁迅,把他放回1925年3月,他收到一个小鬼的第一封信,便于当天晚上回复。1926年9月,他携许广平同时离开北京赴上海,并在上海分开。1927年1月,他从厦门大学乘船至广州,终于可以牵许广平的手。在这样一件用时间织就的毛线衣里,我看到了鲁迅被温暖的模样。如果我们认真地阅读《两地书》,我们会在两个人的情话里一件件脱下鲁迅的衣服,我们会发现,鲁迅不仅“吃草”,他还“食用”月亮、孩子气和相思。那天我打电话给一个恋爱中的朋友,告诉他,我发现一个特别会谈恋爱的人,推荐给你。他做梦也没有想到,我推荐的人不是徐志摩,不是沈从文,不是胡兰成,而是鲁迅。我告诉他,不信,你去看《两地书》,要看两遍。恋爱中的鲁迅,实在让人感觉欢喜。
内容概要
鲁迅说:“我可以爱!”不过他是如何去爱的,鲜为人知。本书以《两地书》为蓝本,并参考大量资料,以慧黠笔法讲述了鲁迅的恋爱故事。从“小鬼”苦闷中一封问询的信开始,鲁迅与许广平情愫暗生。两人一起探讨出路,分享隐秘与艰难,互致慰藉与关爱,开始了相濡以沫的十年光阴。
作者独具慧眼,发掘出信中隐藏的暧昧与相思,让我们恍然发现,鲁迅绝不总是那个冷峻的“斗士”。他和常人一样多喜易嗔,极富柔情,甚至特别孩子气。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鲁迅。
本书取名“小闲事”,缘于鲁迅自己在《两地书》中的对自己恋爱的戏称。但伟人的情感永远不是“闲事”。作者文风冷静、从容、幽默,颇有几分鲁迅的笔调,让读者更容易走近鲁迅,走近那个时代。
作者简介
赵瑜, 1976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现供职于天涯杂志。曾用笔名陶瓷了、中原渔人。曾出版作品:长篇小说《我们都是坏孩子》、长篇小说《我鄙视你》、长篇小说《暧昧》、散文集《小忧伤》、长篇小说《裸恋》。对鲁迅长期关注,颇多研究,一直有个愿望,写出最真实的鲁迅。
书籍目录
自序:宴之敖,或者许霞
之一 分享隐秘和艰难
之二 蹩脚的心理医生
之三 马前车后的暗恋
之四 你这一匹害群之马
之五 西瓜皮
之六 五月八日的信
之七 寂寞燃烧
之八 鲁迅枕下那柄短刀
之九 苦闷的象征
之十 一杯安慰
之十一 爱情定则的讨论
之十二 道歉信
?十三 嫩弟弟
之十四 半个鲁迅在淘气
之十五 水来,我在水中等你
之十六 我多年不浮水了
之十七 九十六级台阶
之十八 住室比赛
之十九 目不邪视
之二十 有福的人
之二十一 展览会
之二十二 酒后的告密者鲁迅先生
之二十三 顾颉刚,《两地书》中鲁迅憎骂的人
之二十四 鲁迅的无赖
之二十五 做文章呢,还是教书?(一封天花乱坠的信)
之二十六 小闲事
之二十七 发牢骚的鲁迅先生
之二十八 毛绒小半臂和鲁迅图章
之二十九 ?我一条光
之三十 太阳、月亮和夜
之三十一 批评信
之三十二 编编讲义,烧烧开水
之三十三 不准半夜到邮箱里投信
之三十四 做名人很累
之三十五 鲁迅的助教
之三十六 二太太的谣言
之三十七 我可以爱
之三十八 鲁迅拒绝诺贝尔文学奖提名
之三十九 书店老板
之四十 怀孕时的许广平
之四十一 李秉中的婚姻
之四十二 唔唔唔
之四十三 《莽原》杂志编辑部主任韦素园
之四十四 小狗屁
之四十五 海婴的病与小偷
后记
章节摘录
