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霞村的时候

出版时间:1999  出版社:陕西人民教育  作者:丁玲  
Tag标签:无  

内容概要

写于1941年初,发表于同年6月的《中国文化》第3卷第1期,后收入1944年桂林远方书店出版的同名小说集。
作品塑造的是一个在遭受日寇凌辱后又忍受着灵与肉的双重折磨而做着地下形态的抗日工作的乡村青年女子的形象。特殊题材的择选以及作者对于主人公寄予的深切同情和敬意,表明了作者的思想胆识和艺术创新方面的追求,尽管对于主人公形象的塑造基本上是从侧面进行的。然而女性作家特有的观照视角,用作者的话来说作品提出来的是“一个更广泛的社会问题”(《丁玲谈自己的创作》),仍然使得作品具有深沉感人的力量。

作者简介

丁玲(1904年10月12日—1986年3月4日),现代女作家。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笔名彬芷、从喧等。湖南临澧人。1918年就读于桃源第二女子师范学校预科,次年转入长沙周南女子中学。1922年初赴上海,曾在陈独秀、李达等创办的平民女子学校学习。在长沙等地上中学时,受到五四运动思潮的影响。1923年经瞿秋白等介绍,入中国共产党创办的上海大学中国文学系学习。次年夏转赴北京,曾在北京大学旁听文学课程。1925年与胡也频结婚,1927年开始小说创作。处女作《梦珂》于同年年底发表于《小说月报》,不久又完成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引起文坛的热烈反响。1928年10月,出版第一本小说集《在黑暗中》。1929年冬,完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韦护》。1930年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出任左联机关刊物《北斗》主编及左联党团书记(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时期她创作的《水》《母亲》等作品,显示了左翼革命文学的实绩。1933年5月在上海被国民党特务绑架,后转至南京幽禁三年。1936年9月须党的营救下逃离南京,经上海潜赴西安,不久到中共中央所在地陕北保安县。在陕北历任西北战地服务团团长、《解放日报》文艺副刊主编等职,并先后创作《一颗未出膛的枪弹》《夜》《我在霞村的时候》《在医院中时》等解放区文学优秀作品。1948年完成了反映土改运动的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曾被译成多种外文。1951年获斯大林文学奖。新中国成立后,丁玲曾任中国文联委员、全国文协(后改为作协)副主席、《文艺报》主编、《人民文学》主编、中央文学研究所所长等职,并被选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并在繁忙工作之余,发表了大量小说,散文和评论文章。1955年和1957年被错误地定为“丁玲、陈企霞反党小集团”和“丁玲、冯雪峰右派反党集团”主要成员,1958年又受到“再批判”。并被下放到北大荒劳动改造。“文化大革命”期间深受迫害并被投入监狱。1979年平反后重返文坛、先后出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等职,并多次出访欧美诸国。丁玲一生著作丰富,有些作品被译成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国流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有《丁玲文集》五卷。

图书封面

图书标签Tags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我在霞村的时候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3条)

 
 

  •     从那地的尽头上,伸出几株枯枝的树,疏疏朗朗的划在那死寂的铅色的天上。
      
      
      那 眼珠 却 被 灯光 和 火光照得 很明亮,就像两扇在夏天的野外屋宇里洞开的 窗子,是那么坦白,没有尘垢。
      
      他们 好奇的 心却很热,他们在严寒底下耸着肩,弓着腰,笼着手,他们吹着气
      
      
      坟周围都是松树,坟前面有些断了的石碑
      
      
      
