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7-7 出版社:上海科普 作者:程新国 页数:367 字数:523000
前言
中国近代到20世纪中期之前的这段历史,是世界上一些著名汉学家都很感兴趣并将其作为重点研究对象的一段历史,他们都发表过各自的研究成果。其中,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的费正清对中国近代在适应世界潮流方面发生的一系列动荡和变化,给出了一个“刺激反应”公式,认为中国近代的变化和发展始终是被动的,不管是外来侵略也好,西学东渐也好,落后挨打也好,总是在外来力量的“刺激”下,才被动地作出“反应”和改变,这似乎是中国近代发展的一个规律。 但是,近年来一些学者发现费正清的“公式”并不完全。因为近代上海就是一个例外。他们看到,面对外强的压力,上海表现出的是主动出击、主动竞争的态势,尤其在科学、教育和实业方面表现得非常坚决和突出。 这是因为,当时的上海汇聚了一批经历过新文化运动和留学教育洗礼的现代型知识精英,他们以西方的现代化为参照,以科学和教育为助推器,来加速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并以此与西方相抗衡。就如法国当代社会学家玛丽·格莱尔·白吉尔教授在《上海,或称“另个中国”》一文中所指出的:“这些名人似乎成功地超越了他们面临的各种矛盾,他们不是用传统的中国,而是用具有近代特点的中国去同西方进行较量,他们追求的是近代化中国,一个他们在建设的初期阶段以外国特点为模式,然后再用中国方式演绎,使他们的聪明才干得到充分发挥的中国。比起受孔子思想影响较深的中国文人来,这些上海名人最重实效,而且较少受传统文化思想的束缚。这些上海名人以一种近代化的动力学代替了异化的辩证法——既不完全保留中国的,也不完全接受西方的,倒退亦不可能——并且认为这种近代化能使他们的前途,也就是国家的前途得到保障”(载《经济·社会·文化年鉴》第三十四卷第五期,1979年9—10月)。 外国学者所指的“上海名人”,除金融家、买办和实业家外,从文化层面上来说,就是当时在科学界、教育界的领军人物,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学术大师”,他们以上海为依托,以“科学救国”和“教育救国”为宗旨,积极、主动、高效率地学习、移植和消化、吸收西方先进的东西,来改造中国,建设中国。拿中国科学的职业化和体制化来说,仅用了短短十余年的时间,就跨越了西方几百年的发展道路,初步建立起了组织机构和人才架构,使中国的科研从无到有,得以快速地去追赶发达国家。 上海的这段历史,由于处于现代科教的起步阶段,又涉及到众多学术大师早年的活动,因而非常珍贵。然而,却因为种种原因,过去未能对这段历史作系统的研究和介绍,是殊为遗憾的。现在,我们欣喜地看到《海上大师——中国现代科学奠基者萍踪》这样的著作问世。 在这本书中,作者积多年的学习与研究,对汇聚在上海的众多学术界代表人物,对现代科学研究机构的草创,对上海与现代科学发展的人文环境和地缘关系,都进行了仔细的梳理,全方位地再现了中国现代科学的渐进与发展,再现了奠基中国现代科学的学术大师们的努力与贡献。这对我们了解中国近现代科学史,了解上海这座城市与科学的关系,了解有关学术大师及其所代表的学科形成与发展的状况,都是颇有裨益的。 就中国历史在不同发展阶段所成就的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文化而言,诚如时人所谓:“汉唐看西安,明清看北京,近代看上海”。透过这本书,能够看到自近代以来上海在推进科学现代化方面所做出的努力,以加深我们对当今“科教兴国”、“科教兴市”战略的认识和理解。 从上海目前正在实施科教兴市主战略、全面推进领军人才与创新团队建设的实际需要来看,在推进工作的进程中,回顾一下我国现代科学发展史及上海的地位与贡献,特别是从过去的那些科学大师身上去体会他们献身科学事业、勇于创新突破、报效国家民族的精神情怀,对我们现在的各方面领军人才和科技工作者来说,启发作用应该是多方面的。 2006年8月
