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2-4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高宇倩
Tag标签:无
前言
2009年,我在北京矶崎新的建筑里,策划了一个《碰撞》的展览,其目的是对应中国与英国战略对话研究院共同举办的“2009全球艺术品收藏峰会”。就英国人而言,这第一次移居亚洲北京峰会的隐喻是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我们又该怎样地通过具体,真实的方式将中国当代艺术前沿实验呈现出来,与这些欧美艺术界同仁作一些面对面的交流,这样的初衷落实在具体工作时,的确是颇费周折。困难重重之际,我想起在上海的小倩,她在英国的学习经历和她对艺术的一贯激情,肯定会对这个展览行进有所帮助,我很快联系上了她,令人欣慰的是,电话里我并未作太多渲染,她就欣然愿意加入我的策展团队。我猜想,正是基于这样的偶然,才使得小倩深入于当代艺术的实际工作之中,而劳动中所获得的感受,又构成了这个充满理想主义情结的文艺青年将触觉伸向这个颇带传奇色彩的前沿阵地的原因。 有时,我也在思考是什么样的背景使得这样多的人涉及艺术领域,是什么缘故让小倩在如此喧闹的城市静下心来,用一种个人化的写作方式或者说有别于常态的艺术叙事,来描述当代艺术的现状以及在中国文化转型中的艺术家的艺术实践,并把自己对艺术的亲身感受与读者分享,这样的努力本身就让人遐想,尤其在中国当代艺术越来越多地作用于我们生活的同时,我们不得不去研究视觉与心灵应该怎样才能形成联系。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当代艺术不但受制于让人头痛的所谓专业化的界限,同样地我们也会因当下艺术中的观念、媒介,以及艺术批评的表述,而陷入迷茫,这不但考验我们的视觉认知,同时也大大限制了我们解读的自由,那么用一种什么样的描述来对今天的艺术存在给予相对准确的定义,或者说艺术的书写如何最终能为解读艺术架设桥梁,这显然与艺术的写作有着必然的联系,也就是说,小倩正试图将一种新的理由来探究艺术解读中的困境,用她所经历的实践与艺术家一块,来共同面对那些在艺术劳动中容易遮蔽的事实。 最近几年,中国当代艺术的各种实验,既给人太多的惊喜,也给人太多的疑虑。上帝的特殊关照既造就了中国艺术千年未遇的经济奇迹,同时也埋下了太多的陷阱。由此,不管是写作者,还是艺术家自我修饰的辩护,都很难在这样一种境况中成就读者关于艺术梦幻般的向往。正是因为这样的原由,作者小倩才会以谦逊的笔触,尽可能以一种直白真实的态度来把这十几个艺术故事纳入到通俗的写作范畴,来和大家分享她与艺术家之间长达两年的交流。我想强调的是,这本书中的主体与叙事结构,并非一个专业从事艺术研究的作者,所以我们应该更多的把对这本书的阅读转换成丰富我们生活的内容,在了解艺术家艺术创作的故事中,来欣赏艺术形成的基础元素,或者说去发现可能带给我们的愉悦。正如阿瑟·丹托所说:“我们已经真正地进入了~个多元主义的时期,不存在一个正确的创作艺术的方式。”对于面对艺术故事的写作,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我还想补充的是,小倩在中央美院给我谈及她的写作构想时,我是充满疑惑的,只是在跟她在一起工作和展览结束时,我才把这样的疑惑转换成期待,同时,我也开始设想出这本书可能产生的种种结果。 2011年11月于重庆桃花山 俞可 1956年4月出生于重庆市。1983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油画系,获学士学位。1994年至1995年就读于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造型艺术系油画专业,硕士研究生结业。 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现任《当代美术家》杂志执行主编、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总策划、深圳美术馆研究员、西安美术学院研究所研究员、雅昌艺术网艺术顾问、台湾《典藏》杂志特邀撰述,以及中国发行量最大的大众杂志《读者》的艺术栏目主持。出版和发表过许多专著、论文,其中包括对中国、韩国、俄罗斯、英国及欧洲等其他地区当代艺术的论著。 由俞可所主持的坦克库·重庆当代艺术中心,是中国西部地区最重要的艺术机构,作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非赢利空间,其目的是通过自由、民主的实验性精神来促进西部当代艺术的发展。与此同时,也与国内外其他艺术机构展开广泛的合作与交流。 由俞可主编的《当代美术家》杂志,创刊于1984年,至今已有27年的历史,是一本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现场的学术性期刊,也是中国第一本进入巴塞尔艺术博监会的艺术期刊。
