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中的变革

出版时间:1999-01  出版社: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作者:萧功秦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在中国历史上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的二十年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在西方挑战的持续冲击下,在民族危机的强大压力下,中国人开始自觉地通过体制创新来谋求国家富强,此后中国便进入大规模变革的历史时代。

作者简介

萧功秦:
湖南衡阳人,1981年南京大学历史系研究生毕业。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交大政治学教授。主要研究领域:当代中国政治思潮,当代中国转型政治,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理论与比较。二十世纪中国政治史等等。

书籍目录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中国早期现代化的文化背景
一、传统国家与“感应型”现代化
二、中国传统主导价值体系应付西方挑战的特点
三、中国传统官僚政体与制度弹性
四、传统主权国家现代化的两种趋势
日本:传统因素与现代因素融合的模式
中国:现代化过程的两极对峙模式
第二章 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
中国对西方挑战的基本反应
一、政策创新是清王朝变革的起点
二、鸦片战争后的二十年:一个无所作为的时期
三、洋务运动在中国早期现代化历史上的地位
四、甲午战争以后:危机驱动型变革阶段的开端
第三章 清末变革新阶段的来临
一、戊戌变法:变革的制约条件
二、戊戌变法面临的基本困难
三、改革的有利因素:政治共识在官绅阶层中出现
四、慈禧与光绪:最高权力的二元化格局
五、官僚政体下的政策创新的适度性
六、专制政体下的变革:“费边式”战略的意义
第四章 戊戌人士的变革心态与政治战略
一、变法人士的“意识―心理结构
二、戊戌激进心态的五个基本特点
三、光绪与康有为:激进变革势力的形成
四、康有为的改革战略失误的四个方面
先声夺人的改革声势
“快变、大变与全变”的一揽子解决方式
对传统政治的中心象征的挑战
孤立与排斥太后的政治战略
第五章 政治冲突的两极化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一、变法过程中的冲突两极化趋势
二、戊戌年七月中旬后光绪帝的激进政策
裁汰冗官事件
礼部六堂官罢官事件
从开设制度局到懋勤殿事件
三、光绪帝的焦虑感与两难困境
四、康有为接受密诏后的对策
五、联袁围园:康有为孤注一掷的选择
六、袁世凯为什么告变
七、慈禧太后再度掌权与戊戌变法的失败
第六章 戊戌激进主义与中国“极致性”政治文化
一、同时代人对变法失败的反思
“徐以心腹分任骏寄”:费行简论变法应采取的战略
“养锋锐以和平”:皮锡瑞论官僚政治下的变法策略
改革者的政治哲学:尹彦禾论“中庸之道”
“上负其君,下累其友”:严复对戊戌变法派的批评
二、变法激进主义是对因循守旧的反动
三、官僚政体下变革的两难矛盾
四、人格魅力与世俗理性:“类宗教人格”的两难矛盾
五、戊戌激进主义与传统的“极致性文化”
六、结语
第七章 清末新政:走向现代化的第三次选择
一、新的变革时期的到来
二、变革已经成为新政时期的基本共识
三、清末新政在中国现代化历史上的地位
四、影响新政过程的三个基本因素
五、清末新政的三个阶段
第八章 辛丑变法:清末新政的序幕
一、“庚子西狩”与慈禧太后政治态度的转变
二、改革诏书的发布与社会反应的冷淡
三、“辛丑变法”的主要内容
四、回銮后的慈禧与光绪精神状态的变化
五、中间派掌权:辛丑变法时期的权力中枢特点
六、权威资源的流失对新政变革的双重影响
七、列强压力下的新政:二十世纪初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
第九章 近代中国人对西方立宪的“文化误读”
一、近代中国人的立宪观的起源
二、“制度决定论”:一种“早熟”的立宪观
三、日俄战争对中国立宪思潮的刺激作用
四、对立宪政治的“文化误读”及其两重性
第十章 英国模式与日本模式:清末立宪派的两种选择
一、亲贵立宪派的政治资源与作用
二、权势派及其作用
三、士绅官僚派:立宪运动的社会基础
四、英国模式与日本模式:君主立宪制的两种范本
五、保守与激进的立宪派:立宪运动的内部分歧
六、清末新政过程中政治参与的急剧扩大
第十一章 保守与激进:反对派与立宪派的思想论战
一、清末立宪运动中的反对派
二、从廷臣会议看统治集团内部的立宪政争
三、“危机论”与“条件论”:激进与保守的两难选择
四、清廷筹备立宪国策的正式宣布
第十二章 立宪缓行派为什么主张“开明专制”
一、中国需要立宪政治还是开明的专制政治?
二、“立宪救国论”与“立宪危机论”
三、中国士大夫能否胜任于宪政?
四、立宪是否应该以本国的习俗为基础?
五、中国是否具有西方立宪的原动力?
六、只有保守渐进才能使中国立宪取得成功
七、立宪缓行派的基本思想:启蒙专制主义
八 立宪政争的发展趋势
第十三章 科举制的废除与清末游离态的社会动员
一、科举制度与传统中国的社会流动性
二、“科举文化”的社会整合功能与消极性
三、变通科举与废除科举:两种不同的改革选择
四、科举制的废除与社会凝聚机制的瓦解
五 士绅阶级的消失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第十四章 慈禧、光绪之死与清末权力真空的形成
一、慈禧与光绪之死
二、摄政王载沣:大清王朝最后的执政者
三、“弱者逐强者”之后的清末权力格局
四、摄政王的新政政策倾向
第十五章 从速开国会运动看清末政治参与危机
一、速开国会请愿运动与立宪运动的激进化
二、立宪派思想激进化的原因
三、地方官员倾向激进立宪运动的原因
四、革命排满思潮对激进立宪运动的促成作用
五、新政中的政治参与危机及其对清廷的挑战
六、清末新政的总危机正在到来
第十六章 清末的权威危机与保路运动
一、从官办到商办铁路:清政府铁路政策的演变
二、商办铁路政策的三大弊端
三、清廷铁路国有政策的形成
四、商办派对铁路国有政策的反抗
五、清政府铁路国有政策的正式出台
六、四国银行借款合同及其评价
七、清政府赎回商路政策的出台及各省的反应
八、保路运动中的温和派与激进派
九、清政府与保路派冲突的两极化
十、铁路国有政策失败的原因与启示
十一、保路运动:经济排外主义、地方主义与立宪派的结合
十二、铁路国有政策成为民国新政权的既定政策
结语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危机中的变革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广东人民出版社的2010年版增加了2篇文章下面是第一篇。
      
