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12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美] 黄心村 页数:314 译者:胡静
Tag标签:无
前言
西方学界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研究始自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在此之前,虽然已经有学者对中国现代文学作出介绍与翻译,但并未形成气候。五十年代中期,旅美的夏志清教授和捷克的普实克教授分别对晚清、五四和以后的文学,展开宏观研究。这两位学者理念背景有异,学术立场不同,他们所发展出的文学史观因此形成精彩对话。夏志清承袭了英美人文主义的“大传统”,以新批评的方法细读文本,强调文学的审美意识和人生观照,他的((中国现代小说史》堪称是欧美现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开山之作,至今仍为典范。普实克则取法欧洲自由派马克思主义和布拉格形式主义,以革命历史动力和“形式”的实践作为研究重点。1963年,夏志清和普实克在法国汉学杂志《通报》展开笔战,就文学史意识,文学创作的现代性意义,文学批评的功能各抒己见。这次论战虽不乏火药味,但两者择善固执的立场和条理分明的论证,为现代中国文学研究树立良好典范。他们笔锋所及,20世纪文学文化史的诸多议题纷纷浮出地表,成为日后学者持续钻研的对象。
内容概要
乱世佳人斯佳丽·奥哈拉姗姗降临一九四。年炮火隆隆的上海,由一位典型的美国南方佳人摇身一变成为战时上海的一个经久不衰的公众偶像。这一跨国传奇的成功转型集中体现了这座城市中层文化的韧性与弹性,而上海完全沦陷后,为这一文化持续注入崭新的生命力的,恰是刚开始写作生涯的一代年轻女作者。年仅二十出头的张爱玲是其中最耀眼的一个。才华盖世如张爱玲,她在沦陷上海的出现并非偶然,她的成名也不是什么奇迹。她的周围是一群与她一样在战争夹缝中顽强生长的女性作家,她们显然不以民族自救的代言者自封,时代的号召仿佛离她们很遥远,然而她们笔下记录的却是穿越战争与占领的个人旅程。在政治高压环境里巧妙地占据了一席空间之后,她们巩固并发展了一个中层读者群,建立了一个新的文化舞台,延续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端的现代都市文化反思,也维护了上海这座饱受战争蹂躏的大都市中的文化生活。
作者简介
黄心村,浙江省杭州市人,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后旅美留学,获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东亚语言文化系博士,随后于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起任教于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东亚语言文学系,现任中国文学终身教授及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学术论著涉及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及视听文化研究。 胡静,200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要翻译作品有:亚历山大·罗伯逊《贪婪:本能,成长与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多米尼克·亚历山大《魔法的历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影像中国》(上海三联书店,2007)。
书籍目录
编辑缘起季进王尧“海外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译丛”总序王德威中文版序原版序引言郝思嘉游记第一章 战争·女性·家庭性战争叙事家庭性定位女性书写与书写女性49第二章 打造公共知识分子:女性出版文化的诞生女性文化人的大舞台女性出版文化的主题构造人物画廊第三章 形象工作室:女性杂志的艺术《女声》的声音政治田村俊子其人其事关露其人其事新知识的(旧)渊源旧知识的新包装封面女郎与女性杂志的视觉效应第四章 她的名字写在水上:张爱玲与现代散文现代散文的性别政治“黄昏的阳台”:一种关于阈界的审美学雕筑一种新型散文语言现代散文与战时通俗文化第五章 战乱年代的民族志:苏青与潘柳黛的自传体小说苏青其人其事潘柳黛其人其事一种关于姘居的话语潘光旦与民族志叙述民族志·小说·历史第六章 废墟花园:施济美的闺秀小说闺秀体的重新定位孩童:创伤经验的代言人凤仪园:废墟中的日常生活结语张爱玲游记译后记
章节摘录
傅东华决定不用“乱世佳人”作为自己译作的标题。也许作为一位精英主义学者,他有意想在自己的作品和将要接收这部作品的环境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乱世佳人”这个名称会显得过于伤感,过于华丽,因此对于他那“上层”品味来说未免过于“中层”了。他将自己的译作命名为《飘》,这个单音节词就意味着“飘流”或“飘零而去”,在他看来这个简洁明了的译名与原著标题接近得多。在傅东华的巧妙翻译下,斯佳丽·奥哈拉在中国读者面前不再仅仅是一个乔装而行的费雯丽,而是成了郝思嘉,或日“郝家大小姐,”即郝府最年长的女儿。郝思嘉在小说中的家园塔拉也变成了陶乐,陶和乐这两个字都含有幸福、安逸和舒适的意味。被战火践踏了的美丽南方,哪里有陶,何处又是乐?傅东华对书中人名和地名的系统中国化使得书中内战时期的美国南方显得远不再那么陌生,而在文化上更加贴近中国读者群。① 两年后在沦陷时期,还出现了一部剧本改编,继续推进了以傅东华译作为最高代表的这种郝思嘉本土化的进程。进行剧本改编的不是别人,正是柯灵这位孤岛时期的领袖左翼作家与编辑。在柯灵改编的作品中,塔拉/陶乐是扬子江南岸的一个小村庄,而爆发的战争也不再是美国内战,而是中国的内战(1926-929)。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乱世书写》不仅重点论述张爱玲,更将视野投向同时期的苏青、潘柳黛、施济美等女性作家,第一次全面而深入地论述了这批女性作家如何以各自的书写穿越战争与占领,构建了一个全新的文化舞台,延续了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发端的现代都市文化反思。《乱世书写》大大丰富了我们对沦陷时期上海文学及通俗文化的细腻体认,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李欧梵(香港中文大学) 对张爱玲的接受史曾经是一个两极分化的历史。说她是“文娼”、“汉奸妻”也好,“反共文人”也好,都是从政治上将她排斥在文学史之外。同样不妥的是将她的写作“去政治化”,强调她的“才华盖世”和“超凡脱俗”,标榜所谓的“纯文学”与时事政治的格格不入。这两种极端立场都无助于我们还原张爱玲作为一个历史人物的复杂面目。本书的写作针对的正是这一问题重重的接受史。在当今的“张爱玲热”中,这本小书的贡献应该是重现她作为历史人物的诸多层面。 ——黄心村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