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

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王标  页数:3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前近代中国城市知识分子社会形态的角度来论述袁枚及其交游网络,着重研究处在前近代城市空间网络中的知识分子如何应用各种文化策略,以适应城市空间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是一种文学社会学研究。因此,在分析问题时往往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似乎“过于”注重袁枚及其性灵派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细节”问题,而比较忽略各种社团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学意义以及作品本身所体现的文学自律性。

作者简介

  王标(1969-),文学博士。福建福州人。199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1998年者人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师从山口久和教授治清代思想史,2004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大阪市立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以清代为中心的中国近世思想史、文化史。学术论著有《章学诚的知识论——以考证学批判为中心》(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及《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以清代中期的扬州、苏州和南京为中心》(大阪市立大学《都市文化研究》第2号)、《空间的想像和经验:民初上海租界中的逊清遗民》(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6年第7期)、《作为文化实践的读书——以李慈铭为中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等数十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绪论:前近代中国城市社会网络中的知识分子一 本书的视角——前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和城市知识分子二 本书的课题、理论准备以及学术史的简要回顾1 本书的课题2 理论准备:网络论和文学社会学3 两种袁枚形象——兼学术史的简要回顾4 性灵派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三 本书的构成四 需要说明的问题第一章 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清代中期苏州、扬州、南京的比较研究一 导论二 扬州、南京、苏州城市社会的特质三 血缘社会的空间探讨1 宗族形成契机的先行研究2 苏州、扬州、南京宗族构造的异同3 血缘社会的空间探讨四 城市化空间秩序中知识群体的编成1 作为“文学场”的扬州、苏州、南京2 作为“经学场”的苏州、扬州、南京五 城市基础设施和知识分子的猬集1 谋生城市和冶游城市2 地域中心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构造六 结语第二章 造访随园的人们一 清代中期知识话语的分裂二 围绕“知识”的社会结合三 袁枚与南京1 袁枚小传2 袁枚的“性灵说”3 清代中期的南京4 随园(一)随同的机能(二)灯笼与焰火的盛会四 造访随园的人们——袁枚在南京的交游网络五 江南乡试和南京交游网络的形成六 结语第三章 正统性是如何被生产的——袁枚的社会威信在苏州的扩张一 导论二 清代中期苏州文化的特征三 袁枚在苏州的交游网络四 袁枚在苏州的文化活动五 道学批判的符号斗争六 结语第四章 湖楼诗会考——袁枚晚年在杭州的文化活动一 袁枚在杭州的社会威信二 交游网络中的杭州籍成员1 以“同”为纽带的交游网络2 袁枚的同乡后盾:在南京的杭州籍官员一同年以外3 晚年在杭州的交游者三 “湖楼诗会”与《湖楼请业图》1 第一次“湖楼诗会”2 第二次一湖楼诗会3 《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四 重整杭州社会基盘的意义第五章 作为媒介的《随园雅集图》一 文人画的媒介特征二 清代文士人物画的盛兴三 随园雅集与《随园雅集图》四 《随园雅集图》传递了什么五 余论第六章 袁枚雅集活动的意义解读——文人雅集的仪式化特征一 导论二 随同雅集、湖楼诗会和绣谷同诗会三 仪式化雅集的构造和功能1 仪式化雅集是虚拟的世界2 仪式化雅集是象征的体系3 仪式化雅集是社会的表象四 结语第七章 泛文与泛情——袁枚交游网络的共有话语一 清代中期知识分子的一才名焦虑1 “泛文”与“泛情”的时代2 文人社会中的“才名焦虑”二 袁枚:“泛文”和“泛情”时代的象征1 《随园诗话》——随园的泛文性与泛情性之一2 《子不语》、《续子不语》——随园的泛文性和泛情性之二3 穴续同人集》、《随园八十寿言》——随园的泛文性与泛情性之三三 围绕“著作”与“考据”的论争1 清代中期义理、考据、词章的分类2 袁枚与孙星衍围绕“著作”、“考据”的论争3 焦循与章学诚对论争的意见四 结语附章 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华夷观——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中心一 导论二 内在华夷观1 批判胡安国《春秋传》2 重新定义《春秋》本3 正统论4 对金朝的评价三 外在华夷观1 外国书提要2 杨光先事件——康熙历案四 结语附录 袁枚的交游网络——数据库文献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绪论:前近代中国城市社会网络中的知识分子  一 本书的视角——前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和城市知识分子  在近代之前,城市究竟作为怎样的一种空间而出现于社会之中呢?在《城市的类型学》冒头题为“城市的概念和种类”中,韦伯对近代以前社会中的“城市”,从以下视点进行了考察。韦伯认为,所有城市的共通之处不过是相对凑在一起的定住聚落,而非一个或数个散在的住居。然而,“在一般的观念中,‘城市’这个词既然是指住居的密集,就被更为纯粹地与量的标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城市是大聚落”。城市是大聚落这种形态特征,又和社会学特征结合在一起,“缺乏城市以外的邻人团体所具有的有特征的、居民相互之问的相识关系”城市居民相互之间缺乏相识关系,意味着城市和村落共同体那样的社会不同,在相互之间皆为他者的城市居民之间,不是以地缘、血缘这种原始(一次)社会关系为基础,而是以二次社会关系为基础。大量与地缘、血缘这种直接的浓密关系无缘的人,通过二次社会关系的形式结成“一个社会”,城市这个大聚落就是以这种关系原理为基础形成的社会。无数互不相识的人聚集城市,由此形成了城市人际关系的规则、城市生活的形态、城市生活的节奏,这些是作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出现的(相对均一性)。同时,在城市之中,人们为进行互为关联的行动而创造出种种纽带,出现了家庭、地域等各种层级的社会结合。城市是以多样性和重层性为特征的。加上,城市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这种流动性并非只停留在城市间以及城市与农村这种外部之中,在城市内部,人们的移动也是频繁进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11条)