内容概要
上海是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前沿,也是中国现代科学的重要发祥地。本书以中国现代科学奠基者在上海的活动为线索,展示了众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大师为开创中国现代化科学、传播科学文化所作的贡献。 本书材料翔实。脉络清楚。以纪实的笔触再现了中国现代科学史上的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是一次从人文角度、地域角度来介绍中国现代科学进展的新的尝试,颇具参考性和可读性。
作者简介
程新国,上海市作家,现供职于上海《文汇报》。曾出版和发表《古镇》、《水巷人家》、《大江奔腾》、《生产美学概论》等中长篇小说、报告文学和理论著作,主持撰写长篇科学家纪实文集《根系中华——著名归国科学家采风》,并在报刊发表散文、特写、随感等近百万字。
书籍目录
序绪言 海上学者与现代科学第一章 沪埠新学人 1.西学东渐与南洋特班 ——蔡元培在上海开展的科教启蒙活动 2.从“震旦”到“复旦” ——马相伯与上海早期高等教育 3.教会学校与新教育 ——“圣约翰”与“颜氏三杰” 4.中国公学藏龙卧虎 ——一个具有革新精神的人才摇篮 5.选才半壁在申城 ——沪上学人与早期庚款留学第二章 学成归海上 1.争自主南下创业 ——胡敦复与大同学院的诞生 2.“赛先生”率先登陆 ——《科学》杂志发刊上海 3.栖身“大同”苦争春 ——胡明复与中国科学社 4.中国式“皇家学会” ——从海外搬回的“专家库”第三章 始建大本营 1.科学之师移申城 ——中央研究院在沪创业 2.海上建起“科学之家” ——明复图书馆与科学社新总部 3.筑起科学大本营 ——学术精英与现代学术转型 4.专家学者八方来 ——上海早期人才高地的形成 5.兼容并蓄冶一炉 ——蔡元培的科学观念与实践第四章 初创研究所 1.弄堂里开张地质所 ——李四光对地质科学的贡献 2.工学所西郊拓荒 ——周仁领衔冶金学、陶瓷学研究 3.物理所广纳贤才 ——丁西林与现代物理学 4.化学所蜗居霞飞路 ——化学研究的创业大师 5.历史所沪上开新篇 ——史学大师与中国现代考古 6.社科所的秘密大调查 ——陈翰笙与中国农村经济学派第五章 播种科学文化 1.传播科学文化的旗手 ——任鸿隽与科学运动 2.科学与民主共进 ——杨杏佛为理想献身 3.终身与科学相伴 ——胡适与“科学派” 4.“现代稀有的人物” ——丁文江的科学大局观 5.从《科学丛书》到《科学画报》 ——杨孝述与科学书刊出版 6.数学天才脱颖而出 ——华罗庚与《科学》月刊 7.一代“茶圣”出申城 ……第六章 奠基新学科第七章 再建新基地第八章 自觉的选择第九章 永恒的探索
章节摘录
1.西学东渐与南洋特班——蔡元培在上海开展的科教启蒙活动 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上海南洋公学设立了特班,目的是培养洋务运动急需的新式实用人才。蔡元培于当年应邀来上海,以翰林的身份担任了特班的总教习,从而在上海开展起科教启蒙活动。 南洋公学与特班的开设 20世纪初的上海,作为中国最大通商口岸,已成为西学东渐的最大窗口和办理洋务的中心。当时,全国输入西学的机构有9家,其中有7家设在上海,如墨海书馆、江南制造局翻译馆、广方言馆等。全国面世的各种西书,近八成为上海出版,有自然科学的,应用科学的,也有社会科学的,如《几何原本》、《化学鉴原》、《谈天》、《佐治刍言》、《泰西新史揽要》等,都具有开创意义,影响很大。