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寿永明,王晓初主编 页数:308
Tag标签:无
前言
鲁迅开创了中国新文化的方向,是中国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资源。为了系统的总结与梳理近新时期三十年鲁迅研究的学术成果,深化对鲁迅的认识与理解,从中发掘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精神价值与文化资源,浙江省鲁迅研究会2008年年会暨“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21-23日在鲁迅故里绍兴市召开。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50篇,来自日本、澳大利亚和国内的80多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学术研讨会。会议首先围绕着新时期三十年来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学术史的梳理与探讨。鲁迅学著名专家张梦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在题为《新世纪鲁迅学的新人新作》的专题发言中沿着由西往东,先西部,然后是南方,再转向中部,最后是北京和东北的顺序系统地扫描了新世纪以来鲁迅学的新人新作。显示出了新世纪以来鲁迅研究新人辈出,新作涌现的可喜局面,预示着鲁迅研究的勃勃生机。不过也还存在食“古”不消、食“洋”不化的现象。因而尚未实现整体性的突破。徐妍(中国海洋大学)的《祛魅与还原: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重构的逻辑演变》从知识分子对于鲁迅形象的重构的角度对于新时期鲁迅研究进行了系统的梳理。黄健(浙江大学)的《网络:鲁迅形象的再认知与新审视的民间路径》从网络文化的角度延续了徐妍的话题。从“还原鲁迅”,到“解构鲁迅”等话题对于网络文化传播的鲁迅形象进行了较系统的梳理。田刚(陕西师范大学)的《新时期鲁迅研究的“历史化”倾向》则从历史与逻辑的进程中对新时期鲁迅研究进行了透析。如果说以上学者的梳理都致力于宏观的全面透视的话,那么也有不少学者从或一维度,或一视角展开了鲁迅研究的专题学术史的建构与探讨。王晓初(绍兴文理学院)的《越文化:鲁迅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对于过去的鲁迅研究关注比较少的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研究作了比较系统的梳理与述评。汪卫东(苏州大学)的《叩问始基:鲁迅“个人”观念研究的反思》对于鲁迅思想具有“始基”意义的“个人”观念的研究加以了专题性的梳理与反思。
内容概要
鲁迅开创了中国新文化的方向,是中国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学的一个重要资源。为了系统的总结与梳理近新时期三十年鲁迅研究的学术成果,深化对鲁迅的认识与理解,从中发掘当今社会迫切需要的精神价值与文化资源,浙江省鲁迅研究会2008年年会暨“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于2008年11月21-23日在鲁迅故里绍兴市召开。会议收到学术论文近50篇,来自日本、澳大利亚和国内的80多名专家学者应邀出席了学术研讨会。
书籍目录
前言新世纪鲁迅学的新人新作(张梦阳)祛魅与还原:新时期以来鲁迅形象重构的逻辑演变(徐妍)网络鲁迅形象的再认知与新审视——新时期网络文化传播中的鲁迅研究评述(黄健)新时期鲁迅研究的“历史化”趋向(田刚)叩问始基:鲁迅“个人”观念研究的反思(汪卫东)越文化:鲁迅研究不可或缺的一个维度——越文化视野中的鲁迅研究述评(王晓初)新时期三十年鲁迅文学语言研究的新拓展(叶世祥)新时期三十年鲁迅小说形式批评症候之反思(曹禧修)新时期《故事新编》研究三十年——以历史观的沿革为梳理中心(詹玲)乡土的重构——新时期“鲁迅与民俗”研究回顾(宋浩成)近三十年文艺理论视野中的鲁迅(李先国)鲁迅的传记研究断想(金华元、徐明华)毛泽东鲁迅论阐释30年:检视、反思与前瞻(王志蔚)鲁迅书法艺术研究三十年(胡源)新时期浙江鲁迅研究三十年(竹潜民)新时期鲁迅研究开拓性的三个话题——周氏家族、鲁迅婚姻、鲁迅文化应用研究(郑竹圣)新时期以来鲁迅作品的选用及教学——以人教版中学语文教材为例(寿永明)小学语文视野中的鲁迅教学(刘发建)新时期30年来鲁迅故乡的鲁迅研究(裘士雄)新时期绍兴鲁迅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绍兴文史资料》中与鲁迅有关的文章简析(何信恩)当下鲁迅研究的十大趋势(廖斯闻晶)21世纪初鲁迅与中国文化关系研究新趋势(吴金梅)21世纪初鲁迅《呐喊》《彷徨》研究新趋势(臧文静)21世纪鲁迅《朝花夕拾》研究新趋势(丛琳)21世纪初鲁迅与现代传媒关系研究新趋势(郭磊)倡导“为人生”的鲁迅研究(王吉鹏)
章节摘录
新时期的鲁迅学,是与改革开放同步行进的。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被极左政治扭曲、禁锢达十年之久的鲁迅研究领域也开始吹来思想解放的春风。我在《中国鲁迅学通史》理性反思篇的《中国鲁迅学界思维开放期的思维变革及其局限》中提出:鲁迅学与20世纪中国思维变革之间存在着一种双向互动的关系,经历了八个思维期:(一)直觉思维期;(二)图式思维期;(三)规定思维前期:(四)规定思维中期;(五)规定思维后期;(六)极端思维期;(七)过渡思维期;(八)思维开放期。第八个思维开放期是自80年代,也就是新时期以后开始的,在这个思维期中,中国鲁迅学的思维方式变革主要表现在以下五点:(一)变惟圣思维为惟实思维;(二)变趋同思维为求异思维;(三)变单一思维为系统思维;(四)变直线思维为多向思维;(五)变静态思维为动态思维。但是并没有实现整体性的突破,没有完全跃出沿续已久的思维框架,存在着局限性。这种鲁迅研究中的思维变革正是伴随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的思想解放运动展开的,逐步打破了以鲁迅的是非为是非的思维框架,进入了科学研究的轨道。从而使“鲁迅映象”与“鲁迅本体”走向契合,开始还原出一个作为真实的人的活的鲁迅,他所处的历史时代也开始以真实的全貌呈现在人们眼前。从而认识到鲁迅的价值就在于他的“立人”思想,在于他在20世纪初叶,《红楼梦》百余年之后,在五四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的大浪推动下,从文学上接续了《红楼梦》的“人学”思想,更为深刻、自觉、全面地为中国人呐喊出了“人”的声音。呼唤冲破主奴束缚的“真的人”,实现“人”的自觉。从而,中国鲁迅学界的学者们也伴随着思想解放运动的展开而获得精神的解放。
编辑推荐
《回顾与反思:鲁迅研究的前沿与趋势("新时期鲁迅研究三十年"学术研讨会论文集)》是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的。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