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1-12-1 出版社:上海三联出版社 作者:[加] 贝淡宁 页数:313 译者:孔新峰,张言亮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贝淡宁的三部政治学著作《东方遭遇西方》、《超越自由民主》和《中国新儒家》,全部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其中的《超越自由民主》和《中国新儒家》已经由上海三联书店于2009年和2010年先后出版。 贝淡宁自称是“左派儒家”,作为一个外国人,他是中国儒家文化的信奉者,他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是中国乃至东亚地区的核心价值,认为儒家文化中的仁爱、和平等最优秀的东西和西方世界的自由、民主、人权一样具有普世价值,在三部著作中都强调地方性文化的重要性。他认为当今的中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和共产主义理想已经失去了市场,中国政治制度的正当性资源还是要在儒家文化中去寻求启发。 《超越自由民主》主要探讨了适宜东亚文化特点的人权、民主和资本主义这三个问题;《中国新儒家》则完全从当代中国政治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出发,探讨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现实;《东方遭遇西方》则是以对话的方式,通过一位虚构的美国人“德谟”,与来自香港、新加坡和大陆的三个东亚人展开对民主和人权问题的讨论,使我们看到东亚具有代表性的这三个地区的政治制度的不同特点。 贝淡宁的学术研究对推动东西方有关普世价值的对话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也将推动当代中国政治哲学和政治议题的讨论。
作者简介
贝淡宁(Daniel A.Bell) 清华大学《北京)伦理学和政治理论教授。贝教授生于蒙特利尔,受学麦吉尔大学和牛津大学,曾在新加坡和香港的大学任教,还在普林斯顿大学和斯坦福大学从事研究工作。著有《社群主义及其批评》(牛津大学出版社1993年,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年),另有四本有关亚洲政治和哲学的著作均在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出版。他还在北京的《读书》、美国的《异见者》和《新闻周刊》等杂志发表文章,并在英国《卫报》之”自由评论博客”、美国《纽约时报》、《国际先驱者论坛报》、中国《环球时报》、加拿大多伦多《环球邮报》的媒体发表评论。他还接受了NPR、BBC、CBC以及中国数家媒体的专访。
书籍目录
导 言 第一部分 东亚对人权与民主的挑战——东西对话之反思第1章 迈向一个真正的国际人权制度 1.取舍 1.1.权利vs.发展:一个零和博弈? 1.2.需要特殊对待 2.关于人权的亚洲之音? 2.1.人权:一项西方的发明? 2.2.在东亚增进人权的承诺:各种战略性的考虑 3.一种不同的道德立场? 3.1.对文化的尊重vs.自由主义的中立性 3.2.对西方式权利的合理限制 3.3.新“亚洲”权利:扩展国际认同的权利系列 小结第2章 民主权利:论地方性知识的重要性 1.取舍问题 1.1.论合宜的非民主政权的可能性 1.2.民主化的代价 2.民主权利:不同的辩护 2.1.限制国家权力 2.2.民主作为国族构建的手段 2.3.确立民主化的担当者 2.4.儒家民主社会中的国家构建和社会共识 3.民主权利:不同的限制 3.1.民主vs.公民权利 3.2.民主vs.社会经济权利 3.3.民主vs.后代 小结 第二部分 赞成与反对新加坡民主的理由——和李光耀的虚构对话第3章 自由主义民主适合新加坡吗? 1.以自由和公平的竞争性选举定义的民主 2.(仅仅)通过民主的结果证明其合理性 3.民主与安全 4.民主与公民自由 5.民主与繁荣 小结第4章 社群主义对威权主义的批评:以新加坡为例 1.社群和民主 2.民主和家庭 3.民主与国家 3.1.新加坡:一个爱国的国家吗? 3.2.威权主义怎样破坏爱国主义 3.3.论新加坡需要爱国主义 小结 第三部分 中国特色的民主第5章 有中国特色的民主:一项政治提议 1.限制民主的民粹主义 1.1.论需要为现代社会寻找有能力、有远见的管理者 1.2.尊重知识精英统治的儒家传统 2.选择性提议 2.1.复票制方案 2.2.社团主义式立法会 2.3.士大夫议会 3.提议 3.1.选拔程序 3.2.腐败问题 3.3.普适性问题 3.4.僵局问题 3.5.提议之实现 尾声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贝淡宁是为数不多能驾驭对话体写作的政治理论家之一,他其实是在书中进行哲学对话。本书《东方遭遇西方》以典范的方式运用对话体这一艰难的文类,就西方自由主义与“亚洲价值观”的政治交遇,以及全球背景下人权的可能意义,提供了很好的教益。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