随着文化事业的发展,上海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型知识分子群,如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都跻身于沪埠,在戊戌维新时期批判守旧,鼓吹革新,被公认为维新思潮的先驱。戊戌政变以后,各地知识分子纷纷汇聚上海,像蔡元培、张元济这样的“翰林”也南下来沪,从事出版和教育。加之文化机构林立,文化信息敏捷,与国际、国内文化联系密切,交流频繁,上海很快成为中国吸纳西方文化与教育的中心。 就在这个时候,盛宣怀不失时机地在上海创办了南洋公学。 盛宣怀,江苏武进人,1866年中进士,入李鸿章幕,后出任津海关道、太常寺少卿及邮传大臣,是著名的“洋务运动”干将,在上海首创了轮船招商局、电报局、通商银行等官办实业。正是在办实业的过程中,他痛感人才匮乏,故多次上奏朝廷,请求办学,以供时用。 1896年,盛宣怀向清廷奏呈《请设学堂》折,在其同乡何梅生、美籍文化人士福开森等人的鼎助、操办下,于该年筹款在徐家汇创办了南洋公学,隶属轮船招商局和电报局,设立师范院、外院(类小学)、中院(类中学)和上院(类专科)四院。盛宣怀自任督办,聘光绪六年进士、曾任总理衙门员外郎、在沪守丧的沈曾植任监督(相当于校长)。 1897年春,为优先培养师资,南洋公学师范院首次招生,应试者数千人,录取40名,可谓百里挑一,优中选优。接着,在师范院内附设高等小学堂;再从小学毕业生中依次递升进入中学;以期从师范生和中学毕业生中,选拔一批优秀人才,派赴欧、美、日等国大学留学深造,以培养出一批能从事洋务、外交、新学教学的新型高层次人才。同时,为快速培养出一批办洋务、办实业急需的高级人才,盛宣怀又筹办了“特班”。 1898年6月12日,盛宣怀《奏陈开办南洋公学情形疏》,疏中说:“寰球各国学校如林,大率形上形下道与艺兼。惟法兰西之国政学堂,专教出使、治政、理财、理藩四门。而四门之中,皆可兼学商务、经世大端,博通兼综。学堂系士绅所设,然外部为其教习,国家于是取才。臣今设立南洋公学,窃取国政之义,以行达成之实。于此次钦定专科,实核内政、外交、理财三事。”并将《南洋公学章程》附于奏折后。章程中将办学意图表述得更为明确:“公学所教,以通达中国经史大义厚植根柢为基础,以西国政治家、日本法部文部为指归,略仿法国国政学堂之意。而工艺、机器制造、矿冶诸学,则于公学内已通算、化、格致诸生中各就质性相近者,令其各认专门,略通门径,即挑出归专门学堂肄习。其在公学始终卒业者,则以专学政治家之学为断。” 由此,南洋公学设立了具有高等程度的特班、铁路班、政治班、商务班等,以应急需。这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轫,掀开了中国近代教育历史新的一页。 特班的设立,更是盛宣怀的精心之作。1902年,盛宣怀在《南洋公学历年办理情形》折中说:“特班,变通原奏速成之意,专教中西政治、文学、法律、道德诸学,以储经济特科人才用。”而要办好这一“速成”高级人才的特班,自然要有好的总教习。蔡元培原是旧学深邃的名翰林,甲午以后又精心研究西方学问,是当时公认的兼通中西的学者,因而也为公学主持人看作适合负责特班教育的人选。这样,经沈曾植礼聘,蔡元培于1901年8月前往上海,以翰林身份出任“特班总教习”。 南洋特班首批招收20余人,后扩招至40余人。当时能考入特班的学生,旧学已有相当根基,年龄都在20岁左右,如邵力子、黄炎培、洪允祥、胡仁源、胡敦复、殷祖同、谢无量、蒋梦麟、李叔同等;其中亦不乏已考取拔贡或举人者,年龄也更大,如王世徵、贝寿同、项骧等便是举人入学。这些人皆未习过英文,故入学后,半天学习英、算,半天由蔡师掌教,课余间以体操。后来,这些人大都成为中国近代教育界的风云人物。 造就学贯中西的高才生 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1892年(清光绪十八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1898年,受维新变法失败的冲击,认为变革须从教育始,遂辞官回故里,任绍兴中西学堂监督,提倡新学,开新式教育之先。