      再说走向静悄悄的革命 作者:萧功秦
        
          
          作者按语:近日来易中天的《品三国》引起社会极大反响,一些学院派历史学家对此颇为不满,这使我想起当年同样引起社会轰动的电视剧《走向共和》,学术界与社会上对此剧的反应也是如此相反。这种现象为什么会不断重复?现将我当时写的一篇旧文发在下面,供大家思考。该文(下)中谈孙中山部分附加了一段新近读到的颇发人深思的史料。
          
           走向静悄悄的革命:《走向共和》的历史价值
          
        
         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萧功秦
        
        长期以来,在我国的教科书与历史著作中,许多近代历史人物,都被贴上不同的政治标签,成为政治宣传画上的脸谱。例如,李鸿章、慈禧、荣禄、袁世凯这些一些重量级人物,无论在国民党的官方史学中,还是建国以来的历史教科书中,他们都是十恶不赦的历史罪魁。而康有为、孙中山的形象,则被符号化为改革先驱或革命圣人,他们由于成为改革或革命观念的载体,而附丽上了夺目的光环,并成为人们的道德崇敬的对象。
        大半个世纪以来,在数代中国人的心目中,这种黑白分明的漫画形象早已经定格并根深蒂固,很少有人对这些历史形象的真实性提出质疑。老师这样教学生,学生成为老师后又以同样的方式来教他们的学生,如此生生不息。历史学界的一些别开生面的学者,在接触大量丰富的史料后,会多少偏离这种形象套路,在自己的著作的字里行间,透露出若干新的理解,但他们的小心翼翼的学院派的风格,以及学术论文缺乏形象展示的空间,使他们的广大社会公众中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影响。
         《走向共和》如一声惊雷,引起世人广泛震动,一个专业学者要在这部电视剧中找出许多不足,实在太容易了,该剧的编剧毕竟非专业出身,专家们在对此剧口诛笔伐时,完全可以获得某种基于知识优越感的宣泄快感与心理上的自我满足。然而,不可否认的是,这部作品最成功之处就在于,它大胆地突破了五十年来,甚至近百年来历史学界已经形成的刻板的脸谱化的形象,并大体上使众多历史人物更接近于其历史真实的面目。由于它与人们近百年形成的固定观念与思维定势之间,形成巨大反差,由于它能借助于现代化的传媒手段,在数以亿计的电视的受众人数面前尽情地展示自己对历史的新诠释,当电视剧演职员们挟如此巨大的特殊优势,来强化他们与人们刻板形象之间的这种巨大反差时,其影响力冲击力之巨大,就自然而然了。
         下面,本文对其中一些重要人物的形象的历史真实性谈一些看法。
        
