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解读-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全二册

出版时间:2011-12  出版社:云南教育出版社  作者:白玉林 编  页数:552  

内容概要

  《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宋史解读(套装上下册)》为《宋史》内容问答本,内容包括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什么样的低位、宋王朝共有哪些皇帝、赵宋皇帝的祖先及赵匡胤出生时有何事迹等。

书籍目录

1.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2.宋王朝共有哪些皇帝?  3.赵宋皇帝的祖先及赵匡胤出生时有何事迹?  4.陈桥驿“黄袍加身”是怎么回事? 5.宋太祖为什么“欲武臣尽读书以通治道”?  6.宋王朝是怎样吞并荆、湘的?  7.宋王朝是怎样收取后蜀的?  8.全师雄兵变是怎么回事?  9.宋王朝是怎样消灭南汉的?  10.宋王朝是怎样平定南唐的?  11.“泉、漳纳土”是怎么回事?  12.“吴越归地”是怎么回事?  13.宋王朝是怎样消灭北汉的?  14.宋太祖是怎样让那些“名藩大将俯首听命”的? 15.“杯酒释兵权”是怎么回事?  16.宋太祖、太宗是怎样加强皇权的?  17.为什么说宋太祖是一个“创业垂统之君”?  18.宋太宗即位前有何传说和故事?  19.高梁河之战是怎么回事?  20.岐沟关之战是怎么回事?  21.为什么说宋太宗是一位贤君?  22.宋太宗因何使“后世不能无议”?  23.王小波起义是怎么回事?  24.李顺起义的战绩及结局如何?  25.宋真宗即住前有何传说和事迹?  26.澶渊之盟是怎么回事?  27.为什么说宋真宗时“一国君臣如病狂”般崇道? 28.王均兵变是怎么回事?  29.为什么说宋仁宗“恭俭仁恕”?  30.为什么说“冗官”、“冗兵”、“冗费”造成宋仁宗时重大政治经济危机?  31.北宋皇帝是怎样换取边境安宁的?  32.庆历新政是怎么回事?  33.英宗非仁宗子,他是怎样成为皇帝的?  34.为什么说宋英宗是一个明哲的皇帝?  35.为什么说宋神宗是一个大有作为的皇帝?  36.哲宗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  37.什么叫元祐“更化”?  38.什么叫绍圣“绍述”?  39.徽宗是怎样成为皇帝的?  40.为什么说徽宗是佞道昏君?  41.什么叫做“瘦金书”?  42.宋江起义是怎么回事?  43.方腊起义是怎么回事?  44.什么是“海上之盟”?  45.金是什么时候开始大规模南侵的?  46.徽宗对金之南侵持什么态度?  47.宋钦宗是在什么背景下成为皇帝的?他对金之南侵又是怎么处理的?  48.“靖康之耻”是怎么回事?  49.宋高宗即位前干过哪些事?  50.宋高宗是怎样成为皇帝的?  51.高宗即位初期政治、军事形势如何?  52.为什么说宋高宗“偷安忍耻,匿怨忘亲”?  53.伪楚政权、伪齐政权是怎样建立并灭亡的?  54.宋金是如何争夺川陕一带的?  55.两河、两淮的主要抗金义军有哪些?  56.钟相、杨么起义是怎么回事?  57.什么叫绍兴和议?  58.顺昌保卫战是怎么回事?  59.陕西保卫战是怎么回事?  60.采石之战是怎么回事?  61.孝宗是太祖七世孙,他是如何成为皇帝的?  62.隆兴和议是怎么回事?  63.为什么说在南渡诸帝中宋孝宗卓然称首?  64.为什么说孝宗不愧为“孝子”?  65.光宗是怎样成为皇帝的?  66.宋光宗即位不久为什么就“政治日昏”?  67.绍熙政变是怎么回事?  68.“伪学”之禁是怎么回事?  69.“开禧北伐”是怎么回事?  70.嘉定和议是怎么回事?  71.宋理宗是怎样成为皇帝的?  72.宋理宗对宋代理学态度如何?  73.为什么说宋理宗享国久长,但治效却不及庆历、嘉祐时?  74.宋蒙是如何联合灭金的?  75.元蒙是何时开始大举侵宋的?  76.宋度宗是一个怎样的皇帝?  77.宋恭帝赵()结局如何?  78.宋端宗赵昱结局如何?  79.卫王赵昺结局如如何?  80.宋代帝王陵墓在哪里?  81.党项羌是如何兴起的?  82.党项李氏是如何归降宋朝的?  83.李继迁是怎样附辽侵宋的?  84.李德明是如何倚辽惠宋的?  85.西夏国是如何建立的?  86.西夏与宋的主要战争有哪些?  87.何谓西夏盛世时期?  88.西夏是如何衰落并灭亡的?  89.西夏陵在哪里? 90.侬智高起义是怎么回事?  91.宋太祖之母是谁?有何事迹?  92.章献明肃皇后是谁?有何事迹?  93.