分享隐秘和艰难人世间,能与你分享幸福的不是爱人,能分享艰难的,一定是。住处大风,把玻璃打碎了一块。但不久,又被迫搬到另外一个三楼上,楼上没有厕所,二楼有一个,大约,但被一户人家私有了,也不便去使用。公共厕所在遥远的地方,需要旅游很久,才能抵达。于是,每每在半夜的时候,跑到楼下,找一棵树,草草倾泻,了事。后来,终于找了一个替代的办法,用一个瓷的罐子,半夜里尿急了,便滋进去,可以想象,那是一个需要技巧的事情,罐子的口小,若是准确度欠了,准会尿在地上。还好,这事情没有其他的人看到,只写在信里,告诉许广平一个人。这是1926年的秋天,鲁迅先生在《两地书》里写的情节,每一次看到这里,我都会被他逗乐。然而,可乐的事情,才刚刚开始。听我往下说。班里的学生女生只有五个,大约也有漂亮的,但先生每每不看她们,即使是问询一些人生啊苦闷啊的问题,每每低着头应对。这也是在信里发了誓的。许广平回信时说,如此幼稚的信,幸好没有别人看到。两个人均料想不到,事情过了将八十年,被我看到,我看得哈哈大笑。感情从来和年代没有任何关系的。除了关心彼此的身体,也要把生活的四周告知对方,先生说起身边事情时,总是不露声色的幽默,譬如厦门大学的展览会。大约是为了活跃学校死气沉沉的气氛吧,学校突然决定搞一个文物展览,听说鲁迅的柜子里放了几只古老的拓片,便硬是拉他出来陈列,没有办法,鲁迅只好去了。到了现场才发现,并没有人帮忙。孙伏园给先生搬来一张桌子,先生便将两张拓片展开,压在桌子上,另外的几张呢,先生用手展开了一下,结果,惹得众人观望。那组织者便要求,先生站到桌子上去,好举得高一些,让更多的人看到。再后来呢,因为摆放的其他东西需要桌子,连同先生的那一张桌子也被没收了,鲁迅只好一个人站在那里以手展开那一张拓片。如此陈列一个著名的作家,实在是好笑得很。果然,许广平在信里笑话鲁迅,做这种傻事情,让风吹着,如同雕塑,滑天下之大稽也。可是鲁迅在接下来的信里说,我只是说了一半,滑稽的事情多着呢,比起我的尴尬地站立,更让人笑话的是,展览会上展览的很多东西都是假的。寂寞总让人没有主意,在一封信里。鲁迅赞美许广平成熟了,而他在那样一个荒芜的岛屿上,盛开的全是寂寞。于是,除了到邮局等许广平的信,便是在宿舍里发明吃的东西。但他实在不大行,便也将失败的体验告知对方。能分享尴尬的人,一定是亲密的。果然,两个人从北京开始种下的芽苗,在厦门时已经生长得茁壮了。忙碌中,许广平给鲁迅织了一件毛背心,鲁迅穿在身上写信,说暖暖的,冬天的棉衣可省了。《两地书》,这是一本关于爱恋的书,里面没有任何矫情的文字,但它的确充满了爱。因为,这本书里,到处都是关于内心隐秘和艰难的分享。人世间,能与你分享幸福的不是爱人,能分享艰难的,一定是。我喜欢那条1926年秋天的背心,它把一个叫鲁迅的男人拴住。爱情,不过是一件毛背心的温暖。……
后记
读鲁迅的作品多年,总结一句话,便是:鲁迅被神话的同时,也被遮蔽。的确,在意识形态较为紧绷的年代里,鲁迅的文字被抽离了原本的意思。尤其是在一九二五年至一九二七年间,恋爱中的鲁迅用蘸着爱情的墨汁写下了不少生活味道十足的文字,但均被后来的人误读。这一点我在本书也有例举。一九二七年十月,鲁迅与许广平一起到了上海,不久,他在《北新》半月刊上发表一篇《唐宋传奇集?序例》,然而这篇文字的结尾处写了一段闲话,引起了郁达夫的注意。有一次郁达夫和鲁迅一起吃饭,便发问:“这文章的末尾,你在后面加上四句,是什么意思?——时大夜弥天.唔……”鲁迅答:“那是我有意刺高长虹的!高长虹自称是太阳,说景宋是月亮,而我呢,他却谥之为黑暗,是黑夜。他追求景宋,他说太阳在追求月亮,但月亮却投入黑夜的怀抱中,所以他在那里诅咒黑夜。”可是。比较好笑的是,解放后,包括余秋雨在内的“十一个”写作组写出的《鲁迅传》,在叙述鲁迅在广东以及将要离开广东的一段时,有这样的一段记载:“九月十日,是一九二七年的中秋节,明月下的珠江显得特别凄清、冷寂。
