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10-4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斯蒂芬·杨 页数:292 译者:余彬
Tag标签:无
前言
把诸如考克斯(Caux)商业原则这样的精神指导手册交到人们手中,作为判断如何最大限度获取商业利益的依据,这必将对他们的行为产生影响。就如做老师的不能确保学生是否会学以致用,我们也同样没有把握,但无论如何,为了创建一个有道德的社会,规则的传达是我们必须跨出的第一步。耶稣、孔子和释迦牟尼等伟大的精神导师已经传给了我们很多事例,很多教导,在他们看来,我们能够以此来规范曰常生活,从而使我们的存在变得更有价值,并在我们的生活中找到更多的快乐。当我们发挥自己心理和情绪上的能力,将导师们的教导化为自己的理念和理解,渗透到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去时,这些导师的教导方才完成。然而,一些自我标榜为现实主义者或者“实用型”的人士,对这些理想主义者和道德导师往往嗤之以鼻,讥讽他们过于天真幼稚,认为他们的抱负显然已经超出了可能的范畴。由此我们可以断定,罪始终与我们相伴,这一点我们应该不足为奇,因为即使在耶稣的门徒中,也有犹大。相比之下,商界中的现实主义气氛之浓厚是无可比拟的,理想和道德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人眼里,不啻为反物质的宣言。依循他们的逻辑,野蛮资本主义的方式才是经商的正道,任何与之相佐的理念都是白日做梦。所以,考克斯商业原则面临着一个问题:虽然白纸黑字印出来发表了,但很少被付诸实践。考克斯圆桌组织认为,道德在企业里的运行是由上而下的,最初表现为模糊而崇高的理念,继而通过规则和标准制定目标,最终成为行动。
内容概要
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无论对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它既有促进作用,又有破坏的可能,我们有必要引导它成为一种向善的力量,成为减少贫困的一种方法。这本书向我们揭示了一条趋利避害的途径。良好的企业监管应立足于积极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之上——让资本主义为所有的社群服务。
作者简介
斯蒂芬·杨自2000年起担任考克斯圆桌组织全球执行官,杨毕业于哈佛大学,获哈佛法学院法学学位,之后,他从事法律的教学和实践工作,在信托责任和代理关系方面著述甚多。他从多方面人手进行对责任的学术性探究,从战争法到美国土著部落作为美国“国内依附族群(domestic dependent nations)”的特殊身份。他还深入研究了19世纪普通法法庭的判决,从中观察领导问责制中的道德观念是如何演变为过失责任与其他如侵权行为赔偿责任的现代商业行为可靠性的标准。
斯蒂芬·杨担任过哈佛法学院副院长及哈姆莱大学法学院院长职务,曾执教于明尼苏达大学及明尼苏达州立大学。
斯蒂芬·杨在泰国曼谷度过高中时代,在那里他学会了讲泰国话;后来他又学会了索西玛雅话和越南话。1966年,斯蒂芬·杨发现了泰国班清地区的青铜时代文化.如今这里已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单位。从1968年到l971年,他在美国国际开发总署越南部任职.研究乡村及经济发展。1975年,斯蒂芬·杨敦促美国安置越南难民。1989年,他倡议联合国参与调停柬埔寨事务,以期实现这个地区的和平与安宁。
在着手哈佛法学院东亚研究项目期间,斯蒂芬·杨协助翻译及分析越南国家法律条文,并与阮玉辉教授合写了关于中国和越南人权价值的《中国与越南人权传统》(The Tradition of Human Rights in China and Vietnam,此书由耶鲁大学东南亚研究社出版)。斯蒂芬·杨还就中国的道德和政治哲学发表过文章,并有著述讨论推动越南和泰国政治走向的心理及文化动因。1976年,他与人合著《泰国:必然倒下的多米诺骨牌》(Thailand:Domino by Default),此书在泰国引发了一场声势浩大的政治改革运动。在哈姆莱大学法学院担任院长职务期间,斯蒂芬·杨创办了《法律与宗教》期刊。