        李鸿章 《走向共和》中的李鸿章是最有争议的人物。观众中不少人认为该片美化了李氏,这其实是人们长期以来受五十年代史学观影响太深,已经形成刻板的思维定势所至。当人们面对一个更为真实的李鸿章形象时,反而更难以接受。这正如我们好不容易养成留了辫子的习惯,要大家剪掉也难。事实上,中国人在现代化过程中形成的世俗理性意识,首先是在洋务派那里发源的。至于这位在近代中国喊出第一声“数千年来未有之大变局的”李鸿章,应该如何定位,只要举以下这个例子就足够清楚了:当年的洋枪队长戈登给他的母亲的信中,写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中国人是一个奇怪的民族,他们对一切改革都很冷漠,在我所见过的中国人中,只有一个人除外,那就是李鸿章”。(注1)
        在以往的历史解释体系中,凡是主战,就被等同于爱国主义,实际上在中国处于劣势的条件下的主战论,恰恰是一种非理性的虚骄心态的反应。李鸿章在甲午战争前,考虑到当时由于清朝的军事力量、经济发展水平、海军素质等的实际国情,决定了清朝难以在这场战争中取胜,因此主张采取低姿态,尽可能在近期内避免战争,以避免中国遭受更大的损失。应该说,这是一种以功效为判断尺度的世俗理性的态度。决非“投降主义”这样的简单化的意识形态符号可以概括。当时的朝野的“主战派”,对敌强我弱的现实处境一无所知,充满虚骄、偏执、狂热,又挟“爱国”的话语霸权,李鸿章孤军转辗于此类非理性的主战派的强大压力之下,最后还落得个“投降派”的恶名怀恨以终。《走向共和》充分表现了李鸿章在日本签约期间的内心矛盾与痛楚心理,他在轿车里绑着纱布满脸伤痕,那眼神透露出的黯然神伤的形象,至今挥之不去,令人久久沉思。李鸿章这一形象再现了一个时代的悲剧,再现了中国改革的先觉者所处的困难处境。
        翁同和 与主和派相反,中国的泛道德主义的政治文化气氛,永远是“主战论”的乐园。此类人可以对世界大局一无所知,可以成天在宫廷斗争中慷慨大言高论,而能在社会上获得君子的令名。中法战争后朝野崛起的清流党就属此类,这种清流党思潮,正是封闭自大,深受挫折而以大言高论来宣泄内心紧张的特定文化心态的反映。一些华而不实,以哗众取宠来获得令名的人物,反而以清流自居而如鱼得水。他们的主战论于是被后世错误地解误为“爱国主义”,保守的清流党于是成为爱国主义的形象的代表,《走向共和》里的翁同和正是这样的主战派。这位在甲午战争以前只知大言高论,不务实际,且在权谋心计上有过人之处,心地狭窄的清流党人,对中国危害之大,从来没有被学术界知识界认真反省过。虽然后来翁氏本人也主张改革,但私心太重,并没有什么实际效果。
        慈禧太后 长期以来在人们心目中的慈禧太后的刻板形象,也在本片中令人耳目一新。她毕竟是一个妇道人家。电视中的慈禧形象基本可信。
        但在细节上仍然有缺点,例如,电视剧中的慈禧太后,在中日甲午战争期间,只知观花养鸟,这样的处理则过于简单化,事实上,这位老太后后来就亲口对她最信任的宠臣刘坤一说过,当年每当前线战报送来,她就与皇帝爷两人心急如焚,抱头大哭。事实上,慈禧在庚子事变后的改革愿望的强烈程度决不亚于变法派,根据盛宣怀档案记载,她在西狩回京以后,为了练兵筹款事以至于“寝食不安”,甚至停止了自己的祝寿活动来筹款练兵。(注2)虽然这一改革愿望来源于她对保持大清王朝长治久安的愿望。庚子以后的真实的慈禧是这样的:一方面,慈禧在巨大压力面前具有强烈的改革心愿,另一方面,她毕竟是久居宫中的妇道人家,她由于年岁已老、由于庚子事变的挫折,由于对于新事物的知识不足,晚年的慈禧太后在重大决策方面,可以说是心力交瘁、焦虑不安、优柔寡断,经常以泪洗脸、表面坚强,内心脆弱,特别容易受多数人的主流看法的左右。如果电视片能深入表现出她在庚子事变回北京后的内心焦虑感,那就更为真实了。
