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流感

出版时间:2008-12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约翰·M·巴里  页数:636  译者:钟扬等 译 金力 校  
Tag标签:无  

前言

  1918年,作为一名海军少校,保罗·刘易斯(Paul Lewis)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他似乎从未适应军旅生活。军装常常令他局促不安,士兵们向他致敬时,他也总是显得紧张而狼狈。  而他却是个地地道道的勇士,一位与死亡搏斗的勇士。  在他遭遇死亡时,他直面死亡,挑战死亡。他像一个昆虫学家用大头针将蝴蝶订成标本一般将死亡固定,再将其肢解、分析,然后找出击败这个敌人的方法。这种冒险对他而言已成家常便饭。  然而,1918年的9月中旬,死亡以前所未有的架势出现在他面前。医院的院子里摆满了一排又一排的病人,很多人浑身是血,死状可怕而奇特。  刘易斯被请来帮助他们处理这个令人束手无策的神秘事件。虽然也算一名内科医生,但他还从未在病人身上操练过。更确切地说,他是一位科学家,是美国第一代医学科学家中的一员,时间都花在实验室里。当时,他事业上已颇有建树,在国际上也享有声誉,而且他还很年轻,事业的巅峰触手可及。

内容概要

  大流感指的是1918—1919年横扫世界的那次流感大流行,过去估计全球死亡人数约2000万,最新的权威估计数字为5000万-1亿。这个数字不仅高于历年来命丧艾滋病的人数总和,更远超中世纪二黑死病所造成的死亡人数。《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作者依据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重绘1918年的惨状,为我们再现了这场最致命瘟疫发生、发展及其肆虐全球的过程,  在《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中,作者多线索展开论述,纵横交错地记述了有史以来最具毁灭性的流感故事,以及20世纪科学与医学发展的历史。《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细致入微地描写了科学、政治与疾病传播互动的过程,并述及传统医学演化至现代医学的重要里程碑,以及当年科学家、医学工作者等在巨大压力下所显示出的勇气或怯懦,信仰、价值观、研究态度和方法……  这部著作不只是简单讲述1918年发生的事件,它同时也是一部权威性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

作者简介

  约翰·M·巴里,罗彻斯特大学历吏学硕士,曾任记者和足球教练,现为杜兰一塞维尔大学生物环境研究中心访问学者。常为《纽约时报·周末特刊》《时代周刊》《华盛顿邮报》等撰稿。  巴里的著作多次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其第一部作品《野心与权力——华盛顿的真实故事》被《纽约时报》选为以华盛顿和国会为主题的十大好书之一。第二部与他人合作的《细胞变异》已被译成22种语言出版,备受好评。第三部著作《潮起——1927年密西西比河洪水及其对美国的影响》在1998年获得由美国历史学会颁发的代表年度杰出:历史著作的巴克曼奖(Francis Parkman PriZe),并以“对南方历吏的贡献”赢得史密斯奖(Lillian Smith Award)、南方图书奖(South—ern Book Award)等众多奖项,被《纽约时报》评为“年度好书”。《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被美国科学院评为2005年度最佳科学/医学类图书。

书籍目录

序言第一部:斗士第二部:蜂群第三部:火匣第四部:起始第五部:爆发第六部:瘟疫第七部:竞赛第八部:丧钟第九部:苟延第十部:终场后记致谢注释部分参考文献译后记

章节摘录

  单靠逻辑和观察为何无法促进医学发展的另一种解释是:生物学不像某些以某种逻辑形式——数学——为自然语言的学科(比如物理学),它并不需要借助于逻辑。这从著名物理学家齐拉(Leo Szilard)的抱怨中就能看出。自他从物理学转到生物学之后,就再也没有安安心心地洗过一次澡。∞还是物理学家时,他可以泡在浴缸的温水中思考问题,在心里盘算并进行逻辑推论;然而变成生物学家后,他不得不经常从浴缸里爬起来去找寻事实。  事实上,生物学就是混沌的。生物系统并非逻辑的产物,而是进化所致,而进化是一个不太讲究精准的过程。生命并不会选择逻辑上最佳的设计来迎合新环境,而只在已然存在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人类基因组中的绝大部分区域包含“保守的”基因,这些保守基因与那些存在于更为简单的物种中的基因本质上相同。进化是建立在现有基础之上的。  因此,不同于逻辑的有条不紊,生物学的结果通常是凌乱无序的。这好比建造一间节能农舍。如果是新造一座,那么逻辑可以帮助我们在心里考量具体建材的使用、门窗的设计,也许还有屋顶上的太阳能板等等。但如果想让一间18世纪的农舍具备节能的功用,就得竭尽全力去改造它。我们按逻辑在现有的农舍上作进一步的加工——封堵填塞、绝缘隔热、安置新火炉或者热泵。这间旧农舍将(可能)是我们在已有基础上建造出的最好的一间,但它依然是不完美的,比如在窗子的尺寸上,天花板的高度上,建材的选择上……这和建造一间专门为了达到最佳节能效果而设计的新农舍毕竟不同。