 
 

  •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匆匆又已一载。
      谢谢你传来的书评。以前亦有朋友从网上找来给过我了。
      不愧是乔纳森,眼睛比较“毒”,长处短处一眼看穿。优点全部搔到痒处,缺点也全部戳到痛处。
      最后的数据库,原本是读书时将有用的资料随手用Excel记下的,出处数据是不完整,是个鸡肋,但还不至于一无是处。至少那些人物的字号、籍贯在对号入座时还有些用处。至于出现两个“高景蕃”的问题,因为原书中或写成“蕃”,或写成“藩”,录入后便成了两个人,除此之外,好像还有一些,已经被我找出几个修改过了,“高景蕃”是漏网之鱼。
      “意表之外”的说法,鲁迅认为不通,但是在日文里倒是有这个词,鲁迅自己在文章中没有少用日语词,例如“记念刘和珍君”的记念,没少让中学语文老师煞费周章地解释半天。不过,照搬日文的文责还是要自负的。
      关于陈宏谋的猜测是我错了。不嗜好音乐也是说过头了,算是画蛇添足,至少这里原本没有必要讨论袁枚是不是嗜好音乐的问题,而只要说明“琴”的象征意义就可以了(当然,没有资料表明袁枚自己会鼓琴)。
      以上简单作些解释。除此之外,据我所知的书评,还有郑幸的《用社会学的利刃解读袁枚》,刊在《读品》No.64 2008.10.16上,内容大致和刘铮的差不多。
      还是陌生人写的书评比较刺激一些。汗颜汗颜。
      
  •     昨天听说有这本书,今天立刻冲往书店拿下。花了一天时间,把它读完了。
      
      该书作者王标(1969-),福建福州人,目前为日本大阪市立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该书系其2004年博士学位论文。其博士导师为日本治清代思想史的专家山口久和,代表作有《章学诚的知识论》。师生二人所关注的对象,在现实当中曾经势成水火,这也是一件颇有趣的事情。
      
      客观评价这本书,必须先承认,此书在方法论的使用上确实有独到之处。全书最重要的核心理论是法国思想家布尔迪厄的社会学理论,套用到袁枚等城市知识分子身上,就是强调他们作为一种文化符号(即性灵说)的拥有者,通过不断地扩张交游网络(尤其是争取政治高层和文化底层的大范围支持),以及不断地文化表演(雅集、撰写诗话等),从而获得更多的文化、符号资本,并在文学场合法性的角逐中把握优势(其角逐对象是格调派、考据派等一度占据清代中期文坛的强势团体),最终获得垄断文学合法定义的权力。
      
      该书的研究,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是很大的进步。至少目前为止,对袁枚的研究,仍然停留在文学史或者思想史的单一层面。尚未有一篇论著,以如此全面和崭新的视角来审视袁枚的文化活动,并对此作出方法论上的思考。他对袁枚交游的量化统计,也有利于直观地反映袁枚的社会活动。正如其导师在序言中所说,该书最大的特点,就是“研究对象和方法论具备了内在的整合性”。
      