1900年,应嵊县知事邀请,任剡山书院院长,颁《告嵊县剡山书院诸生书》,以“益己益世”为宗旨,对书院课程进行改革,要求学生按各自的特长,分别学习,布置学生写日记,记录读书心得和疑义,随课卷上缴,并给以具体指导。为启迪民智,重视社会教育,主张普及教育,起草《浙江筹办学堂节略》,主张在省、府、县城及各乡,设立各级新式学堂,普遍推广新式教育。这段时间,是蔡元培办教育的最初实践,难免屡遭攻击和猜疑。后他应南洋公学聘来上海,才找到了可施展“教育救国”抱负的全新天地。 在南洋公学特班,蔡元培的教学方法很独特,首先是指导学生读书,指导他们研究学问。他先为学生开列可供选学的门类和每一门的书目,每人选一两门,参照书目次序自由阅读。每天写读书札记交给他,隔一两天,经他阅后写上批语发还。他常住在公学中院三楼宿舍,晚间常约同学谈话。每日有一次命题作文,题目大都针对时事,启发学生思考。此外,他还鼓励学生成立“演说会”,练习演讲,鼓励学生学习外语,并强调要重视日语的学习。 此时,教育家马相伯家居南洋公学附近的徐家汇土山湾,成为蔡元培最为尊重和借助的人。马相伯是中国近代少有的学问家和外语天才,他12岁即来沪人法国耶稣会所办圣依纳爵公学(后改称徐汇公学),攻读法文、拉丁文、希腊文、哲学、神学、数理和天文等学科,1870年获神学博士衔,后任徐汇公学校长兼教务,继续研究哲学、数理及天文,译著《数理大全》等书百卷。蔡元培先生不仅自己拜他为师,还介绍班上24名优秀学生到马相伯处学习拉丁文。他们便是震旦学院最早的24名学生。 经数月学习,这些学生很得马相伯赏识。1935年,马相伯回忆当时的学习情景时说:“从前笑话我们的外国人,也不能不钦佩我们的青年学生的努力。还有,我教他们,除了拉丁文外,还有法文和数学……我的教法,完全和他们在学校所受的教育不同。譬如,数学吧,我教他们加减乘除,不但教他们演算的技术,并且教他们原理,使他们从根本上理解每一算术的作用,并且教他们用代数的方法演数学,他们都很能领悟。其中很有几个,后来都对于数理的研究有了深造。”如前去学习的胡敦复,后来便成为我国现代数学奠基者之一。 对特班之外的优秀学生,蔡元培也尽心栽培。如师范班的张相文(1866—1933,江苏泗阳人),自幼好学,爱好舆地,博览史传,卓有识见,1899年进入南洋公学师范院读书,同时兼教中院、外院地理等课。蔡元培与之结为挚友,为使他能直接阅读外文书刊,获得更多更新的地学知识,介绍校内的日籍教师帮他学习日文。后张相文将地理学讲稿加以整理,并参照日本等国外地理教科书资料,出版了《初等地理教科书》二册和《中等本国地理教科书》四册。此二书为中国地理课本之发端,销行量达200万部以上,影响之大,出乎意料。我国的地理知识第一次得到大普及。 蔡元培不仅给学生提供自由阅读各种书刊、接受新思想的有利条件,还利用合法条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传播民主思想。他告诫学生:“你们将来出去办学校以外,还要唤醒民众,开发他们的知识。”邵力子后来回忆说:“他当然不能明白地鼓吹革命,但早洗尽了一切官僚教育的习气。他教我们阅读有益的新旧书籍,他教我们留意时事,他教我们和文(日文)汉读,教我们以种种研究学术的方法。他不仅以言教,并且以身教,他自己孜孜不倦,终日致力于学问。他痛心清政的腐败,国势之阽危,忧国的心情不时流露于辞色。他具有温良恭俭的美德,从不以疾言厉色待人。” 蔡元培在其“自述”中也回忆道:“我三十五岁任南洋公学特班教习。那时候南洋公学还只有小学及中学之学生。因沈子培监督(曾植)之提议,招特班生四十人,都是擅长古文的。拟授以外国语及经世之学,备将来经济特科之选。我充教授,而江西赵仲宜君,浙江王星恒君,相继为学监。学生自由读书,写日记送我批改。学生除在中学插班习英文外,有学习日本文的。我不能说日语,但能看书,即用我的看书法教他们,他们就试译书。 ……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