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3 出版社:沈鹏年 上海三联书店 (2009-03出版) 作者:沈鹏年 页数:552
Tag标签:无
前言
溯自明清之际,正当西洋文艺复兴时期,中国传统文化伺时亦发生丕变。由宋明理学而转为义理、词章、考证三大流派.降至同(治)光(绪)两代而至末造,不但对自然科技之学黯然失色,即如清初学风亦浅淡蜕化,唯记闻之学聊备风规。迨至清末民初,即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之间,新闻文艺发展,即如记闻旧学亦形色有异,何况余者。由此递变,经民初五四运动逐渐而至於文化大革命期间,惶惶不可终日,有能抱残守阙,蛰居浩劫之中而依然耽嗜书史,沉潜于记闻者,已无多子。但吴会之间,由来固多埋光抱道之秀士,如古吴东山沈鹏年,即足为例。今沈君以所著《行云流水记往》一书嘱书,即此并序其难能可贵之实尔。
内容概要
《行云流水记往(上下)》记述了沈鹏年的传奇人生及其年轻时从事现代史和现代文学探索的足迹。全书共分仰止篇、影视篇、探源篇、海外篇和友谊篇等五个篇章。《行云流水记往(上下)》内容全面,图文并茂,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是我们了解和研究沈鹏年的优秀参考读物。学贯中西的一代宗师南怀瑾先生作序推荐!《行云流水记往(上下)》可谓是沈鹏年先生的回忆录。
书籍目录
序仰止篇萦怀一个多“花甲”的人生“胜缘”——周恩来在“鲁迅逝世十年祭”给我的启示瞻仰鲁迅遗容的感受阅报十年产生了迷惘伟人周恩来启示我人生方向周恩来像明灯影响我终生震动海外第一篇:梁漱溟先生访问记(初刊香港《良友》画报)题记 梁老为何将拙文收入他的《自传》?风号大树中天立“我和毛泽东本来是老朋友”究竟为何批判梁漱溟?“思想是销毁不了的!”“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无我为大,有本不穷” 心佛众生唯显自性——亲闻梁漱溟先生的重要谈话梁老和我谈“和平谈判中演了什么角色?”梁老谈他与熊十力的友谊和分岐梁老在“文革”中为何写《儒佛异同论》?梁老谈为何给孔子鸣不平、继承中华民族文化的主脉梁老谈对待生死问题应持的态度和境界梁老最后谈对台湾青年的希望和遗愿清风明月 卓荦无忝——记赵朴初先生青年时代二三事影视篇巨片《鲁迅传》的诞生与夭折上篇:为山九仞下篇:功亏一篑名著《围城》从小说到荧屏《围城》引起的回忆《围城》怎样改编上荧屏最早评价《围城》的共产党人世纪新元忆《围城》探源篇国共合作营救“郭沫若归国”秘闻——蒋介石对郭的“赦令”怎样公布的?郭沫若归国问题补正陈布雷与郭沫若畏垒鼎堂诗寿倡和共产党功不可没——再论郭沫若的归国问题中日两“夫”的友谊及教训鲁迅和《新青年》的若干花絮——在电影《鲁迅传》创作组的采访札记题前的话鲁迅和《新青年》的最早接触 陈独秀对鲁迅小说“五体投地地佩服”《新青年》主编谈《呐喊》鲁迅“旧梦”的重温“遵命文学”索引《新青年》促成《一个青年的梦》刘复幽默遭忌 鲁迅仗义护友鲁迅与刘半农之间的“游戏”文字《新青年》要鲁迅劝钱玄同写稿“阿世”、“禽男”到“新旧冲突”的典故鲁迅先生与铃木大拙——写《金刚经》偈语赠日本僧人郭沫若为何说“鲁迅是一个伟大的完成”——回答我“质疑”的郭老亲笔信郭沫若为鲁迅研究工具书题字——拙著《鲁迅研究资料编目》封面的由来郭沫若谈鲁迅与创造社“宣言”合作——郭老给我的信和谈话对鲁迅《斯巴达之魂》的“寻探根源”——钱锺书先生在“文革”中给我回信共产党慧眼识真才——记袁殊与张爱玲的成名张爱玲的“白璧之玷”《杂志》社使张爱玲“红”遍上海滩《倾城之恋》从舞台到银幕 文以载道、秀出天南——悼文史大家金性尧《鲁迅风》里看性尧从王任叔离沪前的信再看性尧从投稿《古今》论性尧“白璧之玷”“年青的期待”—刘雪庵的《何日君再来》 ——提供一件历史资料《十日谈》与“打鬼运动”海外篇当代“鉴真”的传奇人生——关于美国世界宗教研究院院长沈家桢博士古玉兰下忆静波——记我的乡亲严家淦先生上篇:古镇、名园、岁月中篇:故家、老树、沧桑下篇:相思情在天涯陈立夫誉大陆的《观音宝相》记摄影大师朗静山郎静山与枇杷图“飞虎”情系中华——记克莱尔·李·陈纳德友谊篇郭沫若六十年前对一个青年的厚爱——我提供他的译诗佚文、他介绍优惠购书丰子恺“往事憬然”忆鲁迅——“文革”中我与丰老在日月楼中“苦中找乐”《鲁迅传》创作组的“政委”——缅怀杜宣同志张爱玲论唐大郎的诗文——《大郎小品》中的张爱玲佚文陈从周情系徐志摩我是“书迷”的“多元论”者陈从周三莅寒舍欣赏徐志摩“手迹”科学之光艺术之美——记爱国科学家许宝脲的坎坷一生神秘的书屋和奇特的教授——木简书屋主人、久经考验的忠诚党员范纪曼从周楞伽遗简看文人风骨——给我和致性尧的信我《爱黄裳》的史证——关于郑振铎的《纫秋山馆行箧藏书》及其他当黄裳“粉丝”(fans)要甘受委屈——我“心甘情愿”为他作牺牲后记:向读者交心附录:沈鹏年写作生涯六十年
章节摘录
插图:仰止篇萦怀一个多“花甲”的人生“胜缘”——周恩来在“鲁迅逝世十年祭”给我的启示唐朝一位大诗人认为:“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越剧《祥林嫂》最后在舞台上“抬头问苍天”:“如梦如烟过几年?”——岁月渐渐流逝,回眸人生,自己来到这个世界不觉已八十多个春秋了。我诞生在太湖洞庭山一个山乡小村。这里如今虽然号称“长江三角洲一座著名的花果山”;算是历史上与京帮、晋帮、徽帮、宁绍帮等相提并论的“中国十大商帮”之一“钻天洞庭山帮”的发源地。但在我出生当年,此地还是孤峙汪洋太湖中,要靠“摆渡船”才能到达彼岸的一个半岛。像我这样一个渺小、平凡的普通乡下人,能够从僻野山乡来到繁华无比的大都市上海;从上海起步走遍全国数以百计的名山大川;踪迹涉及美、欧等国的名都大邑,这都是时代、环境、潮流、因缘、机遇……使然。其间,有幸接触、结交了不少当世名彦、前辈。屡亲謦款、欣接咳吐珠玉;又蒙手教,珍秘如同拱璧。所谓“阳春召我以烟景,大块假我以文章;会桃李之芳园,序天伦之乐事”,我生何幸,这更是人生可遇难求的“胜缘”。清人龚定庵《逆旅题壁》诗云:“名场阅历莽无涯,心史纵横自一家。秋气不惊堂内燕,夕阳还恋路旁鸦。”
后记
英国托·亨·赫胥黎(1825—1895)在《人类在自然界的位置》中写道:“我充分意识到老年人对于自己年轻时所做的种种事情,比和他同时代的青年一代对它有兴趣得多.”对此我深有同感.我是正在迈向“期颐”的高龄老人,奉献在读者面前的拙著《行云流水记往》就是明证.学贯中西、著作等身的一代宗师南怀瑾先生宠赐序言题封,以光寒篇,铭感无已。《行云流水记往》留下了我年轻时从事现代史和现代文学探索的足迹。在中国现代史上的陈独秀、现代文学史上的周作人,都是敏感人物。研究他们的人几乎无一不受到灼手焦指之痛。1962年我根据周作人先生向我提供的他的《日记》,以及陈独秀在“五四”前后给周作人的亲笔信,写了《鲁迅和(新青年)的最早接触》、《陈独秀对鲁迅小说“五体投地的佩服”》等篇发表在《文汇报.笔会》上;当时在上海抓意识形态的张春桥立即下达“禁令”。他除了通知《文汇报》不再刊登拙文外,又要市委宣传部副部长白彦同志和我“个别谈话”,规劝后幸未处分。朋友说:“比起1984年编选出版《周作人早期散文选》而遭‘左’兄错误批判的许志英教授,实为万幸。”我说:不!
编辑推荐
《行云流水记往(上下)》记述了沈鹏年的传奇人生及其年轻时从事现代史和现代文学探索的足迹。全书共分仰止篇、影视篇、探源篇、海外篇和友谊篇等五个篇章。《行云流水记往(上下)》内容全面,图文并茂,是我们了解和研究沈鹏年的优秀参考读物。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