书籍目录
前言第一章 道德资本主义有无可能?第二章 形形色色的资本主义第三章 野蛮资本主义:适者生存?第四章 道德资本主义:将私利投入公益第五章 道德资本主义和贫困:让贫困走开第六章 考克斯圆桌会议:倡导道德资本主义第七章 客户:资本主义的道德指南针第八章 员工:是机器的零件还是道德的代理?第九章 业主和投资者:是剥削者还是潜在的受害者?第十章 供应商:是朋友还是敌人?第十一章 竞争对手:颠覆丛林法则第十二章 社区:扩展社会资本第十三章 迎接道德资本主义的挑战附录1 考克斯商务原则附录2 考克斯政务原则附录3 道德资本主义与2008年金融风暴附录4 道德资本主义与中国道德传统译后记
章节摘录
插图:我们也拥有中国古人所谓的“心机”,我们以最乐观的心态看待未来,并以今天的行动为今后的成功打下伏笔。我们的心智有可能被情绪或者有失偏颇的判断力所蒙蔽,但是在心理上和道德能力上,我们始终坚持原则。启动道德的发动机,并让它奋力前冲是摆在父母和社会面前的任务,善心不是天生的,它是后天学会的,只是每个人在诞生之初心里已经埋下了善良的种子。佛教将之称为“佛心”,它一直处于休眠状态直至被唤醒。道教则提倡荡涤内心,祛除杂念,我们的心灵从而能够接近真理,也就是“道”,蓦然间,我们具备了正确行动的能力。耶稣说:“神的国来到,不是眼所能见的。”西蒙·弗洛伊德则对遵循道德规范的建议持不同看法,在他的《文明及其不满》中,他指出,创建道德社会,或者称之为文明,必然会压抑人的本能和激情。在他看来,这种系统性的压抑会导致个体的神经紊乱,因而弗洛伊德不主张对青少年灌输道德理念。然而,人们的生活其实是不能毫无道德节制的,这首先是因为我们在情绪上不是自给自足而是社会性的,我们需要爱、认可和体贴,所有这一切只有我们的同类才能给予我们。道德反映了我们在社会场所中对他人的尊重,伦理则是我们在做出行动的决策时为他人留出空间。其次,我们始终对现实持有一份警觉之心,面对漫漫无边的未知宇宙,微不足道的人类心怀恐惧,能够真正让我们得到心理上的长久安宁与深切欢愉的,原来并不是物质。
后记
开始翻译本书时,是在2008年的3月。当时的道琼斯综合指数在一万两千点之上,一年之后的3月,该指数一度接近腰斩,之后进入了反弹周期。而上证指数当时正由4000多点毫无阻力地滑向3000多点,并于当年的11月一度抵达1664点,从这个纪念性的点位反弹至今已有大半年,如今在3000点上下宽幅震荡。罗列这一串数字,只想说明,这个世界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经历了剧烈的震荡,金融格局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发生了重大的改变。本书原著写于2003年,当时,上一轮的金融危机刚刚平息,书中重点抨击的安然、世界通信等公司没能躲过崩溃的命运。而在眼下这场呼啸而来的滔天巨浪中覆没的众多企业中不乏根深叶茂的百年老店,捧读本书,回想曾经的辉煌,令人唏嘘不已。拿到本书校样时,几经波折的通用汽车破产保护案终于尘埃落定。笔者曾于世纪之交客居密歇根州,这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汽车王国,每一个家庭都和三大汽车公司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汽车行业是这个地方的经济总动脉,它的毛细血管蔓延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而当地人的血脉中,流淌着与生俱来的骄傲。笔者当年随夫由加州迁居密歇根,成了福特的一员家属,一道搬过去的还有一部日产SUV。先生上班首日,就有同事友情提醒:“你把日产车停到了福特总部门口,胆够大!”如今,风雨飘摇中,这份骄傲是否依旧?俗话说,心思不定,看相算命。
编辑推荐
《道德资本主义:协调私利与公益》:考克斯商业原则指导手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