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

出版时间:1998-12  出版社: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作者:耿道颖  
Tag标签:无  

作者简介

史玉泉,1919年生。1944年
毕业于国立上海医学院。曾任上
海医科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
外科主任、神经病学研究所第一
任所长、博士生导师。现任该研
究所名誉所长,神经外科终身教
授。为我国神经外科的主要创始
人及开拓者之一。尤对颅脑损伤、
脑肿瘤、脑血管病及癫痫的外
科治疗具有独到特长。发表论文
100余篇,主编有《中国医学百科
全书》神经外科分册、《实用神经
病学》等著作。曾获卫生部及上
海市科技成果奖9项。
吕传真,1938年生。1960年毕业于
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上海医科大学神
经病学研究所所长、华山医院神经内科
主任、国家医学神经生物学重点实验室
副主任、卫生部国家药典第八届委员及
新药评审委员等。兼任《中国临床神经科
学杂志》等主编或编委。主编《骨骼肌疾
病》、《神经疾病基础与临床》等著作,曾
获卫生部及上海市科技成果奖3项。
周良辅,1941年生。1965年毕业于
上海第一医学院。现任上海医科大学华
山医院神经外科主任、教授、博士生导
师,中国神经科学神经外科专业委员会
主任,中华医学会上海神经外科学会副
主任委员。兼任《中国临床神经科学杂
志》、《Neurosurgery杂志》等副主编或编
委。发表论文120余篇,主编论著3本,
参加编写多部著作。多次获国家、卫生
部和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先后被评
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卫生部全国先
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上海市医学荣誉奖。