编辑推荐

  《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被美国科学院评为2005年度最佳科学、医学类图书。夺去了全球至少2000万人的生命,一个最具毁灭性的故事!假如全球性大流感再度来袭,我们如何应对???历史性的,独具慧眼的,旗帜鲜明的,《大流感:历史上最致命瘟疫的史诗》不只是对1918年事件的精湛描述,也是一部权威性的、令人惊恐不安的有关科学、政治和文化的传奇故事。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大流感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6条)

 
 

  •     断断续续读了一部分,感觉书的内容贯穿了现代传染病学的历史,从巴斯德发现感染的原理开始,若干继承者不断深入探索,直至发现DNA/RNA遗传机制为止。
      
      虽然以1918大流感为题,感觉事实上并不是那次流感的纪实。
  •     p82,霍普金斯在医学范围以外有着巨大的影响。原译文,对医学界影响巨大有误。
      本书翻译的非常不错哦,自从《摩根财团》以外,很少能看见这么精彩的译文,比如p13的“衣香鬓影”,太绝了!!!!!!!!!!!
  •     文学或电影中不乏有以瘟疫为背景或直接对瘟疫描写的内容,从《十日谈》到《白色城堡》,从《面纱》到《传染病》。若在这些故事中我还可以回避疾病因为它毕竟是虚构的话,那么1918年大流感这段事实却经由这本书摊在我面前。在《白色城堡》我对疾病的流行颇不以为然,认为那不过是创造出一个恐惧和隔离的背景。谁会想到,一个小小的流感病毒,竟然会掀起世界范围内的大灾难。
      
      纪实的写作使得如科幻剧情般的瘟疫更加骇人,人们如同多米诺骨牌一般接二连三倒下,恐惧的不仅是死亡,更是对疾病的未知。即便近百年后人们发明现了抗生素和DNA,对病毒依然没太多好招数。SARS突然袭来又烟消云散,禽流感倚靠猪宿主成为永恒的威胁。1918年的大流感绝不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因此,这本书所描写的既是历史,也是未来。
      
      值得一提的是本书的写作,五百多页、七年时间的容量不愧是一部史诗。在其中交织的医疗、生物、社会、政治、文化等的叙述也让我对作者的阅历和知识面叹为观止,尤其是那些对于疾病机理的精湛描绘和比喻,若不看作者介绍就会误以为他是生物学或医学背景出身的呢!
  •     首先,其余几位写书评的是托。书不一定差,但是合作翻译的,水平参差不齐,冷不丁跳出一个名字来,小名儿叫得可亲密了,好像人人知道他的光荣事迹,可我怎么都想不起来这个人哪里出现过,我都怀疑自己的脑子出问题了,于是往前面翻,结果确定这个人是在书中第一次出现。
      
      还有比如133页最后一行:
      血凝素出现过15种已知的基本形态,而神经氨酸酶是九种……
      同一句句子里,用阿拉伯数字还是中文数字都不统一。
      
      书看到1/4。
      
      总之一句话,书不一定差,但肯定没宣传的那么好。
  •     一本传统叙述史学科普书。。。大量铺叙了各种流行病和研究英雄的业绩。。。不过这种史观倒是我最近比较质疑的。。。
      由今观之,重点在于,公共卫生系统怎样才能较早的预警?疫苗的道路又在何方?
      由巴斯德开创的传统,在过去一个世纪中已经得以充分的展示。然而流感的启示在于,面对前辈大家的累累功绩,我们还要更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问题。
      。。。。这本书英雄史观使人不喜之处也在于此。。。如果说拯救我们的只能是Welch一类的天才。。。那余下之人的意义又在何处?
      幸运的是,我们还有向google flu这样从旁边杀出的异类。。。。或许,今年之后,我们又可以开拓一条新的道路。。。
  •      现在,世卫对猪流感的预警已经升为5级,说不准猪流感何时就会来到家门口。要御敌,首先要知己知彼,了解猪流感是什么、传播途径如何,同时,看看《大流感》这本书吧,会给你面对大灾害的经验、信心和力量。100年前人们面对的大流感,今日我们应以更大的勇气去面对。
  •     1918年的“西班牙lady”大流感,实际上起源于美国,造成几千万人死亡,政府在其中的作为、公众的知情权怎样,闲暇时读了读,对于自己了解今天诸如SARS这样的流行病很有帮助。嗯,好书!
      