媒体关注与评论
《小闲事》是一本还原鲁迅的作品,我第一次看到是在一次谈论鲁迅电视节目中,作者赵瑜亲自送给我的,继而爱不释手。我很喜欢写作者的腔调,他不庄严也不媚俗,有一股颠覆传统鲁迅的幽默。近来我找到赵瑜,邀请他合作,再写一部关于鲁迅的书,他答应了。我推荐赵瑜的《小闲事》给大朋友和青年朋友们,他将被神话了的鲁迅写得活灵起来。 ——鲁迅先生长孙,上海鲁迅文化发展中心主任、同济大学鲁迅研究中心主任 周令飞这是一本恋爱的书,但书中的恋爱都隐蔽在巨大的黑山一般的时代背景中,像一道暗流,或者像石缝里萌芽的种子。其间体现出的幽默、趣味、孩子气、宽容、性情都是人性的光束。这本书对于鲁迅研究也必将会有它的贡献。它爆料之全面、确实、富有细节都是我这个“迅丝”闻所未闻的。有的举证甚至可以让长期的存疑尘埃落定。——阿贝尔最是那第一眼,男女对上了,就改不了初衷。最终,鲁迅像所有恋爱中的男人,义无反顾地爱上一匹害马,并与她生活在一起。——虹影《我看〈小闲事〉》
编辑推荐
《小闲事:笑谈大先生的爱情史(修订版)》:不像徐志摩那位“情圣”,不似张爱玲那般“情困”,鲁迅在我们心目中是金刚怒目的战士,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被神化,似乎不会沾染人间烟火气的爱情。本书却挖掘出鲁迅书信资料中隐藏的情感秘密,以独特笔调,“不庄严也不媚俗,将被神化的鲁迅写得活灵起来”(鲁迅长孙周令飞语)。《小闲事:笑谈大先生的爱情史(修订版)》是一本极其有趣的书,文字机智俏皮,机锋潜藏。因为活色生香的小闲事,我们不时被逗得莞尔。“人世间,能与你分享幸福的不是爱人,能分享艰难的,一定是。”我们看到鲁迅像所有恋爱中的男人,义无反顾地爱上一匹害马,最终与她生活在一起。这段曾为世俗所诟病的爱情,带给我们很多感动。
名人推荐
阿贝尔:B面鲁迅 ——读赵瑜新著《小闲事》 鲁迅是人,自然有一个人体的立面。这个立面也涉及到灵魂。赵瑜新著《小闲事》摊开鲁迅与许广平的通信:《两地书》,为我们呈现出鲁迅的B面。一个人的B面不是他 A面之外的唯一剩余,也未必是他A面的对立面。鲁迅自然还有C面甚至D面,但那或许不是我们所能探寻的,它们或许已随了他的消亡而消亡,成了一团无法想象的黑暗。我从《小闲事》里读出的,不再是那个挥之不去的木刻版的“横眉冷对”的鲁迅,而是一个真实的食人间烟火的鲁迅。这个真实里包含了常人难免的小气、孩子气、猜疑、随地小便、自以为是等“不良”德行。 “被神化的鲁迅其实同时也被遮蔽。”是被神化的鲁迅遮蔽了真实的鲁迅。我们几代人对于鲁迅的印象都仅限于他的那个木版画的形象。这不是时代的偏爱,也不是时代的疯狂,而是时代的愚弄。 说是小闲事,也只是相对于“匕首、投枪”一类。恋爱之事一点不小,一点也不闲。何况涉及的人不是闲人,而是被作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新文化运动的旗手”的鲁迅。小闲事,可以看成是著者对“伟大”的一个归还,也可以看成是著者赋予烟云人事的一份优雅。 