书籍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神经影象学
第一节 脑脊髓计算机断层扫描(脑脊髓CT)
一、螺旋CT的原理、技术及临床应用
二、电子束成象系统的原理、技术及临床应用
三、脑脊髓的CT血管造影(CTA)
四、脑脊髓的动态CT扫描(DCT)
五、CT技术的进一步革新
第二节 脑脊髓磁共振成象
一、快速成象序列
二、脂肪抑制成象序列(SIR)
三、磁转换对比成象(MTC)
四、动态MRI扫描与定量分析
五、实时磁共振透视
六、磁共振脑功能成象(FMRI)
第三节 磁共振波谱分析(MRS)
一、MRS的基本原理与技术进展
二、正常脑发育与先天性脑病的MRS
三、脑卒中的MRS
四、脑肿瘤的MRS
第四节 磁共振血管成象(MRA)
一、MRA成象技术新进展
二、MRA临床应用价值
第五节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
一、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技术
二、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第六节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
一、TCD评价脑血管畸形
二、TCD评价脑血管痉挛
三、TCD评价颅内压增高
四、TCD评价脑死亡
第七节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象(PET)的原理及其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应用
一、PET的历史和发展
二、PET显象的原理
三、正电子核素标记的放射性药物及其PET显象
四、PET在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中的应用
第八节 温度成象术在神经病学中的应用
一、温度成象术的原理
二、造影方法
三、正常热象图与病理性热象图
四、热象图的解释与判断
五、两种热象检测的比较
六、临床应用
七、热象技术的新动向
第二章 临床神经电生理诊断学
第一节 脑电分布图
一、脑电分布图的基本原理
二、脑电分布图的应用与分析
第二节 诱发电位
一、概述
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SEP)
三、运动诱发电位(MEP)
第三章 神经影象学时代临床神经病学检查的作用
一、临床神经病学检查在诊断神经系统疾病中的重要性
二、忽视临床神经病学检查可能导致的诊断误差
三、临床神经病学检查是诊断复杂疑难杂症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四、临床神经病学检查是随诊观察病人的主要手段
五、临床神经病学检查与影象学结合是更深入研究人体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的有利条件
第四章 程序化细胞死亡(细胞凋亡,PCD)与神经系统疾病
一、PCD的基本概念和与神经元死亡的关系
二、PCD研究的方法学
三、PCD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
第五章 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
第一节 肝豆状核变性(Wilson病,WD)
一、WD基因的定位
二、WD基因的结构与基本特性
三、WD基因突变与发病机制的探讨
四、WD临床及实验辅助诊断评价
五、WD的治疗现状
第二节 遗传性共济失调
一、少年脊髓型遗传性共济失调
二、遗传性痉挛性截瘫
三、脊髓小脑型共济失调
第三节 遗传性周围神经病
第四节 肌营养不良症
一、性环链(X-linked)肌营养不良症
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肌营养不良症
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肌病
第五节 强直性肌病
一、强直性肌营养不良
二、先天性肌强直
三、先天性副肌强直症
第六章 颅脑和脊髓的先天畸形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的胚胎学
一、脊髓的发生
二、脊髓发育异常
三、脊椎的发生
四、脊椎的发育异常
五、颅脑的发育及常见畸形
第三节 先天性脑积水
一、类型与发病原因
二、病理
三、临床表现
四、诊断
五、鉴别诊断
六、治疗
七、分流术常见并发症及其处理
八、特殊类型脑积水
九、展望
第四节 Dandy-Walker畸形
第五节 导水管狭窄症
第六节 蛛网膜囊肿
第七节 颅颈交界处畸形
一、颅底凹陷症
二、扁平颅底
三、寰枢椎半脱位
四、齿状突异常
第八节 Amold-Chiari 畸形
第九节 狭颅畸形
第十节 颅裂与颅裂伴发的颅脑畸形
一、枕部脑膨出
二、鼻根部脑膨出
第十一节 无脑畸形
第十二节 脊柱裂和有关畸形
一、脊柱裂
二、半脊髓脊膜膨出症
三、脊髓空洞型脊髓脊膜膨出症
四、脊膜侧方和前方膨出
五、脊髓栓系综合征
六、双干脊髓
第十三节 脊髓空洞症和脊髓积水症
第七章 神经创伤学
第一节 神经损伤机制研究进展
一、神经递质在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二、氧自由基及其他因素在神经损伤中的作用
第二节 颅脑损伤
一、外力作用与颅脑损伤类型关系的研究
二、急性颅内血肿的非手术疗法
三、某些颅脑外伤手术的改进
四、脑弥漫性轴突损伤
第三节 脊髓损伤
第四节 植物状态和持续性植物状态
第八章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
第一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分类与分级
一、历史资料
二、促使中枢神经系统肿瘤分类与分级进展的因素
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新的WHO分类的主要内容
四、新分类的主要改进
五、新增加肿瘤的简要描述
六、展望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研究的近展
一、恶性细胞的起源及其与正常细胞的不同
二、中枢神经系统恶性肿瘤发病机制的研究
三、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标记物
四、脑肿瘤细胞增殖性能的测定
五、细胞凋亡在脑肿瘤研究中的前景
第三节 胶质瘤的分子外科与基因治疗
一、基因与胶质瘤的关系
二、基因治疗的途径
三、胶质瘤的分子外科治疗
四、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第四节 脊髓髓内肿瘤
一、临床病理与影象学检查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
三、治疗
四、预后
第九章 垂体肿瘤
一、神经内分泌的调节
二、垂体瘤发病机制的研究
三、垂体肿瘤的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类(Kovacs的五层次诊断纲要)
四、内分泌功能测定及其在ACTH和TSH垂体瘤中的应用价值
五、垂体瘤的治疗选择
第十章 脑血管性疾病
第一节 脑血管病的流行病学与危险因素
一、脑血管病的人群及地理分布
二、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三、脑血管病流行病学干扰的人手点和突破点
第二节 脑循环的生理与病理生理
一、脑循环生理
二、脑循环的病理生理
第三节 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
一、急性脑卒中的一般处理
二、急性脑缺血性卒中的特殊处理
第四节 脑卒中的康复治疗与疗效评定
一、大脑的可塑性
二、脑卒中病人的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指数评定
第五节 缺血性脑病的外科治疗
一、颈动脉血栓内膜切除
二、大脑中动脉血栓摘除
三、颅内血管重建手术
四、经皮血管扩张成形术
五、开颅减压术
第六节 脑出血外科治疗的新进展
一、脑出血手术适应证
二、脑出血手术方法
三、影响手术疗效的因素
第七节 脑动脉瘤
一、动脉瘤的分类和病因
二、自然病程
三、脑动脉瘤的分布
四、脑动脉瘤的诊断
五、脑动脉瘤破裂的非手术治疗
六、手术时机
七、脑动脉瘤的外科治疗
八、巨大型脑动脉瘤
第八节 脑动静脉血管畸形
一、分类与分级
二、血流动力学改变及脑过度灌注现象
三、手术治疗
四、介入放射治疗
五、放射外科治疗
第九节 脊髓血管畸形
一、分类
二、病理
三、发病原理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神经病学新理论与新技术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0条)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