        袁世凯 袁世凯是一个充满两重性的历史人物,一方面,他不同于书生气十足,毫无官场经验的康有为、梁启超这类激进派,他是清末主张稳健的温和改革派,他久经官场,为人园熟,袁世凯之所以不愿参加康有为要他包围颐和园的政变,既有其军事上的实际困难,又有政治上不同于激进派的观点分歧。决非教科书上写的简单化的“无耻卖友求荣”可以概括,这一点《走向共和》一定程度上是表现了出来。另一方面,他在官场中在权术运用方面如鱼得水,又在北洋军中形成以自己为“恩主”的庇护网关系,这些因素在一定条件下成为他挟军自重,并渐渐滋长权势野心的资源。《走向共和》基本上表现了袁世凯这一人物的这种两重性。全剧也力求在这两个特点之间寻找出平衡点。这一尝试也是值得肯定的。只要看到过袁世凯的相片,就会体会到电视剧中的袁世凯即使说不上形神兼备,至少也是离真实相距不远。
        孙中山 历史上真实的孙中山,在性格上确实就是个楞头青。他头脑单纯,缺乏对人与事的洞察力,却具有充满浪漫主义的激情,执着而百折不回。电视中的孙中山躺在地上,血流满地,愤而剪掉辫子,极合孙中山的个性气质。虽然并非历史真实,但却不乏逻辑真实。事实上,许多与孙中山有过密切交住的人士都不约而同地提到他的不切实际的幻想家气质,民国初年,他曾计划,让各省通过向外国借债,以为如此就可在十年内在中国建立350万里,即绕地球40圈的铁路!这一总长度则是根据中国人口比美国多5倍而推算出来的。他的一位美国朋友说他在中国政治上如此不切实际,以至于“幼稚得不值得重复”,“不适合于担任任何需要常识的工作”。(注3)连他的私人秘书李禄超也说他是“孙大炮”。而孙中山身上所有这些对其政治行动产生影响后果的个性特点,很可能迄今为止,百分之九十九的当代中国人毫无所知。因为从童蒙时期开始,我们的教学书中的孙中山,就是类似于样板戏里的李玉和。革命先驱者怎么能是“孙大炮”!
        孙中山的人格魅力,并不在于他的理性与智慧,而恰恰正在于由于浪漫幻想家特有的激情。然而,幻想并不能代替理性,中国辛亥革命的失败如果能从这一视角展开,那么,民国初年的民主政治的失败,就会表现得更有深度。在这里,我例举了孙中山真实性格中一些不为人们熟知的特点,旨在于说明《走向共和》中的孙中山,离人们所熟知的“光辉形象”确实上远了,但离历史的真实却更近了一些。(附记:不久前我读到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位评论家谈孙中山时说过孙有三大特点,一是凡做事只凭感情,缺乏深思熟虑,二是不会看人,把人想得太好,三是不够心狠手辣,所以,作为政治家他事事失败,这位评论家说得最绝的是下面这句话:凡是成功的政治家做事正好是反过来的。)
        载沣 当然,在《走向共和》的塑造的人物中,也有不成功的,宣统皇帝的父亲载沣就是其中一个。在《走向共和》里的载沣可以说形神皆不似,电视里的载沣是个横行霸道,咄咄逼人的纨绔子弟。他居然在北京街头把执行交通法规的天津巡警捆起来。生活中的载沣,实际上正好反了过来。首先,他是一个温和的改革者,当年他从北京到上海杨树浦码头登船赴德国时,受到上海市民万人空巷的瞻观,1901年的德国之行给这位十八岁的贵族少年留下深刻印象。他是亲贵的立宪派之一,起到与民间立宪派里应外合的作用。他执政不久,就把办筹备立宪不立的一位甘肃大员给撤了职。其次,他的个性特点是谦抑退让,疏懒自乐,才具平庸,优柔寡断,没有心计,也没有太大野心。他对政治没有兴趣,做摄政王对他来说是一个沉重而毫无乐趣的负担,根据载沣家人的回忆,在宣统退位时,他说了一句别人想象不到的话:“这回我总算可以回家抱孩子了” 这句话就形象地体现了载沣真实的性格。如果编剧能多接触一些史料,其实这个缺点完全可以避免,好在这个人物实际上也并不十分重要。这一缺陷也对全剧没有太大的影响。
        该剧进入戊戌变法,则演得流于漫画化。康有为当着皇帝面斥责保守派,并采取激将法请皇帝杀这些大臣,史无其事,料羽翼未丰且首次与皇上见面的康有为也无此胆。变法派的新秀军机章京们,初来军机处,就对老军机大臣不理不采,旁若无人。一开口就破口大骂老臣。如同文革时的红卫兵,这些情节过于夸张,反而减低了全剧的正剧效果。可以说这一部分是全剧中的败笔。
        尽管《走向共和》有上述不足,但本剧最大的贡献在于它在恢复历史人物的真实性方面作出了可贵的努力。这一突破的意义已经超出了电视艺术本身。
