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

出版时间:2008-9  出版社:立信会计出版社  作者:陈力生 主编  页数:598  
Tag标签:无  

前言

立信会计这一品牌是由我国现代会计之父、会计学家及会计教育家潘序伦博士创立的。上海立信会计学院是我国唯一一所以会计命名的,以培养财会、经济管理类各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在近80年的办学历史中,根据潘序伦老校长确定的“立信为本,实践为衡,求是务实,报效社会”的办学理念,为社会培养了20余万财经管理人才,在会计界享有盛誉。2005年上海立信会计学院会计学专业群被上海市确定为重点建设的教育高地,“立信会计系列精品教材’’是会计学教育高地的建设项目之一。立信会计因其会计教育、会计师事务所与会计出版社三位一体的办学模式而使其教材在国内独树一帜。在我国会计国际趋同及其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已经形成、资本市场的发展对会计信息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会计诚信受到普遍关注的背景下,高等院校会计学专业无论从教学的理念,还是教学的内容与手段都在发生变化,为适应这些变化,我们组织编写了这套“立信会计系列精品教材’。这套系列教材主要以高等院校会计学本科专业的学生为使用对象,由《会计学原理》、《中级财务会计学》、《高级财务会计学》、《成本会计学》、《管理会计学》、《财务管理学》、《审计学》与《电算化会计》八本教材构成,涵盖了高等院校本科会计学专业的八门核心课程,其中的一些教材也适用于财务管理、审计学以及工商管理等财经类专业的教学。

内容概要

  立信会计系列精品教材,上海“十一五”重点规划教材。全书以我国《审计法》、《注册会计师法》和《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等审计法律法规为指导,并结合我国《公司法》、《证券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施行,在深入研究我国审计理论和审计实务的基础上,借鉴西方有关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成功做法和经验,全面阐述了专业审计人员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应具有的审计理论和知识,重点突出了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程序、审计测试和审计报告编制的相关知识和技能。

书籍目录

第一章 审计概述
 本章提要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第二节 审计环境
 第三节 审计的理论动因
 第四节 审计的概念和本质
 第五节 审计假设和审计判断
 第六节 审计的职能和作用
 第七节 审计的分类
 主要术语
 复习思考题
 练习题
第二章 审计目标和对象
 本章提要
 第一节 审计目标
 第二节 审计对象
 主要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三章 审计独立性
 本章提要
 第一节 审计独立性的涵义
 第二节 审计独立性的衡量尺度
 第三节 最高审计机关的管理体制
 主要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四章 审计方法
 本章提要
 第一节 审计方法的涵义
 第二节 审计模式
 第三节 审计方法体系
 第四节 审计分析方法、评价方法和研究方法
 主要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五章 抽样审计和审计程序
 本章提要
 第一节 抽样审计
 第二节 审计程序
 主要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六章 审计规范体系
 本章提要
 第一节 审计规范体系的涵义及种类
 第二节 审计法律
 第三节 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
 第四节 会计师事务所业务质量控制准则
 第五节 政府审计准则
 第六节 内部审计准则
 第七节 审计人员职业道德规范
 第八节 职业后续教育准则
 主要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七章 审计人员的法律责任
 本章提要?
 第一节 审计责任概述
 第二节 审计的法律责任
 第三节 审计法律诉讼的避免
 主要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八章 风险评估
 本章提要
 第一节 风险评估概述
 第二节 风险评估程序、信息来源以及项目组内部讨论
 第三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第四节 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
 第五节 评估重大错报风险
 第六节 与治理层和管理层沟通并记录审计工作
 主要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九章 风险应对
 本章提要
 第一节 风险应对概述
 第二节 进一步审计程序
 第三节 控制测试
 第四节 管理建议书
 第五节 实质性程序
 ‘第六节 评价列报的适当性
 第七节 评价审计证据并记录审计工作
 主要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十章 审计证据?
 本章提要
 第一节 审计证据的涵义及种类
 第二节 审计证据的特征
 第三节 审计证据的收集
 第四节 审计证据的整理与评价
 主要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十一章 审计工作底稿
 本章提要
 第一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涵义、分类及作用
 第二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格式及内容
 第三节 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与归档
 主要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十二章 审计计划、审计风险和重要性
 本章提要
 第一节 审计计划
 第二节 审计重要性
 第三节 审计风险
 主要术语
 复习思考题
 案例分析
第十三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
 本章提要
 第一节 业务循环审计概述
 第二节 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
 ……
第十四章 采购与付款循环审计
第十五章 存货与仓储循环审计
第十六章 筹资与投资循环审计
第十七章 货币资金审计
第十八章 特殊项目审计
第十九章 审计报告、审阅报告和审核报告
第二十章 验资
第二十一章 非审计服务
第二十二章 计算机审计
主要参考文献

章节摘录

第一节  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一)我国国家审计的起源和发展  我国审计历史源远流长,其中数国家审计起源最早。从国家审计发展过程看,它大体经历了古代审计、近代审计和现代审计三个阶段。公元前11世纪至1840年为我国国家审计的古代审计阶段。最早产生于西周时代,其主要标志是“宰夫”一职的出现,负责审查“财用之出入”,并拥有“考其出入,而定刑赏”的职权。在周朝官制天官系统中,大宰、小宰和司会等官职均与审计职责有关。大宰为天官之长,其中有“以八法治官府”之审计职掌,即就会计之中有失考断之;大宰还受计岁会,每三年还要对各级官吏进行一次全面考核,并根据功过进行奖惩。小宰为大宰属员,协助大宰受计。小宰的属员宰夫是周代官厅审计的主持者,是主管“治朝之法”的官员,负责对各官府的财政收支进行全面审查,如发现违法乱纪之事,可越级向天官乃至国王报告,加以惩处,对用财得当者,给予奖励。其后,秦、汉两代都曾采用“上计制度”,皇帝亲自听取和审核各级地方官吏的财政会计报告,以确定赏罚;同时,审计与会计由合一而渐次分离,审计走向独立的阶段,秦代实行御史制度,国家设御史大夫直接辅佐皇帝,行使对国家政治和财政的监督工作。在全国三十六郡设监御史,负责郡、县的政治和财政监察工作,全国上下形成了统一完整的审计模式。隋、唐两代,在刑部之下设“比部”,比部是独立的审计组织,独立于财政部门之外,行使司法审计监察权。特别是唐代,由于经济发达,政治稳定,审计地位的提高,对中央和地方的财物收支实行定期的审计监督,国家审计有了明显发展。宋时,除在刑部之下设有比部外,北宋初还在太府寺内设审计司,并在宋太宗淳化三年(公元992年),设诸军诸司专勾司,专门审查军政开支。后于南宋改“诸军诸司专勾司”为“审计院”,从此,“审计”一词,不仅成为我国审计机构的名称,而且成了我国财政财务监督的专用名词。元、明、清三代未设专门的审计机构。元、明朝取消了比部,户部行使审核会计报告权。明、清时,比部职权虚有其名,开设六科,十三道监察御史,构成独立的监察系统,即所谓的科道制度。事实上,元、明、清三代基本上未设专门的审计机构,审计处于中衰时期。

编辑推荐

《审计学》由立信会计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审计学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条)

 
 

  •   考试用的这本书。比去书店便宜。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