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1970-1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李墨龙 页数:171
前言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同志认为,为了推进改革开放,经济比较研究应该多批判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病,少报道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多介绍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绩效,少揭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丑闻。另外,由于经济比较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及研究方法的差异,部分青年同志,被苏联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美国,民主德国经济发展水平远逊于联邦德国;祖国大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国香港、台湾省,远逊于韩国、新加坡、日本等表面现象所困惑,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学者散布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如资本主义制度”的观念。 最近,国内社科界和经济界学者先后发表文章,迫切期盼能够运用客观的实证分析和圆满的理论解释证明改革之前与改革之后的社会主义制度均优越于资本主义制度。本书作者决定自告奋勇,自觉承担责任。 我们在读书学习之际,逐步认识了“社会主义制度不如资本主义制度”观念脱离时间、地点、条件妄下结论的片面性,担忧“社会主义制度不如资本主义制度”观念极可能是西方知识生产体系的赝品,为社会主义中国编织、锻造的自我歧视思想罗网与自我束缚精神锁链。
内容概要
20世纪80年代以来,有些同志认为,为了推进改革开放,经济比较研究应该多批判我国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病,少报道我国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多介绍西方国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绩效,少揭露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丑闻。另外,由于经济比较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及研究方法的差异,部分青年同志,被苏联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美国,民主德国经济发展水平远逊于联邦德国;祖国大陆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中国香港、台湾省,远逊于韩国、新加坡、日本等表面现象所困惑,不自觉地接受了西方学者散布的“社会主义制度不如资本主义制度”的观念。
作者简介
李墨龙,副编审,上海市政协研究室调研员。 李锐,研究员,上海市政协研究室主任。 浦祖康,上海市政协《联合时报》总编辑。
书籍目录
前言第1章 对“欧洲中心主义”偏见的批判1.1 雅利安模式与历史神话1.2 东方曾领先欧洲千余年1.3 中国走向落后原因剖解1.4 希腊文明并不自由民主1.5 西方勃兴主要依靠暴力第2章 对“中国文明僵化”偏见的批判2.1 “中国文明僵化”缺乏依据2.2 君主独裁扼杀社会活力2.3 封建皇权崇尚“销锋铸鐻2.4 西欧生活战斗条件一致2.5 铁血政治刺激科技创新第3章 对“日本民族优越”偏见的批判3.1 幸运岂能证明民族优越3.2 轴心同盟反映日本愚蠢3.3 中国自强面临多重障碍3.4 甲午惨败隐情非所宜言3.5 中日封建制度异同浅析第4章 对“社会主义落后”偏见的批判4.1 西方宣传伎俩巧舌如簧4.2 确立唯物史观研究视角4.3 苏联发展条件远逊美国4.4 两德差距源于四项原因4.5 中国起点难与日本相比第5章 公正评价中国社会主义5.1 以偏概全扭曲公正评价5.2 港台快速发展环境特殊5.3 星岛卓越无关社会制度5.4 韩国致富受惠地缘政治5.5 日本腾飞绝非经济奇迹后记
章节摘录
西罗马帝国崩溃之后,盎格鲁一撒克逊人从丹麦海岸进入不列颠,法兰克人进入高卢,奥马尼人进入德意志,勃艮第人、汪达尔人、西哥特人在原罗马帝国西部获得了新的地位,摩尔人从北非向欧洲渗透。公元5~10世纪的欧洲是一个被围困的城堡,它无可奈何地应付着匈牙利人从东方、穆斯林人从南方和诺曼人从北方对它的攻击。用一般标准来看,在16世纪第一批欧洲帝国的年代里,许多领域的欧洲技术还没有达到许多亚洲地区的水平;在18世纪,3个伟大的文明——欧洲、印度和中国——还是作为表面上平等的力量相互并立。 西欧只是从15世纪开始,通过自身努力和不断引进阿拉伯国家、印度、中国科技文化知识,推动兵器技术与航海技术的革新,得以利用暴力,殖民美洲、澳洲,掠夺非洲、亚洲,使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遭受残酷牺牲,付出沉重代价。即:美洲原住民印第安人从7000万人下降至350万人,非洲由于奴隶贸易输出1300万青壮人口与捕捉奴隶导致战争伤亡共造成人口损失5000万,侵占印度、东南亚,逼迫土耳其、中国签订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任其劫掠财富。正是如此残酷的牺牲与如此惨重的代价,支撑了工业革命的起飞,使西欧逐步在全球建立了与其人口、幅员、资源不成比例的政治、军事、经济、科技、文化的支配地位。 如果我们进一步回顾历史,简单分析15世纪之后中国由强转弱、西欧由弱变强的多线索复杂原因,将能够更加洞悉“雅利安模式与历史神话”事实依据及逻辑依据的浅陋庸俗,更加明察“雅利安模式与历史神话”内容的虚妄及荒唐。 简单分析15世纪之后中国由强转弱、西欧由弱变强的多线索复杂原因,需要重温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常识。历史唯物主义常识认为: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它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