《小闲事》是一本读书心得,也是一本性情之作。著者不是像所谓教授、学者那样,拿鲁迅当选题来做的。写这本书,很可能是著者在阅读中的灵感发现,就像在一次旅行中临时决定买下一栋木楼。这是一种理解,一种偏爱,也是一种发现和欣赏。甚至是融入。正如著者在《自序:宴之敖或者许霞》中所说:“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鲁迅,并不是真的鲁迅,不过是别人演绎的鲁迅,或者鲁迅的文学作品。然而,有一个真正的生活的、可爱的,甚至是幽默而幼稚的鲁迅一直躲藏在他的书信集里,他的《两地书》里。” 过去看见的不是真的鲁迅,而今在《两地书》里看见了真的鲁迅,难免有些激动,有些跃跃欲试,想大显身手一回。 还真是大显身手对了。《小闲事》很成功。至于怎样一个成功,又不能一一道出。一本书就像一个人,有它自己的命运,但前提是这本书必须是一本独立的、健全的书。这个独立、健全不只指书的样式,更是指书的美学和精神趣味。《小闲事》做到了。它还原了鲁迅这个神化人物,这个文学和精神的符号,为读者呈现出了鲁迅本人。 鲁迅本人是一个存在,1936年之前是一个存在,今天依旧是一个存在,但过去我们异化了这个存在,背离了这个存在。异化和背离,其实就是让他再死一次。从这个意义讲,《小闲事》所做的又是复活。 “住处大风,把玻璃打碎了一块。但不久,又被迫搬到另外一个三楼上,楼上没有厕所,二楼有一个,大约,但被一户人家私有了,也不便去使用。公共厕所在遥远的地方,需要旅游很久,才能抵达。于是,每每在半夜的时候,跑到楼下,找一棵树,草草倾泻,了事。” 《小闲事》用1926年秋天鲁迅写给许广平这段“情书”开篇,可以看成是这本书的一个意味的定调。 鲁迅就是这样,不只是在深夜写一些为“正人君子”们深恶痛疾的文字。还有更胜一筹的。尿在瓷罐里,白天倒尿盆不方便,“看夜半无人时,即从窗口泼下去。这虽然近于无赖,但学校的设备如此不完全,我也只得如此。” 著者还“考证”到,在向窗外倒尿盆之前,鲁迅已经开始在校园的任一处随时小便了。 鲁迅从窗户上往下倒尿盆、在厦门大学校园里随地小便,这是事实,也可以看成是象征。它说明了鲁迅是一个人。 是一个人(一个健全的人),当然要吃、要喝、要恋爱。要恋爱可以有三个层次的理解:要心理和精神的抚慰,要性生活,要一个家。《小闲事》没有对鲁迅与朱安关系做深层次的探究,他们是否有过性生活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是清楚的:鲁迅没有像胡适之接受江冬秀一样接受朱安。鲁迅的恋爱自然也不同于徐志摩或沈从文的恋爱,自然打上了鲁迅的烙印。理性,慢热,甚至有几分迂腐。这与当时鲁迅的身份、许广平的身份有关,也与鲁迅的性情有关。但鲁迅的恋爱是一种有根的恋爱,是一种救赎。《小闲事》尽展了这一点。其间的小情趣、小情调也不乏智慧和时代特征。鲁迅称“广平兄”并释之是一例,称“害马(HM)”是一例,许广平叫先生“嫩弟弟”又是一例。很多很多。 当然,恋爱的主流还是严肃的真性情,且自始自终关系到“苦闷和绝望”,以及在“苦闷和绝望”中“加糖 ”。《小闲事》里一直有一股暗流,在两个主角之间奔涌;开始是涓涓细流,渐渐汇成了地下河。也是冬天的火苗,既照亮也取暖。这火苗是靠了语言漫延的。油,还是两个人的思想和身体。 “先生,可有什么法子在苦药中加点糖分,令人不觉得苦辛的苦辛?而且有了糖分是否即绝对的不苦?