        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尝试恢复历史人物真实性的浪潮,不是由改革开放已经二十余年后的新一代历史学家发起,而是由学术界以外的非专业人士发起?并且这一冲击波又能如此势如破竹?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从学科特点而言,历史学思维倾向于保守,学院派的风格也易于形成思维定势,这些都可能妨碍了人们去摆脱长期的思维上的“路径依赖”。相反,文学出身的编剧者习惯于文学形象思维,这一思维的特点,往往有助于通过对形象的直觉感悟,来把握人物的特点。因此,文学家的直觉在突破旧思维方面,比起到受理论之网重重约束的史学家来说,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优势。另外,历史学的理论思维,要完全从意识形态教义的框架里摆脱出来也难。历史学家往往离不开“文以载道”,而当历史学家无论是“载革命之道”还是“载改革之道”时,往往会把历史人物不自觉地符号化,这就会妨碍人们去突破旧的思维路径。
        从更深一层意义上看,我们是不是可以从《走向共和》的尝试中看到了历史学范式正在发生静悄悄的革命?也许这句话说得过重了一些,这是作者在研究近代史过程中产生的一种未遂心愿。这种心愿渐渐变为心中一种对别人的期待。当电视剧的演职人员们,在并不承担“文以载道”的意识形态任务的情况下,当他们以文学家的直觉自由处理历史人物时,他们就没有思想负担,他们的头脑近乎于一张白纸,本来就没有受意识形态价值过多的涂抹。他们只需凭依其健康的世俗的感觉,以孩子般的好奇心与新鲜感,在历史故纸堆中自由来去,他们就会在无意中发现一些本来就很明白的东西。史料就在那里放着,历史人物在里面按其本来面目活动着,说着,笑着,发怒着,哭着,阴谋着。这一切并不需要足够智慧就可以理解,只要粗通文言文,运用常识思维,就能很自然地得出接近于真实的看法来。中国的事情就那么奇怪,一个粗通文史然而却并没有受到过科班历史学训练的凡夫俗子,就那么轻易地进入历史的殿堂,得出了接近真实历史的结论。而一个学富五车的历史学天才,却会在文以载道的大传统的约束下,离历史真实渐行渐远。
        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一样,不同时代的学者都自觉或不自觉地按某种特定范式来引导自己的研究。随着时代的变迁,价值观念与意识形态的变迁,学术范式就会出现转换。旧的范式已经不能反映新时代人们的价值观,不能提供学术分析的框架。于是新范式就会应运而生。
        说一句不太中听的话,在《走向共和》电视剧的人物形象上的争论,某种程度上就是新旧范式之争。按库恩的说法,这种争论往往不会有胜负。最后的结果是,由于新范式使用的人们越来越多,新一代的人们,自然而然地接受新范式来思考问题,旧的一代退出了历史舞台,于是旧范式由于失去支持者而在历史上淡出。这样说来,那些情绪超常激昂的反对者们会很不服气,因为他们中确实有历史学界中的一代新人,甚至是后起之秀,他们原以为自己就是新史学的开拓者,创造历史学新范式的历史使命,本来就责无旁贷地落在他们身上,然而,没有想到,当他们说《走向共和》“一无可取之处”时,他们却走到了历史的另一个房间里去了。
        新范式能不能具有生命力,取决于它在多大程度上能解释新一代人提出的问题,能在多大程度上,在新范式的研究路径上得到成效与满足。如果历史学家们自己不愿意这样做,那么,历史就会选择别人来做这件事情。如果你们不愿做又那么反感别人去做,那就等着向隅而泣吧。
        好在马克思说过一句足以使人宽慰的话,他老人家说,“人们并不要求玫瑰与紫罗兰发出同样的芬芳。”对一部电视作品,大家可以智者见智,仁者见仁。井水不犯河水。让读者自己去作选择。是玫瑰的自然会发出芬芳,不必对紫罗兰心怀妒忌。反之亦然。
        
