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环境监管体制研究

出版时间:2008-11  出版社:上海三联  作者:齐晔  页数:366  

前言

作为CIDEG研究论丛的主编,我们首先要说明编撰这套丛书的来龙去脉。CIDEG是清华大学产业发展与环境治理研究中心的英文简称(CenterforIndustrialDevelopmentandEnvironmentalGoveinance),成立于2005年9月的CIDEG,得到了日本丰田汽车公司提供的资金支持。在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起设立这样一个公共政策研究中心,是基于一种思考:由于全球化和技术进步,世界变得越来越复杂,很多问题,比如能源、环境、公共卫生等,不光局限在科学领域,还需要其他学科的研究者参与进来,比如经济学、政治学、法学以及工程研究等,进行跨学科的研究。参加者不应仅仅来自学术圈和学校,也应有政府和企业家。我们需要不同学科学者相互对话的论坛,而CIDEG正是这样一个公共经济政策研究中心。CIDEG的目标是致力于在中国转型过程中“制度变革与协调发展”、“资源与能源约束下的可持续发展”和“产业组织、监管及政策”为重点的研究活动,为的是提高中国公共政策与治理的研究与教育水平,促进学术界、产业界、非政府组织及政府部门之间的沟通、学习和协调。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有30年历程,它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它为全世界的经济增长贡献了力量,不过,中国今后是否可持续增长,还面临着诸多挑战:资源约束和环境制约;腐败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糟糕的金融服务体系;远远不足的自主创新能力,以及为构建一个和谐社会所必须面对的来自教育、环境、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方面的冲突。这些挑战和冲突正是CIDEG开展的重点研究课题。

内容概要

  《中国环境监管体制研究》是对中国环境监管体制的系统考察。针对地方政府环境监管无动力、无能力、无压力的“三无力”问题,《中国环境监管体制研究》深入剖析了导致这一状况的各种制度和体制原因,结合中国现状提出了进行改善的可行性意见。除此之外,《中国环境监管体制研究》还详细考察了一些传统的环境管理制度,关注了环境监管中的一些典型现象,对某些长期以来受到忽视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制度和体制分析,对中国的环境监管进步有较大的启示与现实意义。

作者简介

齐晔,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公共政策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审委员。1994年获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环境科学与森林学院(SUNY—ESF)及Syracuse大学博士。1995年3月于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完成博士后研究,其后在康奈尔大学理论中心任研究员,并于1996至2003年,执教于美国伯克利加州大学环境科学、政策与管理系,建立生态系统管理实验室。2001年入选教育部与李嘉诚基金会“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年入选清华大学“百人计划”特聘教授。

书籍目录

导言第一篇 中国环境问题:理想与现实第一章 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堪忧第一节 挥之不去的幽灵第二节 天灾抑或人祸第三节 透过数字看现实第四节 科学发展促和谐第二章 关于环境问题成因的理论解释第一节 发展阶段论第二节 增长模式论第三节 自然禀赋论第四节 政治制度论第五节 监管体制论第二篇 环境监管休制:制度与实施第三章 环境监管的制度论解释第一节 作为博弈规则的制度第二节 制度与实施第三节 条文规则、事实规则与现实规则第四节 作为博弈过程的环境监管第四章 中国环境监管制度的条文规则第一节 环境监管的法律体系第二节 环境监管制度第三节 环境监管的组织体系第五章 中国环境监管制度的实施第一节 环境监测制度第二节 “三同时”制度第三节 排污收费制度第四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第五节 案例:秦皇岛市排污收费存在的问题分析第三篇 环境监管困境:澈励与约束第六章 国家发展的战略目标与模式第一节 国家发展目标:经济强国第二节 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地方竞争第三节 国家的环境保护困境第七章 地方政府环境监管困境第一节 政治激励:政绩考核下的晋升动力第二节 财政约束:现行财税体制下的地方财政压力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环境监管困境第八章 企业的守法困境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与分析框架第二节 行政处罚:惩处力度小第三节 民事赔偿:法律机制不完善第四节 刑事制裁:放纵环境犯罪第九章 环境治理中公众参与的困境第一节 公众参与的意义第二节 公众参与不足的原因第三节 公众参与的有效性问题第四节 案例:圆明园防渗事件第五节 圆明园防渗事件中的公众参与问题第四篇 监管案例分析第十章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的问题分析第一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的现状第二节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实施的问题分析第三节 信号博弈模型对环评实施问题的解释第四节 主要结论与建议第十一章 跨行政区水污染管理体制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框架第二节 流域水污染管理体制比较第三节 流域水污染防治体制运作效能案例分析第四节 构建新时期中国跨行政区水污染防治管理体制第十二章 农村环境问题及监管体制失效的原因分析第一节 中国农村环境污染的现状第二节 农村环境问题的制度成因第三节 加强农村环境监管的建议第五篇 监管体制创新:比较与设计第十三章 中美环境治理体制比较研究第一节 中美环境治理模式:形似而非神似第二节 规则的比较:法律与规划第三节 中央地方组织架构与行政机关能力的比较研究第四节 结论第十四章 中国环境治理机制的模型分析第一节 环境保护中参与各方的环境行为第二节 环境治理的模型分析第三节 结论和政策建议第十五章 变革激励机制:“绿色GDP”的适用性第一节 “绿色GDP”的计算是否具备可信的技术基础?第二节 “绿色GDP”指标用于干部考核是否适宜?第三节 国际经验参考第四节 结论与建议第十六章 环保监测垂直管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参考文献后记

