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时间:2009-10 出版社:甘肃少年儿童出版社 作者:钱笑 页数:244
内容概要
动物园里有什么好玩的事儿?猴子翻跟头、大象吃香蕉、狗熊喝汽水、鹦鹉学说话,那么多千奇百怪、五颜六色的动物,看的次数多了,是不是也给你带来了一些小小的困惑呢?
猴子和猩猩,名字不一样,长得却差不多,就算很仔细地看,也不太容易分辨出这两个家伙到底谁是谁。
大熊猫和小熊猫,一个躺在地上吃竹子,一个趴在树梢上打瞌睡,除了都有黑眼圈之外,长相也实在差得太多了。难道小熊猫吃啊吃啊,等最后长大了,就变成了大熊猫?
海豹和金钱豹,差得就更加离谱了。一个在海里游,一个在地上跑,怎么看也不是一家人,怎么就都成了“豹”呢?
这个时候,你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动物的那些事儿,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书籍目录
楔子
第一章 替动物做一张身份证
动物派出所的秘密档案
上哪里寻找动物身份的证据
替动物做一张身份证
第二章 进化途中的三大明星
地球霸主——恐龙
神秘杀手——剑齿虎
冰原之王——猛犸象
第三章 人类的两位动物亲戚
黑猩猩
海豚
第四章 动物也要说不
小熊猫不是熊猫
树袋熊不是熊
飞鼠不是鼠
鲸鱼不是鱼
狮虎兽既不是狮也不是虎
第五章 动物活化石的新鲜事儿
大熊猫
中华鲟
科莫多龙
鸭嘴兽
鲎
扬子鳄
章节摘录
大约距今3亿6千5百万年前,古生代的泥盆纪晚期,那可真是一个大鱼吃小鱼的年代。海洋动物中的鱼类作为食物链的最高端,为了适应越来越凶险和艰难的生存环境,竞相进化出锋利的牙齿、巨大的身躯和粗糙的鳞片,然而生存环境依旧是越来越不安全。大鱼小鱼们这么一折腾,海洋就乱成了一锅粥,大家都在比谁的牙齿锋利,比谁的肚子大,比谁的脾气暴躁,搞得那些想安分守己好好活的鱼儿们都没法儿生活下去了,纷纷想法子找出路。 这时,一些聪明的鱼选择了逃亡,它们中的一些找到了靠近陆地的地盘,瞅着机会就在水中觅食更小的鱼类,然后又飞快地躲藏到陆地上,逃避更大的鱼类。它们这样干的目的只有一个,既要吃饱肚子,又不能进了别人的肚子里去。 老是这么打游击,也不是办法。惹不起,难道还躲不起吗?于是,还有一些鱼儿干脆放弃了水中的食物,到陆地上来寻找植物和昆虫充饥,这些鱼最终进化成了第一批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就是它们既可以在水里逍遥自在,也能在陆上欢蹦乱跳,反正在水里和陆地都能吃得开。两栖动物是最原始的陆生脊椎动物,既有适应陆地生活的新的性状,又有从鱼类祖先继承下来的适应水里生活的性状。多数两栖动物需要在水中产卵,发育过程中有变态,幼体(蝌蚪)接近于鱼类,而成体可以在陆地生活。但是,有些两栖动物进行胎生或卵胎生,不需要产卵,有些从卵中孵化出来几乎就已经完成了变态,还有些终生保持幼体的形态。 目前,最完整的两栖四足脊椎动物骨骼化石是在格陵兰岛发现的3亿6千2百万年前的鱼石螈。虽然它们还没有完全脱离水的束缚,但它们确实已经用一只脚牢牢地站在了陆地上。 爬虫类的前世今生 在描绘了鱼类登陆之后,化石书里的故事还没完呢,它接着开始详实地讲述了一种我们现在已经完全见不到的巨大爬虫类动物,那就是恐龙。 恐龙的化石在世界各地均有出土,可见这些大家伙当时是怎样嚣张地霸住了地球的控制权。 现存地球上最古老的爬行动物就是被称为活化石的,分布在我国安徽、浙江、江西等地的扬子鳄,现在数量已经非常稀少,因为地球环境的改变,使得这些曾经的统治者们现在却需要我们来保护了。 有一点你可能不相信,天上飞翔的那些美丽、温驯的小鸟,包括艳丽的孔雀,优雅的白天鹅,全部起源于可怕的地球霸主——恐龙。 1868年,英国著名的生物学家赫胥黎首先提出了鸟类起源于恐龙的假说。然而因为没有相关的化石证据对此予以支持,这个假说当时并没有得到学术界的一致认可。 1985年,学者在研究脊椎动物的化石时,发现了一块被鉴定为翼龙的化石上面有羽毛,而这块化石其实是一块最早出现在地球上的鸟类——始祖鸟的化石,这一发现使得“鸟类的恐龙起源说”开始复兴,并且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化石证据的支持。 1996年,在我国辽西热河生物群中发现了一种独特的带有真正分叉羽毛的生物化石,开始这种生物被认为是一种原始鸟类,定名为“中华龙鸟”,后经确认为一种小型食肉恐龙。 中华龙鸟的最初骨架大小有1米左右,前肢粗短,爪钩锐利,后腿较长,适宜奔跑,全身还披覆着一层原始的绒毛。 中华龙鸟的发现为鸟类起源恐龙学说提供了极为有力的化石证据。甚至有学者提出恐龙没有绝灭,我们所见到的现生的鸟类都是恐龙,生活在南美的蜂鸟当然就自然而然成为最小的恐龙了。不过我可不赞成这种说法,照这么理解,所有动物还不都等同于单细胞生物了?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