内容概要
对话将围绕在中国巨变的大背景下艺术家的个人成长经历,传奇故事,艺术观点,价值观以及至今仍有价值的热点内容作为话题。笔者相信,历史本来就应该是对人自身的描述,不应该用冰冷的数字或者模型淹没了人们在创造历史中的激情,喜悦,呐喊,苦恼和悲愤。它应该是可触摸的,是可以被感知的,他充满了血肉,运动和偶然性。所以本书试图和艺术家一起以一种生动,有趣的视角重现中国印象以及二十世纪上具有非凡意义年代的场景和氛围。也期望在回顾的同时对现在以及未来进行反思和展望。
每个人都是一个“典型”,所谓典型,很多情况下就是说个别问题的个别性代表了某些群体的东西,在他们讲述他们自己独特的生命状态的时候,能打动了读者某些沟通的,共同的记忆。尽管我们确信自己的记忆是精确无误的,但社会却不断地要求人们不能只是在思想中百分之百地再现生活中各种事件的原貌,而是要润色它们、消解它们、完善它们、乃至赋予了它们一种现实中都不曾拥有的魅力—这便是回忆的魔力。
这本访谈录最有意义的地方,应该是它的不可重复之处,就是它是一个中国特殊年代里的艺术或者文化的历史。这个历史是大历史里面的小记忆,每个人的记忆会成为一个大历史的板块,这个历史是以个人记忆见证的历史,二十世纪中国命运大历史,在这儿变成每个人物自己的记忆,每个人记忆汇成历史,这里的种种都是我们记忆中的财富。虽然说的是个人,但意义影响不再局限于个体的生命历程,而是迅速将视角置于集体情感之中。
我们每天经历无数的事情,似乎已经变得不再容易感动,但我相信在这烦嚣的都市人生里,总有一个东西会让我们心一酸,触动我们心里最柔软的一块角落。我们的主人公,或者是有了一定的人生阅历,或者是有很高的艺术成就,都可供我作为人生探索解剖课的样本。因为我们坚信一个细小的细节,可能会决定当事人一生的心理走向和行为走向,他们会为了一句话而流泪,他们会为了一个发现而亢奋;他们是感性的一群,他们是充满激情的一代。
受访嘉宾来自不同背景,经历了不同滋味的人生,却共同经历了同一个时代,并在那个时代里创造了不容忽视的艺术历史。当他们被聚焦在同一个桌上的时候,说的是故事,为我们贡献的是智慧。
我们相信好的访谈作品是时代最鲜明的缩影。
作者简介
有着七年英国留学经历的高宇倩(Christy)出生于北部湾畔的北海,回国后在中国本土著名创意咨询公司就职,参与众多著名商业及文化品牌案例策划。能够尝试用采访的方式记录生机勃发的中国当代艺术面貌使她兴奋不已。艺术和生活的体验是她的灵感源泉。在她看来,世界上最为奇妙的东西,无法用肉体去碰触,而要靠心灵去感受。
书籍目录
听听他们是怎么说的——年轻一代的中国当代艺术印象
序俞可
序王璜生
自序——那时代,那艺术
艺术体系的构想者——叶永青
雕刻未知的艺术家——隋建国
艺术盗梦者——张晓刚
宏观时代的微观记录者——刘小东
明星艺术家——展望
异类思想家——汪建伟
中国式父亲——罗中立
商业与政治的批判者——王广义
冷面诱惑者——周铁海
游走东西的艺术浪子——谷文达
“身体”的艺术——向京
构建诺亚方舟的人——崔岫闻
后记
章节摘录
A:叶永青 B:小倩(Chrlsty) 我们每个人都只不过是幸存者,总是沉浸在里面没有意义,那样你只是永远把自我的感觉当成这个时代仅存的硕果。 B:叶帅给我们说说今年的计划和安排 A:从今年到明年我陆续有一些个人的展览,很多都是比过去更大型的展览,这逼着我回过头去整理过去的资料。我上次和你聊到其实我们该找一个机会来谈关于过去几十年的东西,所以今天这个访谈是个偶然却很好的契机。 我所有东西都放在重庆,一大堆,因为即将开始的展览我今年不得不回去看这些已经发黄的、发霉的、落满灰尘的照片资料。说实话,我不是很愿意去看这一切。过去经历过的这些事情,你只要轻轻一碰它,记忆全部会激活起来。其实如果这种记忆那么容易被唤醒,说明它们从来没有离开过你,一直都在内心某个部分,一打开就开始起作用。我自己一直对这样的东西比较警惕。 