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8-3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作者:王标 页数:329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从前近代中国城市知识分子社会形态的角度来论述袁枚及其交游网络,着重研究处在前近代城市空间网络中的知识分子如何应用各种文化策略,以适应城市空间这个充满激烈竞争的社会,是一种文学社会学研究。因此,在分析问题时往往是从社会学的角度出发,似乎“过于”注重袁枚及其性灵派在社会生活方面的“细节”问题,而比较忽略各种社团活动中体现出来的文学意义以及作品本身所体现的文学自律性。
作者简介
王标(1969-),文学博士。福建福州人。1991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中文系,1998年者人大阪市立大学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师从山口久和教授治清代思想史,2004年获博士学位。现为大阪市立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以清代为中心的中国近世思想史、文化史。学术论著有《章学诚的知识论——以考证学批判为中心》(译著,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及《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以清代中期的扬州、苏州和南京为中心》(大阪市立大学《都市文化研究》第2号)、《空间的想像和经验:民初上海租界中的逊清遗民》(人大复印资料《中国近代史》2006年第7期)、《作为文化实践的读书——以李慈铭为中心》(《杭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等数十篇学术论文。
书籍目录
绪论:前近代中国城市社会网络中的知识分子一 本书的视角——前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和城市知识分子二 本书的课题、理论准备以及学术史的简要回顾1 本书的课题2 理论准备:网络论和文学社会学3 两种袁枚形象——兼学术史的简要回顾4 性灵派也是一种社会现象三 本书的构成四 需要说明的问题第一章 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形态——清代中期苏州、扬州、南京的比较研究一 导论二 扬州、南京、苏州城市社会的特质三 血缘社会的空间探讨1 宗族形成契机的先行研究2 苏州、扬州、南京宗族构造的异同3 血缘社会的空间探讨四 城市化空间秩序中知识群体的编成1 作为“文学场”的扬州、苏州、南京2 作为“经学场”的苏州、扬州、南京五 城市基础设施和知识分子的猬集1 谋生城市和冶游城市2 地域中心城市知识分子的社会构造六 结语第二章 造访随园的人们一 清代中期知识话语的分裂二 围绕“知识”的社会结合三 袁枚与南京1 袁枚小传2 袁枚的“性灵说”3 清代中期的南京4 随园(一)随同的机能(二)灯笼与焰火的盛会四 造访随园的人们——袁枚在南京的交游网络五 江南乡试和南京交游网络的形成六 结语第三章 正统性是如何被生产的——袁枚的社会威信在苏州的扩张一 导论二 清代中期苏州文化的特征三 袁枚在苏州的交游网络四 袁枚在苏州的文化活动五 道学批判的符号斗争六 结语第四章 湖楼诗会考——袁枚晚年在杭州的文化活动一 袁枚在杭州的社会威信二 交游网络中的杭州籍成员1 以“同”为纽带的交游网络2 袁枚的同乡后盾:在南京的杭州籍官员一同年以外3 晚年在杭州的交游者三 “湖楼诗会”与《湖楼请业图》1 第一次“湖楼诗会”2 第二次一湖楼诗会3 《十三女弟子湖楼请业图》四 重整杭州社会基盘的意义第五章 作为媒介的《随园雅集图》一 文人画的媒介特征二 清代文士人物画的盛兴三 随园雅集与《随园雅集图》四 《随园雅集图》传递了什么五 余论第六章 袁枚雅集活动的意义解读——文人雅集的仪式化特征一 导论二 随同雅集、湖楼诗会和绣谷同诗会三 仪式化雅集的构造和功能1 仪式化雅集是虚拟的世界2 仪式化雅集是象征的体系3 仪式化雅集是社会的表象四 结语第七章 泛文与泛情——袁枚交游网络的共有话语一 清代中期知识分子的一才名焦虑1 “泛文”与“泛情”的时代2 文人社会中的“才名焦虑”二 袁枚:“泛文”和“泛情”时代的象征1 《随园诗话》——随园的泛文性与泛情性之一2 《子不语》、《续子不语》——随园的泛文性和泛情性之二3 穴续同人集》、《随园八十寿言》——随园的泛文性与泛情性之三三 围绕“著作”与“考据”的论争1 清代中期义理、考据、词章的分类2 袁枚与孙星衍围绕“著作”、“考据”的论争3 焦循与章学诚对论争的意见四 结语附章 十八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的华夷观——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为中心一 导论二 内在华夷观1 批判胡安国《春秋传》2 重新定义《春秋》本3 正统论4 对金朝的评价三 外在华夷观1 外国书提要2 杨光先事件——康熙历案四 结语附录 袁枚的交游网络——数据库文献目录后记
章节摘录
绪论:前近代中国城市社会网络中的知识分子 一 本书的视角——前近代中国城市社会和城市知识分子 在近代之前,城市究竟作为怎样的一种空间而出现于社会之中呢?在《城市的类型学》冒头题为“城市的概念和种类”中,韦伯对近代以前社会中的“城市”,从以下视点进行了考察。韦伯认为,所有城市的共通之处不过是相对凑在一起的定住聚落,而非一个或数个散在的住居。然而,“在一般的观念中,‘城市’这个词既然是指住居的密集,就被更为纯粹地与量的标识联系在一起。也就是说,城市是大聚落”。城市是大聚落这种形态特征,又和社会学特征结合在一起,“缺乏城市以外的邻人团体所具有的有特征的、居民相互之问的相识关系”城市居民相互之间缺乏相识关系,意味着城市和村落共同体那样的社会不同,在相互之间皆为他者的城市居民之间,不是以地缘、血缘这种原始(一次)社会关系为基础,而是以二次社会关系为基础。大量与地缘、血缘这种直接的浓密关系无缘的人,通过二次社会关系的形式结成“一个社会”,城市这个大聚落就是以这种关系原理为基础形成的社会。无数互不相识的人聚集城市,由此形成了城市人际关系的规则、城市生活的形态、城市生活的节奏,这些是作为规范人们的行为而出现的(相对均一性)。同时,在城市之中,人们为进行互为关联的行动而创造出种种纽带,出现了家庭、地域等各种层级的社会结合。城市是以多样性和重层性为特征的。加上,城市处于不断的流动之中,这种流动性并非只停留在城市间以及城市与农村这种外部之中,在城市内部,人们的移动也是频繁进行。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无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