      我直望到他的影子没入更厚的松林中去,才踏上回家的路
  •     《我在霞村的时候》是以女性和抗日为主题的短篇小说作品。
      作者丁玲是中国当代著名的女性作家,在这个故事中,主人公是一个叫做贞贞的女生。日军入侵,给中国大地上带来了灾难和痛苦。贞贞被日本人抓了去,村里人知道她定是被日本鬼子糟蹋了,他们说她做了日本人的官太太。贞贞有几次从日本军那儿逃回了村子,可回到村的贞贞却受到了村上人的闲言碎语和轻视。她经历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这么和痛苦,甚至抛弃了自己的尊严,但她却得不到家人、村人的谅解,也无法再接受夏大宝的爱。
      贞贞虽然表面上是被日军抓了去,可事实上她也是利用这点做了联络员,将日本人的消息传回组织。
      在那样的时代里,人们仍旧未觉醒,人们恨日本人,可是却不知道该怎么办,也不会想到如何反抗,如何改变民族落后的命运。他们目光短浅,所关注的,所不能容忍的,是贞贞的贞洁被日本鬼子践踏了,他们对她有着同情,但更多的确是轻视和嘲讽。真正用自己的生命去挽救的民族的人却得不到理解和支持。在那个时候,有多少个像贞贞一样的战士,用自己的牺牲去挽救民族危机,但他们却不能以英雄的形象出现,最后,也许只能带着遗憾和对民族的担忧步入死亡。
      故事的最后,贞贞选择离开,去了延安,希望在那里她能过上新的生活。故事最后的独白暗示抗日终将会取得胜利,不仅是贞贞,中国所有的百姓都会有光明的未来。同时,故事也表达了作者对那些献身于救国救民事业但却得不到理解和承认的人的深切同情和赞颂。
  •     
       丁玲将女主人公起名为“贞贞”,我觉得是一种隐喻。从身体上来看,贞贞被日本鬼子糟蹋了,失去了贞洁,与她的名字是极为不符合的;从民族的气节上来看,贞贞到日本后虽不至于和鬼子们同流合污,彻底成为日本人的玩物,却也没有做到宁死不屈,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与贞洁烈女还是有很大距离的;从贞贞身边的亲人邻里眼中来看,她完全违背了旧礼教中女子必须遵守的道德观念,不为自己感到羞愧,也不在乎是否还有人要她,表面对自己的遭遇表现得云淡风轻,没有痛心疾首或没有脸面活下去的态势,也称不上多么贞淑了。
       这样看,贞贞的名字与她实际的行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给我反讽的感觉,但我觉得这只是其中一点。贞贞虽然有与她名字相背离的部分,也有相吻合的部分:如果我们能充分理解她的遭遇、她所生活的特殊环境,那么在精神层面上,贞贞还是坚定而有节操的——可以说人如其名。
      
      
       首先,贞贞由于生活所逼迫,才被蹂躏,简单将其定义为“失节”是不公平的。而且,贞贞被掳掠到日本以后曾经在那里生活过一段时间,对她是一种折磨和煎熬,在她内心会产生怎样的波澜很难说清楚,所以贞贞即使不能成为宁死不屈的贞洁烈女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其次,是她周遭的环境。丁玲用了快一半的篇幅,没有直接描写贞贞出场的内容,而是用贞贞周围人对于她的语言上的攻击、诋毁,为之后她的出场形成铺垫,使读者对产生很大的期待,将贞贞视作一名有特殊意义的人物,可能会对其产生同情怜悯之心,好奇她回归故乡后后有怎样的行为表现。不仅如此,也营造了无奈、冷漠的氛围,表现贞贞周围人对她持有不理解、误解、敌意与蔑视的态度,能够为后文衬托出贞贞心灵与精神上坚定的一部分实现埋下伏笔。
       贞贞的母亲父亲、霞村杂货铺的老板和井台边的村妇,无论与贞贞关系是否亲疏远近,都将自己至于道德最高点的位置上,对贞贞的横加指责多于怜悯与同情。她们对把贞贞束缚在旧时封建礼教对于女性的要求框架上,对她的要求仅限于让她嫁个好人家(所以出现快到文末时候求她嫁给夏大宝的激烈冲突的场景),而不考虑她内心真正的需要;对她的指责与蔑视是出于自己的主观臆断,凭空想象着贞贞的立场与想法,却没有意识到自己身上具有的矛盾、弱点与缺陷。
       客观命运的不合理安排和主观人为环境的不合理影响,在这双重胁迫之下,贞贞就算自怨自艾、选择放逐到底,或者了解自己、坠入深渊都是可以理解的。
      但她却没有。
      
       贞贞在丁玲笔下不是高大全的英雄人物,而是相对可信的、比较现实的文学形象,在人物性格处理上偏向收敛,但这收敛的性格当中却让我真真切切被她心灵的坚贞所感动了。文章里没有表现在她回到霞村后没有写她有很激烈的愤懑、悔恨与想要报仇的仇恨,而是刻画得相对冷静、理智与随遇而安。我恰恰认为,表上的心如止水才能展现得出恨与痛是多么地深沉。
       日本人与日本的生活给她肉体上的重创;身边人语言表情的有意无意侮辱潜在地也给她带来心灵上的裂口,但贞贞选择用隐忍的方式默默承受。忍受,看开不公,放逐委屈,向着自己的信念,磨砺、锻炼、改造自己,向着一个自己创造的新生的自己前进,相信“明天会是新的一天”。
       唯一的,绝无仅有的的一条新生之途。
       我看到表面上平静的贞贞心中如火的坚定与节操,是一种伟大,一种尊严。所以在我心中贞贞是配得上她的名字,称得上人如其名的。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