  •     阅读本应是一种享受,眼下市场上的书不可谓不多,品种不可谓不全,然而抛去升学就业不得不读的那些书,真正能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有几本?不论是出版商五花八门的营销手段,还是某某专家毫不吝惜的赞美之词,若是这本书压根就不能引起你的阅读兴趣,那么它还是没有多少味道。一本书,它是好是坏,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评判标准。所以,一本书,如果它能赢得多数拜读过它的人发自内心的认同,那么这本书就很了不起。在我看来, 《大流感——最致命瘟疫的史诗》,或许就能成为这样一本很了不起的书。说它好,不是因为它得到了美国布什总统的青睐,也不是因为现在我们正笼罩在禽流感的阴影下,使得它颇具卖点;而是因为在当下貌似强大的科学背景下,通过这本名为“史诗”、实则讲述悲欢交加而悲痛更甚的“悲剧”的书,能让我们对人类历史上的这场大灾难有更多的了解,从而明白疾病的强大和科研的艰难,明白人类开发新药物的工作仍然任重而道远。我想说,能读到这样的一本书确实很幸运,可惜这样的书实在是太难觅得了。
  •     全球大范围的流感一般每20年到50年爆发一次,现在距离上一次1968年爆发的全球流感大流行已经过去40年了。危险啊!经济萧条,再来个大流感,大家就只好窝在家里孵小鸡了。
      
      其实对付这种烈性传染病最有效的措施还是公共卫生。以史为鉴,建议所有公共卫生官员都去看看90年前那次大流感。
  •     最开始对这本书感兴趣,是因为禽流感,想弄明白如今的禽流感是否会发展成类似1918大流感的“全球大瘟疫”。大流感不是个愉快的话题,却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可怕现实——1959至1997年,只有2人感染禽流感且无人死亡;1997至2005年,三类禽流感病毒造成200多人感染,病患成群出现,并有死亡病例;2009年开年,内地就出现4例人禽流感,3人死亡。病毒学家和公共卫生官员一再提醒各国防控人禽流感和流感大流行,但他们无法预测新的流行何时发生,“只闻钟声嘀嗒,而我们却不知道时间。”卫生部也多次召开各类研讨会、防控工作会,加强人禽流感和流感大流行的防控措施。作为一名普通公众,我们需要怎样配合决策者将这可能再度来袭的恶魔拒之门外?
      这本书的作者是历史学者,更多地希望以史为鉴。他说,写此书的初衷是想发掘美国政府在1918年是如何应对这场大挑战的。1918大流感是自然与现代科学的一次大冲突,是人类社会与自然力的一次大对决。虽是90年前的往事,但一切仿若历历在目,到处是呻吟的患者、无力回天的医生、焦头烂额的政府。人体、人心、城市、国家均被流感所蚕食。比起真正的战争,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似乎更加令人殚精竭力、死伤惨重。即使在1918年费城这样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牧师们也不得不像中世纪肺鼠疫肆虐时那样,赶着马车在街上吆喝,让那些躲在紧闭的门后、胆战心惊的人们把屋子里的尸体搬出来。这场大流感使得1918年费城卫生系统全面崩溃,医院爆满,拒收病人。而作者认为,即使今天,发达国家的卫生系统也可能被流行病拖至崩溃的边缘,而发展中国家的卫生系统则可能全面瓦解。
      我们对新的疾病流行准备得有多充分?我们需要做些什么?看看书中是怎样说的。
      首先,我们应当将流感视为一次致命的威胁。政府应认真考虑疫苗供应的必要性,在流感上痛下重金。我们需要对疫苗生产进行投资,并为大流行的真正到来强化过负荷能力。还应动用资金,储备抗病毒药物。
      其次,为大流感做准备的第一步是监督。越早发现病毒,我们成功研制和发放疫苗的机会就越大。(就此点,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配合政府做好疫情的监督、报告。)我们需要从监控系统中获得更多信息。作者呼吁各国政府公布疾病真相,积极交流,加强合作。“这也许是1918年大流感最大的教训,也是仍未被吸取的教训。”如果交流足够开放,监控足够良好,领导层足够果断,就确实有希望通过隔离病例、区域封锁和抗病毒治疗等手段将新的流行性病毒扼杀在其起源地。
      1918大流感的最后一条教训是那些身居要职的权威人士必须降低可能离间整个社会的恐慌。恐惧源于蒙昧,就像在丛林中被未知的怪兽追踪。一旦怪兽露出原形,害怕还会有,但由未知而产生的极端恐惧消散了。权威人士必须珍惜公众对他们的信任。不歪曲真相,不文过饰非,也不试图操纵任何人。无论真相有多么恐怖,都必须将其公诸于众,只有这样,人们才能打破恐惧。
      1918大流感中还有一群高贵的身影——那些渴望改变美国医学现状的人们。他们组成了一个核心团队,对疾病时刻保持警惕,并为此做好了准备。当流行病真的来临时,他们用自己的生命抵挡病魔前进的脚步,运用自己的知识和力量来击败它。最终,从流感爆发中获取的科学知识,孕育了未来的医学。
      这本书不仅仅讲述了一个关于毁灭、死亡、绝望的故事,也不仅仅是一个人类社会如何与自然施加的灾难抗衡的故事,它还是一个关于科学和探索的故事,一个关于人们如何改变思维方式的故事,一个关于人们在近乎完全混乱的环境中如何冷静思考、果断抉择、付诸行动而不是无谓争论的故事。
      