      然而,或许是过于强调方法论的应用,又或者任何方法论在实际应用中必然充满探索性和不确定性,以笔者对袁枚的了解来看,该书一旦脱离方法论的外壳,就不免变得轻飘飘并且充满疑问。
      
      首先,就方法论与中国古典诗坛实际情况的结合来看,此书似乎并未呈现一种全面而精细的融合,反而给我一种生硬的感觉。例如,追求文学场话语权似乎被解读为清代文人唯一或至少是最重要的文化目的,而忽略文学本身的内在要求。这一点作者也意识到了,我在这里重复提出,是想再次提醒这种方法论的泛化现象。倘若文学仅仅成为一种追逐利益的工具,想必这也是根本违背袁枚的性灵论的。更何况,对诗坛话语权的篡夺,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其中的影响因素很多。仅仅从文学或者社会学的单一角度来解释,无疑都是不充分的。更何况该书基本以袁枚晚年的交游为主,巧妙地掩盖了其交游网络曲折的发展过程。因此,他探讨的实际是袁枚交游在晚年所呈现的结果,而非其全部过程。又更何况这个结果的呈现由于某些数据的不尽客观而显得可疑。又例如,在论述过程中,任何现象的解释大多被冠以某种理论,而忽略其本身的内在发展趋势——典型的如袁枚遍求《随园雅集图》以及《湖楼请业图》题跋一事,这是他对交游网络的建设固然不错,但是似乎也不应忽略题图作为一种既有的流行文化现象的因素,而这也是某种带有虚荣、标榜性质的文化认同心理的体现。这种寻求文化认同的心理,既发生在袁枚这样的高层投机者身上,也会发生在闲处乡野、无意显达的布衣、隐逸身上,只是后者由于社交圈的限制而显得不那么典型而已。
      
      其次,不得不尖锐地指出,作者在文献的采取以及结论的给予上,某些地方似乎略欠审慎。在不可靠的文献基础上得出结论,是相当危险的。例如随意使用没有经过考订的蒋敦复的材料(此人生于袁枚卒后,他的说法并非第一手材料,且事实证明他的《随园轶事》很多都是无稽之谈),例如未经审辩即以《湖楼请业图跋》为基础对此二图作大规模的阐述(事实上根据现有的研究资料,此跋很可能是伪造的)。此外,很多说法(包括蒋士铨《临川梦》对袁枚的控词)都尚未成为定论,不宜轻易就此作出结论。甚至于,有些结论的得出连这样的文献依据都没有,例如关于乾隆没有提及袁枚是因为他满文考试不佳,这几乎仅仅是作者个人的猜测而已。当然,这些都是我作为一个文献学学生的敏感,或许有些过于苛刻了。
      
      或许对于思想文化史的作者来说,上述都是小问题;又或者作者远在日本,在资料的获得上具有一定的难度。笔者作为晚辈,也只是在遥远的中国大陆作这样的一篇文字,如果不幸作者看到,希望不会怪我的嚣张和轻狂吧!
      
  •   你好,看到了王标先生的回复。从你称呼他“标师兄”来看,应该是你的师兄吧。请向他转达我的问候。谢谢他从社会学的角度对袁枚的研究作如此有益的尝试,也谢谢他谦逊的态度。如果有机会的话,很愿意认识他。
  •   这书看过,乔纳森知识渊博,读书真仔细啊。
  •   还没看过这书,有空也找来看看才行~
    其实有时候觉得,理论应该从事物中抽象所得,往往很多研究是把事物用现成理论来套,感觉好像有点逻辑错误了。
  •   会不会枯燥了些这书
  •   好文!
    还没看到这本书,这段时间都在断断续续读王标先生翻译的山口久和《章学诚的知识论》,改天也要找来读读,以系统了解山口氏师徒对于城市型知识分子与中国近代学术的观点。
  •   喜欢这方面的书
    然而又害怕这样的书
    害怕自己到了最后成了自己断头台上的死鬼
  •   很赞成楼上的看法。此书最大的优点在于方法论的使用,但是最大的缺陷也是因为方法论的先入为主。然而,如果不是因为我对袁枚的相关文献非常熟悉,或许也体会不到其中的问题。。。这才是危险的。如果对文学和思想史的解读,并非以客观和真实作为基础,那么由此得出的结论,难免会对后人造成一定的误导。
      ps:同感兴趣《章学诚的知识论》,从王书对章学诚的解读来看,他们在章氏上的造诣应该相当深厚。
  •   理论框定的事实难免过度建构··
  •   刚刚买来王标的《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还没来的及看,佩服你的读书速度,最近也在精读山口久和的《章学诚的知识论》,帮助甚大。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