宋仁宗之生母到底是谁?  94.宋仁宗曹皇后有何事迹?  95.英宗高皇后为何被称作“女中尧舜”?  96.宋哲宗孟皇后为何被废?  97.隆祐太后在靖康之变后有何事迹?  98.宋高宗生母是怎样由金归宋的?  99.宋高宗吴皇后有何传说与事迹?  100.宋光宗李皇后为何被孝宗训斥? 101.杨皇后、史弥远是怎样“杀韩废竑”的?  102.宋理宗谢皇后在南宋灭亡前后有何事迹? 103.赵德昭为什么自刎而死? 104.为什么说赵延美得罪是“普之为也”? 105.汉王赵元佐为什么发狂焚宫? 106.宋太宗为什么作《思亡子诗》以示近臣?  107.赵元俨为什么被称为“二十八太保”? 108.何谓“濮议”? 109.镇王赵竑为什么没有当上皇帝? 110.赵子淔有何“才干”及事迹?  111.赵子崧为何因檄文而被贬谪? 112.赵子()有何奇才? 113.为什么说范质是“北宋开国首相”? 114.王溥有何事迹及作为?  115.魏仁浦有什么事迹及作为?  116.“义社十兄弟”谓谁?  117.石守信父子在宋王朝有何军事建树?  118.为什么说王审琦“有方略,尤善骑射”?  119.为什么说高怀德是“练习戎事”?  120.韩重赟父子有何军事建树?  121.王彦升为什么“终身不受节钺”?  122.慕容延钊与宋太祖的关系如何?  123.为什么史官认为符彦卿是“名将之贤者”?  124.为什么说王景是一个谦和谨慎的将军?  125.为什么说郭从义“有谋略,多技艺”?  126.郭承祐是怎样“既废复用”的? 127.为什么说折氏一家“继生名将,世笃忠贞”?  128.侯益是“怀贰之人”吗? 129.为什么说侯延广“习边事”?  130.李继勋累历藩镇,无善可陈,但为什么“特承宠遇”?  131.为什么药元福“时称骁将”?  132.为什么说宋僵“近代贵盛,鲜有其比”?  133.王彦超有何事迹?  134.为什么张永德入宋后“恩渥不替”?  135.为什么说宋太祖对王全斌的处置“得驭功臣之道”?  136.陈桥驿之事,赵普先知其谋吗?  137.为什么说赵普为相,“上视如左右手”? 138.宋军出讨幽蓟,赵普为何手书劝谏?  139.赵普去世,为什么宋太宗“闻之震悼”?  140.为什么说赵普为相“刚毅果断”?  141.赵普真的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吗? 142.宋太宗为什么说吕端“大事不糊涂”?  143.宋真宗为什么对吕端及其后嗣礼遇特优?  144.宋太宗时李继隆为何“特被亲信”?  145.宋真宗时李继隆是如何“谦谨保身”的? 146.史官为何以曹彬为“宋良将第一”?  147.为什么贾同认为曹玮是“名将”?  148.“平岭表、定江南、征太原、镇北门”,潘关有何功绩? 149.为什么说郭守文为将“沈厚有谋略”?  150.张琼有救驾之功,为何最终被“赐死”?  151.为什么说曹翰“好谋善战”,但“不可与古之良将同日而语”? 152.为什么说李沆是“圣相”?  153.王旦与寇准的关系怎样?  154.为什么史臣说王旦是“宰相才也”?  155.为什么党进“恂恂类怀奸诈”?  156.为什么说崔翰“骁勇有谋”?  157.“瞎榜”说的是谁?  158.为什么说李榖“不能以名节生死”?  159.“三谏不从归去来”是谁的诗句?  160.为什么说刘几“才堪将帅”,最善乐律?  161.为什么说沈伦为官“清介醇谨”?  162.宋太宗为什么说李防是“善人君子”?  163.宋太宗为什么说“蒙正气量,我不如”?  164.张齐贤何许人也?其生平有何事迹?  165.为什么说钱若水“机鉴明敏,儒而知兵”?  166.宋真宗为什么称赞郭贽是“纯厚长者”?  167.赵普为什么认为辛仲甫“文武兼资”?  168.为什么说温仲舒与寇准并称“温寇”?  169.王化基为官如何?为什么说其子孙“多贤”?  170.为什么说赵昌言有知人之明,“强立尚气概”,但“刚愎纵率”?  171.为什么说陈恕是“宋人能吏之首”?  172.为什么史官认为张洎是“反复小人”?  173.为什么说陶榖“隽辨宏博”但又“多忌好名”?  174.王明的生平有何事迹?史官对他有何评价?  175.“报仇张孝子”指的是谁?  176.“杨无敌”说的是谁?  177.“杨六郎”为何能使“契丹惮之”? 178.荆嗣主要战绩有哪些?  179.曹克明在平定宋南方一带叛乱中有何功绩?  180.为什么说何继筠“捍边有功”?  181.为什么说何承矩“议屯田,赞和好,其谋甚远”?  182.董遵诲为什么历太祖、太宗两朝“委遇始终不替”?  183.契丹人称谁为“黑面大王”?  184.樊知古为何“终以惭死”?  185.郭载死,为什么“成都人多叹息之”?  186.“铁山”谓谁?有何事迹?  187.姚坦是“卖直取名”之人吗? 188.为什么说慎从吉“勤于公务而疏于训子”?  …… 《宋史解读(下)》