  •   第一眼看成霍金=.=
  •   谢谢指正!书里应该还有一些错误的~ 如果还会再版,希望可以改正 :)
  •   看完了。3年的翻译,质量真的很好。不管这么说,谢谢译者做了这么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   看到你的评论,我去把中文版的书翻了出来,的确有你所说的“同一句句子里,用阿拉伯数字还是中文数字都不统一”的问题。
    然后是原版,作者用的是15和9,很规范。
    印象中,原文采用阿拉伯数字的地方,我们也都沿用阿拉伯数字,于是再去找了当时翻译的原稿(没错,我是参与本书翻译的译者之一而且担任了全书的校对):“血凝素出现过15种已知的基本形态,而神经氨酸酶是9种”。
    我想,可能是编辑采用了他们一贯的小于10的数字改用汉字数字的原则。当然,在校稿的时候我们没能发现并提出,似乎也是我们的责任。
    而另一个关于人名的问题,原作中作者对人名的使用比较随意,有时候是全称,有时候是姓,有时候是名,当然,也有小名和绰号。这的确是令我们很烦恼的问题,对此我们都采用了直译原文的方式,在翻译的时候也会加注英文原文,希望编辑在统一中文译名的时候作为参考减少错误(编辑们有一本关于人名翻译的标准手册,所以译者一般不对姓名进行随意翻译而是用英文标出)。有些原文使用的人名可能会造成读者困扰的地方,我们也尽量在译文后加了注释,但一定会有不够周全之处。
    关于书中的错误,和你一样,也有其他老师在认真读过此书之后,指出在专有名词的翻译上有一些谬误。不管反馈意见如何,能认真阅读这本书,我们觉得挺高兴。如果方便的话,你能否指出你所认为的错误或者不当之处呢?如果本书能有幸再版,我们也可以将这些内容和格式修改汇总告知编辑以弥补初版的疏漏。
    还有一点,我想说的是,“让几个大学生拼凑着翻译的东西,以后还是少碰为好”这句话,有点不负责任。你怎么知道这是拼凑着翻译的东西呢?虽然你可以看到封面上印着几位译者,但这是我们对所有参与了翻译的同学的劳动的尊重,所有的译稿,我们都全部统一校对过,而且可以说,几乎3/4的内容,都经历了一次重新翻译,就是因为在校稿时发现了初译质量太差的问题。而在翻译时,我们更是去查阅了本书牵涉到的关于医学史和美国历史的大量背景知识,认真为每个我们觉得可能需要一些背景知识补充的地方添加了注释…… 你或者可以批评我们水平不高——这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我想,没理由因为市场上充斥着很多大学生拼凑译成的书而想当然地对我们的翻译态度任意指摘。(本书还有台湾版,如果我们想要粗制滥造,也大可将那本书拿来加工一番,想来会比自己再翻译一遍要轻松得多。)
    或许在这段回复之后,你可能也会拿出更多的证据反驳,不过,我只是想说明一些真实情况,并无意就此辩论,我也没有那么伶牙俐齿。
    最后,还要谢谢你阅读了大流感。认真阅读此书的人大概最能体会到我们这些读了三遍原作犹如自虐的人的些许感受了吧。
  •   我想你也会同意,书是不适合合作翻译的
  •   这点我表示同意 ,并且觉得,就算是同一个人,如果翻译工作经常被琐碎事件打断的话,也不是什么愉快的事。
    但大部分时候,译者对书要如何装帧如何编辑毫无发言权,不少时候还要代编辑受过(当然有时这种情况也可能是相反的)。
