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黄铁池 著 页数:493
内容概要
《文苑掇英》为上海师大人文与传播学院中文系论文集。全书分汉语言文字学、中国古代文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和教学与教法论六大部分,主要内容包括:避忌讳与古音韵考证,“历史长河”中的专名与摹状词,《红楼梦》人物与回目关系之探究,普鲁斯特的美学观点,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几个悖论,关于作文命题的一点思考等。
书籍目录
汉语言文字学避忌讳与古音韵考证唐宋“煞”字考试论主观量标记“没”、“不”、“好”从青少年上海话语音看普通话对方言的影响——试论方言演变中的基层替换试论比字句的形成及其与先秦两汉有关句式的渊源关系——兼论“词汇兴替”史佩信(执笔)杨玉玲《慧琳音义》“倮”“裸”“倮”“躲”“踝”“赢”“赢”“赢”形音义杂考“历史长河”中的专名与摹状词关于同一律、矛盾律和排中律的修订客赣粤平诸方言溪母读擦音的历史层次普通话水平测试评分细则研究单虹王颐嘉楚简文献的复音词研究楚地出土文献中“■”字的用法和来源说“去”、“■”从“福娃”英译的归化和异化看汉语文化负载词英译的趋势中国古代文学《红楼梦》人物与回目关系之探究李渔小说创作论从“透脱”看诚斋诗学的理学义蕴康熙朝诗风转变之关键——以陈廷敬诗集分析为中心《金瓶梅》中的文人群像及其边缘位置论吴敬梓的经学观对其创作之影响杜甫诗史解先秦诸子天地之性人为贵论陶渊明斜川之游释证且从康乐游山水,何必风流入会稽——论李白对谢客山水情怀的回应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普鲁斯特的美学观点对“进一步、退两步”新说的反思与认知——从美国对比较文学独立学科性质的一种新界定谈起在诗与散文之间——论屠格涅夫的小说文体“户户点灯惟独我家”——关于诺贝尔文学奖的思考孙璋的《性理真诠》及其对太极的诠释“这一本不是书,是对人格的污蔑”——亨利·米勒的《北回归线》陀思妥耶夫斯基与精神分析学说——试论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双重人格乔伊斯与尼采中国现当代文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的几个悖论道德归罪与阶级符咒:反思近年来的诗歌批评以《草叶集》为参照谈郭沫若的域外诗作穆旦“新的抒情”实践及其诗学意义文艺学论刘勰理论创造人格形成的个人因素当代文化美学的缘起、内容和课题舞蹈艺术三题论都市时尚及其文化趣味华夏审美意识的结构初探教学与教法论读解理论与阅读教学策略关于作文命题的一点思考论新锐城市散文的叙事知性语文设科初期的赫氏教段实验黎锦熙写作教学改革思想初探
章节摘录
如果说,在目前诗歌批评并不景气的情况下,“草根性”还算是一个比较开放、具有一定启示性的概念的话,近年来比较热门的“打工诗歌”和“底层生存写作”等说法则需要打上更多的问号。 作为中国当代户籍制度环境和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一个特殊社会群体,以“农民工”为主的“打工者”群体,其缺乏基本权益保障和尊严的生活境况近些年得到广泛的报道和披露。面对其触目惊心的苦难和悲剧性命运,任何人态度上的矜持都难免受到道德上的质疑;对“打工者”群体命运以及与之相关的“三农”等社会公正问题的关切以至介入,也很容易被视作知识分子道义承当的直接体现。正是在这种特殊背景下,“打工诗歌”等命名在一夜之间浮出文坛,受到人文学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一些诗歌论者更是把它当成了诗歌“再生”的新大陆,是“对技术主义的一个小小反拨”……,“打工诗人”的写作因此也被提升为“恢复了写作与历史语境之间的张力,恢复了文本与来历性经验的直接联系”④。 不过,需要指出的一点是,作为打工者自己创作、反映打工者生活的特殊文学现象,打工诗歌的出现并非始自今日。早在1990年代,在“打工”群体最为集中的广东省,就有一家地方刊物《佛山文艺》,因大量发表“外来工”创作以及反映“外来工”生活的作品,而成为全国发行量最大的文学半月刊②。后来,该杂志更因此增办一专门的《外来工》杂志(后改名为《打工族》),作为自己的生存发展之道。意味深长的是,湖北省妇联主办的畅销杂志《知音》,随后也创刊《打工》杂志,藉此加入对这一新的文学市场的分割。 出版商的敏锐与策略自不必说,倒是“打工诗歌”在今天文学界的得到加冕,的确耐人寻味。作为对弱势的“打工者”群体的道义声援,重视“打工诗歌”、支持“打工诗人”的写作,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赞扬的。但如果因此而将“打工诗歌”或相关题材的诗歌写作,提升为关乎当代总体诗歌实践的某种宏大叙事甚至于裁判标准,恐怕就太过矫情而危险,即使把它升华成更为动人的“底层生存写作”。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