先生,你能否不像章锡琛先生在《妇女杂志》中答话的那样模糊,而给我一个真切的明白的指引?” 这是1925年3月11日许广平在写给鲁迅的第一封信里的问询。到1926年11月15日,热恋中的先生已经糊涂,写信问许广平借光了。 “为我悲哀的大约只有两个,我的母亲和一个朋友(这里指许广平)。所以我常迟疑于此后所走的路:(一)、积几文钱,将来什么都不做,苦苦过活;(二)、再不顾自己,为人们做一点事,将来饿肚也不妨,也一任别人唾骂;(三)、再做一些事(被利用当然有时仍不免),倘同人排斥,为生存起见,我便不问什么都敢做,但不愿失了我的朋友。第二条我已行过两年多了,终于觉得太傻。前一条当先托庇于资本家,须熬。末一条则太险,也无把握(于生活)。所以实在难于下一决心,我也就想写信和我的朋友商议,给我一条光。” 《小闲事》是一本恋爱的书,但又不是一本单纯写恋爱的书。书中的恋爱都隐蔽在巨大的黑山一般的时代背景中,像一道暗流,或者像石缝里萌芽的种子。有时候简直就是青苔,附着在政治、民主、革命、写作这些石头上,无法像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马尔克斯笔下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和杜拉斯笔下的《情人》那样,让爱情成为生命的主体。其间体现出的幽默、趣味、孩子气、宽容、性情都是人性的光束。 著者在《后记:每一个知识分子都应该谈恋爱》中说,《小闲事》“以鲁迅先生和许广平先生的《两地书》为蓝本,打碎了,重新拼贴鲁迅的形象”。我倒是觉得未必是“打碎”,而是探寻、探究——探寻作为一个人的鲁迅的情感脉络。也不是拼贴——拼贴太简单了,是雕刻或者呈现,把虚假的凿掉,呈现出真实的部分。 不久便会获得证明的是,《小闲事》对于读书界是一个贡献,为人们阅读鲁迅、了解鲁迅、还原鲁迅提供了便捷。它很快会改变我们对鲁迅固有的一些印象。它会告诉你,恋爱中的鲁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而这个人才是真实的。 “这部刻摹‘恋爱中的鲁迅’的书稿其实没有写什么高深的见解和新奇的史料考证。”著者在《后记》中说。这当然是谦辞。这本书对于鲁迅研究也必将会有它的贡献。它爆料之全面、确实、富有细节都是我这个“迅丝”闻所未闻的。至少之前是零碎的、分散的,而今在这里得到了归纳和解析。除了鲁许之恋这个主题外,就是在鲁迅与同事、同仁关系的探究方面,也是颇有贡献的,有的举证甚至可以让长期的存疑尘埃落定。鲁迅和孙伏园,和李秉中,和顾颉刚,特别是鲁迅和高长虹,每一举证都经得住历史的检验,因为这些举证本身也是历史。 《小闲事》还是一本有温度的书。这温度不是来自书中的恋爱者,而是来自著者。著者可能是太爱恋爱中的先生了,书中的文字总是暖暖的,像是私下开了很多的窗户,让阳光照了进来。 读《小闲事》,我会自然想到卡夫卡和菲利斯,想到他们两人的恋爱。采取的也是通信的方式,只是跨越的时间更长,结局相反——可以说是悲惨。他们是生活在同一个时代的两对人,两位女性的长相也颇为近似——都算不上是美丽、性感的佳人。不过,透过世俗的表面,对人性和自我做一个深层次的探究,卡夫卡要在鲁迅之上。鲁迅选择了过程,而卡夫卡只要了结局。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