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刘珺珺 页数:257
Tag标签:无
前言
我多年的教学和研究工作都是和科学有关的,可以说是在科学的周围转悠。在做什么?即从与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不同的社会人文的学术角度,观察和研究科学。这是一个漫长的工作和认识过程:在庞大的科学技术的旁边,还存在一个与之相比毫不逊色的庞大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所有的科学技术都是在人类社会中产生和发展的。因此,需要从社会人文角度观察和研究科学技术。我最早接触的是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工作。由于我国的国情和高校教学的需要,这本恩格斯的原著成了一门课程;许多从业者,把这门课程变成了学科,进而建立体系。我是一直把《自然辩证法》(Dialectics of Nature)作为经典著作来讲授的,并深深体会到,恩格斯不愧是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这本没有完成的手稿内容非常丰富,是一位在工人运动中积极行动、自学出身却学富五车的大学者晚年的笔记,有着不同凡响的格调。每当阅读研究此书的“导言”时,它所具有的开阔的视野和优美的笔触,都使我感动不已,甚至想去学习德语以加深体味。可以说,《自然辩证法》是引导我从社会人文角度观察自然、观察科学技术的第一本教材。后来,高校的自然辩证法教学规范成为科学技术哲学。这也正是我理解的社会人文众多视野中的一个角度一一哲学。科学技术哲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严格学术传统的学科。然而,由于科技哲学远远没有涵盖《自然辩证法》一书丰富的社会人文内容,科学学曾经昙花一现。在我国,与自然辩证法教学体系的命运一样,科学学是一个更为短暂的历史过客。我已在书中考察了科学学在世界范围内的出现和后来的状况,此处不多赘言。那个时候,我从《自然辩证法·导言》中发现了科学的历史研究。历史学学科惊人庞大,文献极其丰富,科学史也不例外;只想研究科学与技术历史的我也感到力不从心。随着世界范围内史学革命和新史学的出现,科学的历史研究也出现了科学的社会史和孪生的科学社会学两个分支。
内容概要
本书第一部分总结了科学社会学的全面内容,详细阐述了科学作为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的特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环境,学术渊源和规范方法的形成,说明科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一个分支,是用社会学的视角和方法研究科学的学科。科学社会学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建制来研究,并不注重科学作为知识形态的研究;它是研究科学家和科学家共同体的学科,即研究科学家共同体活动的社会形式和行为规范、科学奖励制度、科学家共同体内部的分层和权威结构等经典的、以默顿为代表的科学社会学的内容。本书还介绍了20世纪晚期出现的、以批判默顿学派为己任、标榜研究科学知识的科学知识社会学的观点和代表性著作,说明了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微观发生学派引出的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科学的问题。 第二部分是科学技术人类学部分。内容有: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科学的概述;真正意义下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科学技术的文献(含网络研究);以及作者指导博士研究生用人类学方法研究科学技术的成果。
作者简介
刘珺珺,南开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社会学、科技人类学的创导者。曾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后转入社会学领域,晚近从科学社会学走人科技人类学领域,指导多名博士生从事此领域的开创性研究。著译有《科学社会学》、《科学技术人类学:STS研究的新领域》、《物理与人理——对高能物理学家社区的人类学考察》、《科学的生命》、《元科学导论》、《科学技术史》等。
书籍目录
序 从社会人文角度研究科学前言第1章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 1.1 从“什么是科学”谈起 1.2 研究科学的诸学科陆续出现 1.3 科学社会学是社会学的年轻分支学科 1.4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第2章 科学社会学的历史发展 2.1 科学社会学的前历史发展 2.2 知识社会学:科学社会学的前身 2.3 科学社会学研究课题的出现 2.4 科学社会学的成熟第3章 科学社会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3.1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学的关系 3.2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史的关系 3.3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哲学的关系第4章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方法 4.1 引文分析 4.2 内容分析 4.3 集体传记研究第5章 科学家角色的出现和科学社会体制的形成(上) 5.1 科学家社会角色是历史的产物 5.2 科学家角色的孕育 5.3 科学体制化的开端 5.4 科学专门化的第一步第6章 科学家角色的出现和科学社会体制的形成(下) 6.1 科学活动的专门职业化 6.2 科学体制化的进展:进行科学研究的德国大学教师 6.3 科学体制化的进展:美国大学中的系和研究生院 6.4 工业实验室及政府机构中的科学家 6.5 小科学发展为大科学第7章 科学活动的社会形式和科学家的行为规范 7.1 社会体制的一般概念 7.2 科学活动的社会形式:科学共同体 7.3 科学活动的社会形式:无形学院 7.4 科学家行为的社会规范第8章 科学奖励制度与马太效应 8.1 科学史上的优先权争论 8.2 科学的奖励制度 8.3 科学中的“马太效应”第9章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及其他 9.1 科学中的权威结构 9.2 科学中的年龄结构 9.3 科学中的性别问题第10章 科学知识社会学 10.1 英国的科学知识社会学:马尔凯 10.2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强纲领:巴恩斯和布鲁尔 10.3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人类学方法:拉图尔 10.4 评价第11章 走向科学技术人类学 11.1 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催生作用 11.2 科学技术人类学是研究现代生活的必然产物第12章 科学技术人类学文献综述 12.1 专著:人类学家对高能物理学实验室的田野调查 12.2 两本论文集 12.3 SVCP网页综述:硅谷文化课题第13章 我们对科学技术人类学的工作实践 13.1 工作报告 13.2 问题讨论参考文献跋
章节摘录
第1章 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本章主要从科学的地位和特点来说明科学社会学的研究对象,说明科学社会学与其他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什么区别。1.1 从“什么是科学”谈起科学社会学是关于科学这种现象的社会学研究。这是本章的讨论重点,在后面两节要详细说明。为了使后面的说明有所依循,我们先要从“科学是什么”人手。自然科学诞生以来的几百年间,人们不断讨论“科学是什么”这个问题。关于这个问题的答案固然极不统一;但是,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知道,讨论及得到的答案是逐渐深入的。这个过程,大体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人们首先认识到科学是一种知识,也就是说,人们首先把科学定义为一种知识。这种知识,不是普通人的常识,而是系统化的、有条理的、说明自然规律的理性知识,要得到这种知识必须使用特殊的方法和逻辑手段。
编辑推荐
《科学社会学》由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