        
        
        
        注1 戈登:“1869年12月12日致母亲的信”,载《中国近代对外关系系资料选辑》。
        注2 《辛亥革命前后:盛宣怀档案资料选编之一》,第1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79年出版。
        注3 骆惠敏编:《清末民初政情内幕:莫理循书信集》上册,上海知识出版社,第925页、第969-977页。
      
  •     ——《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纠正的谬误
       “理解一个时代人们的主导思想倾向与心态特征,是理解一个时代人们行动取向的钥匙。”
       《危机中的变革——清末现代化进程中的激进与保守》这本书提供了从思想史研究角度观察、分析中国历史的方式,但该书在序言中就先提醒人们不要陷入“思想观念决定论”的陷阱,指出用那种以思想家言论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来研究中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所经历的急剧历史变革,不但过于简单,而且容易得出“一个民族的重大的历史选择与动向,可以从思想的逻辑基因中演绎出来”的荒谬结论。
       至于本书为什么选择“十九世纪与二十世纪之交的二十年”作为研究时段,则是因为那在中国历史上是一个具有特殊历史意义的时期,在西方的挑战持续震撼长达近六十年之后,中国的士绅精英与民众才真正开始动员起来,为本民族去寻求新的历史道路,这种新的历程,是孔夫子之后的中国人从来没有经历过的。这一特殊性,使之后任何时代的人们都可以清晰辨认出那个时代的中国,因为,漫长的中国历史,在那二十年中划出了一道清晰的分界线。而危机中的变革便是那个历史时期的基本主题。
      (待续)
  •       自认为,本书是对“戊戌变法”、清末新政及立宪的最好说明。
        
        萧公从“主观方面思索中国近代探索的失败”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这样的历史才更接近真实,并能提供真正的借鉴。
      
        戊戌变法占了全书差不多一半篇幅,也是我认为全书的最大亮点。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