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5 出版社:尤红斌、 王玉明 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2010-05出版) 作者:尤红斌,王玉明 编 页数:250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电影美学:史学重述与文化建构》是“海上影视学术论丛”之《电影美学:史学重述与文化建构》,立足于中国电影美学的当代建构,梳理早期电影美学理论中的基本概念与关键词,在比较研究的视野中探讨“十七年”中国电影美学表述的本土化特征,以及进入新时期以来中国电影创作研究对于国际电影美学思潮的理解与接受。该书与该系列的其余两《电影美学:史学重述与文化建构》互为补充,共同构成中国电影研究的几个重要侧面,也代表了编撰者对于华语电影未来研究路向的理解。
书籍目录
前言历史重读与美学建构1.中国早期电影理论中的真实观念2.写意、传奇和中景——论中国早期电影的美学特征和文化背景3.“和弦论”:回归电影本体,重构电影美学——钟惦棐美学思想疏证4.直面现实的艺术审美深度——20世纪80年代中国电影审美表现探究5.我国当代现实主义电影思潮变化与发展6.多元嬗变理性重建——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电影美学7.百年中国电影研究的现状与难题分析8.“意象”美学:中国影视美学体系再认识9.论中国电影美学的特点与建构文化比较与意识形态分析10.社会与主体性:中国情节剧的政治经济学11.“十七年”中国电影中的基本美学形态与国家意志12.作为类型的政治运动:“十七年”电影中的象征与意识形态关联13.电影理论是什么?——纪念安德烈•巴赞诞辰90周年和逝世50周年14.理解巴赞:摄影影像本体论与纪实美学——是数字技术的挑战还是摄影技术的挑战?15.论本雅明对现代电影理论的贡献及其局限性——兼涉对超越本雅明的思考叙事媒介与技术伦理16.论冲突在影视剧中的叙事特质17.论电影叙事中的“空间畸变”与“间离效果”18.观众的伦理诉求与故事的人文价值19.“跨媒介”视野下的电影叙事二题20.电影演员影像表演的美学价值21.电影制作和发行过程中的安全漏洞分析22.从市场进路化解P2P文件共享网络(软件)的侵权纷争——基于数字音乐和美国版权法附录1.向中国电影致敬2.电影写实美学的当代反思与“在地”诉求——“纪念安德烈•巴赞诞辰9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理论笔记后记
章节摘录
1934年拍摄的《渔光曲》中那一望无边的东海之滨,晨曦中年轻的渔民们唱着“轻撒网,紧拉绳,鱼儿难捕租税重……天已明,力已尽,捕得了鱼儿腹内空,捕鱼人儿世世穷。”这里美丽的风光和凄惨的歌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诗,也是画;是电影,也是音乐;是实,也是虚。其创造的意境是耐人寻味的。1948年拍摄的《小城之春》女主人公周玉纹出门卖菜经过一座古城,那杂草丛生、残缺不全的城墙在阵阵凄风凉雨中构成一种情景交融的意境,让人联想到周玉纹生活的环境——一个破落封建士族的家庭,其中的韵味亦无穷。《一江春水向东流》片头出现滔滔不绝的长江,用象征的手法把“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意境表现出来了,让人琢磨影片的思想、人物的命运以及整部影片所渗透的情绪。1948年拍摄的《万家灯火》的结尾,镜头从多灾多难,已经陷入饥寒交迫困境之中的胡智清家的窗口推出,银幕上出现了大上海苍穹浩茫的万家灯火,顿时创造了一种“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的意境,同时又隐隐约约地感受到“四面云海放胸壑,万家灯火收眼底”的涵义,使人联想到旧社会普天下的劳动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情景。中国早期电影的写意性不仅表现在整体意境的创造中,也表现在过渡、转折、刻画具体人物时常用的“比、兴”手法。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兴者“先言此物以引起所咏之物”。这种文学上的手法,同样可以体现在电影镜语之中。1937年拍摄的影片《慈母曲》开头出现母鸡和一群小鸡在寻食,它作为“兴”引出慈母和几个孩子关系的故事。它很像古诗《赋焦仲卿妻》中的开头“孔雀东南飞,千里一徘徊”以引出焦仲卿和刘兰芝的故事。这部影片的转接过渡也很讲究“比兴”。母亲的三儿子上课不守纪律,被罚留堂,三儿子的女朋友在课堂外梯级坐下等候。接下去一个低角度的镜头:一个古老的大钟在走着。再接下去三儿子垂头丧气地走了出来,他女朋友很高兴地迎上去。另一场戏父亲去世后,母亲孤单地坐在遗像下,窗外树木肃立,接下去是雪花下的枯枝,三儿子狱中的窗外也是雪花飞舞。还有一场戏,四儿子家闹矛盾,四媳妇有不轨行为,母亲知道后神志恍惚,接下去一个镜头是莲子在砂锅里烧焦了,母亲惊惶之中提着砂锅往外厅走,看到四媳妇和别的男人在调情,砂锅掉在地上摔碎了。
编辑推荐
《电影美学:史学重述与文化建构》由三联书店上海分店出版。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