B:轻易不去打开吧? A:对我来说,只要还有能力就拼命往前走,看看别的东西,而不是天天沉浸在这些东西里,每天去看它们,因为这是我们这一代人都经历过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差不多是一种共同经历,那个时代非常明显地在我们身上盖了各种各样的戳,我们每个人身上都留着那个时代的印迹,或者说伤疤。我们每个人都只不过是幸存者,老沉浸在里面没有意义,那样你只是永远把自我的感觉当成这个时代仅存的硕果。我没有这样的心态,但又必须面对这些东西,这就是一种方法问题。 其买过去就像一些抽屉、一些表格,装在不同的盒子里,比如里面有多少封书信,其中一百封写给某某,两百封写给某某,以及每一年发生了多少次类似的事情等。过去的经历是在看不清前方的情况下发生的,每个人都在一点一点地摸索着前行。 一个人年轻时受到过的苦难往往能激发出一种对知识,文化的狂热渴求,和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因为年轻就是本钱。 B:你八岁时“文革”就正式开始了,你对中国的印象可能会有一个质的变化,你觉得有什么明显的印象或符号让你感觉与之前不一样了。若干年后你回忆起来觉得这种符号仍然是 标志性的,让你感觉到文革开始了。 A:“红光亮”。 当时所有东西都要表达工农兵,表达强烈符号性的东西。“文革”期对我们来说是很漫长的成长过程。我的小学到中学都处于“文革”期,当时我参加过宣传队、美术组,一直到高中。当时没有人认真上课,所有人都以有另一个特长为荣,比如跑步很快,会打乒乓球,会跳伞,会画画。其实我认为“文革”就是要让很多人去发展专长,有了专长才有出路,可以当兵,可以进工厂当美工,不然面临的就是下乡,当农民。而且在那种很枯燥的岁月里,我们年轻人有过剩的精力需要放置,所以去热爱一种属于自己的东西对年轻人,尤其是对我来说是一种很大的寄托,哪怕只不过是在黑板上画天安门,画一只红灯笼写上“国庆”两个字,都很有成就感。 B:“文革”持续了十年,你也经历了青春期,我们知道青春期的小孩会在心理和生理上发生很大变化,而中国也在变,在你们当时青春期的眼里看到这样一场运动,有没有让你对中国的印象有特别大的改变?A :“文革”对我们是一种压抑,但这种压抑也造就了某些人的另一些品质,在某种意义上,我也可以用幸运来形容我们这一代人。虽然在今天看来那个时代很匮乏,很贫瘠,但毕竟那时我们还年轻,在成长。一个人年轻时受到过的苦难往往能激发出一种对知识,文化的狂热渴求,和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因为年轻就是本钱。 但对于很多当时四五十岁,我们父辈一代的知识分子,当时所谓的反动学术权威,老教授们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我曾看到过他们在台上被批斗的情形,甚至被捕,十分可惜。那时候少不更事,也曾经戴过那种“袖套”盲目地站在旁边。 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品质到今天都特别值得尊敬,虽然贫困,但大多数人都洁身自好,朴素,有很渊博的知识。最重要的是对这个世界有正确的看法。他们虽然在疯狂的年代被折磨得变形,甚至心理很扭曲,可能发生畸形的行为,难以想象如果没有那样的灾难。他们今天会是什么样子。 历史,命运会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经历,每个人都特别渺小。 B:我记得看你的材料提到,你真正拜师学画是比较晚的。 A:对,在我们一群画画的孩子里,我好像总是比别人画得好一些,但其实我特别希望有一个老师能指导我。 可惜除了在《初升的太阳》书中看到的所谓艺术家、画家、老师,现实里面是没有的,所以我们总是在这个城市里千方百计地寻找这种机会。只要听说了在某条街道上有一个画家,我们就去寻找。 城市里有很多公园,每到春天就开满樱花,每一株樱花树下都坐着画画的人,我们就怯生生地站在后面看着这些不知名的年长的画家画画。当时我们胆子很小,从来不敢说:“你可不可以教我画画?”,只是默默地站着,看着。 “文革”后期开始有一些全国美展、地方性的美展,为了辅导和组织工农兵也开始有一些学习班,将工厂,农村和学校里的诗歌爱好者、美术爱好者集中起来学习,也有一些创作经费。我也参加过这样一个班,在一个叫“昆明机床厂”的工厂里,我看到一些比我年长的、有经验的,能画油画的人,当 时感觉像找到组织一样,每天站在别人身后看。 B:那个时候你开始痴迷画画,你父母都是国家干部,他们会不会有些担心你的前途问题? A:我现在都觉得我的父母是世界上对子女的态度最好的一类,可惜我学不了(笑)。他们养我们就像养一个小动物,他们对作父母的理解就是让我们有吃有穿,妈妈从小给我做布鞋;我爸爸每次出差(我发现我的德性有些随我父亲),都给我们买回来一些不靠谱的礼物。他们只管我们的温饱,从来不管我们的思想,养我们就像养小鸡一样,我们都是自己长出来的。 我们想发展成什么样从来不在他们考虑之中,今天没有父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包括我。但那个时候差不多所有父母都是这样,这样也许是对的。 所以我们家从来没有所谓思想的冲突,或者精神上的碰撞,他们只有一个意见,只要是我选择的东西都是对的。P23-27
