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3-6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杨玲
内容概要
晚近,仲裁实践的迅速发展给仲裁法带来了新的挑战。在国内仲裁层面,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和民间化改革正深陷泥沼。仲裁协议——作为仲裁制度的基石,由于理论认识和司法实践的不一致,其成立与有效要件需要进一步澄清。与仲裁有关程序中,仲裁保密、仲裁第三人、重新仲裁仍是仲裁实践无法回避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涉外仲裁层面,近年来中国承认与执行外围仲裁裁决的实证研究需要更细致地梳理。公共政策在中国法院的司法界定需要归纳和总结。东方经验的仲裁员\调解员的角度冲突还有待回应国际商事仲裁的新发展。
杨玲专著的《仲裁法专题研究》以解决上述仲裁理论与实务界的问题为目标。《仲裁法专题研究》旨在为读者提供新的国内仲裁和国际商事仲裁的考察视角。
作者简介
杨玲:女,法学博士。2009年博士毕业于武汉大学国际法研究所。现为华东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讲师。曾在《法学》、《法学评论》、《当代法学》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主要学术兴趣为国际私法与国际商事仲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仲裁机构与仲裁协议 第一节 仲裁机构的法律地位 一、讨论范围界定 二、三种主要模式 三、我国立法检讨 四、结语 第二节 仲裁机构民间化的制度困境 一、“仲裁机构民间化”解读 二、仲裁机构民间化的制度困境 三、出路:几种可能性的讨论 四、结语 第三节 仲裁协议的成立与有效 一、司法实践的困惑 二、仲裁协议成立与有效要件 三、几个特殊问题 四、结语第二章 仲裁程序的基本问题 第一节 仲裁的保密 一、仲裁保密的法律地位 二、仲裁保密与其他制度的关系 三、我国立法检讨与重构 四、结语 第二节 仲裁的第三人 一、“仲裁第三人”之界定 二、两种对立观点 三、规则解读及实践探究 四、小结 第三节 司法变更仲裁裁决的上诉 一、立法现状:“一审终局”与“内部报告”制度并存 二、观点交锋:“一审终局”还是“两审终审” 三、本文观点及理由第三章 重新仲裁制度的功能与适用 第一节 “重新仲裁”范围与功能 一、“重新仲裁”的界定 二、重新仲裁与相关制度的比较 三、重新仲裁的功能定位 第二节 重新仲裁的立法与实践 一、主要国家的立法 二、《示范法》 三、我国立法及实践之检讨 第三节 重新仲裁的微观考察 一、几个基本问题 二、涉外仲裁中的特殊问题第四章 国际商事仲裁的新发展 第一节 公共政策在国际商事仲裁中的适用 一、公共政策的司法边界 二、公共政策的理论厘清 三、公共政策的司法实践 四、我国公共政策立法与实践之反思 第二节 外国仲裁裁决在中国的承认与执行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概况 二、挑战外国仲裁裁决执行的理由 三、《纽约公约》适用中存在的问题 四、结论:中国支持仲裁吗? 第三节 仲裁中进行调解之仲裁员的角色困境与出路 一、在仲裁中进行调解的意义 二、在仲裁中进行调解之仲裁员的角色困境 三、在仲裁中进行调解之仲裁员的角色出路 四、小结 附录后记
编辑推荐
仲裁协议——作为仲裁制度的基石,由于理论认识和司法实践的不一致,其成立与有效要件需要进一步澄清。与仲裁有关程序中,仲裁保密、仲裁第三人、重新仲裁仍是仲裁实践无法回避尚未解决的问题。在涉外仲裁层面,近年来中国承认与执行外围仲裁裁决的实证研究需要更细致地梳理。公共政策在中国法院的司法界定需要归纳和总结。杨玲专著的《仲裁法专题研究》以解决上述仲裁理论与实务界的问题为目标,旨在为读者提供新的国内仲裁和国际商事仲裁的考察视角。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