章节摘录

第一章 中国的生态环境状况堪忧从事科学研究的人往往因为得到活生生的案例而欢欣,然而对于环境学者,似乎每一个案例背后都有一个令人心酸、甚至令人震惊的故事。可悲的是,案例多了,那些令人震惊的故事就变得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第一节 挥之不去的幽灵2004年8月24日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国际在线刊登了这样——N报道,天津记者于6月中下旬根据新华社提供的线索,对天津市北辰区西堤头镇刘快庄村和西堤头村附近的百余家化工企业进行了多次暗访。在这个距离共和国首都大约一百公里的地方,记者发现刘快庄村的小河已被染成黑色,河面上漂浮着油污和泡沫,河水散发出刺鼻的恶臭。河边的几家化工企业和村民住宅仅一墙之隔,排污口都隐藏在水面以下。企业日夜不停地向河中排放废水,废水经此流入丰产河。永定新河与渤海湾一脉相连,这里的污染状况更为严重。天一入黑,附近的化工企业就用罐装车直接往河里倾倒污水。河岸土坡被染成红色,副河呈深红色,当地村民戏称其为“红河谷”。村民说,永定新河已经成为“死河”,河中已没有任何活物。从别处来的小鱼一进入永定新河,也立即被毒死。地表水严重污染使村民不敢取水浇地,庄稼收成大减。十多年前水网发达的鱼米之乡已经成为化工企业聚集地,水体变黑、空气变臭、田地荒芜、鱼虾绝迹。除了污水,化工企业的“毒气”也让人防不胜防。村民整天生活在呛人的异味之中,空气中漂浮的粉尘使村民长年不敢开窗户。

后记

书稿付梓之际,内心颇为忐忑。毕竟,这只是对中国环境监管这一庞大而沉重课题的一项初步探索,其广度和深度可能根本不能满足读者的要求。权当以我们的学习体会和总结,抛砖引玉,就教于同行。之所以内心不安,更在于难以实现课题设计者的初衷。2005年秋,CIDEG理事会和学术委员会的专家们提出这一研究题目时,对课题寄予厚望,希望课题研究能够在理论上有所突破。三年后的今天,交出答卷,却不知能否及格。研究团队为课题调研、讨论和写作付出了巨大努力。如果说课题研究取得了一些成果,那是整个优秀团队的共同努力的结果。王亚华博士、苏杨博士、李万新博士、程宏光博士、古德丹博士和董红卫博士对研究框架的形成、基本概念澄清以及研究问题的深入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宗赢、蔡甄、董秀海和宋雅琴等独立承担了部分研究课题。特别是张凌云和邬亮两位博士研究生,他们不仅在整个研究过程中出色地完成了研究工作,而且在研究报告和书稿的撰写、整理、校对过程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王天孜博士付出了心血帮助修改书稿。她的细心工作大大提高了本书的可读性。特别感谢CIDEG理事会暨学术委员会对课题组和我本人的信任,把_份重要责任交给我们。理事会吴敬琏教授、青木昌彦教授和陈清泰教授百忙之中给予课题组重要的指导和教诲,薛澜教授和胡鞍钢教授从课题的设计到执行给予了许多宝贵的建议和帮助。胡鞍钢教授还百忙中不辞辛劳为本书作序,给予了鼓励和鞭策。

编辑推荐

《中国环境监管体制研究》由上海三联书店出版。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中国环境监管体制研究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如题,掉页非常严重。谨慎购买
  •   是本好书!不错!推荐购买!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