后记
我们每个人都在自己的旅途上。 经历着自己的冒险。 在冒险中, 我们遭遇各种各样的挑战。 面临各种各样的选择。 我们就这样成长。 这些选择充实我们。 考验我们,逼迫我们。 而我们的冒险。 让我们变得比任何时候都更加坚强。 ——作者不详 采访,整理,书写,201L年就这么过去,当我在键盘上敲下最后一个字,突然间感觉有点茫然和无所适从。过去的一年多都过着“谢绝出门零社交”的日子,也记不清消灭了多少个“UFO”杯面和多少罐“大茂脆笋”,猛然发现,在我埋头捣鼓自己的“小理想”时,世界并没有变得比之前平静,“2011年7月,中国迎来了建党90周年;政府坚持房地产调控,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已超过1000万套,但无数人仍然陷在‘房潮’中不能自拔;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于2011年11月3日1时43分成功交会“接吻”,中国实现了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开展深空探索;日本大地震以及引起的核危机牵动全球每个人的神经;拉登被美军击毙;穆巴拉克、卡扎菲等多年政治强人倒台;欧洲各国纷纷出现骚乱;美国大游行,质疑资本主义流弊的思潮;连“苹果教父”乔布斯都离我们而去了,这对我们活在电子产品世界里的80后来说,震撼不亚于任何一条国际大新闻…… 世界每天都有那么多的事情发生着,我也不禁问自己,这几百个日子里到底完成了些什么?思绪开始倒流:从最开始采访的叶永青,到最后的谷文达,这段日子里有创作的快乐,有碰壁的困窘,还有许许多多不能言表的复杂感觉。翻着厚厚的一沓书稿,一切仿佛都在眼前。正如我在前言中提到,我对本书的最初寄望是去记录艺术家的独特经历和艺术哲学,现在看来,我很难判断我到底做到了多少,很多次我似乎触碰到了核心,而更多的时候仿佛只是在真相的门口来回徘徊。也许这本书只呈现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冰山一角,有太多值得被记录的亮点由于我个人的局限未能很好地体现,甚至被错过,此刻只能寄望真诚的态度以及热诚能弥补一些不足。 书中出现的艺术家无一不是中国当代艺术上举足轻重的人物,他们的学术高度以及商业成就皆有目共睹,他们独特的艺术观念和生命哲学也在访谈录中有所探讨,不再加以赘述。如果说还想和读者分享一点点个人感悟的话,就是我在不同的受访者身上看到了共性,或者说特质:他们无一例外都有着一股超强的信念,这种信念转化为强大的驱动力和热诚,迎接挑战几乎是他们的一种本能;没有艺术和创造激情的人生,对于他们来说必定是残缺的人生。在最困惑,最苦涩,最绝望的时候可以想象他们就是靠着这份信念来坚持相守自己的执着和热爱,我想,是这种特质使他们最终迎来了属于自己的艺术辉煌。分享,记录他们的故事的过程中,我得到了知识,眼界的拓展,能力的提高,但珍贵的人生体会才是我得到最大的收获,如艾拉·维勒·威考克斯所说:没有任何天力和人力能阻挡一颗坚定的心。 我要再一次感谢接受采访的艺术家,给过我指导和鼓励的老师,前辈,以及为我提供过任何形式帮助的朋友。我还要感谢Richard Sun,在整个过程中他给了我无法估量的支持和鼓励。同时我要感谢上海三联书店对这部书稿的青睐。最后,我要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给予我生命并赋予它意义。 2012年2月 天山河畔
编辑推荐
《中国艺术面孔》是一个围绕“中国印象”情景及经历意识的对话访谈录。每一段历史都有它不可替代的独特性, 但是二十世纪下半页的中国,无论是在艺术文化变迁上还是在经济发展上都是最不可重复的。笔者选择的谈话对象多为自八九十年代至今仍在引领艺术文化潮流的风云人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