    只是想告诉你真实的情况,这本书开始是由几个人合译的,但统一由我校稿。基本上,别人翻译的部分,我差不多都重新翻过了。所以我倒不觉得这本书能算是合作或者拼凑翻译出来的。
    你若是觉得翻译得不好,我可以一个人承担这个责任。不过,也请你在看过原作或者其他译版之后再说吧。
  •   嘻嘻,我收回部分言论。
  •   嗯,我之前可能会言语过激,毕竟总觉得翻译出来的书像自己小孩一样…… 就算是护短吧。
  •   想请问ls的,译者的名字是两位挂着一大串头衔的,译者后记里才说译出初稿的是几名研究生。虽然这种行为很普遍,但毕竟算不得好,你说你是负责,你是这两位挂名译者之一吗?
  •   抱歉才看到ls的问题~ 你提到的两位老师,一位是看过本书原版然后推荐给出版社并最后负责了学术校对,另一位是主要译者。虽然是由我负责统稿,但所有的稿件这两位老师最后都认真看过并且作出了很多文字和专业上的修改意见。
    有一些由大学教授接手的书,也许会被导师全部丢给研究生,最后却不会将参与工作的研究生名字挂上,因为一大串名字很容易被大家误读成导师坐享其成。而我们觉得,应该尊重所有付出劳动的译者,凡是参与者都该署名,所以你会看到《大流感》的封面上有三位主要译者,但图书署名不可能按照科学期刊一般可有并列作者,出版社一般也会限制在封面上出现过多作者或译者,所以我们才在后记中特别感谢参与了工作的同学和老师。
  •   20-50年来一次,为什么40年就危险呢? 但没想到的是真的来了...
  •   周期到了,种种迹象显露了
  •     2010年3月《科学》上的文章:2009年H1N1流感病毒株与1918大流感有很密切的亲源关系--两种病毒表面负责刺穿细胞造成感染的蛋白几乎是一样的!
      至于为什么有周期,个人有个想法,流感是一种目前很难治疗只能靠人自身免疫力抵抗的病,我们吃药不是药能杀死病毒,而是药能抑制病毒复制,减轻不舒服的感觉,让身体有足够的时间去产生抗体,调动免疫体系消灭病毒。一旦抗体产生,病毒就不会再次感染。一个人群里,有流感抗体的人越多,整个人群越安全,即使你没有抗体,感染机会也不大,这就是所谓的群体免疫。
      一次大流感过后,群体免疫基本产生了,大伙都安全了。但过了一段时间,流感病毒快速变异,体内对付原先病毒的抗体效果不够好了,于是又会小小地游行一次。但是呢,就算变了,只要变得不多,抗体还是可以勉强对付,20年周期的流感不会太严重。
      但是,过了40-50年,经历过当年大流感的人最最年轻的也50岁,也就是说整个社会中50岁以下的人都没有流感抗体,50岁以上的人中也不是所有人都有抗体,人群就是个高危人群,一旦点火,就会引爆。现在90年过去了,相信经历过年大流感人基本寿终正寝,因此就算当初流感病毒一点没变重新跳入人群,全社会的压力也不会低于1918年。
      医学不是万能的,确实只有良好的社会秩序和有效的公共卫生才是防止问题扩大的良方。
      这本书里写到的历史,非常值得借鉴。
  •   这书会红。
  •   同志们,
    猪流感到了!
  •   国家禽流感实验室的人笑而不语。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