章节摘录

版权页:   1.宋王朝在中国历史上具有什么样的地位? 有宋一朝,自公元960年至1279年,历时凡三百二十年,国祚之长,秦代以后,仅次于汉(四百零九年),超过了唐、元、明、清,约占封建社会历史的七分之一。其间,由于金国之南侵,宋朝又有了北宋(960~1126)和南宋(1127~1279)之分。前者以东京(今河南开封)为国都,后者以临安(今浙江杭州)为京城,所以,人们一般称宋为两宋。 宋朝并不是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在其存续的三百多年间,北、西部先后有契丹族建立的辽国,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女真族建立的金国以及后来蒙古族建立的元朝等政权,与之对峙共存。辽、金统治者常称宋为“南朝”,而宋则往往称辽、金为“北朝”。所以,从整个中国发展的历史来看,这是一个南北相互抗争、对峙和各兄弟民族互相影响、融合的时代。元人修撰这一时期的历史时,将宋、辽、金三史并列是符合实际情况的。 在许多旧史家的笔下,宋朝是一个糟糕透顶的朝代,往往与秦朝并称,日“孤秦陋宋”,并与“炎汉盛唐”形成鲜明的对比。宋之所以被称为“陋宋”,主要因为它军事上的孱弱无力及政治上的因循苟且。 宋朝是一个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这是开国皇帝消极吸取了从安史之乱到五代十国这二百零五年间藩镇割据、国家分裂的历史教训的必然结果。在军事方面,为了彻底改变“方镇大重,君弱臣强”的状况,宋太祖于建国之初,首先将禁军的统兵权集中到皇帝一人手中,又通过直接对皇帝负责的枢密院掌握了调兵权,同时还用文臣取代武将以为藩镇,并下令将各州的强兵升为禁军,使地方厢兵徒有虚名。宋朝皇帝又常常对司要职的武将频频调动,造成“兵无常帅,帅无常师”、“将不识兵,兵不识将”的尴尬局面,极大地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除了建国之初统一了一些汉族割据政权外,宋朝的军事始终处于孱弱状态,不仅燕、云十六州未能收复,而且外患频仍,辽、西夏、金和蒙元相继骚扰、蚕食、吞并宋地,最终导致宋朝的覆灭。 在政治方面,为了分散大臣的权力,中央实行的是政事堂(中书)与枢密院对掌大权的“二府”制。宰相是行政首脑,枢密使是军事长官,而地位仅次于二府宰执的三司使则是财政方面的负责人。与此同时,中央又设有御史台和谏院,控制言论,弹劾大臣,最后的裁决权也归于皇帝。在地方上,各路设有漕司、宪司、仓司、帅司四个机构,其中前三司负有监察州、县官员的职责,通称为“临司”。州设知州,又设可以直接向皇帝奏事的通判,使之互相监视、牵制。但是由于宋代官职名实分离、叠床架屋,导致了滥官充斥、工作效率低下的庞大的冗官体制。至于对外政策,由于开国之君全力防止内部政变,加上燕、云收复战的失利,所以在宋初实际上已形成“守内虚外”的指导思想,其后更是一直被奉为“祖宗之法”,对于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侵扰,基本上都是采取守势。宋代虽然是高度的中央集权制,在政治上还是比较开明的,士大夫也以敢说话而闻名于史。守内政策的奉行使得宋朝自始至终没有出现汉、唐那样的大规模农民起义及边将、外戚或宦官专权的内乱。 与军事上的孱弱和政治上的因循相反,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和文化昌盛,这是宋朝的优势所在。国内的政治统一为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提供了一个安定的社会环境,而守内政策进一步优化了这个环境提供的有利条件。农业、手工业、国内商业、对外贸易均取得了长足发展。

编辑推荐

《宋史解读(套装上下册)》以历史事实为依据,采用答问的形式,从典籍中提炼出有代表性、有价值的问题,并用原典中所载内容进行了简明扼要的回答,以期达到“原汤化原食”的目的,赋予死的冷冰冰的资料以活的热乎乎的生命。其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各个方面;在语言上,采用明了易读的白话文,既避免了一般史书的枯燥,又无随意发挥“戏说”之嫌。真实的故事、精彩的解读将把你带进中华历史的悠悠长河,让你感受朝代交替的残酷无情,领略帝王将相的雄才大略,惊叹古代文化的灿烂不息,使你了解中国历史的大略,深刻体会读史的乐趣。

图书封面

评论、评分、阅读与下载


    宋史解读-读史观天下.廿五史解读-全二册 PDF格式下载


用户评论 (总计2条)

 
 

  •   先看看,第一次购买,再决定是否继续购买
  •   一问一答的方式,就是内容太简单了,很多东西都是一笔带过!
 

250万本中文图书简介、评论、评分,PDF格式免费下载。 第一图书网 手机版

京ICP备13047387号-7